大叶紫珠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假大艾(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骨风、大风叶(《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大叶紫珠
灌木至小乔木,全株被灰白色长茸毛。叶对生,长椭圆形,长15~24厘米,宽7~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或楔尖,边缘有锯齿,侧脉12~15对;叶柄长1~2厘米。聚伞花序腋生,宽5~8厘米;花序柄长2~3.5厘米;花萼被星状柔毛,裂齿钝三角形;花冠紫色,略被细毛;雄蕊长突出,药室纵裂。果实球形,径约2毫米,熟时紫红色。花期6月。
生于山坡、丘陵、村边灌木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根,全年可采;叶,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糖类、鞣质、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平。"
【功用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止血,止痛,散瘀消肿。治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创伤出血,拔牙出血,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1两。外用:叶,研末撒或捣敷。
今天给各位分享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紫珠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紫珠叶功效与作用2、紫珠的根可以煲汤吗?3、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4、紫珠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紫珠叶功效与作用【中药名】紫珠叶zizhuye
【别名】止血草、老蟹眼、白毛柴、紫珠草。
【英文名】CallicarpaeFormosanaeFolium。
【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CallicarpaformosanaRolfe的叶。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
小枝被黄褐色星状毛。
叶对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有细小粗毛,下面有黄褐色星毛,侧脉8~12对,边缘有齿牙及细锯齿;叶柄密被黄褐色星毛。
复聚伞花序腋生;萼钟形,4裂,裂片钝三角形,萼和柄均被星毛;花冠短筒状,4裂,紫色,无毛;雄蕊4,长于花冠两倍;雌蕊1,子房4室,花柱细长,高于雄蕊,柱头单一。
小核果紫红色。
花期夏、秋间。
【产地分布】生于林中或灌木丛中。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摘,晒干。
生用或鲜用。
【药材性状】多皱卷,有时破碎。
展平后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长6~14厘米,宽2.5~7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尖,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灰绿色或棕绿色,粗糙,下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被棕黄色腺点;叶柄长0.5~2.5厘米。
无臭,味微苦涩。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涩。
归肝经、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属止血药收敛止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药理研究】对纤溶系统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增加血小板,缩短出血、凝血酶原、血块收缩时间,使蛙肠系膜血管收缩;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3,5,7,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熊果酸等成分。
【使用禁忌】本品性凉,虚寒性出血患者慎服。
【配伍药方】
①治咯血:干紫珠叶末1.5~2克。
调鸡蛋清,每4小时服1次;继用干紫珠叶末6克,水煎,代茶常饮。
(《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紫珠叶、白及各等量。
共研细粉。
每服6克,每日3次。
(《全国中草药汇编》)
③治胃溃疡出血:紫珠叶120克。
水煎服。
(《浙江药用植物志》)
④治扭伤肿痛:紫珠叶30克,鹅不食草30克,威灵仙15克。
水煎服;或加松节油共捣烂外敷患处。
(《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紫珠叶、紫金牛各15克,秦皮9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全国中草药汇编》)
紫珠的根可以煲汤吗?不可以啊
紫珠草,又称紫珠或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以根和叶入药。
夏、秋采叶,全年均可采根。
紫珠味苦、涩、药性平。
紫珠叶,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叶。
夏、秋二季采摘,干燥。
性苦、涩,凉。
两者在药用功效上区别不大。
紫珠草和紫珠叶的外形区别
紫珠草的叶对生,叶片形状多呈现长椭圆形或是披针形。
且夏、秋两季,在紫珠草的叶腋部位会开出紫色小花,后结成球形小果实,成熟时颜色为紫红色。
紫珠叶多表现为皱缩、卷曲,有的破碎。
完整的紫珠叶片多呈椭圆形。
叶柄长约0.5-1.5厘米,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
紫珠草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
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
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
归肝、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叶:用于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外用治疗外伤出血。
根:跌打肿痛,风湿骨痛。
紫珠草,又称紫珠或止血草,紫珠味苦、涩、药性平,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能。
树叶含有一种称之为黄酮类缩合鞣质的止血成分,所以具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
用紫珠草提取物配制而成的注射液,可用于治疗胃肠道出血、外科手术时切口出血及手术后出血。
药用部分为马鞭草科紫珠属植物杜虹花、白棠子树的叶、茎、根。
紫珠草用法与用量:
叶、根0.5~1两;叶外用适量,干叶研粉撒敷患处。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紫珠叶是别名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是杜虹花的叶,紫珠叶配白及:二者均能收敛止血,配伍应用止血作用增强。
下面看看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及相关资料。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1
紫珠叶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毒蛇咬伤,烫伤以及多种呼吸类疾病。
还用于治疗肺结核,眼睛红肿,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症。
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结核病菌,白色链球菌,皮肤真菌。
对女性宫寒所引起的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外阴瘙痒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学名:CallicarpabodinieriPurplepearl
英名:Lévl.科属:马鞭草科Verbenaceae
分布:华东、中南及西南各省。
简介:小枝纤细,有不明显的皮孔。
叶通常为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仅脉上有毛,背面有红色腺点;叶两长2-8毫米。
聚伞花序纤细,3-4次分歧,花序梗稍长于叶柄或近等长;花萼有星状毛和红色腺点,萼齿不明显;花冠淡紫色,有腺点;花丝与花冠近等长,药室纵裂。
应用:民间用根治目红、发热、口渴、痢疾、止痒。
用叶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
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
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紫珠原产我国黄河以南的部分省(区),日本、越南也有分布,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太耐寒,北方地区可选择背风向阳处栽种。
平时管理较为粗放,天气干旱时注意浇水,避免土壤长期干旱;紫珠喜肥,栽培中应注意水肥管理。
除春季定植时要施足腐熟的`堆肥作基肥外,每年落叶后还要在根际周围开浅沟埋入腐熟的堆肥,并浇透水,冬季寒冷时有些枝梢会冻死,可等春季发芽前将其剪除,并不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
每年春季萌动前进行一次修剪,剪除枯枝、枯梢以及残留的果穗,将过密的枝条疏剪。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2
紫珠叶,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叶,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等。
有止血、散瘀消炎的功效。
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症。
1、凉血止血
紫珠叶性凉而不寒,兼有活血作用,故收敛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无耗散,凉血而不阻遏,为止血佳品,广泛用于各种原因之内外出血。
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紫珠叶能止血,对人类因血热引发的消化道出血和呼吸道出血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闽东草药》:"治崩漏带下,恶寒发热。
"
2、解毒消肿紫珠叶能解毒消肿,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紫珠叶外用,它对毒蛇咬伤和痈疽疮毒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治疗时需要把它研成泥状直接外敷。
痈疽肿毒,可配蒲公英、会银花一同使用。
营养价值
紫珠叶含缩合鞣质、黄酮类、中性树脂、糖类、羟基化合物及镁、钙和微量铁盐、3,5,7,4-四甲氧基黄酮、5-羟基-3,4,7,3-四甲氧基黄酮、熊果酸等成分。
1、止血作用:紫珠叶注射液对人可使血小板增加,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凝血酶元时间缩短。
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
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2、抗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3
【别名】
大风叶、白狗肠、大叶紫珠
【汉语拼音】
zizhuye
【名称英】
CallicarpaeFormosanaeFolium。
【成份】
含紫珠萜酮(calliteterpenone)、木犀草素(1uteolin)、芹菜素(apigenin)、大波斯菊苷(cosmosiin)、木犀草苷。
【加工采集】
夏、秋季采叶,晒干或鲜用。
【药理作用】
40%紫珠草溶液给兔注射,测其出血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临床用于止血、烧伤及治疗痔疮等;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还有镇痛作用
【功能主治】
止血消炎,散痞消肿。
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外伤出血,衄血,齿龈出血,扭伤肿痛,化脓性皮肤溃疡,烧伤,流感。
【性味】
性平,味微辛、苦。
【宜忌】
尚不明确。
【归经】
归经_胃经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灰白色长茸毛。
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上面有短柔毛,老时稍粗糙,下面密被灰白色茸毛,两面有不明显的金黄色腺点,聚伞花序5~7次分歧
。
总花梗长2~4cm;花萼4齿裂,被星状柔毛;花冠紫色,管状,先端4裂,略被细毛;雄蕊4;子房上位,4室。
浆果状核果,小球形,有腺点,熟时紫红色。
花期夏季。
【临床应用】
用量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研末撒。
用治血热所致各种出血症,尤以消化道、呼吸道出血效果较好;外治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热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等。
本品性凉,虚寒性出血患者慎服。
【药用部位】
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macrophyllavahl的叶。
紫珠草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主要价值
①止血作用
对蛙肠系膜表现血管收缩,将紫珠草溶液滴于家兔肠壁上,可引起肠管强烈痉挛收缩,浆膜由粉红变白,对家兔出血时间可使之缩短。
以紫珠草提取液为主药的35号止血粉,对狗肝、脾创伤及枪伤均有止血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珠草对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有抑制作用。
扩展资料
性状鉴别
1、杜虹花叶: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
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椭圆形,长4-19cm,宽2.5-9cm;先端渐尖或钝圆,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在扩大镜下可见星状毛和短粗毛,下表面淡绿色或淡棕绿色,被棕黄色分枝茸毛,主脉和侧脉突起,侧脉8-12对,小脉伸入齿端;叶柄长0.5-1.5cm。
嫩枝灰黄色,有时可见细小白色点状的皮孔。
气微,味微苦涩。
2、白棠子树叶:完整叶片呈倒卵形或披针形,长2-6cm,宽l-3cm;先端急尖或尾状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下具数个粗锯齿,上表面粗糙,下表面无毛,密生细小黄色腺点,侧脉5-6对;叶柄较短,长约0.5cm。
3、华紫珠叶:完整叶片呈椭圆形或卵形,长4-8cm,宽1.5-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密生细锯齿,两面近于无毛,有显著的红棕色腺点,侧脉5-7对,在两面均稍隆起,细脉和网脉下陷;叶柄长0.4-0.8cm。
4、老鸦糊叶:完整叶片呈宽椭圆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5-15cm,宽2-7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下延成狭楔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黄绿色,稍有微毛,下表面淡绿色,疏被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毛,侧脉8-10对,主脉、侧脉和细脉在叶背均隆起;叶柄长1-2cm。
紫珠草
紫珠
关于紫珠叶的功效与作用和紫珠的功效与作用_中药大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檀香的栽培技术
1 檀香生长习性及育苗技术
檀香幼苗期、中期生长较快,成龄期和老龄期生长较慢。一般植后3年开始开花结果,4—12月为花期,7—9月为盛花期,开花后一般10天结果,果期长,檀香果熟期较长为8—11月。
采粒大、饱满、紫红色果实,除果肉,洗净种子;种子最好乘气温尚高时(10—11月期间)随采随播。檀香种子具休眠性,催芽前用50—100毫克∕升赤霉素浸种24小时,打破休眠,促进种子发芽;每斤种子约有2800—3000粒左右,出种率可达到70%。可在沙床上条播或撒播,播后盖0·5—1CM湿沙层,适当淋水,不宜过多。檀香苗期应加强除草、松土著人、追肥等管理工作,既要湿润又要防止积水,寄主植物死亡要及时补植,寄主生长过旺也要修剪,以免影响檀香生长。
2、 檀香的栽培管理
① 造林地选择:年平均气温>21℃,最冷月平均气温>13℃,极端低温>-4℃,无重霜冻;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铁、磷、钾等营养元素,PH在5—6之间的红色壤土;地势向阳,开阔起伏,有一定坡度的山地为佳。黄壤、沙质地也可栽种。土质过肥、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以及地下水位过高的粗沙土壤不宜种植。檀香根系最忌积水,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雨季积水的地方不宜种植。
② 种植规格:造林前一年冬季整地,使土壤充分风化,消灭部分害虫。穴垦,株行距4M×4M、4M×3M或3M×3M,穴规格为60CM×60CM×50CM,每穴施50KG—100KG火烧土或充分腐熟的有机杂肥(3KG左右农家肥、0·5KG过磷酸钙及150G挪威复合肥与回穴土混合)作基肥。种植时施少量药肥(呋喃丹每穴50G—100G)防治地下害虫;每年施肥2—3次,春夏施用速效肥如硫酸铵、尿素或挪威复合肥;秋冬施有机肥加过磷酸钙。
③ 栽植方法与季节:定植前后应在穴在四周栽好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在两穴之间定植乔木寄主植物;将檀香苗连同寄主带土团栽入穴内(只要保持土团完整,成活率很高),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如果没有寄主或寄主不够,应及时补种。檀香容器苗除低温、旱季外其它季节均可定植,以雨季(3、4月)为佳,最迟不超过6月,最好选择阴雨天种植。
④ 寄主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选择适应性强、具有固氮功能、浅根、根系发达、萌发力强、耐修剪的草木、灌木和乔木等。寄主植物的配置应从地上空间和地下根系的发育全面考虑,营造一个适合檀香生长的生态环境。檀香寄主植物可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长期以乔木为主有药材植物苏木、女贞子、大叶紫珠等;水果类植物龙眼、黄皮、无花果等;经济类树种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木麻黄等。短期则主要是灌木与草本如蓝花草、假蒿、山毛豆、苗须草等。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寄主植物应充分考虑经济收益,可间作果树(如龙眼)、优质木材(如花梨木)、中药材(如萝芙木、马钱子)等。在每株檀香周围配置乔、灌木、草本寄主。檀香的寄主很广,可根据实际选择。
⑤ 抚育管理
⑴除草松土、施肥:檀香定植后,每年除草浅松土2—3次。合理施肥,土壤肥沃,寄主植物生长茂盛可少施或不施肥;土壤较瘦,寄主生长不良可适当施肥。旱季施水肥,雨季雨后开浅沟撒施化肥。
⑵修枝整形:檀香小苗需要荫蔽,但荫蔽太大会影响生长,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寄主植物及时适当修剪,使林内通风透光。檀香分板能力较强,生长期间,应适当修剪侧枝,使主干挺直、增粗,提高心材产量,还可抵御风害。
⑥ 病虫害防治
幼苗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侵害幼苗,多在夏季,土壤排水不良时发生。发病前用0·25—0·5%的波尔多液喷洒,或1%--2%石灰水浇施;发病期间用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杀。
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幼苗、幼龄树和大树均会发生。发病初期可用5%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0%敌克松原粉500倍喷洒防治。
檀香粉蝶:又名斑马虫,以幼虫啃食叶片。可人工捕杀幼虫、卵、蛹。使用90%敌百虫草原药800倍液或80%敌敌臣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5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弹刀子菜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淡豆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