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打破碗花花(《四川常用中草药》)
【类别】全草
【异名】野棉花根(《四川常用中草药》),大头翁(《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打破碗花花的根。
【植物形态】打破碗花花,又名:野棉花、山棉花。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粗壮。茎被白色柔毛,有分枝。叶为3出复叶,基生叶具长柄;中间小时片较大,卵形至心形,长4~11厘米,宽3~10厘米,两侧小时斜卵形;小叶不分裂或不明显的3或5浅裂。边缘具不等的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紫红色至苍绿色,两面均被疏毛。花茎高20~80厘米,疏生短柔毛;聚伞花序简单或2~3回分枝;总苞片2~3,对生或轮生,与茎生叶相似但较小;花萼5~6片,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成椭圆形,外面密生柔毛;雄蕊多数;心皮多数。聚合果球形;瘦果近卵形,长约3.5毫米,密生白色绵毛。花期7~10月。
生于低山或丘陵区的山坡、沟边及路旁。分布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采集】春季或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干燥根呈长圆条形,弯曲,长短不一。外表暗棕色,粗糙,有扭曲的纵纹,并有突起的小根及根痕。根头部较粗,残留干枯的叶柄,密生灰白色茸毛。质脆,断面纤维性,淡黄棕色,有棕色射线。气微,味苦。
产于四川、陕西、甘肃等地。本品在甘肃等地区作白头翁用。
【化学成分】根含白头翁素及三萜皂甙。
【性味】苦辛,凉,有毒。
①《陕西中草药》:"苦,凉,有小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温,有小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二经。"
【功用主治】杀虫,化积,消肿,散瘀。治顽癣、秃疮,疟疾,小儿疳积,痢疾,痈疖疮肿,瘰疬,跌打损伤。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顽癣,秃疮,疖疮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跌打损伤。"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消肿散毒。治跌打损伤红肿,瘰疬疮毒,痢疾腹泻。"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陕西中草药》:"孕妇禁用。"
【选方】①治秃疮:野棉花一两,研粉,青胡桃皮四两,共捣烂外敷。
②治疮疖痈肿,无名肿毒:野棉花适量,捣烂外敷。
③治跌打损伤:野棉花一两.童便泡24小时,晒干研粉,黄酒冲服,每次五分至一钱,每日服二次。
④治疟疾:野棉花三钱,水煎服。(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鞑新菊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打火草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