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药熏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4:17:05

中药熏洗这种方式,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在治疗感冒等疾病上疗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有些事项是需要注意的。那么,你知道中药熏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吗?

1、中药熏洗注意适用人群

中药熏洗是采用高温掺杂中药的方式,通过打开身体的毛孔,由皮肤吸收中药成分,从而达到保健的疗效。但是,有些病人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一些大病初愈人士及老年的患者就要谨慎使用,因为高温会加快血液循环,这样会影响到血压、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为了避免事故发生,这类人需要谨遵医嘱来使用中药熏洗。当然还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群也不建议使用。

2、中药熏洗注意时间

熏蒸的时间要把握好,每次不要超过半小时。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如果时间过长,很容易把身体里的大量体液体全部蒸发出来,而且容易使头部充血,发生晕倒的现象。在熏蒸的过程中要适应喝水,同时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恶心呕吐,胸闷气短的现象,如果有任何不舒服的症状,应马上停止。

3、中药熏洗注意温度

掌握好熏蒸温度,以60—70度为宜,避免烫伤,年老体弱者防止虚脱。

4、中药熏洗注意皮肤状况

中药熏洗要随时注意熏洗部位的皮肤状况。因为中药熏洗的环境属于密闭的状况,可想而知市内及熏洗器皿传导到皮肤上的温度就会很高,那么为了让药物能完全释放出药效,熏洗可能还会增加一些身体部位的受热度。所以,随时观察肌肤状况就尤为重要了。

5、中药熏洗注意保暖

做完熏蒸后身上肯定会有很多汗,但这时不能马上去洗凉水澡或是直接进空调房,熏蒸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

中医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熏洗疗法

将中药煎汤,乘热熏洗患处的方法,称熏洗疗法。具有开泄腠理、通调气血、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疏风止痒等功效。

1、物品准备

(1)四肢部位:盆内盛煎好的中药、橡皮单、浴巾。

(2)眼部:治疗盘、治疗碗(内盛煎好的中药)、纱布、镊子、胶布、眼罩。

(3)会阴部:坐浴盆内盛煎好的中药,坐浴架、毛巾、必要时备屏风。

2、操作方法

(1)四肢部位熏洗法:

①床上铺好橡皮单,将盛有中药液的盆放于橡皮单上。

②将患肢架于盆上,用浴巾盖住患肢及盆,使药液蒸汽熏蒸患肢。

③待药液不烫时,将患肢浸泡于盆内,约10分钟。

④泡毕,擦干患肢,撤去橡皮单,药液可留至下次再用(一般每剂药液可泡2~3次)

(2)眼部熏洗法::

①将盛有药液之治疗碗上盖一带孔纱布,将孔对准患眼熏蒸。

②待药液不烫时,用镊子夹取纱布蘸药液擦洗眼部。

③洗毕,根据需要用无菌纱布盖住患眼,胶布固定或戴上眼罩。

(3)坐浴法:

①将盛有煎好的中药液的盆放入坐浴架上,上盖一带孔的木盖。

②让病人暴露臀部,若有创面覆盖,则揭去敷料,将患处对准盖孔,坐于木盖上熏蒸。

③待药液不烫时,撤去木盖,让病人将臀部坐于盆内泡洗。

④洗毕,擦干臀部。如需换药,则上药后敷盖无菌敷料。

3、护理

①熏洗药液必须严格掌握温度,熏蒸时,药液应加温至蒸汽上冲,但也不可过热(尤其是眼部熏洗),避免烫伤皮肤,粘膜。浸泡时,药液温度宜温热,老人、小儿熏洗时,更应随时询问病人感觉,掌握药液温度,并耐心协助熏洗,避免烫伤事故。

②熏洗过程注意室内避风,洗毕应及时擦干患处,防止受凉。

③坐浴时应在坐浴室进行,若在病室内坐浴,注意遮挡病人。

④孕妇及月经期不宜坐浴。

4、在护理中应用

(1)根据医嘱为四肢骨折愈膈合期(折除小夹板后),及软组织损伤者,以活血化瘀、续筋壮骨中药熏洗患肢。

(2)目赤肿痛者,用清热解毒,明目降火中药或盐水进行患眼熏洗。

(3)对疮疡、皮肤病患者,根据医嘱用清热解毒、杀虫燥湿类中药行局部熏洗。

(4)阴痒带下或肛门疾患,痔瘘术后等患者,根据医嘱用杀虫祛湿、清热解毒或生肌敛疮类中药坐浴熏。

手腕肌腱断裂已缝合20天 想用以下中药来熏洗 请问以下中药有什么禁忌与不对的地方

肌腱损伤术后20天,可以开始进行功能锻炼了,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进行,不易锻炼过度。
中药熏洗的效果并不确切,可以尝试,配方无所谓,外用药物,只要你皮肤不过敏都行。关键还是靠自己的康复锻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49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