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
(《纲目拾遗》)
【异名】朱砂鱼(《纲目拾遗》)。
【来源】为鲤科动物金鱼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金鱼
是鲫鱼的变种。种类很多,形态变异甚大。体形有长身和短身二型,体色有灰、橙红、黑、白、紫、蓝、杂斑、五花等颜色。头较大,有平头、狮头、鹅头和绒球等种,除平头外,头部多生有草莓状的瘤。眼凸出,眼球膨大,按形状有龙睛、朝天眼、水泡眼、蛙头等分别。鳞片除正常鳞外,尚有透明鳞、珠鳞等种;透明鳞看似一片玻璃;珠鳞的鳞片边缘色深,中央色浅而外凸,犹如镶嵌的珍珠一般。背鳍有或无;臀鳍单鳍或双鳍;尾鳍亦有单尾及双尾两种;双尾鳍中有的分为3叶,有的分为4叶,均形大而披散。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化学成分】全身各部一般都含类胡萝卜素皮肤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主要为叶黄素及虾黄质;又含酮叶黄素、4,4'-二酮-3-羟基-β-胡萝卜素等,它们都是成酯型而存在。肌肉的类胡萝卜素都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及叶黄素。肝中的类胡萝卜素也是游离型,其中主要为玉蜀黍黄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卵中类胡萝卜素主要为玉蜀黍黄素、叶黄素,尚含少量的酮类胡萝卜素如4-酮-4′-羟基-β-胡萝卜素、鸡油菌黄质、虾黄质。
眼球含维生素A,其含量比一般鱼类都高。
皮肤尚含多种蝶呤;在皮肤的黑素细胞中有黄蝶呤、生蝶呤、异黄蝶呤,在赤细胞中有异黄蝶呤、7-羟基生蝶呤、异黄蝶呤-6-羧酸。不论白、黄、灰、黑各种金鱼,其皮肤都含酪氨酸酶,小鱼比大鱼所含尤多。
脑中含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前者约为后者的3.4倍。脑的水抽提液含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心脏约含等量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胆汁中含牛磺胆酸。
【性味】《纲目拾遗》:"味苦微咸,有小毒。"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解毒。治水臌、黄疸、咳嗽。
①《纲目拾遗》:"解服卤毒。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
②《动植物民间药》;"解热。治肺炎,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肾脏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捣汁、煮食或煅存性研末。
【选方】①治疯癫,石臌,水臌,黄疸:红色金鱼一个(取三尾者),甘蔗大者一、二枚。同捣烂,绞汁服,吐出痰涎愈。(《慈航活人书》)
②治百日咳,心脏病,肋膜炎,肺炎:金鱼全身黑烧服。(《动植物民间药》)
③治肾脏病:金鱼煮食之。(《动植物民间药》)
④解服卤毒:金鱼一、二枚捣之,灌下,吐出涎水自苏。(《纲目拾遗》)
金鱼的原产地在中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世界各国所出现的变异金鱼多是中国传送的,被誉东方圣鱼。最早发现的野生金鲫鱼在浙江的淳安、杭、嘉、湖地区。由于金鱼一直被人饲养,其抗性远不如淡水鱼,更不如海水鱼,一年四季均会发病。如冬季一般观赏鱼多不会发病,而金鱼最容易得松鳞病;夏季饲养水温超过35℃,又有阳光直射,金鱼容易烫尾(又称气泡病),要养好金鱼,重在“防”“治”,常见金鱼疾病诊治如下。
一、白点病
金鱼、热带鱼均有出现,由小瓜虫感染引起,春末、秋末最易发生。病因:寄生性小瓜虫。
防治方法:延长自来水晾晒期,让水“熟”透。用150V加热棒,2-3天内鱼缸内水温升至30℃以上,小瓜虫能自行脱离鱼体,用吸虹吸出缸底污物及病原体,加适量新水。也可用硝酸亚汞,一盆水用0.001毫克,浸洗受感染的鱼体。(笔者提示:硝酸亚汞毒性很强,使用时注意人畜安全)
二、竖鳞病,又称松鳞病
病因:点状极毛杆菌感染引起,冬季水温较低或换水水温差异过大引起。
防治方法:一盆清水配制高锰酸钾,以配制成深色水为准,浸洗时间以鱼体忍受度为准。浸洗后将鱼放入清水中漂洗,然后用呋喃西林干粉涂抹患病处,几次治疗后松鳞面积逐步缩小,最后能痊愈。
三、打印病
鱼体表发炎,有红斑印记,鳞片脱落,肌肉充血,病鱼反应迟钝,逐步死亡。病因:革兰氏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防鱼体碰撞受伤,增加增氧量(如小增氧泵换成大增氧泵),配紫外线杀菌灯(市场有售)增加照射。投喂含有呋喃唑酮的饵料。鱼体患病处涂抹高浓度高锰酸钾。
四、出血病
鱼体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鳍条破裂,特别是尾鳍。病因:水质不良,荧光杆菌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食盐3%-5%浸洗,1毫克漂白粉兑一盆水浸洗;庆大霉素一盆水配8万单位浸洗,彻底换水一次。
五、痘疮病
鱼体身上有白色斑块,呈石蜡状增生,严重时病鱼全身蔓延。深色鱼看上去明显,鱼体消瘦死亡。病因:疱疹病毒感染引起。
防治方法:多喂干净鲜活饲料,增加鱼体体质,一盆水配10毫克红霉素,浸洗,大鱼也可注射百万分之零点二左旋氯霉素。
六、水霉病
鱼体外表有棉球丝状白色粘附物,严重时全身都有。病因:水霉菌,鱼体外表伤容易引发。
防治方法:一盆水配0.01毫克孔雀石碌(化剂商店有购),浸洗,见病鱼体已有绿色染附即可,放入清水漂洗,提高水温,增加光照,鱼缸内加呋喃西林溶液至水呈淡黄色,可反复浸洗几次直至病鱼痊愈。
七、鱼鲺病
鱼鲺寄生鱼体表吸取营养,造成鱼体伤口,令病鱼狂躁不安,不治而死。病因:鱼鲺寄生。
防治方法:一盆水配敌百虫(药房有售)2-3克,浸洗鱼体,浸洗时间长短和水温及药液浓度有关,以看到寄生鱼体鱼鲺脱落为准,浸洗时要增氧,再放入含有呋喃西林的清水中漂洗。连续两次,一般可治愈。
八、感冒病
换水时水温升降太快造成,新水应慢慢注入鱼缸内,间接水温不要超过正负3℃,注意天气变化,预防水温突升突降,根据季节调升鱼缸内水位(温)。
九、肠炎病
投放饲料量变化过大,突然变换饵料品种,水中含氧降低,水质污染,饱食后搬动鱼体,投喂不洁饲料等均能得肠炎病。投喂干净饲料,多餐少量,保持水质干净,及时吸取过剩残饵,增加增氧量,加喂痢特灵,停食1-2天。
十、鱼膘病
鱼体背朝下,腹朝上,或鱼体侧卧,长时间不能正常活动,沉于缸底失去观赏价值。病因:水温变化差异过大,受到突然惊吓,饱食过度,引起鱼膘功能性失调。
防治方法:提升水温,循环渐升,增加水中含氧量,保持水质干净,分次投喂少量活食,诱导病鱼摄食活动。用一根细尼龙线拴住背鳍,按水面泡沫板帮助鱼体翻身,辅助治疗。
上述十种病是金鱼养殖中的常见病,爱鱼一族应常备一些药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给柔嫩的金鱼增加一层呵护,您必将得到回报。
你看看你是那种
①加强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要勤换水,当金鱼密度超过10克/升时,最好每周换水2~3次,每次换水1/5~1/3,同时要及时清理水中的排泄废物及残饵。如果发现金鱼肠胃不好,肛门处拖着粪便,并出现水体混浊等现象,应立即停止投饵,等水质改善后再投喂少量鲜活饵料;
②用盐度为20‰的食盐水药浴病鱼15分钟,每日2次,直至病愈。
引起此病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车轮虫或由黏细菌引起的疾病。由车轮虫密集在金鱼头部,呈一片白色的病状。如果在头部感染黏细菌也会呈白色。本病常发于夏秋两季,特别是不足龄的幼鱼易感染此病。病鱼虽然精神状态还好,食欲也正常,但额部和嘴部四周渐渐变成乳白色,并发生溃烂,随后表现为食欲不振,躲在角落处,精神萎靡,严重时全身溃烂致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3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九牯牛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金银花─山银花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