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头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赤地胆。
【来源】为蓼科植物酱头的块根。
【植物形态】酱头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3~8米。块根肥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横切面酱红色。茎绿色至淡紫绿色,光滑无毛,有紫色斑点。叶互生,宽卵形成卵圆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至浅心形,两面近于无毛,上面有紫斑纹或无;叶鞘干虞质,叶柄长2~4厘米。花小,白色;总状花序腋生咸顶生。瘦果卵形,包被于宿存花被内,具3棱。
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分布云南等地。亦有栽培。
【采集】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性味】涩,凉。
【功用主治】收敛,止痢,消炎。治痢疾,消化不良,内出血,疔疮初起。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43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绛梨木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见血飞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