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百舌鸟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2 10:38:50
百舌鸟能治什么病|百舌鸟有什么作用|百舌鸟什么样真假辨别

百舌鸟
(《本草拾遗》)

【异名】反舌、反舌鸟(《易通卦验》),交啄(《春秋保乾图》),牛屎八哥(《纲目》),牛屎了(《本草求原》),乌鸫(《脊椎动物分类学》),乌鴶(《中国的鸟类》),牛屎八(《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鶲科动物黑鸫的肉。

【动物形态】黑鸫
体长约28厘米。雄鸟的嘴黄色。虹膜褐色。上体、两翼及尾均黑色;下体黑褐,颏部缀以棕褐色羽缘,喉部亦微有此色渲染。脚近黑色。雌鸟嘴有时有褐端。上体、翼及尾均黑褐色,背部较浅淡;颏和喉均淡栗褐色,杂似黑褐色纵纹;下体余部亦黑褐色,但稍沾栗色。

栖息于平原草地或园圃间。常在地面奔驰觅食。食物主要为昆虫的幼虫,如毛虫、孑孓,蝇蛆、蚯蚓等,亦吃野果及杂草的种子。分布华南大陆及海南岛。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咸,无毒。"

【功用主治】治血虚头晕,胃痛,小儿语迟。

①《本草拾遗》:"主虫咬;炙食之,亦主小儿久不语。"

②《日用本草》:"主胃中作痛。"

③《四川中药志》:"治黑头晕。"

【用法与用量】内服:炙食或炖汤服,1~2个。

【选方】①治黑头晕:牛屎八配黑鸡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小儿久不语:牛屎八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笠翁对韵?卷二》六 麻(3)

《笠翁对韵》简介

咨嗟[ jiē ] :文言叹词,叹息。李白《蜀道难》:侧身西望长咨嗟。

沈腰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武康人(今浙江武康),字休文。曾在信中向朋友说,自己体弱多病,越来越瘦,腰带不断收紧。后人便用“沈腰”表示腰身减瘦。沈约为人笃志好学,博通群书,撰《四声谱》,分字为平上去入四声,为声韵学上一大变迁。

潘鬓 :晋文学家潘岳,由于屡遭不幸,早生白发。《文选·潘岳·秋兴赋·序》: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
后以此比喻时光易逝而无成就,或感叹未老先衰。或作白头潘令、潘鬓成霜、潘安白发、潘岳白发、潘岳二毛、河阳衰鬓、安仁鬓秋、二毛潘岳。
南唐李煜《破阵子》: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孟笋 :三国人孟宗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母亲病中想吃鲜笋,因正值冬季,没有笋可采,孟宗在竹林里伤心痛哭,感动上天,地上竟然生出几棵嫩笋。
《三国志·卷四十八·吴书·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楚国先贤传》。后人遂用来形容人子事亲尽孝,至诚感天,并将之列入二十四孝中。亦作孟宗哭竹﹑哭竹生笋。
《宋史·卷三四八·沉畸传》:第进士,调望江令,治以教化为本。访古迹,得王祥卧冰池、孟宗泣笋台,皆为筑亭。

卢茶 :唐朝诗人卢仝,号玉川子,济源(今属河南)人,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之吟,最脍炙人口。参见 《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3)》 - 七碗月团,啜[ chuò ]罢清风生腋下 。

百舌鸟 :又名乌鸫[ dōng ],反舌。喙尖,毛色黑黄相杂,鸣声圆滑。《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反舌无声。汉郑玄注:“反舌,百舌鸟。”

两头蛇 :见 《笠翁对韵?卷二?三 肴(3)》 - 断蛇埋地称孙叔 :战国时楚国令尹孙叔敖幼时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把蛇打死埋了。回家后对母亲哭诉。母亲他,他说:“人们说遇到两头蛇的人一定要死,今天我遇到了。为了不至于让更多的人看见致死,我已经把它杀死并且埋掉了。”母亲安慰他:“我儿做了好事,天必报应。”后来孙叔敖果然做了楚国的令尹,施教导民,三月而楚大治。彼曾三得相而不喜,三去相而不悔,不以得失为意,史称循吏。

帝里 :帝乡,指上帝所居之处。

尧仁敷率土,舜德被流沙 :敷率土,是说遍及所有的地方。流沙,古人指中国以西极远的地区。都是对尧舜的称颂:尧的仁爱遍及所有地方,舜的大德惠及遥远的沙漠。

桥上授书曾纳履 :纳履,穿鞋。传说西汉开国功臣张良,年青时曾遇到一位坐在下邳[ pī ]圯([ yí ],桥)上的老人,老人一见他,就脱下鞋子扔到桥下,让他去捡上来,张良恭恭敬敬地取回来,帮老人穿上。谁知老人又脱下来扔下去,又让他去捡,反复几次,张良都毕恭毕敬,老人很高兴,说:“孺子可教也。”称自己就是黄石公,给了张良三卷兵书。

壁间题句已笼纱 :据《唐摭([ zhí ],拾取,摘取)言》载,唐王播少年孤贫,寄食于扬州惠昭寺木兰院(今石塔寺),每当吃饭钟响,即随僧斋餐。日久诸僧厌怠。一日,僧众故意餐后方敲钟,播往,饭事已了。播乃于壁上题诗二句:“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 shé lí ],高僧,僧人)饭后钟。”即离寺他去,发愤攻读,于贞元年间中进士,后出任淮南节度使,开府扬州。重访惠昭寺,见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不由对世态炎凉感慨至深,续题二句:“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另题一绝句曰:“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碛[ qì ] :水中沙堆,引申为沙漠。

精读《笠翁对韵》,我是认真的!

三五字,九十对,展现的,是一幅幅绚烂神奇的自然画卷,是一场场广博生动的历史过往,是一首首欢快明丽的童声歌谣。

插上翅膀,煽动想象,飞扬遨游于这天地长河之间,诵读、理解,是愉悦的,记忆、背诵、默写,还是痛苦的……不过,锲而不舍,反复习练,终是会拿下了的。

没有童子功,只有下笨功夫 ,还能怎么办?

不贪多,一天一大组四小组78个字,90组,90天,挑战一下!

《笠翁对韵》简介及一东(1)(2)(3)
《笠翁对韵》二 冬(1)(2)(3)
《笠翁对韵》三 江(1)(2)
《笠翁对韵》四 支(1)(2)(3)(4)
《笠翁对韵》五 微(1)(2)(3)
《笠翁对韵》六 鱼(1)(2)(3)
《笠翁对韵》七 虞(1)(2)(3)(4)
《笠翁对韵》八 齐(1)(2)(3)
《笠翁对韵》九 佳(1)(2)(3)(4)
《笠翁对韵》十 灰(1)(2)(3)
《笠翁对韵》十一 真(1)(2)(3)
《笠翁对韵》十二 文(1)(2)(3)
《笠翁对韵》十三 元(1)(2)
《笠翁对韵》十四 寒(1)(2)(3)
《笠翁对韵》十五 删(1)(2)
《笠翁对韵?卷二》一 先(1)(2)(3)(4)
《笠翁对韵?卷二》二 萧(1)(2)(3)
《笠翁对韵?卷二》三 肴(1)(2)(3)
《笠翁对韵?卷二》四 豪(1)(2)(3)
《笠翁对韵?卷二》五 歌(1)(2)(3)(4)
《笠翁对韵?卷二》六 麻(1)(2) (4)

乌鸫能吃吗?

问题一:乌鸫鸟可以吃吗?你要是吃就太暴殄天物了,乌鸫叫声动听,观赏更好,如果不想养,建议放生

问题二:乌鸦乌鸫能吃吗?乌鸦能吃,
乌鸫好像是保护动物,还是不要吃了。

问题三:乌鸫蛋能吃吗,乌鸫肉能吗?有人收乌鸫吗?能吃 味不好,,,,,这种东西应该没有人收的,,,蛋的话可以当鸽子蛋一样吃

问题四:乌鸫能吃吗?好吃吗乌鸦能吃, 乌鸫好像是保护动物,还是不要吃了。

问题五:乌鸫鸟能吃吗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有鳞翅目幼虫、尺蠖蛾科幼虫、蝽科幼虫、蝗虫、金龟子、甲虫、步行虫等双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虫和幼虫。 也吃樟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

问题六:请问乌鸫吃什么?食性主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有鳞畅目幼虫、尺蠖蛾科幼虫、蝽科幼虫、蝗虫、金龟子、甲虫、步行虫等双翅目、鞘翅目、直翅目昆虫和幼虫。 也吃樟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等植物。
乌鸫是鸫科鸫属的鸟类,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常栖于林区外围、小镇和乡村边缘、甚至瓜地、亦见于平野、园圃、乔木上以及有时在垃圾堆和厕所附近觅食。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昆虫、蚯蚓、种子和浆果。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乌鸫是瑞典国鸟。

问题七:乌鸫鸟的肉能吃不野鸟不要吃,细菌很多的,有些有病的,有些有寄生虫,而且乌鸦也会吃腐肉

问题八:乌鸫肉有营养价值吗有啊
营养价值及烹制方法都与一般禽类食物无异。 乌鸫肉的钙、磷、铁含量较一般高很多,并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对贫血患者、体质虚弱的人是很好的食疗补品。乌鸫肉还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止泻的功效。乌鸫有祛痰补脑的特殊作用,能治咳痰和预防老年痴呆症

问题九:百舌鸟能吃吗?1、鸟的选择 百舌鸟为我国南方喜欢饲养的歌鸟。野生成鸟野性大,难驯熟,常因过度撞笼而死亡,故多掏取幼鸟人工喂养。雌性成鸟与雄鸟稍不同,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均黑褐色,背部色稍淡;颏和喉浅栗褐色,缀以暗纹; *** 余部亦黑褐,但稍沾栗。幼鸟雌雄较难区分,一般认为雄性幼鸟初级飞羽有明显金属光泽雌性幼鸟无此光泽或不明显。
2、笼的特点 饲养乌鸫用八哥笼为宜,也可用画眉笼,或自制类似大小、亮底、条间距2厘米的竹笼。
3、饲料和喂法 掏到乌鸫雏鸟,一般喂豆制品(如白豆腐干或白豆腐皮),切成适口小块用竹签挑着喂;最好再加新鲜肉沫拌粉料(如点额粉、雏鸡料搓的20%的熟鸡蛋黄等)调成稠粥状,用竹蓖挑着喂。成年乌鸫以鸡蛋大米或鸡蛋小米为常备饲料,每天喂一食抹(食缸)软料(肉沫+熟鸡蛋+水果沫+菜沫+昆虫),两小时内吃完为度。
4、管理和 *** 大约10月份,幼乌鸫已换成鸟羽衣,是学口的好时期,应开始遛鸟。每天清晨提鸟笼到公园或郊外让它聆听鸟叫,或使其跟“教师鸟”学口。
日常管理的重点是食水的卫生,笼子和用具的清洁。夏季每天水浴一次,冬季设法提高室温,保证每周水浴一次。换羽期饲料中一定要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否则常会因脱不下羽毛而难以过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6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