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药龙胆草有哪些功效?禁忌?主治什么?炮制方法?性味归经?

中药大全 2023-09-21 01:22:03
名称:龙胆草
类别:清热药
拼音:LONG DAN CAO
拉丁:Radix Gentianae
别名: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药用部位:根
药材性状:龙胆:根茎呈不规则的块状,长1~3cm,直径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茎痕或残留茎基,周围和下端着生多数细长的根。根圆柱形,略扭曲,长10~20cm,直径0.2~0.5cm;表面淡黄色或黄棕色,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有纵皱纹及支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部色较浅,呈点状环列。气微,味甚苦。坚龙胆:表面无横皱纹,外皮膜质,易脱落,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
栽培要点: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云南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
地道沿革:
性味归经:寒;苦;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目赤,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禁忌:脾胃虚弱及阳虚无火者禁服。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龙胆草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条叶龙胆等的根和茎,而且根及根茎都可以入药,它的做法多样,味道好,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欢迎,以下是我为你整理有关于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帮到你。

龙胆草的功效与作用
1、清热燥湿

治疗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强中,湿疹瘙痒。

2、泻肝胆火

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病毒性肝炎等引起的黄疸,口苦,目赤,耳聋,胁痛。

3、祛火定风

治疗因发烧引起的惊风抽搐。

4、利水消湿

主治目痛颈痛,两胁疼痛,湿热上亢等症。

5、驱虫消食

治疗小儿疳积,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利,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
龙胆草的禁忌
1、用量过大

龙胆草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但大剂量服用则妨碍消化,并可出现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

2、药不对证

龙胆草为大寒之品,泻火力强,易伤阳气。使用不当即会出现不良反应。例如龙胆草有利胆作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胆石症。这种疾病疗程一般较长,用龙胆草长期清泻,常会出现头晕、乏力、神倦。此则为苦寒的龙胆草伤及正气的不良反应。

另外,脾胃虚弱作泄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
龙胆草的药用价值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肝火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强中,惊风抽搐。

1、治伤寒发狂:草龙胆为末,入鸡子清、白蜜化凉水服二钱。(《伤寒蕴要》)

2、治肝胆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龙胆草(酒炒)、黄芩(炒),栀子(酒炒)、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酒洗)、生地黄(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龙胆泻肝汤)

3、治雀盲夜不见物:龙胆草一两,黄连一两。二味为细末,食后用热羊肝蘸药末服。(《履巉岩本草》)

4、治暑行目涩:生龙胆(捣汁)一合,黄连(浸汁)一匙,和点之。(《世医得效方》)

5、治眼中漏脓:龙胆草,当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水下。(《飞鸿集》)

6、治谷疸,食毕头旋,心佛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苦参三两,龙胆一合,牛胆丸如捂子,以生麦汁服五丸,日三服。(《补缺肘后方》)

7、治咽喉肿痛:龙胆草一把,捣汁,汩嗽服之。(《本草汇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龙胆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验方》)

9、治伤寒汗后,盗汗不止,或妇人小儿一切盗汗,并宜服之:龙胆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猪胆汁三两,点入温酒少许,调服,空心临卧。(《杨氏家藏方》龙胆汤)

猜你喜欢:

1. 能治疗风湿的中药方

2. 治疗阳痿中草药有哪些

3. 茶道与养生

4. 治疗毛囊炎小偏方

5. 民间治疗耳鸣有哪些中药偏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0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