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
(《日用本草》)
【异名】芍、凫茈(《尔雅》),腮菇、水芋、乌芋(《广雅》),乌茨(陶弘景),凫茨(孟诜),?脐(《本草衍义》),黑山棱(《博济方》),地栗(《通志》),铁?脐(《救荒本草》),马蹄(《本草求原》),红慈菇(《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马薯(《泉州本草》)。
【来源】为莎草科植物荸荠的球茎。
【植物形态】荸荠
多年生水生草本。地下匍匐茎末端膨大成扁圆形球状,直径约4厘米,黑褐色;地上茎圆柱形,高达75厘米,直径约9毫米,丛生,直立,不分枝,中空,具横隔,表面平滑,色绿。叶片退化,叶鞘薄膜质,上部斜截形。穗状花序1个,顶生,直立,线状圆柱形,淡绿色,上部尖锐,基部与茎等粗,长2.5~4厘米,宽2~4毫米;花数朵或多数;鳞片宽倒卵形,螺旋式或覆瓦状排列,背部有细密纵直条纹。刚毛6个。上具倒生钩毛,与小坚果等长或较长;雄蕊2,花丝细长,花药长椭圆形;子房上位,柱头2或3裂,深褐色。小坚果呈双凸镜形,长约2.5毫米。花期秋季。
栽植于水田中。我国温暖地区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地上茎(通天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10~12月挖取,洗净,风干或鲜用。
【药材】球茎圆球形,略扁,大者直径可达3厘米,厚约2.5厘米,大小不等,下端中央凹入,上部顶端有数个聚生嫩芽,由枯黄的鳞片包裹。球茎外皮紫褐色或黑褐色,上有明显的环节,节上常有黄褐色膜质的鳞叶残存,有时附有小侧芽。质脆,内部白色,富含淀粉和水分,压碎后流出白色乳汁。气微,味甜。以个大、肥嫩者为佳。
我国大部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含一种不耐热的抗菌成分-荸荠英。一般成分含水分68.52%,淀粉18.75%,蛋白质2.25%,脂肪0.19%,灰分1.58%。
【药理作用】荸荠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产气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不耐热,不溶于有机溶媒,不被动物炭吸附。用瓦伯氏仪测得,它能抑制大肠杆菌的呼吸达80%(10小时后)。
【炮制】洗净.削去外皮。荸荠粉:取荸荠洗净,除去嫩芽,磨碎,滤取白色浆汁,沉淀,干燥之,即成。
【性味】甘,寒。
①《别录》:"味苦甘,微寒,无毒。"
②《纲目》:"甘,微寒滑,无毒。"
③《医林纂要》:"甘咸,寒滑。"
④《本草求原》:"味甘淡,性寒,无毒。"
【归经】入肺、胃经。
①《玉楸药解):"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胃、大肠。"
④《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消积。治愠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嚼喉肿痛,赘疣。
①《别录》:"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②孟诜:"消风毒,除胸中实热气;可作粉食,明耳目,止渴,消疸黄。"
③《日华子本草》:"开胃下食。"
④《日用本草》:"下五淋,泻胃热。"
⑤《滇南本草》:"治腹中热痰,大肠下血。"
⑥《本草汇编》:"疗五种膈气,消宿食,饭后宜食之。"
⑦《纲目》:"主血痢、下血、血崩。"
⑧《本经逢原》:"治酒客肺胃湿热,声音不清。"
⑨《北砚食规》:"荸荠粉:清心,开翳。"
⑩《本草再新》:"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藏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两;捣汁、浸酒或煅存性研末。外用:烃存性研末撒,或澄粉点目,或生用涂擦。
【宜忌】虚寒及血虚者慎服。
①孟瓷:"有冷气,不可食,令人腹胀气满。"
②《医学入门》:"得生姜良。"
③《本经逢原》:"虚劳咳嗽切禁。以其峻削肺气,兼耗营血,故孕妇血渴忌之。"
④《随息居饮食谱》:"中气虚寒者忌之。"
【选方】①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荸荠汁、梨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温病条辨》五汁饮)
②治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大荸荠四个,海宅(漂去石灰矾性)一两。上二味,水二钟,煎八分服。(《古方选注》雪羹)
③治黄疸湿热,小便不利:荸荠打碎,煎汤代茶,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④治下痢赤白:取完好荸荠,洗净拭干,勿令损破,于瓶内入好烧酒浸之,黄泥密封收贮。遇有患者,取二枚细嚼,空心用原酒送下。(《唐瑶经验方》)
⑤治痞积:荸荠于三伏时以火酒浸晒,每日空腹细嚼七枚,痞积渐消。(《本经逢原》)
⑥治腹满胀大:乌芋去皮,填入雄猪肚内,线缝,砂器煮糜食之,勿入盐。(《本草经疏》)
⑦治大便下血:荸荠捣汁大半钟,好酒半钟,空心温服。(《神秘方》)
⑧治妇人血崩:凫茈一岁一个,烧存性,研末,酒服之。(《纲目》)
⑨治咽喉肿痛:荸荠绞汁冷服,每次四两。(《泉州本草》)
⑩治小儿口疮:荸荠烧存性,研末掺之。(《简便单方》)
⑾治寻常疣:将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庞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七至十天。(《中华皮肤科杂志》12(2):74,1966)
【名家论述】①《纲目》:"按王氏《博济方》治五积冷气攻心,变为五膈诸病,金锁丸中用黑三棱,注云即凫茈干者,则所谓消坚之说,盖本于此。"
②《本草新编》:"乌芋,切片晒干,入药最消痞积,与鳖甲同用最佳,亦不耗人真气,近人未知入药,特表而出之。地栗有家种、野产之分,药用宜野产者为佳。然无野产,即拣家种之老者,切片连皮晒干用之,不特消痞积,更能辟瘴气也。或问,荸荠吴、越人喜啖,而吴、越人最多痞积,似乎荸荠非攻消品也,且其味甘甜带补性。不知荸荠独用则消肾气,有泻无补,与鳖甲、神曲、白术、茯苓、枳壳之类并投,则能健脾去积,有补兼攻,所以单食则无功,同用则有益。"
③《本草求真》:"乌芋,止一水果,何书皆言力能破积攻坚、止血、治痢、住崩、擦疮、解毒发痘、清声醒酒,其效若是之多,盖以味甘性寒,则于在胸实热可除,而诸实胀满可消;力善下行,而诸血痢血毒可祛。是以冷气勿食,食则令人每患脚气。"
马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马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马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是一种营养成分极高的美味食材,大家都会把它洗净将来入锅蒸熟,去掉外壳直接吃,还具有特别好的保养功效,现在分享马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马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1荸荠入药,历史悠久,自古入药。中医认为,荸荠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化痰、开胃消食、生津润燥、明目醒酒的功效,临床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多痰、烦渴便秘、酒醉昏睡等症的治疗。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荸荠有利于流脑、麻疹、百日咳及急性咽喉炎的防治。中医临床上常用马蹄配成“雪羹汤”清热去痰,降血压和治疗大便干硬。
降压作用:荸荠汁加鲜藕汁、梨汁、鲜芦根汁、麦冬汁一起,称为“五汁饮”,用于生津消热、降低血压。
治食道癌:荸荠10只,带皮蒸煮,每日服食。
治咽喉肿:荸荠绞汁冷服,每次125克。
预防流感:鲜荸荠250克,甘蔗1根,切段,入锅煎煮,熟而食之,有清热消炎,生津止渴之效,适于发热后期之心烦口渴和低烧不退,还可预防流感。
通肠利便:荸荠500克,煮熟捣烂,加盐、姜、豆粉,挤成丸子,油炸后捞起。生粉勾芡成卤,浇在丸上,味鲜滑口,可消食开胃,利肠通便。
治痔疮:痔疮患者常食荸荠也大有益处。
马蹄怎么吃
1、马蹄又称为荸荠、水栗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糖类及磷、钙、铁等矿物质,皮薄肉嫩,清甜多汁,可以直接生食,也能榨汁、炖汤和炒食。若是生吃马蹄,要将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净,以免表皮上的细菌及寄生虫进入体内,导致身体不适。
甘蔗马蹄水
2、原料
甘蔗、马蹄、枣、桂圆、白糖。
做法
1、甘蔗削去外皮,切成条状,马蹄去皮洗净;
2、加适量清水,加入甘蔗、马蹄、红枣、桂圆;
3、大火烧沸,捞净浮沫;
4、加白糖调味,转至小火慢煮,即可。
西芹炒马蹄
3、材料
西芹1棵,马蹄10个,蒜1瓣,腰果5颗,盐植物油各少量。
做法
1、西芹洗净,切细段,马蹄削皮后洗净,切成小块,蒜拍烂。
2、锅中加适量水烧开,撒少许盐,放入西芹段焯1分钟,捞出。
3、炒锅放少许植物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蒜瓣炒香。
4、倒入马蹄、西芹、腰果,加少量盐,大火炒匀即可出锅。
莴笋马蹄炒虾
4、原料
莴笋、马蹄、木耳、洋葱、虾仁、盐、生抽。
做法
1、马蹄、莴笋洗净切片,洋葱菱形片,木耳切宽片;
2、虾仁洗净,去虾线后用淀粉、料酒、盐腌渍备用;
3、锅里油热,放入莴笋、马蹄、木耳,加生抽、盐;
4、翻炒两分钟,放入虾仁,虾仁熟即可出锅。
马蹄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2 生吃:清热生津
1、刚买来的马蹄通常都有厚厚的一层泥,很难洗净,在清洗时,可以先将马蹄泡入温水中,泡约10-20分钟后换水,大力搓揉,这样反复淘洗数遍后即可洗净泥沙,然后再用削皮到去除果皮,放在流水中稍加清洗即可生吃,还可搭配梨子榨汁或放入各种蔬果中作为沙拉生吃,都是不错的吃法。
功效:中医上说荸荠性寒味甘多汁,生食能清热生津、利咽、化痰、消渴、开胃、消食,故热病津少、口渴者或上火、噪子痛、口舌生疮患者宜多吃。
萝卜马蹄排骨汤:健脾益肺
2、食材:荸荠100克、红萝卜100克、陈皮5克、排骨600克、生姜4片。
做法
1、将荸荠、红萝卜洗净、削皮、切块。
2、将排骨洗净、切块。
3、将排骨冷水下锅,大火煮开;焯3分钟左右,捞出排骨;再用凉水洗净,沥干。
4、将5克陈皮、4片生姜与焯过的排骨,一同放入砂锅内。
5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水开后放入黄酒,转小火慢炖;40分钟后放入马蹄和萝卜,再煮20分钟左右。
2、加入适量盐和味精;一锅鲜美可口的汤,大功告成。
功效:胡萝卜具有糖、降脂、改善视力、促胃肠蠕动的功效;排骨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可以起到补钙、滋阴补肾、益精补血的功效,搭配马蹄煲汤食用能保护眼睛、清热滋阴、开胃通便等。
马蹄甘蔗水:养胃降火
3、原料:甘蔗、马蹄。
做法
1、甘蔗削去外皮,从中间剁开成小根。
2、马蹄洗净挖掉小蒂。
3、把两种材料一起搁锅里,大火煮开后捞净浮沫。
4、转小火至马蹄全熟即可。
功效:甘蔗味甘、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和胃止呕、滋阴润燥等功效,搭配马蹄煮水不仅味道甘甜,还可增强清热生津,开胃润燥的功效,主治口干舌燥,津液不足,小便不利,大便燥结,消化不良,反胃呕吐,呃逆,高热烦渴等症状。
当归荸荠薏米粥
4、材料:荸荠30克,薏米100克,当归15克。
做法
1、荸荠洗净,去皮切块,薏米洗净。
2、当归切片后放入锅中,加水煎半小时,去渣取汁。
3、加入薏米和荸荠,煮粥即可,粥熟后可加蜂蜜食用。
功效:当归活血,荸荠清热解毒,薏米利湿,该食疗方则具有活血止痛、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吃马蹄的禁忌人群
脾胃虚寒人群
马蹄性寒,食用马蹄会增加身体的寒凉之气,脾胃虚寒人群,本身脾胃情况就不是很好,性寒食物具有滑利性,大量食用马蹄会加重脾胃的消化负担,甚至引起脾胃不适、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
2、马蹄过敏人群
马蹄过敏是少见的情况,但是也不排除这种情况,对于马蹄过敏的人群,日常最好不要食用马蹄,以免发生不适的.反应,出现过敏反应后要迅速应对,及时就医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间。
3、血瘀人群
马蹄性寒,味甘,食用马蹄具有凉血止血的作用,具有很不错的清热作用,血瘀人群食用马蹄并不会改善情况,反而会加重自身血脉淤堵状况,通常不建议血瘀人群大量食用马蹄。
4、特殊时期的女性
马蹄性寒,食用马蹄会增加身体的寒凉性,特殊女性是指:体寒女性、经期女性、孕妇女性、哺乳期女性等,此时期不适应食用性寒食物,以免出现经血排出不畅的情况,经血排出不畅对身体有较大伤害。
5、糖尿病血糖不稳定人群
马蹄富含淀粉和果糖,而且碳水化合物含量有13.1%,人体食用后,它能在酶的作用下能转化为葡萄糖,因此相对来说升糖指数比较高,对于糖尿病血糖不稳定的人来说最好不要吃,以免加重血糖值,影响病情发展,等血糖稳定后,可少量食用。
荸荠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还有抗癌作用。荸荠中含有一种叫“荸荠英”的抗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效,并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荸荠英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达80%(10h后)。
儿童和发热病人;全身水肿,小便不利或小便短少;癌症患者(主要是肺癌和食道癌之人)等都宜食用荸荠。
扩展资料:
荸荠属于寒性食物,且生长于地下沼泽或水田中,表皮多有细菌、寄生虫(如姜片虫)附着,因此不宜生食过多。
荸荠性喜温暖湿润,不耐霜冻,常生长在浅水田中,荸荠在生长前期需要高温及长日照,如萌芽适温为15-20℃,分蘖分株最适温为25-30℃,而在生长后期,缩短光照时数(宜少于13小时)能促进球茎形成,较低温度(20-25℃)也有利于球茎膨大。土壤则以土层浅薄,pH6-7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宜。
人民网——荸荠也抗癌
——荸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斑竹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北豆根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