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条鱼鳖
(《浙江中药资源名录》)
【异名】蚂蝗连天蕨、拟石苇(《广西中兽医药植》),石豇豆(《陕西植药调查》),卧龙草、马牙齿、瓜子草、打不死、三百棒(《湖南药物志》),马黄七、回阳生、连天草、小肺金、小线蕨(《广西药植名录》),鸭舌韦、鸭舌鱼鳖(《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蕨的全株。
【植物形态】石蕨
多年生草本。根须状,黑色;根状茎细弱,长而横走,有网状中柱,密被鳞片;鳞片卵圆披针形,生长在先端的淡棕色,在老茎上的褐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革质,狭线形,长3~9厘米,宽1.5~3.5毫米,边缘强反卷,叶上初被星状毛,久则脱落,中肋上面呈沟状,下面凸出,密被黄色星状毛,叶脉网状,隐没不现;无柄或有短柄,有关节。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肋及边缘间各一行,常为反卷的叶缘所覆盖。
生于山林阴湿的石上,溪边,或枯树上。分布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功用主治】活血,调经。治疝气肿痛,跌打损伤,妇女月经不调。
①《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叶:治疝气肿痛,利小便。"
②《陕西植药调查》:"镇痛,调经。"
③《湖南药物志》:"活血通经。治创伤溃烂,感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汁滴鼻。
【选方】①治跌打损伤,筋骨痛:石蕨鲜叶,捣烂。取其自然汁,滴入鼻内。(《湖南药物志》)
②治小儿急惊风:鸭舌韦一两,一枝黄花根五至六钱,半边莲、寒扭(蔷薇科高梁泡)根各四至五钱。水煎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鳖血主治风中血脉,口跟喁僻,小儿疳劳潮热,涂脱肛等。
鳖血的食用方法一般可以生饮,用子结核潮热有效。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鳖血的功能和效果。
有关鳖血的功能的临床应用
(1)中风口蜗。
鳖血调乌头末涂之,待正,则即揭去。
(《肘后方》)
(2)小儿疳劳。
治潮热往来,五心烦躁,盗汗咳嗽。
用鳖血丸主治。
以黄连、胡黄连各2两,以鳖血1两,吴茱萸l两,同入内浸过-夜,炒干。
去茱血研末。
入柴胡、川芎,芜荑仁各1两,人参半两,使君子仁20个。
为末。
煮粟米粉糊和为丸,如黍米大.每用熟水。
量大小日服三。
鳖肉中含有哪些成分,有什么医疗作用
鳖肉100克中含水分80克,蛋白质16.5克,脂肪I.O克,碳水化台物l.6克,灰分0.9克,钙107毫克,磷l35毫克,铁1.4毫克,硫胺素0.62毫克,核黄素0.37毫克,尼克酸3.7毫克。
又每100克含维生素A13国际单位。
鳖肉可治伤中益气,补不足,热气湿痹,腹中激热,妇人漏下五色,赢瘦,宜常食之。
妇人带下血癌腰痛,去血热补虚,久食性冷。
补阴,作_食,治久痢。
长髭须作丸服。
治虚劳痃癖脚气。
寒湿脚气,疼不可忍,用团鱼两个,水2斗,煮一斗,去鱼取汁。
加苍耳、苍术,寻风藤各半斤。
煎至7升,去渣,以盆盛熏蒸,待温浸冼。
有神效。
甲鱼红脖子病又称俄托克病、阿多福病、耳下腺炎等,由嗜水产气单孢菌嗜水亚种感染所致。 此病发生的外界条件是饲养环境差、水质恶化。该病治疗困难,对生长不利,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平常非常胆小、戒备性极强的鳖变得反应极为迟钝,行动迟缓、拒食,极易捕捉,病鳖腹甲有出血性红色斑块,咽喉、颈部肿胀,肌肉水肿。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糜烂,眼睛混浊发白、失明。 二、防治(1)隔离病鳖,并注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每公斤鳖用15万~20万国际单位,从鳖的后肢基部注入腹腔。病情轻微时,一次即可治愈。(2)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氯霉素、金霉素或黄胺类药物,按每公斤鳖第一天用药0.2克,第二天起开始用量减半,连续用药6天为一疗程,连续用药2个~3个疗程,效果较好。也可用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每公斤鳖每天用药15万~20万国际单位,持续用药3天~5天,预防效果较好。(3)用病鳖肝、脾制成土制疫苗,每公斤鳖重治疗量1毫升~2毫升,预防剂量减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41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苍白秤钩风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藏茴香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