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药飞龙掌血有哪些功效?禁忌?主治什么?炮制方法?性味归经?

中药大全 2023-09-21 08:16:55
名称:飞龙掌血
类别:活血化瘀药
拼音:Fei Long Zhang Xue
拉丁:Radix Toddaliae Asiaticae
别名:血见愁,大救驾,三百棒、见血飞、散血丹、簕钩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0.5~3.5cm。表面灰棕色至灰黄色,粗糙,有细纵纹及花斑纹,有的具有多数疣状突起。栓皮易脱落,露出棕色或红棕色皮部,剥去皮部可见木质柱,纹理平直细密。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与木部界线明显,木部淡黄色,年轮显著。气微,味苦。
栽培要点:
产地:陕西、四川、贵州、湖南、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挖,洗净晒干。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微温。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根皮: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肋间神经痛,胃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叶: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根皮3~5钱,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适量,捣烂或研末敷患处。鲜叶适量,捣烂外敷。
禁忌:孕妇忌用。

傣药主治什么?

傣医传统疗法的应用历史长达两千余年,傣族人民通过长期的观察、探索、总结了许多治疗疾病的经验,大都散在地记载于各种傣医药书籍之中,并以口述、手教的形式,代代相传。它以傣医“四塔”、“五蕴”理论为指导,内病外治,外病内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外、上下合治,沿用至今,具有独特疗效,我们将之收集整理研究归纳为十大传统疗法,现简介如下:

1、烘雅(熏蒸疗法),其功能为发汗通血脉、活气、祛风湿止痉痛。用开治疗风湿骨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胀痛、痛经、产后妇女保健、老年性腰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同时可通全身血脉,解除疲劳,减肥消脂,而起到医疗保健作用。

2、暖雅(睡药疗法),其功能与烘雅想似,长于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上述疾病或严重风湿病而并严重心脏血管疾病不适应用熏蒸疗法者。

3、阿雅(洗药疗法),其功能与烘雅相似,长于治疗皮肤病,老年人保健、妇女产后保健熏洗等。

4、难雅(坐药)让患者坐在炒热的药上,用治疗脱肛、脱宫。

5、沙雅(刺药疗法),用药汁或药酒、药油边刺边搽药,用于治疗肢体肌肉麻木酸角或痉挛剧痛之病症。

6、达雅(搽药疗法)用药酒或药汁涂搽或揉掐痛处,用于治疗风湿病,腰腿痛或皮肤病,跌打损伤等。

7、果雅(包药疗法)用药物外包痛处,用于治疗外伤、骨折跌打损伤、风湿肿痛、疔疮脓肿及虫兽毒蛇、蜈蚣咬伤等。

8、闭抱(推拿按摩、捶、口功吹气疗法)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骨痛、腰腿痛等。

9、皮肤康复美容法用于治疗各种疔疮肿痛、黑癍痘疹,也用于皮肤抗皱防老。

10、药善茶酒疗法等。

综上所述,我们把傣药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相结合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疗效独特,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具有很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充分体现了傣医学的特色。

傣族医药,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这一。据记载,其历史已有2500多年。傣医药的理论、诊治疾病方法以及药方药材,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四塔五蕴理论,傣语叫做“塔都挡细”,“夯塔挡哈”,是傣族成文的医学理论。四塔,指瓦约塔(风)、爹卓塔(火)、阿波塔(水)、巴他维塔(土)。傣族认为,风、火、水、土这四种特殊物质即是世间万物的构成要素,也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生机。没有风,万物不能生长;没有火,万物不会成熟;没有水,万物干枯;没有土,万物不能生存。同时认为,人体内的风、火、水、土各具功能。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傣医形成了四类药方:用于医治因风致病的药方,叫“佤约塔雅塔”;用于治疗因火致病的药方,叫“爹卓塔雅塔”;用于医治因水致病的药方,叫“阿波塔雅塔”;用于医治因土致病的药方,叫“巴塔维雅塔”。五蕴,傣语分别称为录巴夯塔(形体蕴)、维达夯塔(感觉蕴)、先雅腊夯塔(知觉蕴)、温雅腊夯塔(心蕴)、尚哈腊夯塔(组织蕴)。五蕴包括人体的各种器官、感觉、知觉、思维、表情……等。傣医依五蕴分析人体生理与健康或患病现象,探索治病施诊办法。四塔五蕴相互配合,形成了傣族医学、药学的理论基础。傣医诊断疾病的方法分为短(音为dung)、访聋、探、赶四法。短,即望诊,即望患者的神、色、形态。包括观察表情、精神、面色、肤色、汗量、步履、五官、毛发等。
访聋,即问诊与闻诊,即用耳朵探听患者的各种声音,如呼吸声、肠鸣声、咳声、笑声、哭声等以及用鼻子嗅患者体味、汗味、口气息等各种气味。
探,即部诊,重点询问发病时间、季节、自感症状、嗜好、家庭病史、患者病史、居住环境等。傣医认为在四诊中,问诊极为重要,它可以获得诊断与治疗的宝贵资料。
赶,即摸诊,包括摸脉和摸体表一些特殊部位。摸体表的部位,主要有前额、鼻、耳、四肢末端、腹及疼痛部位。
在四诊中,以望、闻、问三诊为主,摸诊作为参考。
傣药,傣语叫做雅傣,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以植物药为主。传统的植物药,有傣语称为“埋”的乔木植物;有称为“芽”的草本类植物;有称为“帕”的匍匐类植物;有称为“克”的藤本植物;有称为“景”、“尖”的带香气药物;有称为“宋”的酸味药物;有称为“万”的甜味药物;有称为“烘”的苦味药物和称为“发”的涩味药物。已收集编入《西双版纳傣药志》的药物有400多种。傣药的药性分为雅黄(热性、温性药)、雅嘎雅因(大寒性药与凉性药)、雅沙墨(平性药)三个大类。药味有宋、万、发、景、烘、闷、撇、荒(酸、甜、涩、咸、苦、麻、辣、香)八味。
傣药的剂型有丸剂、散剂、水浸剂、酊剂、酒泡剂、膏剂、汁剂、液剂、片剂、油剂等。
傣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分为烘雅、暖雅、阿雅、囊雅、沙雅、达雅、果雅、闭抱等约有十种。
除以上八法外,还有药膳茶酒疗法和皮肤康复美容法。

2 【药品名称】 品名: 关通舒胶囊 汉语拼音: Guantongshu Jiaonang?【成份】功劳木、飞龙掌血、血满草、豨莶草、海桐皮、倒扣草、火把花根。
?【性 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或粉末;味苦涩。?【功能主治】傣医:通塞勒塞拢,罕接。兵拢梅兰申,接腰,哈接。
中医:祛风除湿,散寒通络。用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以及腰肌劳损,外伤性腰腿痛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有生育要求者忌服。?【注意事项】妇女长期服用可引起月经不调,闭经,一般停药后可恢复。?【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包 装】12粒×2板。铝塑包装。?【有 效 期】1.5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5302

PS:第一个好象有重的。这些够吗?

请问这是什么植物?是否有毒?此植物叶面有刺,碰一下还有香味,求鉴定~~~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干燥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或段,晒干。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
编辑本段
植物属性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均着生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长7-15厘米;小叶3-11,对生,革质,卵形至卵状矩圆形,无毛,上面稍有光泽,伞房状圆锥花序,腋生;花4数;萼片宽卵形。蓇葖果成熟时紫红色,有粗大腺点,顶端正具短喙。
地理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台湾。生山野。叶和果皮可提芳香油;种子油供制肥皂用;根、茎、叶入药。能散瘀活络、祛风解毒。
科属介绍
1.芸香亚科 RutoideaeEngl.
01.花椒属 ZanthoxylumLinn.
02.臭常山属 OrixaThunb[1].

两面针图片(误,此为茄科植物刺茄)(9张)

03.吴茱萸属 EvodiaJ.R.etG.Forst.
04.蜜茱萸属 MelicopeJ.R.etG.Forst.
05.石椒草属 BoenninghauseniaReichb.exMeisn.
06.拟芸香属 HaplophyllumA.Juss.
07.芸香属 RutaLinn.
08.裸芸香属 PsilopeganumHemsl.
09.白鲜属 DictamnusLinn.
2.巨盘木亚科 FlindersioideaeEngl.
10.巨盘木属
3.飞龙掌血亚科 ToddalioideaeEngl.
11.飞龙掌血属 ToddaliaA.Juss.
12.黄檗属 PhellodendronRupr.
13.榆橘属(榆桔属) PteleaLinn.
14.山油柑属 AcronychiaJ.R.etG.Forst.
15.香肉果属 CasimiroaLaLlave
16.茵芋属 SkimmiaThunb.
4.柑橘亚科 AurantioideaeEngl.
17.小芸木属 MicromelumBl.
18.山小橘属(山小桔属) GlycosmisCorrea
19.黄皮属 ClausenaBurm.f.
20.九里香属 MurrayaKoenigexLinn.
21.三叶藤橘属(三叶藤桔属) Luvunga(Roxb.)Buch.-Ham.exWightetArn.
22.单叶藤橘属(单叶藤桔属) ParamignyaWight
23.酒饼簕属AtalantiaCorrea

两面针
24.枳属 PoncirusRaf.
25.金橘属(金桔属) FortunellaSwingle
26.柑橘属(柑桔属) CitrusLinn.
27.木橘属 AegleCorrea
28.象橘属 FeroniaCorrea。
编辑本段中药属性
中药名称
英文名:RADIX ZANTHOXYLI
别名:入地金牛、红心刺刁根、红倒钩簕、两背针、双面针、双面刺、叶下穿针、大叶猫枝簕、上山虎、下山虎、山椒
药物性状
本品为厚片或圆柱形短段,长2~20cm,厚0.5~6cm,少数10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黄色,有鲜黄色或黄褐色类圆形皮孔。切断面较光滑,皮部淡棕色,木部淡黄色,可见同心性环纹及密集的小孔。质坚硬。气微香,味辛辣麻舌而苦。
药用价值

两面针(17张)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毒蛇咬伤;外治汤火烫伤。
用法用量:5~1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患处。
注意:不能过量服用。忌与酸味食物同服。
贮藏: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禁忌:中毒后常引起腹痛、下痢。解救方法:导泻、服糖水或注射葡萄糖液。[2]
药物鉴别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10~15列木栓细胞。韧皮部有少数草酸钙方晶及油细胞散在,油细胞长径52~122μm,短径28~87μm;韧皮部外缘有木化的纤维,单个或 2~5 个成群。木质部导管直径35~98μm,周围有纤维束;木射线宽 1~3 列细胞,有单纹孔。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
(2)取两面针对照药材1g,加乙醇15ml,温浸30分钟,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 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置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 为展开剂的展开缸中饱和10分钟, 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黄色的荧光斑点。
(3)取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鉴别](2) 项下的对照药材溶液和[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各 2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醇(25:2:0.1)为展开剂,置以浓氨试液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显相同的橘黄色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
取本品粗粉约1g〔同时另取本品粉末测定水分(附录Ⅸ H第一法〕,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100ml,加热回流提取至回流液无色。提取液回收甲醇至约2ml,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氯化两面针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4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00nm,λR=21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两面针
中文名称:氯化两面针碱
中文别名:2,3-二甲氧基-12-甲基-(1,3)-苯并二恶茂并(5,6-c)菲啶鎓氯化物
英文名称:Nitidine chloride
英文别名:2,3-Dimethoxy-12-methyl-(1,3)-benzodioxolo(5,6-c)phenanthridinium chloride
CAS号:13063-04-2
分子式:C21H18ClNO4
分子量:383.82
来源: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是由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物理性质:为黄色或淡绿色针状结晶。溶于甲醇、乙醇和水,室温下每毫升水能溶解0. 2 mg,熔点275~276℃  药理作用:氯化两面针碱是两面针制剂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抗肿瘤、心血管系统等方面的作用,抗真菌,对钙调素的作用,还有强心、降血压等药理作用。
编辑本段临床应用
止痛用两面针注射液每次肌注2 ml(相当于根3 g),1~2次/d,治疗各种疼痛,一般用药后5~10 min即可止痛。两面针、七叶莲制成注射液,对各种疼痛亦有良效,尤对胆道蛔虫病、肠蛔虫病、溃疡病致的疼痛尤佳。随机分组肛肠病术后病人430例,分别以两面针坐浴洗剂及硝矾洗剂治疗,结果两面针坐浴组消肿止痛、减少渗出物及促进伤口愈合明显优于对照组。以20%两面针溶液,用低频直流感应电疗机离子导入,1次/d,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对腰肌劳损及扭、挫伤、腰椎肥大及椎间盘突出而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患者163例进行治疗和统计,有效率达到90%以上。
麻醉两面针制成0.5%溶液,进行局部麻醉,用于门诊小手术,输卵管结扎术、扁桃切除术等,麻醉效果稳定,无不良反应。
治溃疡病民间取其根与金豆根、石仙桃适量,水煎服,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采用山豆根、两面针等多种中药制成散剂,在局部治疗口腔溃疡消除疼痛,促进愈合以及缩短疗程等各方面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抗癌以两面针、黄芪、露蜂房、八月札、半枝莲等,水煎服配合以毗柔比星为主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抗宫炎其它采用宫炎平片(地稔、两面针、穿破石、五指毛桃、当归等)治疗急慢性盆腔炎。其他用两面针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感冒、痄腮、痛经、口疮,均获良效。
编辑本段人工种植
1.选地与整地: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而且疏松肥沃的壤土,全垦,深耕30厘米,碎土耙平,做畦,开排水沟。
2.播种育苗:秋播、春播均可。秋播于9月份种子成熟时,随采随播,发芽率高。春播于3月下旬。将种子撒播于苗床内,覆盖2厘米细土,盖草,浇水。播种量每亩1250—1500克。播后气温在25℃以上时2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揭去盖草。
3.定植:待苗高20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穴栽:按株距70厘米,行距90厘米挖坑,树坑长X宽X深(厘米)为60X 60X 50,每坑施足基肥。每穴种植1株。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定植后l一2年内,每年中耕除草4—5次,此期可间种花生、黄豆等农作物。两年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
2.追肥:幼苗期每月追施1次人粪尿或尿素。定植后,每年夏冬季各追施1次草皮泥、堆肥和厩肥。每次追肥后进行培土。
3.修剪:二年生以上植株主干基本形成后,应修剪过密的弱枝、病虫枝、枯枝和从根茎发出的萌芽枝。
病虫防治
常见有天牛蛀食茎秆和根部,可人工捕捉成虫或清除虫卵,用铁丝插入蛀孔刺死幼虫;也可用药棉浸80%敌敌畏原液塞入蛀孔,用泥封口,毒杀幼虫。两面针以根入药。一般栽培5~6年后采收。于冬季采挖,洗净泥沙,切片晒干即可。[3]

请教老中医:这些中药都是做什么用的?

1、回阳草是卷柏科的植物卷柏的别名,这个名子出自《滇南本草》
性味:辛、平
功用主治:生用破血,炒用止血。生用治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腹痛,哮喘。炒碳用治吐血,便血,尿血,脱肛。
2、至于钻地风比较复杂,有大概5味草药都用此名字。
正品是虎耳草科植物钻地风的根皮。
性味:凉、淡。
功用主治:治风湿脚气,四肢关节酸痛。
其它四种名钻地风的草药:
1)、木兰科的冷饭团,功用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2)、蔷薇科植物栽秧泡,功用通络、消肿、止泻。
3)、虎耳草科植物白背钻地风,功用祛风湿、解热毒。
4)、蔷薇科植物灰毛果莓,功用收敛、止血、止咳、消炎。
3、一支箭也是比较复杂,有四种草药都用此名字。
正品是瓶尔小草科植物一支箭、瓶尔小草和狭叶瓶尔小草。
性味:苦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治乳痈,疔疮,疥疮身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现今市场流通比较少了,而且价格有点高,因为来源比较稀有,其中的狭叶瓶尔小草已经是珍惜植物了。)
其它2种名一支箭的草药:
1)、伞形科植物变豆菜(一般药店与处方里出现的名字是肺经草)功用散风,清肺,化痰,行血。
2)、唇形科植物紫背黄芩(挖耳草)功用解表退热,消炎解毒。
4、大狗脚迹我没有听说过,无法解答,楼上的回答因该是正确的。
5、归经草是菊科植物臭灵丹的别名。名字出自《云南中草药》
性味:苦辛、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疮疖。
6、见血飞也是比较复杂,有这个别名的草药有6种。
正品应该是芸香科植物异叶花椒的根或根皮。
性味:辛,温。
功用主治:祛风散寒,活血舒筋,镇痛。治风寒咳嗽,风湿麻木,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大便秘结。
其它5种名见血飞的草药:
1)、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的果实或种子,功用治疝气,女子月经过多。
2)、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我觉得你所说的见血飞是这种药材的可能性比较大,这味药使用的比较广。)
功用主治:祛风,止痛,散瘀,止血。治疗风湿疼痛,胃痛,跌打损伤,吐血,衄血,刀伤出血,闭经,痛经。
3)、芸香科植物竹叶椒。功用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4)、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功用清热消炎,拔脓。
5)、夹竹桃科植物小鸡骨常山的叶,功用散血止痛,排脓生肌。(此药有大毒,注意使用)
6、见肿消是最为复杂的,大概9种草药都有此别名。
而且用此名的草药并没有明确的正品。
我们四川地区用的是下面这一种。它分布很广,应用也很广。很常见所以我估计也是此药。
菊科植物三七草
性味:甘、平
功用主治:活血、止血、解毒。治跌打损伤,衄血,咳血,吐血,乳痈,无名肿毒,毒虫蜇伤。
其它8种名见肿消得草药:
1)、蔷薇科植物水杨梅,功用祛风除湿,活血消肿。
2)、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功用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
3)、葡萄科植物三叶蛇葡萄,功用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
4)樟科植物鸡婆子,功用行气,祛风,消肿。
5)、菊科植物乌风七,功用散瘀消肿,消炎止咳。
6)、菊科植物蛇葡萄,功用利尿,消炎,止血。
7)、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功用通二便,泻水,散结。(此药有毒,注意使用)
8)、菊科植物牛舌三七。功用活血,止血,消肿,解毒。
因为你没有说明你这些药是用来做什么的,而且没有这个处方,所以我只能把每一种叫此名的药都列举出来。不过这些药主要是用来治疗些跌打损伤和风湿一类的疾病。
虽然草药还是有一定疗效,但是建议你还是资讯下专业人士,进行正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跟飞龙掌血像同的植物有吗?

有,例如黄肉树、三文藤、牛麻簕、鸡爪簕、黄大金根。

飞龙掌血,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Lam的根,主要有散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

老茎干有较厚的木栓层及黄灰色、纵向细裂且凸起的皮孔,三、四年生枝上的皮孔圆形而细小,茎枝及叶轴有甚多向下弯钩的锐刺,当年生嫩枝的顶部有褐或红锈色甚短的细毛,或密被灰白色短毛。小叶无柄,对光透视可见密生的透明油点,揉之有类似柑橘叶的香气,卵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长5-9厘米,宽2-4厘米,顶部尾状长尖或急尖而钝头,有时微凹缺,叶缘有细裂齿,侧脉甚多而纤细。花梗甚短,基部有极小的鳞片状苞片,花淡黄白色;萼片长不及1毫米,边缘被短毛;花瓣长2-3.5毫米;雄花序为伞房状圆锥花序;雌花序呈聚伞圆锥花序。

果橙红或朱红色,径8-10毫米或稍较大,有4-8条纵向浅沟纹,干后甚明显;种子长5-6毫米,厚约4毫米,种皮褐黑色,有极细小的窝点。花期几乎全年,在五岭以南各地,多于春季开花,沿长江两岸各地,多于夏季开花。果期多在秋冬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12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