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脉根
(《唐本草》)
【异名】柏脉根(《唐书》)。
【来源】为豆科植物百脉根的根。
【植物形态】百脉根,又名:牛角花(《植物名实图考》),都草、黄金花、五叶草、鸟距草。
多年生草本,高这11~45厘米。茎丛生,被疏的长柔毛或后来无毛。小叶5枚,3小叶位于叶柄的顶端,2小叶常生于叶柄的基部;小叶纸质,卵形或倒卵形,长5~20毫米,宽3~12毫米,无毛或于两面主脉上有疏的长柔毛;小叶柄极短,长约1毫米,密被黄色长柔毛。花3~4朵排列成顶生的伞形花序;基部托着3枚叶状苞片;花长1~1.4厘米;萼黄绿色,近于膜质,内外均被有长硬毛,长约6毫米,萼齿5,披针形,与萼简等长或较长;花冠黄色,干时或成蓝绿色,旗瓣倒卵形,长9~13毫米,阔4~6毫米,具较长的爪,翼瓣较龙骨瓣稍长,龙骨瓣弯曲约成135°,雄蕊10,成2束;子房无柄,花柱长而弯曲,柱头顶生。荚果褐色。矩圆筒形,长21~27毫米,阔约3~4毫米,有多数种子。花期5~7月。果期8~9月。
分布湖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地。
本植物的全草及花(地羊鹊)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唐本草》:"味甘苦,微寒,无毒。"
【功用主治】《唐本草》:"下气,止渴,去热,除虚劳,补不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6钱;浸酒或入丸、散。
牛角花,亦称百脉根。豆科(Fabaceae)多年生铺散草本植物,学名Lotus corniculatus。原产於欧洲和亚洲,已引种于其他地区。
中文名
牛角花
拉丁学名
Lotus corniculatus
别名
百脉根
科
豆科
分布区域
原产於欧洲和亚洲,已引种于其他地区
病虫防治
bird's-foot trefoil
植株高约60公分。三小叶,卵形,顶端一枚最宽。花黄色,有时带淡红色,5~10朵聚生成簇。常作为牛饲料,偶尔也成为麻烦的野草。
常用作饲料,偶亦生长成为杂草。植株高约60公分(2呎);3小叶,卵形,顶端一枚最宽。花黄色,有时带淡红色,花径约2公分(0.8吋),5?10朵聚生成簇。
牛角花生日花语
7月8日
生日花语花语 ﹕ 重逢
花占卜 ﹕ 您是个循规蹈矩的人,为人正义,敢作敢为,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您会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但您过于为他人设想,忽略自己的能力,有时会帮倒忙,您应该吸收多些新信息,您的人生会快乐一些。
花箴言 ﹕ 在感管方面多些联想,人生会更美满。
湿地百脉根别名:沼泽百脉根。
在分类及名称上曾混淆不清,误将1796年C.Schkuhr定名和发表的湿地百脉根与1793年A.J.Cavanilles定名和发表的大百脉根视为同一种,将前者作为后者的异名(Synonyms)。据P.W.Ball在1988年《欧洲植物志》第二卷中,对百脉根属的分类研究表明,两者有相同之处,但区别是明显的。湿地百脉根的叶片为倒卵形,先端钝,花序具5~12(15)花,萼齿等长于萼筒;而大百脉根的叶片为菱形,先端尖,花序具3~8(10)花,萼齿长于萼筒,是两个独立的种。J.A.Duke等(1981)和W.F.Grat(1985)的研究都表明,目前在美国西北部沿海各州和新西兰大面积种植和培育出的新品种属湿地百脉根。
本种广泛分布于欧洲,生于沼泽草甸和潮湿草地。因此,将Lotus.uliginosus.Schkuhr的中文名称拟为“湿地百脉根”是可取的。适应年均温5.9~21.3℃,年降雨量350~1360mm,土壤pH5.5~8.2的地区。最适宜于年均温12.0℃,年降雨量850mm和土壤pH6.6,夏季经常下雨和土壤潮湿地区种植。虽然耐旱性和耐寒性较差,产草量也不如百脉根,但是耐渍水和耐阴性较强。在百脉根不能种植的排水不良地区是最有价值的饲用作物。
本种主要用作放牧,也可晒制干草,不会致使家畜得臌胀病。目前,美国已培育出适宜西北沿海各州种植的Beaver和Lolumlia品种;适宜于俄亥俄州河谷地种植的Kaiser品种。新西兰培育出适宜于潮湿、酸性、肥力低地区种植的四倍体Maku品种,我国贵州引进栽培,表现良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6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百合─卷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百部―对叶百部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