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药佛手功效与作用,以及中药佛手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1、佛手的功效作用佛手的功能主治2、佛手的功效和作用3、中药佛手有何功效?4、佛手有什么功效与作用5、你知道中药“佛手”吗?它有什么功效?佛手的功效作用佛手的功能主治佛手,中药名。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medicaLvar.sarcodac-tylisSwingle的干燥果实。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佛手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我整理佛手的功效作用的资料,仅供参考。
佛手的功效作用
一、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佛手瓜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物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保护我们的肝脏非常的有帮助。
二、缓解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佛手瓜对我们的消化系统非常有帮助,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而佛手的花和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此外,佛手有非常明显的药理作用,这些作用让佛手也着很高的药用价值,其中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因此,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意外的发生都有作用。
佛手多糖对多环节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佛手还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
不愧为称为佛手,外形的神似和神奇的功效,让这种瓜果名满天下。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居然造出这样神奇的瓜果,而这种瓜果又会给人的健康带来好处,就像佛主希望每个人都健康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样,佛手瓜也会随时随地的给人们一种吉祥的感觉。
佛手的介绍
生理特性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l0cm,宽3~7cm,厚0.2~0.4cm。
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
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和油点。
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
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
气香,味微甜后苦。
产地
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四川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果实。
炮制方法
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味
味辛、苦、酸,性温。
归经
归肝、脾、胃、肺经。
功能
有疏肝理气,和胄止痛,燥湿化痰的功效。
主治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相关配伍
1、用于胸腹胀痛等症:本品气味清香,药性平和,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经,对诸气滞均可应用,用治肺气郁滞胸闷及脾胃气滞,可配木香、枳壳等同用;用治肝气郁结及肝气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2、用于痰多咳嗽: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较弱,而兼理气宽胸之功,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
用法用量
3~l0g。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
煎汤,治心下气痛。
[1]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
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佛手的功效和作用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可能很多人说起佛手并不是很了解这是什么,佛手是芸香科植物的一种,它的叶子和果实在收取以后可以供人类食用,那么你知道佛手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吗。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1
佛手(学名、CitrusmedicaL。
var。
sarcodactylisSwingle)、果实在成熟时各心皮分离,形成细长弯曲的果瓣,状如手指,故名佛手。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丈余,茎叶基有长约6厘米的硬锐刺,新枝三棱形。
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有透明油点。
花多在叶腋间生出,常数朵成束,其中雄花较多,部分为两性花,花冠五瓣,白色微带紫晕,春分至清明第一次开花,常多雄花,结的果较小,另一次在立夏前后,9-10月成熟,果大供药用,皮鲜黄色,皱而有光泽,顶端分歧,常张开如手指状,故名佛手,肉白,无种子。
通常用作中药,或因其果形奇特,而作为观赏植物。
佛手柑被大量制作成凉果食用及出售。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佛手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还有促泻下作用。
佛手的醇提取物对正常大鼠、兔的离体肠管及麻醉猫、兔的在体肠管均有显著的解痉作用,还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碱所致的麻醉猫胃、肠、胆囊张力增加。
能明显抑制Ach引起的兔十二指肠痉挛,但对BaCl2引起的痉挛抑制作用较差。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佛手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提高小鼠耐缺氧能力,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有保护作用。
3、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佛手煎剂能拮抗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收缩。
柠檬油素也有类似作用,并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及抗过敏活性。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佛手醇提取物腹腔注射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睡眠时间,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5、抗炎作用、
佛手中的香叶木苷对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抑制作用,还有维生素P、维生素C样作用,能降低兔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增强豚鼠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肾上腺对维生素C的消耗。
6、其他作用、
佛手中的橙皮苷对流感病毒、小疱性口炎病毒有抗病毒活性,还有抑制大鼠眼晶状体醛还原酶和预防冻伤的作用。
佛手有一定的抗凝血和止血作用。
佛手的营养价值
佛手是形、色、香俱美的佳木,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佛手的营养价值是什么佛手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
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佛手富含水分、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柠檬油素、三羟基二甲氧基黄酮、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等各种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保健作用,主治肝胃气郁、咳喘、食欲不振、呕吐、胸隔胀满等。
佛手的药用价值
赤松金佛手全身都是宝。
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赤松金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佛手的副作用
佛手瓜和山楂同吃,容易破坏维生素C。
佛手的使用禁忌
1、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佛手。
2、痢久气虚,非其所宜。
《本经逢原》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2
佛手的功效、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佛手的作用、
佛手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
佛手全身都是宝,其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咳消胀、舒肝健脾和胃等多种药用功能。
据史料记载,佛手的根可治男人下消、四肢酸软;花、果可泡茶,有消气作用;果可治胃病、呕吐、噎嗝、高血压、气管炎、哮喘等病症。
据《归经》等载,佛手并具治鼓胀发肿病,妇女白带病及醒酒作用,是配制佛手中成药的主要原料。
佛手药理作用、
佛手醇提取物对肠道平滑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有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高浓度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缓心率、降低血压、保护实验性心肌缺血;佛手有一定的平喘、祛痰作用;佛手多糖对多环节免疫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可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明显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佛手是什么?吃佛手有什么好处?怎么吃佛手更健康?佛手的`功效与作用,饭菜网为您介绍。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是常见的药食两用的食材。
其味辛、苦,性温,有舒肝理气,和胃化痰等功效。
常用于治疗肝气郁结之胁痛、胸闷以及肝胃不和、脾胃气滞引起的诸多毛病。
佛手的功效与作用|佛手的食疗偏方介绍
1、湿痰咳嗽佛手、姜半夏各6克,水煎去渣,加沙糖温服。
2、胃寒疼痛佛手15克,炒香大米30克,水煎服,每日3次。
3、肝郁胃痛佛手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水煎服。
4、恶心呕吐佛手15克,陈皮9克,生姜3克,水煎服。
5、慢性气管炎佛手30克,加蜂蜜泡汤代茶饮。
此方对缓解肺气肿也有帮助。
6、月经不调鲜佛手15~30克,当归9克,米酒30克,加水适量煎服,早晚各1次。
7、消化不良佛手鲜果30克,切片,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配以山楂24克,神曲24克,麦芽18克,水煎服。
佛手的功效和作用3
一、佛手促生长的功效作用
佛手中的矿物质以锌和硒为主,其含量是别的蔬菜水果中都没有的,这两个物质都是很好的抗氧化的能力,可以帮助孩子长身体。
二、佛手调理不孕不育
佛手瓜虽然名字中带瓜,看上去好像是某种水果呢,佛手本身的热量和糖分都不太高,钠盐成分也不高,因此很适合想要减肥的人或者胖子来吃。
佛手中还有充分的蛋白质和钙质,含量堪比牛奶,能够给大家补充日常营养。
佛手能够调理不孕不育的问题,尤为适合不孕症女性来吃。
三、佛手的食用方法
佛手新鲜可口,可以说是蔬菜中最似水果口感的,佛手生吃味道清淡,切成碎末细条,拌些豆腐和黄瓜丝一起拌着吃,或者用酱料腌制佛手做出泡菜来下饭,清爽的口味最适合夏季来吃。
佛手也叫佛手柑,是一种黄色的植物果实,也是一种可食用的水果,而且它在切片晒干以后还能用来泡水喝,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佛手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能让大家对佛手有更全面的了解。
佛手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1、开胃消食
佛手泡水喝能开胃消食也能去除油腻,因为佛手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一些芳香类物质,这些物质既能促进唾液分泌,也能加快肠胃中消化液分泌能促进肠胃蠕动,能增加食欲也能提高肠胃消化功能,对维持人类消化系统功能稳定有很明显的好处。
2、调节情绪
佛手泡水喝还能调节情绪,它含有的挥发油和香豆精等物质被人体吸收后,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中枢神经,而且能舒缓神经,调节心情,会让人们感觉身心特别轻松。
特别是那些经常出现不良情绪和负面情绪的人,经常用佛手泡水喝,能让情绪明显好转。
3、润肺化痰
佛手泡水喝还能润肺化痰,它能消炎杀菌也能促使气管扩张,而且能缓解肺热肺燥,对人类经常出现的咳嗽痰多和咽喉肿痛等着都有特别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在用佛手泡水喝的时候,搭配适量的蜂蜜,会让他润肺化痰的功效更为出色。
4、美容养颜
美容养颜也是佛手泡水喝的重要功效之一,它含有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在被人体吸收后能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皮肤,可提高皮肤细胞活性,并能促使皮肤细胞再生能放慢皮肤衰老速度,它还能清理皮肤中的有害物质,并能促使毛孔扩张,能让人类皮肤变得更爽滑细嫩,也能防止痤疮和青春痘生成。
中药佛手有何功效?中药佛手的功效可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佛手属于理气类的中药,在临床上的作用通过佛手来煎煮口服治疗相关的疾病,像患者出现的胸部胀痛、肋间胀痛、肚子胀满、疼痛,食欲明显下降伴有恶心、呕吐等等一系列的相关症状。
在临床上通过佛手合理的应用,对于呼吸系统的疾病可以很好的治疗,像咳嗽、咳痰、喘憋都可以进行救治。
另外对于心脏的供血能力明显下降,出现心脏功能、心脏力量不足都可以通过佛手来调治。
佛手的禁忌主要在于阴虚有火,而且没有任何阻滞的患者不要应用,以免会使火邪增大,孕妇、婴幼儿不能够吃佛手,容易过敏的患者也不要吃。
佛手有什么功效与作用根、茎、叶、花、果均可入药,辛、苦、甘、温、无毒;入肝、脾、胃三经,有理气化痰、止呕消胀、舒肝健脾、和胃更多种药用功能。
对老年人的气管炎、哮喘病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对一般人的消化不良、胸腹胀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
佛手可制成多种中药材,久服有保健益寿的作用。
佛手瓜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常食对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
经常吃佛手瓜可利尿排钠,有扩张血管、降压之功能。
据医学研究报道,锌对儿童智力发能影响较大,缺锌儿童智力低下,常食含锌较多的佛多瓜,可以提高智力。
佛手瓜对男女因营养原因引起的不育症,尤其对男士性功能衰退有益。
扩展资料:
佛手的香气比香橼浓,久置更香。
药用佛手因产区不同而名称有别。
产浙江的称兰佛手(主产地在兰溪县),产福建的称闽佛手,产广东和广西的称广佛手,产四川和云南的,分别称川佛手与云佛手或统称川佛手。
云南还有一些栽培品种,它的果肉有酸的也有甜的,果皮近于平滑至甚粗糙,果萼薄或增厚呈肉质,种子平滑或略具钝棱。
手指肉条挺直或斜展的称开佛手,闭合如拳的称闭佛手,或称合拳(广东新语),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也有在同一个果上其外轮肉条为扩展性,内轮肉条为拳卷状的。
——佛手
你知道中药“佛手”吗?它有什么功效?中药佛手长得比较有特色,因其外形酷似人的手掌,且手指分明,故而古人形象地称之为佛手。
自古以来,佛手因为具有较好的行气之效而常被医者应用。
比如在《滇南本草》之中就有记载,佛手入药“和中行气,补肝暖胃,解胃气疼痛”,从中可以看出佛手在疏肝气、和胃气而行气止痛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还有一本中医药典籍《本草在新》之中也说到,佛手入药“专破滞气,疏肝和胃,化痰破积”,则更加肯定了佛手善于行气的作用。
通过很多中医典籍的论述之中会发现,佛手行气之效重在三个方面。
一是佛手具有很好的‘疏肝行气’的作用;二则是佛手具有明显的‘和胃行气’的作用;三则是佛手具有一定的‘化痰行气’的作用。
一、佛手‘疏肝行气’的应用
佛手源自于芸香科植物,故而具有很浓郁的芳香之味。
但与其它芸香科药物相比,佛手之效温和舒畅、清香不峻,故而更适合于日常养生方面的应用。
芸香科植物具有明显的酸味,而中医认为酸能入肝,故而佛手之效首入肝经,对于肝中之气滞有较好的行散之效。
应用方法:比如在生活中偶尔生了闷气、心中压力较大或者忧虑过重等导致的原因导致的肝气郁结、情绪不佳,且常常还伴有胸胁胀满疼痛、胸腹痞满不畅等症状,就可以用佛手来缓解。
此时可以用10g左右的佛手泡水喝,或者煮粥的时间将佛手切碎加入其中,服之可以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行气除胀的作用。
二、佛手‘和胃行气’的应用
现在我们的饮食条件好了,但是相应地也增加了脾胃功能的负担。
比如有很多人就因为平日饮食过多、缺乏运动而出现消化不畅的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脾胃之内出现食积气滞。
脾胃之内气滞很容易引起胃脘等部位的不适,轻则有胀满之感,重者则常有胃脘疼痛之症。
对于此类情况,以佛手入药也是可以起到和胃行气以止痛的作用的。
应用方法:中医里面在缓解此类情况的时间,则常将佛手和陈皮、山楂、麦芽、神曲等消食化积药配伍使用,则更能起到消食和胃、行气止痛的效果。
三、佛手‘化痰行气’的应用
佛手所化之痰指的有两个层面,一是佛手可以化肺中之痰、二是佛手还能化湿邪凝滞之痰,也就是中医里面常说的‘痰湿’之邪。
由于佛手的药性温和不峻、芳香不烈,故而在化痰方面作用比较缓和,日常之中若是只为了养生预防来讲,单用也是可以的。
但若是真的要用来解病除疾,则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配伍使用。
应用方法:比如当温度突然骤变导致寒邪侵肺引起的外感之症,我们常会感到肺内有痰不散,久咳不止,且伴有胸闷不适之感,这时间就可以用佛手和枇杷叶、橘红、蜂蜜等一同泡茶喝,有很好的清肺行气、化痰止咳的作用。
而对于体内湿邪凝之‘痰’,则可配伍茯苓、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之药同用,既有除湿之效,又有化痰之功,可以很快帮助人们行散体内的湿气、化除体内的痰核。
中药佛手功效与作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药佛手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中药佛手功效与作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目录1拼音2方名·《外治方》之生蒲黄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生蒲黄的用法用量 3中药名·生蒲黄 3.1蒲黄的别名3.2蒲黄的处方用名3.3蒲黄的来源3.4蒲黄的原植物形态3.5蒲黄的生境3.6蒲黄的采收与初加工3.7蒲黄的生药性状3.8蒲黄的炮制 3.8.1蒲黄的炮制方法 3.8.1.1蒲黄3.8.1.2蒲黄炭 3.8.2成品形状3.8.3炮制作用3.8.4炮制研究3.8.5贮存方法 3.9蒲黄的性味归经3.10蒲黄的功效与主治3.11蒲黄的化学成分3.12蒲黄的药理作用3.13蒲黄的药典标准 3.13.1品名3.13.2来源3.13.3性状3.13.4鉴别3.13.5检查 3.13.5.1杂质3.13.5.2水分3.13.5.3总灰分3.13.5.4酸不溶性灰分 3.13.6浸出物3.13.7含量测定 3.13.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3.1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3.1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3.13.7.4测定法 3.13.8蒲黄饮片 3.13.8.1炮制 3.13.8.1.1生蒲黄3.13.8.1.2蒲黄炭 3.13.8.2性味与归经3.13.8.3功能与主治3.13.8.4用法与用量3.13.8.5注意3.13.8.6贮藏 3.13.9出处4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生蒲黄的方剂2用到中药生蒲黄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生蒲黄 1拼音 shēng pú huáng
2方名·《外治方》之生蒲黄
3中药名·生蒲黄 生蒲黄为蒲黄的处方名之一[1]。
蒲黄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2]。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蒲黄味甘,性平[2]。归肝、心包经[2]。具有行血化瘀、利尿通淋的功能[2]。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3]。蒲黄生品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
蒲黄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 的花粉。东方香蒲T.orientalis Presl和同属植物的花粉亦作蒲花入药。
唐代有炒黄(《经效产宝》)的方法[2]。
宋代仍用炒法,并有微炒(《太平圣惠方》),纸包炒(《苏沈良方》)[2]。
清代则沿用炒黑(《医宗说约》)和蒸法(《本草述钩元》)[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炭等[2]。
3.8.1蒲黄的炮制方法3.8.1.1蒲黄 取原药材,揉碎结块,除去花丝及杂质[2]。
3.8.1.2蒲黄炭 取净蒲黄,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棕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干[2]。
蒲黄为花粉类药物,质轻松,炒制时火力不可过大,出锅后应摊晾散热,防止复燃,检查确已凉透,方能收贮[2]。如喷水较多,则须晾干,以免发霉[2]。
3.8.2成品形状 蒲黄为黄色粉末[2]。体轻,放水中漂浮水面[2]。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2]。气微,味淡[2]。
蒲黄炭形如蒲黄,颜色呈棕褐色[2]。
3.8.3炮制作用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3.8.4炮制研究 蒲黄含柚皮素(naringenin)、异鼠李素(isorham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及棕榈酸、琥珀酸、氨基酸和20余种微量元素[2]。
蒲黄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抗炎、影响免疫、兴奋子宫及肠平滑肌和促进凝血等药理作用[2]。其生、炒品均有止血作用,但蒲黄炭具有加快血小板凝聚速度的作用,能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2]。以水浸出物、醇浸出物、鞣质含量、微量元素为成分指标,以小鼠凝血时间为药理指标,对蒲黄的炮制工艺进行了优选[2]。结果表明:在140℃烘制4.3分钟最好[2]。而控制蒲黄杂质的理想方法是用100目筛振摇10分钟过筛效果较好,时间较短[2]。
3.8.5贮存方法 贮于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蒲黄炭性涩[2]。
蒲黄用于瘀血阻滞的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痛,跌打损伤,血淋涩痛[2]。如治疗心腹疼痛、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的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疗血淋涩痛的蒲黄散(《证治准绳》)[2]。
蒲黄炭性涩,止血作用增强[2]。常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2]。如治崩中漏下的蒲黄丸(《圣济总录》);治疗崩漏下血的五灰散(《沈氏尊生方》)[2]。
蒲黄含n二十五烷(npentacosane)、硬脂酸、黄酮类。
Puhuang
TYPHAE POLLEN
3.13.2来源 本品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夏季采收蒲棒上部的黄色雄花序,晒干后碾轧,筛取花粉。剪取雄花后,晒干,成为带有雄花的花粉,即为草蒲黄。
3.13.3性状 本品为黄色粉末。体轻,放水中则漂浮水面,手捻有滑腻感,易附着手指上。气微,味淡。
3.13.4鉴别 (1)本品粉末黄色。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7~29μm,表面有网状雕纹,周边轮廓线光滑,呈凸波状或齿轮状,具单孔,不甚明显。
(2)取本品粉末2g,加80%乙醇50ml,冷浸24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每次5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丙酮水(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13.5检查3.13.5.1杂质 取本品10g,称定重量,至七号筛中,保持水平状态过筛,左右往返,边筛边轻叩2分钟。取不能通过七号筛的杂质,称定重量,计算,不得过10%。
3.13.5.2水分 不得过13.0%(附录IX H第一法)。
3.13.5.3总灰分 不得过10.0%(附录IX K)。
3.13.5.4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4.0%(附录IX K)。
3.13.6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3.13.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
3.13.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05%磷酸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理论板数按异鼠李素-3-O-新橙皮糖苷峰应不低于5000。
3.13.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对照品、香蒲新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各含50μg的溶液,即得。
3.13.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称定重量,冷浸12小时后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13.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C28H32O16)和香蒲新苷(C34H42O20)的总量不得少于0.50%。
3.13.8蒲黄饮片3.13.8.1炮制3.13.8.1.1生蒲黄 揉碎结块,过筛。
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
同药材。
3.13.8.1.2蒲黄炭 取净蒲黄,照炒炭法(附录II D)炒至棕褐色。
本品形如蒲黄,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具焦香气,味微苦、涩。
鉴别
本品粉末棕褐色。花粉粒类圆形,表面有网状雕纹。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1.0%。
3.13.8.2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心包经。
3.13.8.3功能与主治 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通经,胸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
3.13.8.4用法与用量 5~10g,包煎。外用适量,敷患处。
3.13.8.5注意 孕妇慎用。
3.13.8.6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3.13.9出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11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