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结血蒿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2 06:24:26
结血蒿能治什么病|结血蒿有什么作用|结血蒿什么样真假辨别

结血蒿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普尔那(藏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莲蒿的全草。

【植物形态】毛莲蒿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直立,基部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互生,2~3回羽状全裂,裂片卵形至长圆形,长1.5~2厘米,宽1厘米,上面被疏毛,下面被白色绒毛,上部叶线形,具柄。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复总状花序;花全部管状,缘花雌性1列,盘花两性;总苞片内层木质。瘦果小,被白色毛,具微棱。
生于田边、路旁、山坡。分布东北、华北、西南及新疆、西藏等地。

【采集】7~9月割取茎叶。切段,阴干。

【性味】苦,寒。

【功用主治】清虚热,健胃,驱风止痒。治瘟疫内热,四肢酸痛,骨蒸发烧。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

中药大全

清热解毒又凉血牡蒿最拿手

牡蒿也叫做齐头蒿、臭艾、菊叶柴胡,牡蒿是一种菊科植物的干燥全草,在我国的南北各地都有种植。牡蒿广泛生长于林缘、林下、旷野、山坡、丘陵、路旁及灌丛下等地方,人们在夏、秋间采收全草,将它晒干或鲜用。牡蒿在我国民间有很多的药用用途,比如用来给人们治疗夏季感冒、小儿疳热等疾病,而且牡蒿用来清热解毒、凉血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清热解毒又凉血牡蒿最拿手

牡蒿是一种茎圆柱形的药材,上部有多数分枝,牡蒿的表面黄棕色,有纵向棱线。牡蒿的质地非常硬,而且折断面粗糙,中央有白色的髓。叶多皱缩,展开后茎中部以一下的叶呈楔形,绿棕色或棕褐色,先端或上部齿裂或羽裂;上部叶为匙形,有微柔毛。头状花序灰黄色,外有苞片包被,内有两性花、雌花或果实数枚。气清香,味微甘苦。

牡蒿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不但可以内服,还可以外用,在内服的时候,可以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如果是外用的话,取牡蒿适量,煎水洗;或鲜品捣烂敷。牡蒿用来治疗夏季感冒、肺结核潮热、咯血、小儿疳热、衄血、便血、崩漏、带下、黄疸型肝炎、丹毒、毒蛇咬伤。

牡蒿的药用功效分析

1、治喉蛾:牡蒿对于人们常见的喉蛾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具体方法是,取牡蒿鲜全草一至二两。切碎,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疥疮湿疹:牡蒿还可以治疗人体常见的疥疮、湿疹等,用牡蒿煎水洗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3、治疟疾寒热:牡蒿治疗疟疾寒热等病症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齐头蒿根、滴滴金根各一把。擂生酒一钟,未发前服;以滓敷寸口。(《海上名方》)

4、治妇人血崩:牡蒿还可以帮助人们治疗妇人血崩,一般用牡蒿一两,母鸡一只,炖熟后去渣,食鸡肉与汁。(《闽东本草》)

牡蒿的药理作用非常强,具有抗红色毛癣菌的作用,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牡蒿里面的药用成分也是非常多,本品含月桂烯、紫苏烯、a-蒎烯、3-香树脂醇、茵陈色原酮、东莨菪素、茵陈素、木犀草素-7-0-葡萄糖苷等成分。对于我们常见的身体疥疮湿疹、中毒、体内热毒等有非常好的清除作用。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大家已经知道了牡蒿的药用作用了。牡蒿在临床上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治疗身体热毒、妇人血崩、孩子疳热,或者是人们的疥疮湿疹等皮肤问题,也可以治疗一些毒蛇咬伤问题,效果非常好。疳热是一种外用和内服都可以的药材,不过大家在煎药或者外用的时候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比较好。

茵陈蒿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蒿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1、利胆退黄

茵陈蒿内含有多种利胆有效成分,如香豆精、绿原酸、咖啡酸和对经基苯乙酮等,能使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胆红素含量也有一定增加,因此茵陈蒿对治疗各种类型的黄疽、急性传染性肝炎、新生儿高胆质血症等均有一定疗效。

2、抗茵消炎

茵陈蒿煎剂对人型及牛型结核杆菌、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还能抑制流感病毒,挥发油对于皮肤病的病原性丝状菌有很强的抑制及杀菌作用。

3、解热平喘

茵陈蒿具有解热的功效,原因是它含有可挥发性的油类。茵陈蒿还能止咳平喘,科学家已从菌陈中提取香豆精,现在医学中用这种物质治疗慢性气管炎

4、防治心血管疾病

茵陈蒿中所含的香豆精和对羟基苯乙酮能使血压下降,还可使血清胆固醇和β-脂蛋白降低,防止内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这主要是由于香豆精类化合物有扩张血管、降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因而可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症;茵陈蒿中还含有叶酸,可用于预防由叶酸缺乏而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

5、驱虫

菌陈蒿还有驱虫的作用,人体中有时候有寄生虫的存在,菌陈对蛔虫有麻醉的作用,能使虫体麻痹而排出体外,可试用于驱蛔。

蒿苯在中医学里有什么功效,主治什么病?

藁本(《本经》) 【别名】土蒿,地新,微茎。AA
【产地】产 湖北 吧东 深山自生之草木,本根簇生,处处疣起,内呈黄白色,入药。Dv
【性味】味辛苦,性温,无毒。HT{uD$
【炮制】采取道地〔吧东〕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乾。t
【等级】蒿本片〔吧东〕。^`+/m?
【主治】为头痛及女人阴痛要药,能除风定痛,治大寒患脑,妇人疝瘕,阴寒肿痛,腹中急痛。O'^
【用量】五分至一钱半。#
【禁忌】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春夏伤寒阳症头痛,产後血虚火炎头痛,均忌。0!96X`
藁本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宁藁本的根茎。主产於湖南、四川、辽宁、河北等地。原植物藁本生於河边1500~2700米的林下、沟边草丛、林缘、阴湿地。喜冷凉湿润气候,耐寒,怕,对土壤要求不严。味辛,性温。归膀胱经。功效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临床用名为藁本。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名医别录》:味苦、微温、微寒,无毒。主辟雾露润泽,治风邪嚲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药性论》:臣,微温,畏青葙子能治一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皰。 《日华子本草》:治痛疾,并皮肤疵瑕,酒齇粉刺。《开宝本草》:味辛、苦,微温、微寒,无毒。辟雾露润泽,疗风邪殚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实主风流四肢。 《药类法象》:气温,味大辛。气力雄壮。此太阳经风药也。治寒气郁结於本经。治头痛、脑痛,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亦痛之药,亦治风通用,气力雄壮也。《药性赋》: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升也,阴中之阳也。其用有二:大寒气客于巨阳之经,苦头痛流於巅顶之上,非此味不能除。《汤液本草》:气温,味大辛。苦微温,气厚味薄,阳也,升也,纯阳,无毒。太阳经本经药。《象》云:太阳经风药,治寒邪结郁於本经。治头痛,脑痛,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亦痛。 《心》云:专治太阳头痛,其气雄壮。 《珍》云:治巅顶痛。《本草》云: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悦颜色,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嚲曳,金疮,可作沐药、面脂。此与木香同治雾露之气,与白芷同作面脂药治疗。仲景云:清明以前,立秋以後,凡中雾露之气,皆为伤寒。又云:清邪中于上焦,皆雾露之气,神术白术汤内加木香、藁本,择其可而用之。此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 《本草衍义补遗》:味辛苦,阳中微阴,太阳经本药。治寒气郁结及巅顶痛、脑齿痛。引诸药上至巅顶及与木香同治雾露之气,是各从其类也。《本草发挥》:洁古云:此太阳经风药,治寒气郁结於本经。治头疼脑痛,大寒犯脑,令人脑痛齿亦痛。《主治秘诀》云:味苦,性微温。气厚味薄而升阳也。太阳头痛必用之药。足太阳本经药也。顶巅痛非此不能除。 《本草纲目》:治癰疽,排脓内塞。夏英公病泄,太医以虚治不效。霍翁曰:风客於胃也。饮以藁本汤而止。盖藁本能去风湿故耳。《本草经疏》:藁本感天之阳气,兼得地之辛味,故味辛气温。《别录》兼苦。从火化也。无毒。入足太阳经。温能通,苦能泄,大辛则善散,气厚则上升,阳也。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太阳经寒湿邪病也;风头痛者,风中於太阳经也,此药正入本经,故悉主之。凡癰疮皆血热壅滞,毒气浸淫於肌肉,以致溃烂不收,辛散苦泄则毒散滞消,肌肉自长矣。悦颜色者,即去风作面脂之义也。澼雾露,疗风邪者,辛温芬芳,开发升散之力也。嚲曳,金疮,及甄权治一百六十种恶风鬼疰,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作沐药面脂。日华子去皮肤疵颺,酒齇粉刺。元素主太阳经头痛,颠顶痛,及大寒犯脑,痛连齿颊。东垣主头面身体皮肤风湿。皆风邪湿气干犯太阳经所致也。好古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者,督脉并足太阳经夹脊而上故也。简误:温病头疼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疼;产後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本草蒙筌》:味辛、苦,气温。气厚味薄,升也,阳也,无毒。气力状雄,风湿通用。止头痛巅顶上,散寒邪巨阳经。得白芷作面脂,同木香辟雾露。《本草乘雅》:藁本,芳草也。为藁悴之本,故悦颜色,长肌肤,与白芷功用相符。宣发藏阴,精明形色,洁剂生物者也。如一阳之上,气浊及血浊而至风头痛;一阴这下,血浊及气浊而致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者,咸可剂之以洁也。精明形色,非藁悴之本乎。盖形色之藁悴,徭阴不使阳以荣外,阳亦失守于中藏耳。《药性解》:藁本,味苦辛,性微温,无毒,入小肠、膀胱二经。主寒气客于巨阳之经。苦头痛流於颠顶之上,又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疼。畏青葙子。按:藁本上行治风,故理太阳头痛,下行治湿,故治妇人诸症。风湿俱治,功用虽匹,尤长於风耳。《景岳全书》:味甘辛,性温。气厚味薄,升也,阳也。疗诸恶风鬼注,除太阳顶巅头痛,大寒犯脑,痛连齿颊,及鼻面皮肤酒齇粉刺,风湿泄泻,冷气腰疼,妇人阴中风邪肿痛。此足太阳经风痫雾露瘴疫之要药。 《本草备要》:宣,去风寒湿。辛温雄壮,为太阳经风药。膀胱。寒郁大经,头痛连脑者必用之。凡巅顶痛,宜藁本、防风,酒炒升、柴。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督脉并太阳经贯脊。又能下行去湿,治妇人疝瘕,阴寒肿痛,腹中急痛,皆太阳寒湿。胃风泄泻,夏英公病泄,医以虚治不效。霍翁曰:此风客於胃也。饮以藁本汤而愈。盖藁本能除风湿耳。粉刺酒齇。音查。和白芷作面脂良。根紫色似川芎而轻虚,气香味麻。 《本经逢原》:辛苦温,无毒。藁本性升属阳,为足太阳寒郁经中,头项巅顶痛,及大寒犯脑,连齿颊痛之专药。女人阴肿疝疼,督脉为病,脊强而厥,亦多用之。雾露之邪,中于上焦,须兼木香。风客於胃泄泻,脾胃药中宜加用之。今人只知藁本为治巅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瘕,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太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候。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瘳,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云长肌肤,悦颜色者,外用作面脂之类是也。但头痛挟内热,春夏温病热病,头痛口渴,及产後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可服。《本草崇原》:藁,高也。藁本始生崇山,得天地崇高之气,禀太阳标本之精。故下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中治腹拘急,上除头风痛。盖太阳之脉本於下,而上额交巅,出入於中上也。太阳阳气有馀,则长肌肤,悦颜色。 《本草求真》:[批]治风犯太阳巅顶头痛。藁本专入膀胱,兼入奇督。据书载属辛温气雄,能治太阳膀胱风犯巅顶,脑後俱痛,号为是经要药。凡治巅顶头痛,必兼防风酒炒,升、柴同入。且复言治脊强而厥,督与太阳之脉,并行於背。并妇人疝瘕急迫肿痛,此虽病属下见,及系太阳膀胱本经寒湿所致,然非风邪内犯,则病曷形。藁本气味辛温,性虽上行,而亦下达,非谓用此以治太阳巅顶头齿颊痛,功止上建,而于脊强而厥,竟不循经下行也。且据书言能治胃风泄泻,霍翁曰:风客於胃,饮以藁本汤而止,盖藁本能治风湿耳。又治粉刺酒齇,同白芷作面脂。亦是风乾太阳连累而及,治则与之俱治,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性颇有类於川芎,皆能以治头痛,然一主於肝胆,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一主太阳及督,虽其上下皆通,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但春夏温热头痛,及血虚火炎头痛者切忌。 《得配本草》:畏青葙子。辛、苦,浊。入足太阳经气分。主寒气客于巨阳,止巅顶痛连齿颊。治腹中急痛,疗妇人肿疝。皆太阳风湿所致。配木香,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配苍术,治大实心痛;寒湿故也。配白芷末,夜擦旦梳,去头垢白屑。 头痛挟虚内热,春夏阳证头痛者禁用。头痛不有使药以为之引则无效。然引经各有专司,勿得混用。阳明当用白芷,少阳当用柴胡,太阴苍术为宜,厥阴川芎有效,少阴细辛略用,太阳藁本奏功。《本草经解》:藁本气温,秉天春升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俱升,阳也。妇人以血为主,血藏於肝,肝血少则肝气滞,而疝瘕之症生矣,藁本温辛,温行辛润,气不滞而血不少,疝瘕自平也。厥阴之脉络阴器,厥阴之筋结阴器,其主阴中寒肿痛者,入肝而辛温散寒也。 厥阴之脉抵小腹,肝性急,腹中急,肝血不润也,味辛润血,所以主之。风气通肝,肝经与督脉会於巅顶,风邪行上,所以头痛,其主之者,辛以散之。 肺主皮毛,长肌肤,味辛益肺之力;悦颜色,辛能润血之功也。《本草分经》:辛,温,雄壮。为膀胱经风药。寒郁本经头痛连脑者,必用之,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又能下行去寒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3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