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白接骨能治什么病

中药大全 2023-09-22 00:43:59
白接骨能治什么病|白接骨有什么作用|白接骨什么样真假辨别

白接骨

(《浙江民间草药》)

【异名】玉龙盘、无骨乞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

【植物形态】小阿西达

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方形,具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阔2~4.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极不明显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披针形;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花长3.3厘米,淡紫红色;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筒基部,不超出花筒外,花药棒形,花丝较花药短而光滑;雌蕊长2.7厘米,基部有蜜盘,花柱白色光滑,柱头略两叉,近于头状,子房2室。花期夏秋。

生于山区阴地。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

【采集】夏、秋采全草、根茎。

【性味】甘淡,平。

①《纲目拾遗》:"味甘淡。"

②《浙江民间草药》:"味淡,性平。"

【归经】《纲目拾遗》:"入肺经血分。"

【功用主治】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①《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②《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④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根1~2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外伤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创伤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晒干,研末,加少许冰片,撒敷伤口。(江西《中草药学》)

③断指再植:鲜白接骨全草加食盐捣烂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扭伤:白接骨根茎、黄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或白接骨根加蒴所根等量,捣烂外敷,每天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研末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⑥治疖肿,下肢溃疡:白接骨全草加适量白糖,捣烂外敷。

⑦治肺结核:鲜白接骨根茎二两,水煎服。

⑧治腹水:鲜白接骨根一两,水煎服。

⑨治糖尿病:白接骨全草一两,元宝草、马蹄金、爵床各五钱。水煎服,连服十余剂。

⑩治咽喉肿痛:白接骨根茎、野玄参各一两,用木器捣烂,绞汁漱咽喉服,连服二至三次。(⑥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白接骨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名】 Bai Jiē Gǔ
【别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换、橡皮草、白龙骨、六厘草、猢狲节根、血见愁[浙江]
【来源】爵床科白接骨属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chinensis (S. Moore) E. Hossain [Asystasia chinensis S. Moore],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淡,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用于肺结核,咽喉肿痛,糖尿病,腹水;外用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
【用法用量】 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晒干研末撒伤口。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白接骨 《*辞典》
【出处】《浙江民间草药》
【拼音名】 Bai Jiē Gǔ
【别名】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百草镜》),玉按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纲目拾遗》),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橡皮草(江西《中草药学》)。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小阿西达的根茎或全草。夏、秋采全草、根茎。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70厘米。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方形,具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阔2~4.5厘米,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边缘具极不明显的锯齿。总状花序顶生,苞片披针形;花序主梗及花柄和花均密被绛紫色的圆头长柄腺毛;花长3.3厘米,淡紫红色;萼钟状,深5裂,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先端5裂,裂片半椭圆形;雄蕊4,着生于花筒基部,不超出花筒外,花药棒形,花丝较花药短而光滑;雌蕊长2.7厘米,基部有蜜盘,花柱白色光滑,柱头略两叉,近于头状,子房2室。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生于山区阴地。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
【性味】
甘淡,平。
1《纲目拾遗》:"味甘淡。"
2《浙江民间草药》:"味淡,性平。"
【归经】《纲目拾遗》:"入肺经血分。"
【功能主治】
止血,去瘀,清热解毒。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扭伤,疖肿,咽喉肿痛。
1《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4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根1~2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1治外伤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创伤出血:白接骨全草或根晒乾,研末,加少许冰片,撒敷伤口。(江西《中草药学》)
3断指再植:鲜白接骨全草加食盐捣烂外敷,再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4治扭伤:白接骨根茎、黄栀子、麦粉各等量,加食盐捣烂,包敷伤处。或白接骨根加蒴藋根等量,捣烂外敷,每天换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5治上消化道出血:白接骨根茎或全草研末冲服。(江西《中草药学》)
6治疖肿,下肢溃疡:白接骨全草加适量白糖,捣烂外敷。
7治肺结核:鲜白接骨根茎二两,水煎服。
8治腹水:鲜白接骨根一两,水煎服。
9治糖尿病:白接骨全草一两,元宝草、马蹄金、爵床各五钱。水煎服,连服十余剂。
十治咽喉肿痛:白接骨根茎、野玄参各一两,用木器捣烂,绞汁漱咽喉服,连服二至三次。(6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辞典》
白接骨 《中华本草》
【出处】
出自1.《浙江民间草药》。
2.《百草镜》:玉龙盘,一名无骨苎麻。叶类苎麻而薄小,背不白,茎如箸,色明透,至九月,茎白明如水晶,上有细红点子,十月萎,采宜九月。一名玉梗半枝莲,捣之有白浆稠滑。
3.《纲目拾遗》:无骨苎麻,叶小圆,根如水芹。生湿阴处,立夏时发苗,逢节则粗,叶尖长,根蔓延,色白多粗节,类竹根,捣之汁粘,高者尺许。松土种之,极易繁衍。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据实验
【拼音名】 Bai Jiē Gǔ
【英文名】 Rhizome or herb of Chinese Asystasiella
【别名】玉龙盘、无骨苎麻、玉梗半枝莲、玉接骨、血见愁、玉钱草、麒麟草、玉连环、接骨丹、接骨草、猢狲节根、金不换、橡皮草、华阿西达、小阿西达、蛀木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白接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ystaiella chinensis (S.Moor) E.Hossain [Ssystasia chinensis S.Moore; Asystosiella neesiana auct.non (Wall) Linda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白接骨 多年生草本,高25-45cm。地下茎白色,质脆,带方形,有白色粘液。茎直立,略呈四棱形,分枝,节部膨大,棱上疏被白以短毛或光滑。叶对一;叶片长形至椭圆状长圆形,长6-12cm,宽2-4.5cm,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渐窄呈枯形下延至叶柄,边缘微波状成具稀疏而不明显的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或基部有分枝,顶生,长6-12cm,花单生或双生,常偏于一侧,苞片微小,长约2mm,有腺毛;花萼5裂达基部,长约6mm,有腺毛;花冠淡紫红色,漏斗状,外疏生腺毛,花冠筒细长,长约4cm,檐部5裂,略不等,长约1.5cm;雄蕊4.2强,着生于花冠喉部;子房上位,每室有2粒胚珠。蒴果长椭圆形,长约2cm,上部具种子4颗,下部实心细长似柄。花期7-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山谷林下阴湿的石缝内和草丛中,溪边赤有。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短不一,茎略呈四方形,有分枝,全体光滑无毛。叶对生,皱缩,完整叶片卵形至椭圆状短圆形或披针形,长5-15cm,宽2.5-4cm,先端渐尖至尾状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常下延至叶柄;叶缘微波状至具微齿。
【性味】味苦;淡;性凉
【归经】归肺经
【功能主治】化瘀止血;续筋接骨;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瘀肿;扭伤骨折;风湿肢肿;腹水;疮疡溃烂;疖;肿;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烂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适品捣敷或研末撒。
【注意】孕妇及月经期慎服。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根:治吐血,肠红下血,跌打损伤。
2.《浙江民间草药》:去瘀。治破伤风。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止血。治外伤出血,扭伤,疖肿,下肢溃疡,腹水,肺结核。
4.江西《中草药学》:止血,接骨。治上消化道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井岗山有什么特产?

井冈山不仅是革命的名山,而且是一座资源富饶的宝山。层峦 叠嶂,万木葱笼,云雾缭绕, 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这儿,满 山竹木长, 遍野 药材生;飞禽又走兽,虫蛇鱼蛙多。其中石蛙、石耳、石鱼、大鲵, 便是井冈山风味独特的四大山珍,盛产冬笋、玉 兰片、香菇、木耳、茶叶、生姜、 金桔、 杨梅、猕猴桃、青果等。 其中长坪玉兰片、黄坳香菇、井冈翠绿与碧玉、下七生姜、 洪坪金桔、荆竹猕猴桃等有名的土特产品。蕴产的各种中药材主要有:石松、荷蕨、水 龙骨、金毛枸杞、观音坐莲、抱石莲、支柱寥、红花昌、何首乌、虎杖、马铃 、细辛、庐山小蘖、十大功劳、毛轮环藤 、苍白秆钩风、黄常山、 吴茱萸、 飞龙掌血、黄连、钻山风、隔山香、独活、七叶一枝花、竹节人参、三七、山苍籽、毛萼珊瑚兰、 瓜萎、白接骨、石斛、纤细萼芋、牛尾菜、野百合、山豆根,斑叶 兰、紫背天葵、盘蛇龟、白花蛇舌草、江南散血丹、草珊瑚、石韦 、筋骨草、莲钱草、阴地蕨、蛇根草等名贵中药材。 珍贵土特产: 井冈杜鹃花 杜鹃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酸性土壤,在井冈山分布面广,品种丰富,主要生长在井冈山主峰、笔架山、坪水山、黄洋界风车口、茨坪东山、严岭嶂等地,已发现的杜鹃花品种有三十多个,如映山红、马银花、云锦杜鹃、武杜鹃、高缨杜鹃、猴头杜鹃、鹿角杜鹃、岭南杜鹃、江西杜鹃、井冈杜鹃、背绒杜鹃等。杜鹃花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美化环境。井冈山市园林所、市农办花卉公司培植的各种杜鹃花和盆景,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旅游花卉产品。珍贵土特产:井冈兰花兰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形态优美,香味清幽,素有“香祖”之称,为观赏植物之上品,井冈山广大山谷地含腐殖质丰富而带微酸的土壤,适于兰花生长,品种也较多。有2至3月开花的春兰,4至5月开花的惠兰,7至9月开花的建兰,有冬季至早春开花的墨兰。春夏秋冬四季那有开花的兰花。井冈山市园林所、市农办花卉公司培植的各种名贵兰花,在旅游市场上价值较高,很有发展前途。珍贵土特产:井冈竹笋竹笋是井冈山有名的古老特产,主要产地在井冈山大小五井、荆竹山、朱砂、百泥湖、罗浮、黄坳、长坪、下七、茅坪、大陇、柏露等地。竹笋按品种和采收季节以及加工方法不同,可分为毛竹笋和小竹笋;冬笋和春笋;闽笋、烟笋和玉兰片。冬笋、春笋和小竹笋还可制成罐头及加工成咸笋,属蔬菜半成品,可供餐馆、家庭直接配料做成各种菜肴。由于笋肉鲜美,组织脆嫩,且含有大量的纤维素,不仅人们喜爱食用,还有健胃作用,井冈山旅游市 场需求量大。井冈山罐头厂、黄坳、长坪、下七、茅坪、大陇各乡镇企业加工厂生产的小竹笋罐头、水煮笋、盐渍笋等产品,国际销售市场广阔。 珍贵土特产:黄坳香菇井冈山雨量充沛,万木葱茏,适于培植香菇,全市各乡镇都盛产香菇,其中以黄坳、长坪、茅坪、柏露、东上的香菇量多质好,年产十万余斤,成为井冈山旅游、出口的畅销产品。 井冈山香菇按品质不同,分为花菇、厚菇、薄菇三种。每种又分为大菇、中菇、小菇、统菇四个等级。以中花菇为优,它呈半球形状,菇边往里卷,肉丰厚,伞面花纹明显,喷香。其中又以呈菊花形的最佳。 香菇,各种名菜都离不了它,作菜味美、脆嫩、爽口,人人喜爱。香菇除食用外,还有良好的药用价值。香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蛋白等,有助于幼儿骨骼发育,防止软骨病;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和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症都有一定的疗效。珍贵土特产:井冈碧玉、翠绿茶名茶----井冈翠绿、碧玉茶,以其条索紧细微弯,白毫显露,外形美观;冲泡后茶叶直冲水面,叶柄朝下,毫尖朝上,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竖立杯底,宛如群兰盛开、碧绿荡漾而得名。 饮口井冈茶,顿觉神怡体爽,满口清香。这主要是井冈山高山云雾绕,溪水环山转,雨量充沛,光照适度,土壤疏松肥沃,生长的茶叶肥壮,持嫩性强,终年翠绿绿。不仅如此,“翠绿、碧玉”在管理、采摘、制作上也均有独到之处。茶园每年都要进行“一耕四锄四施”;采摘要求清明至谷雨进行;制作从茶叶分拣到制成,十多道工序,道道标准严格。所以,茶叶冲泡后,似群兰吐艳,翠绿清香。 井冈翠绿茶,产于花果山的茨坪茶场,多次被评为全国优质茶,这里有兰花坪、桂花坪和金竹湖,湖周、坪外千余亩茶园一片翠绿。1962年朱德重上井冈山时,就曾在这里赏兰品茶。井冈碧玉茶产于黄坳井冈山茶厂,被评为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井冈山名茶除翠绿、碧玉外,还有绞股篮茶、井冈云雾、石姬绿茶、井冈山红茶等十多个品种,年产茶叶十万斤以上。唱遍全国的井冈山《请茶歌》: 同志哥! 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 井冈山的各种名茶,飘香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珍贵土特产:黄坳豆腐乳井冈山客籍豆腐乳久负盛名。井冈山豆腐乳,质地细滑松软,味鲜而有异香,色呈淡黄透亮,而且营养丰富,是极好的调味品。井冈山豆腐乳,有辣酱腐乳,五香腐乳之分。 其做法将老水豆腐切成小块放人霉房,把经过发酵后的乳坯(霉豆腐)裹上炒过的食盐、五香粉、辣椒粉,用单料酒浸泡,装入缸中,密封三月即成。它与北京的酱豆腐、湖南的霉豆腐、江浙的南乳比较,有迥然不同的风味。珍贵土特产:拿山红脚板薯为井冈山拿山有名的农家品种,拿山、厦坪、石市口栽培较广。红脚板薯从块茎上长出的幼苗,鲜红发亮,引人注目,可供观赏。块茎呈不规则的扁块形,状似脚板,故得名。表皮褐色,肉紫红色,一般薯块重1至5斤,富含淀粉,胶质多,质细味美,既可代粮。又可作菜。以其磨粉制成的“薯包米果”,尤为旅游者所喜爱的菜肴。珍贵土特产:下七生姜井冈山生姜栽培历史悠久,分布也广。主要产区在下七、黄坳、茨坪、朱砂等地,年产五百五十万斤以上,井冈山生姜以下七、黄坳生姜最佳。姜茎肥大,皮橙黄,芽浅红,味浓香辣,抗逆力强,属姜中上等品。井冈山姜农常说:“夜食萝”,朝食姜,胜过人参汤。井冈山的姜含有挥发姜油、姜辣素等成分,不仅是调味的佳品,而且是祛寒散热、止呕解毒和健胃的良药。 井冈山生姜易贮存和加工。井冈山蜜饯厂、罐头厂加工的五味姜、酱姜、糖姜、干姜块和姜油等,味美香辣。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珍贵土特产:井冈竹荪 竹荪是一种灵草,成熟后能散发出浓浓的清香,不仅肉质滑嫩、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食用菌。曾有诗赞道: 面罩自纱体态娜,冰肌玉骨银丝身。 日月香汤沐玉体,美味清香席上珍。 竹荪的食用方法有多种,主要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后切成一寸左右,将排骨500克切成方块,和切好的竹荪一起放入锅中,加入500克100℃的热水,烧20分钟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二是将干竹荪50克用温水泡10分钟,洗净,把它切成很碎并加入盐和味精的细猪肉放人竹荪的空心中,一条条摆好,蒸25分钟,等温度达50度时切成方块,即可食用。珍贵土特产:新城茶油茶油是井冈山一种主要木本食用油脂。井冈山现有油茶面积达6万面,面积较多的有新古城、长坪、砻市、葛田等地。油茶林不与粮食争地争肥争劳力,一年种植,百年受益,是摧不垮、炸不烂的天然油库。新城的桥上,砻市的石陂、相公,不仅盛产茶油,而且油质特好,被誉为井冈山三大“油池”。 井冈山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食用茶油,不会使人体胆固醇增加,适合高血压病患者,故有“茶油肥嘴不肥肚”的说法。茶油还是制作高级食品,人造奶油及肥皂、凡士林、润滑油和防锈油等优质原料。珍贵土特产:山苍籽油山苍籽树俗称香叶籽、山胡椒、山鸡椒,是一种落叶乔木。井冈山山苍籽野生资源十分丰富,遍及全市,特别是下七、黄坳等地,较为集中。山苍籽油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香料油源,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医药工业上。经科研部门证实:此油可用来熏蒸粮食,可达到使污染粮食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完全解除的效果。全市年产万多斤,远销欧美等地。近年来,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增大,下七洪坪不少地方己变野生为家种,培育良种,提高产量,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香料原料。珍贵土特产:客家茶菇茶树菇又名薪菇,茶菇。据《客家通志》记载:“茶菇生油茶树上,其菇薄而柄长,茶菇叶大柄,浓郁中得清气,尤胜香菇。所产不多,不堪装载。”自古以来,客家民间称为“神菇”。 茶树菇适合烹任各种佳肴。干品用清水快速冲洗后,放入温水浸泡十分钟左右,将菇放入肉类中煲汤,也可炒、烩、凉拌等,味美、香浓、柄脆,味极鲜,含有人体必需的丰富营养元素,是营养价值极佳的超级天然保健食品。珍贵土特产:井冈红米酒红米酒系井冈山所产优质红米和井冈泉水酿制。“红米本是红军粮,制成佳酿美名扬。”红米酒色泽深红,醇香甘甜,香气浓郁,酒性平稳,余味绵绵,酒度为16°,服饮适量,有益健康。是井冈山旅游市场畅销佳酿。珍贵土特产:厦坪冬酒冬酒是井冈山厦坪、拿山的传统佳酿。因是在寒冬腊月酿制成酒,有的要封闭经三伏后成陈品,故称冬酒。此酒耐贮藏,经久不坏,贮藏期越长,色、香、味越佳。酒色金黄,绵软醇厚,饮之,和血养气,暖胃辟寒。冬酒采用“淋饭法”酿造而成,酒度为15°左右。珍贵土特产:荆竹(茅坪)猕猴桃 井冈山猕猴桃分布在常绿乔灌木阔叶林中,多生长在山谷及流水旁。猕猴桃在井冈山主要集生地于梨坪、下庄、大井、荆竹山、小溪洞、石溪、茅坪、白石、柏露、东上等地,面积达三十万亩左右。其中梨坪、荆竹山、下庄、茅坪、白石等自然村的四周山林里为最多,总产量可达三十万斤。特别是荆竹山、茅坪一带,绵亘几十个山头,都有成片数里的野生猕猴桃,仅这两处的产量可达十多万斤。 猕猴桃是一种时兴的水果和珍贵的药物。它果实产量高,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它不仅具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降烦之效,而且对麻疯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肝炎和尿道结石等具有一定的防治和辅助医疗作用。因此,近年来猕猴桃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的畅销佳果,被人们誉为“水果之王”。

求以“杜”字开头的草药名??急!!

一、杜香

杜香,中药名。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的叶。生于海拔1000-1750m的疏林下,水甸边,林缘或湿草地。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具有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常用于慢性气管炎。

药理作用有镇咳和祛痰作用、对慢性气管炎的作用、毒性作用。

二、杜楝

杜楝,中药名。为楝科植物杜楝Turraea pubescens Hellen 的枝叶。生于低海拔或近海边的灌木林中。分布于广东、海南。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之功效。常用于泄泻,痢疾,咽喉肿痛,外伤出血。

三、杜松子

“杜松子”(Juniper)指的是杜松子树的莓果,最重要的功用是在金酒(Gin)的制作上。杜松子产于北半球,不管是亚洲、美洲、欧洲都有其生长的足迹。

最早为埃及人所食用,然而其功效却属医药的一种。据说杜松子可以清除慢性病的病症,因为其利尿的功能可以加速体内排出不好的物质。

四、杜仲?

杜仲,中药材名。中药别名木棉、丝棉皮、北仲、制杜仲、厚杜仲。中医上以树皮入药,性温、味甘,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骨,主治腰脊酸痛、足膝痿弱、胎漏胎坠等症。

现代科学研究显示,杜仲具有降压、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骨质疏松、保肝、护肾等药理作用。

五、杜茎山

杜茎山(学名:Maesa japonica),或称山桂花,为紫金牛科山桂花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西南及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邪,解疫毒,消肿胀之功效。常用于热性传染病,寒热发歇不定,身疼,烦躁,口渴,水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杜香 (中药)

-杜楝 (中药)

-杜松子

-杜茎山 (中药)

-杜仲 (中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2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