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川芎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川芎的副作用及禁忌,中药川芎

中药大全 2023-09-20 19:18:55

川芎旧称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多为人工栽培。川芎在仲景书中,《金匮要略》入11方次。

别名:山鞠穷、芎藭、香果、胡藭、马衔、芎藭、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

【药性特点】川芎辛,温。入肝、胆、心包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主治中风病,虚劳病,奔豚气病,妇人妊娠病,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

【川芎的临床运用】

(一)治中风病

1.中风痱证

《古今录验》续命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川芎在《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养血调营。

2.大风证

侯氏黑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菊花条)。

川芎在侯氏黑散中,合当归养血活血。

(二)治虚劳病

1.风气百疾证

薯蓣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薯蓣条)。

芎劳在薯蓣丸中,合地黄、当归、麦冬、阿胶,养血滋阴。

2.虚劳失眠证

酸枣仁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酸枣仁条)。

川芎在酸枣仁汤中,调畅气机,疏达肝气,兼以活血。

(三)治奔豚气病

肝热奔豚证

奔豚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李根白皮条)。

川芎在奔豚汤中,合当归、芍药养血调肝。

(四)治妇人妊娠病

1.胞阻下血证

芎归胶艾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阿胶条)。

川芎在芎归胶艾汤中,合地黄、当归、芍药补血调经,并活血调血。

2.肝脾不和证

当归芍药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芍药条)。

川芎在当归芍药散中,合当归养血和血和调肝。

3.血虚湿热证

当归散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

川芎在当归散中,活血行滞止痛。

4.脾虚寒湿证

白术散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白术条)。

川芎在白术散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五)治妇人产后病

虚羸腹痛证.

《备急千金要方》内补当归建中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当归条)。

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的内补当归建中汤方后云:“若无当归,以芎代之;”意指川芎能和血调肝行滞止痛,故能代替当归。

(六)治妇人杂病

崩漏虚寒挟瘀证

温经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吴茱萸条)。

川芎在温经汤中,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川芎的配伍应用

川芎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若可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

川芎辛散温通,功能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用于各种瘀血阻滞之病症,尤为妇科调经要药。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常配当归等药同用;治胸胁疼痛,可配柴胡、香附等同用;治风湿痹痛,可配羌活、独活等同用;治症瘕结块,可配三棱、莪朮等同用;治疮疡肿痛、跌打损伤,可配乳香、没药等同用。

1、川芎治疗风热头痛::川芎一钱 茶叶二钱.水一盅 煎五分 食前热服.(《简便单方》)

2、川芎治产后心腹痛:川芎(洗,锉)、桂心(不见火,锉)、木香(锉,焙干)、当归(去芦须,洗,锉,焙)、桃仁(去皮、尖并双仁,炒黄)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热酒调下,如不欲饮酒,即用水一盏,药末二钱,煎至七分,带热服。(《卫生家宝方》川芎散)

3、川芎治小儿脑热,好闭目,太阳痛或目赤肿:川芎、薄荷、朴硝各二钱,为末,以少许吹鼻中。 (《全幼心鉴》)

4、川芎治疗妊娠腹中痛(胞阻):川芎二两、 阿胶二两、 甘草二两、 艾叶三两 、当归三两 、芍药四两 、干地黄六两.右七味以水五升 清酒三升合煮 取三升 去渣 纳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 日三服 不瘥 更作.(《金匮要略》胶艾汤)

5、川芎治诸风上攻,头目昏重,偏正头痛,鼻塞声重,伤风壮热,肢体烦疼,肌肉蠕动,膈热痰盛,妇人血风攻疰,太阳穴疼,及感风气:薄荷叶(不见火)八两,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香附子(炒)八两(别本作细辛去芦一两),防风(去芦)一两半,白芷、羌活、甘草(爁)各二两;上药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茶清调下,常服头目清。(《局方》川芎茶调散)

6、川芎治首风旋晕,眩急,外合阳气,风寒相搏,胃膈痰饮,偏正头疼,身拘倦:川芎一斤,天麻四两。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两作十丸。每服一丸,细嚼,茶酒下,食后。(《宣明论方》川芎丸)

7、川芎治疗产后血晕: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荆芥穗(炒黑)二钱.水煎服.(《奇方类编》)

8、治疗新产块痛: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粒(去皮、尖 研) 黑姜五分 、炙草五分.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傅青主女科》生化汤)

9、川芎治妇人妊孕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用此药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立便逐下:当归六两(洗,去,切,焙干,秤)、川芎四两(洗)。上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小盏,煎令泣泣干,酒一大盏,止一沸,去渣,温服,口噤灌之,如人行五、七里再进,不过三服便生。(《本事方》fo手歌)

10、川芎治偏头疼:京芎细锉,酒浸服之。(《斗门方》)

【川芎的用量用法】

用量:常用量6—12克。

最小量2两,(6克),如酸枣仁汤。

最大量1斤(48克),如白术散。

按: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能上头巅,下达血海,外彻毛皮,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尤为治头痛之要药。不论风寒、风热、气虚、血虚,以及血瘀头痛,只要配伍适当,均可应用;又常用于妇女因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所致的经闭腹痛、癥瘕等证。此外,还常用于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以及气血瘀阻之疮疡肿痛,风湿痹痛等。其所治之证,总以疼痛为主。疼痛的产生,多因气滞、血瘀或风寒湿邪凝滞,以至“不通则痛”。本品以活血、行气、祛风为功,以通为用,故对于气血瘀滞之证,有较好的疗效。惟辛温香窜之品,于阴虚火旺之证,不宜使用。

【川芎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本草纲目》引《名医别录》:“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入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

《珍珠囊》:“其用有四:少阳引经,一也;诸经头痛,二也;助清阳之气,三也;去湿气在头,四也。”又云:“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川芎的副作用与禁忌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川芎。白芷为之使,恶黄连。久服则走散真气。恶黄芪、山茱、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川芎反藜芦。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川芎。气升痰喘不宜用川芎。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川芎。

【川芎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川芎含生物碱、阿魏酸、挥发油和一种中性结晶物(川芎内酯)。

2.据药理研究

(1)少量对大脑有抑制作用。

(2)对心脏微呈麻醉作用,直接扩张周围血管,大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

(3)本品少量使子宫收缩,大量反使子宫麻痹。

(4)大剂量能抑制小肠收缩,能解痉而止痛。

(5)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3.据抗菌试验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对各种皮肤真菌亦有抑

制作用。

4.据现代临床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面神经麻痹,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粘连不通等。

相关文章: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的用法川芎茶调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川芎有什么作用?

川芎是我国一味比较常见的药物,是多年生草本,植株约50厘米,根茎非常发达,有很多结节形状的团块,香气浓烈。它的茎直、粗,有条纹。所以在野外也很好分辨。主要是生长在在我国的云贵川等地,因为他们比较喜欢雨量充足、气候暖和、日照足够且潮湿的环境,如果突然肥沃,那生长得更快。如果想在其它地区种植,一定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线。

川芎具有很强大的药用价值。它可以治疗体质虚弱,止痛、活血化瘀,让一个人可以快速地有精神。比如说长期熬夜加班,体质就比较虚弱,那么可以用它治疗,就可以快速恢复体质,但同时也不要熬夜了,这样才能够有效果。另外如果因为感冒头痛或者是长时间盯着屏幕看,眼睛很久才闭合一次,眼睛会很干、很痛,那么也可以用这个药物治疗,另外还可以与细辛、白芷搭配,缓解疼痛效果明显。如果平时运动摔倒了,哪怕不出血也会发青发紫,也可以通过这个药物结合红花、芍药、当归进行外科治疗,那么就可以做到活血化瘀,有效地处理伤口。

川芎的药效确实非常得好,但是吃药也是有一定的副作用的,所以一定不能因为某些不舒服就自己服用,可能在药量控制上自己把握不精准,还会伤身体,所以一定要找到医生合理拿捏好分量,并且和其它药物进行搭配治疗,这样才可以针对性地解决身体的疾病。另外,光吃药是不行的,还要注意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比如说,平时不要熬夜。辛辣油腻的食物也要少吃,生冷硬的水果也建议少吃,多运动,提高精气神,这样就不用服药了。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川芎是山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有活血止痛的作用,一般用它与老鸭在一起炖,川芎还可以泡酒,具有治疗关节疼痛、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的作用,还可以切片入药使用。一般常用于妇女产后恶露不尽,产后外感风寒,导致的捂寒、发热,第三它还可以用于偏头痛,因为据现在的药理研究表明,它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对于外伤疼痛也可以使用川芎。

扩展资料:

川穹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呈波状环纹。气 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参考资料:川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901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