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射干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冷水丹(《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驾尾科植物白花射干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白花射干,又名:搜山虎、金盏子花、二歧驾尾、白花鸢尾、歧花鸢尾、射干鸢尾、扇扇草。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横生。茎分枝,高25~75厘米;枝成双,每分叉处生1苞片。叶剑形,嵌迭状,宽0.6~2.2厘米。花3~5朵一簇,白色,有少数紫褐色或红紫色斑点,外转花被具白色斑块,近正方形,平展无髯毛,长1.8厘米,内轮花被倒披针形,较短;雄蕊3;花柱3深裂,柱头瓣状。蒴果狭长圆形,长达3.7厘米。种子暗褐色。花期7~8月。
生于丘陵坡上。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山东、江苏等地。
【药材】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长2~5厘米,直径0.7~2.5厘米。表面灰褐色,粗糙,可见圆形的茎痕或残留的茎基。须根细长弯曲,下部多已折断,长5~20厘米,直径1.5~4毫米;表面黄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疏生的细根,有时可见纤细的绒毛。质空虚软韧或硬而脆。横断面中央有小木心,木心与外皮间为空隙戒黄白色的皮层。臭微弱,味淡微苦。
本品在江苏北部有作白前使用者。
【化学成分】根茎含鸢尾黄酮甙、鸢尾甙等异黄酮类及色素。
【性味】《内蒙古中草药》:"苦,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治咽喉肿痛,肝炎,胃痛,乳腺炎,牙龈肿痛。
①《植物名实图考》:"行血,通关节。"
②《长白山药材调查报告》:"利尿,泻下,催吐。"
③《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咽喉肿痛,扁桃体炎,肝炎,肝肿大,胃痛,乳腺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切片贴痛处。
【选方】①治咽喉肿痛:扇扇草全草三钱,水煎当茶次。
②治肝炎,胃痛:扇扇草全草五钱至一两,水煎服o
③治牙龈肿痛:鲜扇扇草根茎,捣汁内服或将根茎切片贴痛牙处。(选方出《内蒙古中草药》)
茵陈
:清热利湿,解毒疗疮。主
治: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风痒疮疥
车前草: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
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白花没有听说过.我想应该是白花蛇舌草吧.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三豆板◆ 常用中药里没有这药的。除非是草药。作用不详。
射干 (含致癌物质!)
【歌括】 射干味苦,逐淤通经,喉痹口臭,痈毒堪凭。
【用量】 八分至一钱五分。
【译注】 射干味苦,性寒,有毒。有逐淤血、通经闭和清火解毒、降气清痰等作用,可治妇女淤血不行,月经不通和痰热上壅的咽喉肿痛、口臭以及咳嗽、痰鸣气喘等症。此外,本品外敷又能消痈肿疮毒。
【使用注意】 本品易致泻,脾虚者不宜服之。
【现代研究】 本品含射干定、鸢尾甙、鸢尾黄酮甙等。对常见致病性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并有抗炎、解热及止痛作用。
金银花……(附:忍冬藤)
【歌括】 金银花甘,疗痈无对①,未成则散已成则溃。
【用量】 三钱至一两。
【译注】 金银花味甘,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治疗痈肿疮毒有很好的疗效。痈肿疮毒初起,未化脓时可以消肿,已成脓时,可以托毒排脓,促使早日穿破。此外,本品又能治风热感冒;炒炭则入血分,凉血止痢,能治血痢。
注①无对:对,这里作比较解。无对,即强调某一东西好,好到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与它相比较了。
【◆附】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金银花的藤,即"忍冬藤",功效与花相同,兼清经络风热,止经络疼痛,一般用量五钱之一两。
【现代研究】 本品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臻质等。可抑菌、抗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抗内毒素、抗休克、减少肠道对胆固醇吸收。
━━━━━━━━━━━━━━━━━━━━━━━━━━━━━━━━━━━━━━━
够详细了吧.
祝一切安好,健康如意! ------股市钱庄
.
.
.
.
.
贮存在干燥通风处,温度在30℃以下,相对湿度为65~75%。保养:本产品受潮后易生霉、虫蛀。有害仓虫有烟草甲、药甲、四纹皮蠹、双齿谷盗、三星谷盗、东薪甲虫、大理夜蛾、印度谷蛾等,成虫常在堆垛面或角落吐丝结膜,蛹藏匿于包装缝隙内。
射干搭配乌药、细辛:射干降逆祛痰,泄热破结,事业有成;乌药、细辛温肺止喘,温肺祛寒饮,善于温肺。药搭配,具备散寒症,降痰化饮,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的作用,用以治疗寒症袭肺,痰涎壅盛,气管受阻之咳嗽气逆,喉中痰鸣如水鸡,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他过敏性疾病。射干配山豆根:射干祛毒,降气止咳化痰,化淤;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快速消肿。
中药射干的作用是清热解毒、祛毒、祛痰、利咽,在临床医学中射干的功能关键反映在抗病毒治疗、抗病菌、润嗓止咳化痰,治疗咽喉疾病、肺部感染这些实际效果都不错。针对霉菌性皮癣、过敏性皮炎、红疹子、皮肤湿疹等皮肤疾病也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射干在临床医学中常常用以毒火病症,例如牙龈肿痛、口腔上火、跌打这些还可以开展调节。射干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具备的使用价值能够对于当代病症开展治疗,非常普遍的是血压高、恶性肿瘤、结肠肌浆网激动这些,根据射干和其它药品相配搭能够有效的治疗。
射干具备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的作用,与此同时能够消灭病菌,入肺经,清化肺中痰火、痰热。射干就是我们一味中药,关键它的作用是可以清热解毒、祛痰利咽,它经常用于治疗湿毒、痰火郁积导致的关键的肿疼、干咳、喘气,及其像肝腹水,或者是乳痈,它清热解毒的作用是非常好的,它可以倾泄火爆血毒,可以入血分,可以有凉血的作用。
此外射干常常用于治疗喉咙的肿疼,像外感风寒之邪,发烧感冒造成来的咽喉疼痛、喉咙沙哑,大家经常用射干来治疗。那样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发觉,射干它也是有消灭病菌、病毒的作用。此外射干还可以祛痰,它可以入肺经,可以清化肺中的痰火、痰热。射干中富含一种自然的除菌成份,药用后可以非常好的充分发挥消肿、除菌、抗病毒的功效,其能够润嗓止咳化痰,针对治疗寒症造成的干咳、祛痰利咽、润肺止咳和治疗肺部感染都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教你怎样治感冒
感冒在中医里面也没有统一认识,伤寒派和温病派有不同看法,把这些不同看法统一为感冒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症状,有所道理,而不是风寒、风热两种感冒。
感冒的主体阶段是表寒 --> 里热 的这么一个过程,但有时会碰上湿气,湿气是六气中唯一的有形之气,湿气就会和其他四气相结合,所以有热湿、寒湿、暑湿、风湿几种情况(燥气因为和湿气相对不会结合,只会相克),这四种湿和前面的表寒、里热相结合就有了多种感冒症状。所以主体的治疗思路就是:
表寒阶段解表、驱寒
里热阶段清内热为主
如果有湿气则祛湿同时针对寒热做不同处理
表寒:
我感冒初始阶段一般是打喷嚏,鼻塞,流清涕,比较怕冷,这是感冒的初期阶段,中医叫做表寒,很多人这个阶段很短,半天或者一天就转为其他症状了,比如咳嗽、发烧。但我以前这个阶段很长,好几天,一直打喷嚏,流清涕,纸巾大把大把的用,看来我身体还是倍儿棒的,这个表寒比较难以侵入成为里热。这个阶段是感冒的初期阶段,是治疗的最佳时机,不要等感冒自己好,以前我一直是不吃药多喝水让身体自然和感冒搏斗,总是要一周以上才会好。有病邪就要及时清理,要不然身体可能会出更大问题。其实这个阶段喝开水是一个好方法,但这个方法还不太够,可以用葱白(小葱的白色部分,不是跟)切碎,加几片生姜,先烧开水,再放入这两个东西,稍微熬一下,不要久熬,吴鞠通说“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表寒属肺经,治疗肺经的病用药就要轻清,所以葱白、生姜不要太多,轻清才能往上走、往外散。喝这个水最好能达到身体微微出汗,身上发热不再觉得冷这种效果。不需要出大汗,更不要出汗后吹风。
表寒这个阶段,如果在办公室,可以用苏叶(也叫紫苏叶)泡开水,一小包,泡六七分钟就可以,趁热喝下。
但这个阶段如果冷的发抖,以上的方法可能就力道不够了,就要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
如果这个阶段还有咳嗽,可以用中成药通宣离肺丸,看名字就知道这个药同上面的原理是一致的。这个阶段切忌用寒凉的药。
里热:
外表的寒邪如果没有及时驱除,就会往里渗透,这时候身体也在不断和外邪做斗争,此时会出现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咳嗽、骨节酸痛,诊断指征: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扁桃体发炎。
可以用的药是:双黄连口服液(双花(金银花)、黄芩、连翘)
如果比较严重,可以自己熬药,基本方:双花10g、连翘15g、防风6g、前胡3g、白僵蚕10g(捣碎)、公英10g、地丁10g、射干6g、苏叶6g(苏叶要熬药好了后闭火时放下,泡10分钟即可),如果还咳嗽痰黄可以加浙贝母、枇杷叶各10g。
白僵蚕对缓解咽喉疼痛效果很好。熬好药后要像喝茶一样,随热随喝,这样药力才有持续性。所以罗大伦称之为药茶方。
这里的苏叶是解表的,因为里热是从表寒而来,很少见完全的里热而没有表寒,所以配合苏叶效果更好。
如果体内还有湿邪,则会更麻烦一些,湿气的最大危害是让身体运转异常。
寒湿:
寒气和湿气结合就形成寒湿,表现是舌苔白厚、身体发冷、头晕头重、胸闷,最明显的是脾胃出问题,腹痛、欲呕、腹泻等,这时候的感冒就是寒湿感冒,如果脾胃症状严重,也称之为胃肠型感冒。
对付的办法就是大名鼎鼎的藿香正气水/丸,这个成药来自于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方》的藿香正气散:广藿香、紫苏叶、白芷、白术、陈皮、姜半夏、厚朴、茯苓、桔梗、甘草、大腹皮、大枣、生姜。
广藿香祛湿,通过香气来振奋体内的阳气从而驱散湿气,白芷也起这样的作用
苏叶和生姜是温阳的,赶走寒邪
茯苓和大腹皮是泄湿的,可以把湿气排泄出去
陈皮和厚朴是行气的,用来振奋气机
有个诀窍,如果腹泻则服用藿香正气丸/胶囊,因为药力偏下,如果呕吐则用藿香正气水,如果上吐下泻则两者一起用。
如果确认为寒湿,还可以熬生姜汤兑入藿香正气水一起喝,喝一天应该有效果,如果无效则说明不是寒湿证。
湿热:
还有一种是湿热感冒,一般出现在夏季桑拿天。症状是:发烧、头晕、头重、有时也微微怕冷,怕风、胸闷、尿不多、黄,舌苔满布有时带淡淡的黄色。这时治疗的原则是祛湿同时清热。
可以用清代名医吴鞠通的“三仁汤”: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加上半夏、竹叶、厚朴、通草几味药。如果舌苔黄可以加入少量的黄芩、黄连,量一定要少,3-5g就可以了。三仁都是祛湿的,其中杏仁开肺气,白蔻仁开中焦之气,薏苡仁泻下焦水湿。
集大成者:
如果寒湿感冒没治疗好,就会往里发展出现里热,这时候表寒、里热、湿气 都有,是一种综合性的感冒,需要用藿香、佩兰、薏苡仁祛湿,同时用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来祛里热,再加上生姜、苏叶来祛外寒,够复杂的。所以还是及早治疗,别指望感冒七天好。
预防感冒:
按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感冒做预防:
1。注意不要受寒,对天气转变有防范,看天气预报和了解节气还是很重要的。
2。注意湿气的影响,经常下雨或湿气重的地方,注意祛湿。做菜时可以放入白蔻仁、花椒,无度饮茶、吃太肥甘厚腻会导致脾胃不能运化产生湿气
3。锻炼身体,锻炼身体是提升阳气的关键,锻炼排汗也是祛湿的一种手段,锻炼还能加快气血运行、提高身体机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28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克马叶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白降丹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