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药离子导入的禁忌症

生活小常识 2023-07-14 04:04:00

中药离子导入法是利用直流电电场的作用,将中药液中的分子电离子,并使其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那么中药离子导入的禁忌症有哪些呢?

中药离子导入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了高热、出血性疾患、活动性结核、妊娠、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带有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中药离子导入的功效主要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抗炎镇痛。主要适应治疗风寒湿痹、关节肿痛、骨质增生、神经痛、神经炎、盆腔炎、神经麻痹等。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使药物粒子充分水化,以利于粒子的透皮转运。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以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中药离子导入临床使用中无痛苦、无创伤、安全、方便;避免了口服及注射给药对患者的危害、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避免了药物对患者肝脏及胃肠道的影响,减少个体差异;在血中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避免全身毒副作用;可靶向导入纯药物离子直接进入病灶部位专用电极在病变组织处维持时间长、浓度高,提高了有效成分对靶组织的作用;自动安全保护系统,有效地保护了患者安全。

中药离子导入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协助取适当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将衬垫吸湿药物置患处,根据导入药物的极性选择电板,带负离子的药物衬垫放上负极板(黑色导线),带正离子的药物衬垫上放上正极板(红色导线)。隔上塑料薄膜,用沙袋加压固定,必要时绷带包扎固定,检查输出端电位调节器是否至“0”,再接通电源,根据治疗部位调节电流量,治疗15~20分钟。儿童不宜超过10~15分钟。结束时,先将输出电位调节器调至“0”后关电源。

做中药离子导入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一定要特别的重视。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感觉有无异常、破损;如有破损,可加盖小块塑料薄膜。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反映和机器的运行情况,及时调节电流量以免灼伤。多次治疗后,局部皮肤可出现瘙痒、脱屑、皮疹、皲裂等反应,可用青黛膏或皮炎平膏外涂,禁止搔抓。如有电灼伤,可按烧伤处理,预防感染。

离子导入法的治疗方法

在电极片如棉花或是海绵,浸泡要导入的药水,假设药为带负电,就把药放在负极,反之亦然,利用同电性相斥,通入直流电,使药物进入体内。
1、药物导入的基本理论: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是根据直流电场内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原理,使药物离子通过完整的皮肤或粘膜导入人体。许多实验临床观察证明,在直流电作用下,可将带不同电荷的离子导入人体内。阳离子从阳极导入,而阴离子则从阴极导入体内。
2、药物导入的分布和滞留时间:
人体皮肤表面有大量的毛孔、皮肤腺和汗腺导管的开口。药物离子通过直流电导入体内的主要通道是皮肤汗腺导管的排泄孔。在皮肤内形成离子堆,一部分药物离子经汗腺管口进入皮肤后,较长时间的存留于皮肤表层,形成所谓“皮肤离子堆”,然后逐渐进入血流。不同种类的药物离子在皮肤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十天。例如新霉素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在局部皮肤内可存留3~6小时,链霉素为6~12小时,青霉素为6~24小时。碘为15~20天,肾上腺素亦可在局部皮肤层蓄积达20天之久。
有些药物离子导入体内后,能选择性的停留在对该药物有亲和力的脏器内。例如碘离子经直流电导入体内后,大部分存留于甲状腺;而磷则主要蓄积在中枢神经和骨骼等部位。
3、导入体内的药液浓度:
和电流强度、通电时间、寄生离子等多种因素有关。
实验证明,一些常用的溶液浓度在5%以下时,导入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当浓度大于5%时,药物导入量几乎不在增加。导入体内的药物量在一定范围内与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成正比。但是当电流强度增至一定值,通电时间超过30分钟以上时,药物导入量不在随之增加。
4、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最常使用的是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适用于各种骨质增生及其他关节边缘形成的骨刺、滑膜肥厚等,临床使用证实对于其他肿痛以及肌肉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腰肌劳损、扭挫伤)也有较好的效果,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
在选用离子导入法做为治疗时,一定要了解病人的状况,询问病史、药物史,注意并非每个病人都适合使用,避免除了会失去应有的效果外,甚至可能会造成病人更严重的伤害。

求治疗再障贫血的治疗方法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血液的生成与肾脏、脾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肾藏精,主骨生髓,精生血。脾主运化,后天之水谷精微,借脾之运化变化而赤化为血。现代
中医认为,再障是人体遭受外界毒邪侵袭,直伤脏腑,损精耗血,而见精血亏虚之证。治疗当以托毒透邪、填精益髓、益气生血为原则。

血液病诊疗中心专家组以此为依据,结合现代科技成果,精选羚羊角粉、丹皮、贯众、生地、生龙骨、生牡蛎、黄苓、三七、琥珀等二十余味具有补肾填
精、益髓生血、健脾益气和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创立了“血细胞再生疗法”。此疗法打破了传统单一内服的方法,采取内服与外用相结合,内治与外治并用的方
法,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达到托毒透邪、填精益髓的功效,使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血细胞再生疗法由“益肾营血汤”、“中药离子导入”和“中药足浴”三种方法
组成。
益肾营血汤。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虚劳”、“劳损”、“血虚”、“血竭”、“血枯”的范畴。其发病脏腑以肾为根本,肾主骨、骨生髓,精化血,为
人体阴阳之根,水火之源,五脏之本。虚劳损及肾,必涉及多脏腑阴阳,生化气血失调。肾阴不足,则液耗精少,阴血亏虚;肾阳虚衰,则精不化血;脾失温养,则
统血无力,由此引起血虚和失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4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