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鸡冠花(《岭南本草》)
【类别】花类
【异名】鸡髻花、鸡公花(《闽东本草》),鸡角枪(《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苋科植物鸡冠花的花序。
【植物形态】鸡冠花,又名:鸡冠苋。
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粗壮。单叶互生;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渐狭而成叶柄。穗状花序多变异,生于茎的先端或分枝的末端,常呈鸡冠状,色有紫、红、淡红、黄或杂色;花密生,每花有3苞片;花被5,广披针形,长5~8毫米,干膜质,透明;雄蕊5,花丝下部合生成环状;雌蕊1,柱头2浅裂。胞果成热时横裂,内有黑色细小种子2至数粒。花期7~9月。果期9~10月。
全国大部地区有栽培,为观赏植物。
本植物的茎叶(鸡冠苗)、种子(鸡冠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8~10月间,花序充分长大,并有部分果实成熟时,剪下花序,晒干。
【药材】为带有短茎的花序,形似鸡冠,或为穗状、卷冠状。上缘呈鸡冠状的部分,密生线状的绒毛,即未开放的小花,一般颜色较深,有红、浅红、白等颜色;中部以下密生许多小花,各小花有膜质灰白色的苞片及花被片。蒴果盖裂;种子黑色,有光泽。气无,味淡。以朵大而扁,色泽鲜艳的白鸡冠花较佳,色红者次之。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产。
【药理作用】试管法证明,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作用,虫体与药液接触5~10分钟后即趋消失。
【炮制】拣净杂质,除去茎及种子,剪成小块。
【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苦微辛。"
②《纲目》:"甘,凉,无毒。"
③《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
【归经】①《玉楸药解》:"入足蹶阴肝经。"
②《本草再新》:"入肾经。"
【功用主治】凉血,止血。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
①《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②《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③《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
【选方】①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粗末半两,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卫生宝鉴》淋渫鸡冠散)
②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濒湖集简方》)
③治下血脱肛:㈠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㈡白鸡冠花(炒)、?榈灰、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永类钤方》)
④治吐血不止:白鸡冠花,醋浸煮七次,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下。(《经验方》)
⑤治咳血,吐血:鲜白鸡冠花五至八钱(干者二至五钱),和猪肺(不可灌水)冲开水约炖一小时许,饭后分二,三次服。(《泉州本草》)
⑥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忌鱼腥猪肉。(《孙天仁集效方》)
⑦治产后血痛:白鸡冠花酒煎服之。(《怪证奇方》)
⑧治白带、砂淋:白鸡冠花、苦壶芦等分。烧存性,空心火酒服之。(《摘元方》)
⑨治血淋:白鸡冠花一两,烧炭,米汤送下。(《湖南药物志》)
⑩治妇人白带:白鸡冠花,晒干为末。每旦空心酒服三钱,赤带用红者。(《孙天仁集效方》)
⑾治风疹:白鸡冠花、向日葵各三钱,冰糖一两。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⑿治青光眼:干鸡冠花、干艾根、干牡荆根各五钱。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⒀治额疽:鲜鸡冠花、一点红、红莲子草(苋科)各酌量,调红糖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鸡冠花是非常漂亮的一种食材,它也是一种非常具有治病功效的中药材。用鸡冠花做成一些治病偏方是可以治疗很多病症的,不仅能够收获很好的疗效,而且不用担心副作用,那么鸡冠花的制定偏方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将为大家展开详细讲解。
鸡冠花有很好的药理用途,治病的范围非常的广,尤其是凉血,止血功效最为突出。鸡冠花可以用于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吐血,咳血,血淋,妇女崩中,赤白带下。《滇南本草》:“止肠风下血,妇人崩中带下,赤痢。” 《纲目》:“治痔漏下血,办白下痢,崩中,亦白带下,分赤白用。” 《玉楸药解》:“清风退热,止衄敛营。治吐血,血崩,血淋诸失血证。”
1、治经水不止:红鸡冠花一味,干晒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酒调下。女性出现月经不止的情况时,可用本方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但在服用时一定要忌鱼腥猪肉。
2、治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或窜穴,或作疮,久而不愈,变成漏疮:鸡冠花、风眼草各一两。上为粗末。每用粗末半两,水碗半,煎三、五沸,热洗患处。可以治疗五痔肛边肿痛,或窜乳的病症。
3、治下血脱肛:选用鸡冠花、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空心米饮每服七十丸;或用白鸡冠花(炒)、椶榈灰、羌活(各)一两。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这两种鸡冠花的药膳可以治疗下血脱肛的病症。
4、治赤白下痢:鸡冠花煎酒服,赤用红,白用白。选用本方来治疗赤白下痢的病症是非常有疗效的。
上文讲解的这些鸡冠花的治病偏方,大家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需要来选择服用的,不仅能够很好的治疗这些病症,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大家可放心的进行服用,但是为了确保疗效型,最好是听从专业的中医指导,这样才能更加的有保障。
鸡冠花的病害:叶斑病
症状
多发生在鸡冠花下部的叶片上,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的真菌,菌丝及孢子在植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以风雨、灌溉、浇水溅渍等方式传播。
初期,病斑为褐色,扩展后病斑变成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缘呈暗褐色至紫褐色,病斑中心为灰褐色至灰白色。
后期,叶片逐渐萎缩、干枯、脱落。在潮湿的天气条件下,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发现有病叶及时摘除。
发病初期及时喷药防治,药剂有1:1:200的波尔多液,5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40%的菌毒清悬浮剂600~800倍液喷雾;或用代森锌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浇灌。
鸡冠花的病害:立枯病
症状
鸡冠花患病后,幼苗茎基部或者地下根部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或者不规则的按褐色病斑,并且逐渐凹陷,叶片边缘处比较明显。
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茎部以上干枯死亡,一般不折倒,故称为立枯病,病部常有不大明显的灰白色至灰褐色蛛丝状霉,湿度大时常长出灰褐色或灰白色菌膜,即担子和担孢子。
防治方法
对所有健康植株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浇灌根际,并用1000倍液进行喷雾,每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进行预防。
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000倍液、95%绿亨1号精品30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或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等
发现有感染严重的植株要及时拔除,销毁,并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鸡冠花的病害:疫病
症状
疫病是鸡冠花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茎、叶、枝,发病率高,发展迅速。
患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暗绿色的不规则斑点,逐渐扩大、蔓延。
后期病斑呈黑褐色,边缘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很快扩展至中部,甚至顶端出现斑块,严重时整株的茎部都呈黑色。
叶片受害多发生于叶缘、叶基部,叶柄受害后则叶片萎垂,潮湿时病部生稀散的白霉。
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季应注意排水和通风,浇水时防止泥土飞溅到叶片上,浇水时不要淋到叶面,以减少发病条件。
初病期喷布700倍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0倍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将植株下面的土壤喷湿。
发现病情严重的植株要立即销毁,同时每天施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5g/株—10g/株对土壤进行消毒,防止扩大蔓延。
1 收敛止带鸡冠花味涩性凉,善能收敛止带,为治疗带下证之常用药物。治脾虚带下,常与白术、茯苓、芡实等药同用。治湿热带下,常与黄柏、车前子、苍术等药同用。
2 凉血止血鸡冠花甘涩性凉,具收敛凉血止血之功。治血热妄行之崩漏,常与丹皮、赤芍药、苎麻根、茜草等药同用;若配伍党参、黄芪、山茱萸、炮姜等药同用,则可用于冲任虚寒之崩漏。治血热便血、痔血,常与地榆、槐花、黄芩炭等药同用。
3 凉血涩肠止痢鸡冠花有凉血涩肠止痢之功。治赤白下痢可单用酒煎服,或与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等药同用;治久痢不止者,常与椿皮、石榴皮、罂粟壳等药同用。
4 药理作用
实验:10%鸡冠花注射液对已孕小鼠、家兔等宫腔内给药有明显中期引产作用。试管法证明,鸡冠花煎剂对人阴道毛滴虫有良好杀灭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17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金乌贼(海螵蛸)能治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