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古榄
(《广西中草药》)
【异名】百解薯、千金薯、竹叶薯、金银带(《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三筒管的块根。
【植物形态】三筒管,又名:青藤。
多年生攀援藤本。块根为球形或长柱形,常数个相连,嵌面灰白色。茎有锈色粗毛,老时脱落。叶互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9~2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下面粉绿色,有小柔毛;叶柄短,密生锈色毛或秃净。花暗紫色,单生于叶腋。蒴果。花期春季。
生于深山林中。分布广西、贵州等地。
【采集】夏季采集,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苦,性寒。"
【功用主治】①《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菌痢,急性肠胃炎,疮疖肿痛。"
②《广西药植名录》:"治蛇伤,疮疥。"
【用法与用量】内服:熬汤,3~5钱。
药酒,很多人听说过,不少人家里有,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泡制的。一些饭店、酒家有自制药酒出售,冠以“秘制”、“保健”、“ 养生 ”等字眼,身价倍增。
药酒,顾名思义,是 “药”和“酒”两种物质混合体 ,再加上陶瓷、玻璃等容器,以及一定的时间存放,就会成为“口感好、功能多、很难得”的珍品了。
药酒的起源,有两个说法 :
1、在酒被偶然发明后,当时是低度酒,运用于医学,有“ 医源于酒 ”的说法,多部医书、古籍记载“ 酒为百药之长 ”。繁体的“医”,现代简化成左上角的“医”字。右上角的字表示医疗用具,有针刺、按压等意义,“酉”就是酒。后来中医防治瘟疫,把药材放在酒缸里浸制,开创了药酒的先河,如艾叶酒、雄黄酒等。
2、现代药酒的起源,大致是宋末元初,蒙古人爱喝烈酒,与中原常用的低度酒不同,而且饮用后更容易兴奋, 中医又将烈酒用于药酒浸泡 ,而且发现酒越烈,防腐功能越好,药酒的雏形就出现了。
总的来看,药酒存在的 历史 ,已有千年以上,而且开枝散叶,深藏于民间。
酒和药是“青梅竹马”的关系 ,古人认为,酒本身是药,药力加酒力,对一些疾病有很好的疗效,《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都有记载和论述。而且,经过历年发展,药酒至今已有一些“业内标准”:
1、从功用看 ,有5大用途: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美容润肤、 养生 保健、身体康复。古代以治疗疾病最多见,《本草纲目》记载的药酒验方超过30个。现代药酒以 养生 保健为主。
2、从酒的选择看 ,以50度以上的蒸馏酒为好,可以杀菌、防腐、安全条件更好,且不能加糖、加水,有的地方用30多度的低度酒。浸泡至少半年以上。
3、从容器看 ,不能用塑料的、金属的容器,要便于密封,不能“跑风”,否则药酒容易变质、变味,注意避光和常温保存。
4、从药材选择看 ,含植物类和动物类药材,植物类药材讲究不多,但要除污、切片段或整根放入;动物类药材除内脏、洗净、去头,粗粗烘烤后放入酒中。一般不用矿物药材。
5、从服用标准看 ,药酒每次服用50毫升以内,患有肝肾病、高血压、皮肤病、过敏体质、孕妇幼童等人禁用。有的地方把药酒看成一味“药引”。
说到底, 药酒是以酒精度不同的酒为主料,加入药材炮制而成的酒类用品,具备少许的治病调养功能 。原理是药酒中的酒精,可将药物部分溶解后,经人体饮用后吸收,在酒的宣通血脉作用下,加上药材的溶解成分治疗,达到治病目的。
药酒能治哪些病?有一定疗效的有:
1、 活血化瘀 ,常见的有跌打损伤类药酒、当归酒、杜仲酒等。
2、 治疗风寒 ,有的重体力劳动者,受了风寒,喝姜汤不管用,用药酒能缓解。
3、 缓解风湿 ,如蛇酒、蚂蚁酒、蜈蚣酒等。
4、 调和气血 ,多见于植物和滋补类动物浸泡的药酒,如人参酒、鹿茸酒等。
至于药酒能壮阳、补肾等效果,见仁见智。
但用现代医学的目光审视,药酒存在不少的“风险点”,需要注意。
不必说药酒的本质是“酒”,饮用药酒驾车会被“重点关照”,也不必说各地花样繁多的浸泡方法,可能会影响药酒的功效,再不必说民间的药酒并没有统一制作标准,什么人能喝、什么人不能喝并不精确,单是说这些年饮用药酒见诸报道的情况,就要引起警惕:
1、药酒选材不当,引起心脏骤停、肾衰竭、肝损伤等问题。
2、药酒变质而不知,引起食物中毒、腹泻、呕吐、神经损伤等症状。
3、药酒不对症,加重了原有的病情,又引起新的病症。
4、药酒泡制方法不对,比较典型的是将毒蛇放入药酒中,结果蛇还活着,启封后蹿出来伤人。
至于一些不慎买到“塑料蛇”、“塑料中药”泡制的药酒案例,权当笑谈了。
药酒引起中毒,是最多见、多发的问题,这些材料,千万不能拿来泡药酒喝:
1、 马钱子、草乌、川乌、附子、土三七、天南星 等中药泡制药酒,里面含有植物毒素,毒害神经。
2、 雷公藤、苍耳子、川楝子、七叶一枝花、商陆 等中药泡酒,容易引起内脏不适和中毒。
3、 剧毒蛇类泡酒 ,要确保已处理完毕,否则会有伤人的风险,且确保材质没有腐败。
药酒是用于治病的目的,安全饮用是第一位的,不能长期喝、过量喝。
1、脆蛇蜥简介
脆蛇蜥(scientificname:Gekkoswinhonis),又称软杜父鱼、赤条蜥、白头仙,是壁虎科壁虎属的爬行动物,分布在中国南方及海南、台湾等地区。脆蛇蜥的全身均覆盖着柔软的短绒毛,呈灰黄色、淡灰色、白色或灰黑色等多种颜色,因其外形和生活习性深受人们喜欢。
2、脆蛇蜥的药用价值
自古以来,脆蛇蜥在我国民间就有着广泛的应用,并被认为拥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脆蛇蜥在中医中被归类为“壁虎”类中药材,其主治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消肿定痛、壮阳助火、滋阴润燥等方面,特别是在传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常常被用于治疗寒热不均、咳嗽哮喘、风湿痹痛、瘀血淤滞、糖尿病及一些爬坡蛇咬等属于急性中毒的疾病。
在保健方面,脆蛇蜥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脆蛇蜥提取物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因此对于缺乏蛋白质的人来说,适当食用或口服脆蛇蜥制品,可以有效地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素,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脆蛇蜥治疗疾病的科学性解释
脆蛇蜥在中医中被归为壁虎一类中药材,它的主要功效在于清热解毒、消肿定痛、壮阳助火、滋阴润燥等方面。科学上的解释是脆蛇蜥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肽、多糖、酸性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对于调节人体内各种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自由基损伤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针对脆蛇蜥在治疗糖尿病方面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脆蛇蜥中含有一种多糖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和糖代谢,从而达到明显降糖的效果。此外,脆蛇蜥还可以调节和稳定体内的各种代谢激素,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扰动能力的作用。
4、脆蛇蜥制品的应用形式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要,脆蛇蜥可以制成多种不同的制剂,例如脆蛇蜥颗粒、脆蛇蜥口服液、脆蛇蜥胶囊等。此外,脆蛇蜥还可以作为中药材或保健食品的原料,用作药炖或膳食调味料。
脆蛇蜥颗粒和脆蛇蜥口服液适合需要口服药物的患者进行治疗,而脆蛇蜥胶囊则更加适合长期服用,且方便易携带。对于需要普通膳食中补充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蛋白质严重缺乏的人士,可以选择食用脆蛇蜥干品、脆蛇蜥蛋白粉等产品。
大茶药根 胡蔓藤 Gelsemium elegans Benth,马钱科胡蔓藤属植物。 别名:橄榄姑、烂肠草、大茶药、大王根、大叶、胡满姑、甘晚树、钩吻、大炮叶、黄猛菜、断肠草、软枝橄榄姑。 【异名】胡满蔃《岭南采药录》,大茶根《广西药植物图志》,断肠草根、猪人参《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胡蔓藤的根。 【药性】味苦、辛,性温,大毒。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止痛,接骨。主治疔疮肿毒,流注,跌打损伤,骨折。 南方青草药全书记:治各种癌症(如食管癌、肝癌、胃癌、淋巴肉瘤、神经纤维瘤、骨肉瘤、皮肤癌等。 敬告用者须十分谨慎: 用法:此药剧毒,渗透力很强,内服只注射钩吻总生物硷须十分谨慎,内服4-10快叶子足使成人致死,轻度中毒眩晕、重者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心脏及呼吸衰竭而归西死亡。 抢救:可用猪油灌服、也可灌服花生油、鸡蛋清、鹅血、鸭血、鲜山羊血、或洗胃、人工呼吸、死人很快还会断肠而死,边救边速运送医院抢救最为上策。 发散肿瘤癌症多作外用,亦要十分谨慎不能入口和食物沾连。【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浸酒擦;或煎汤熏洗;或捣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27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白榄根能治什么病
下一篇: 白?隋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