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黄藤,清热解毒常用验方

生活小常识 2023-07-13 23:06:04

黄藤又名土黄连、黄连藤、伸筋藤、大黄藤。因其藤茎均呈黄色而得名。为防己科植物藤黄连的藤茎。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等地,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药材茎呈圆柱形,梢弯曲,外表土灰色,节微隆起,横切面木栓层较根部稍厚,皮层及韧皮部黄色,气微,味微苦。以条大、色黄、断面有菊花纹、味苦者为佳。炮制用清水浸润,切片,晒干。

现代研究认为黄藤根和茎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黄藤素甲和乙、黄藤内酯、甾醇、小檗碱;树皮及木部亦含有小檗碱;叶中含生物碱甚微。药理证实有抗炎、镇痛、抗真菌(白色念珠菌、柯氏表皮癣菌等)作用。

黄藤最早载于《本草纲目》:“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此后本草亦有论述。《陆川本草》云:“泻热解毒,通便,去水毒,消肿。”《广西中草药》云:“清心火,利小便。治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肺结核,疮疖,汤火伤;可预防流脑。”其性味甘苦,寒,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便。主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等。凡体质虚寒者、孕妇忌用。用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临床报道预防流脑可用黄藤50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每次15毫升,日服3次,亦可滴鼻、喷喉,或用于咽喉炎、鼻窦炎等;黄藤素制成片剂,每片100毫克,每次2片,日服3次,可用于妇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菌痢肠炎、外科感染等。

常用验方:治传染性肝炎:黄藤30克,酸浆草15克,水煎服,或煮猪骨、鸡肉服。治霉菌性阴道炎:黄藤制成胶囊,每粒50毫克,每日1粒,纳入阴道内。

中草药:黄藤的功效与作用

黄藤
(《本草图经》)
【异名】土黄连(《南宁市药物志》),藤黄连(《广西中药志》),黄连藤(《中国药植图鉴》),伸筋蘑、山大王(《广西药植名录》),大黄藤(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黄藤的根或茎。
【植物形态】黄藤
肇援状灌木,长10余米。枝淡灰色,小枝有纵条纹。叶互生,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锐尖,全缘,基部圆形,革质,上面绿色,下面色较淡;叶柄长4~12厘米,具细纵棱,基部膨大。复总状花序,腋生,雌雄异株;花被6,绿白色,外有3片小形的苞;雄花有雄蕊3,花丝短棒状,花药椭圆形,短粗;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头状。果穗长30厘米许,木质,果柄长3~4厘米,核果长2~3厘米,顶端有柱头遗迹。种子长圆形,横切面呈肾脏形,胚乳角质,丰富,子叶片状。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生密林中。分布云南、广西、广东等地。
本植物的叶(黄藤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①干燥根呈圆柱形,弯曲扭转,长15~75厘米,粗0.5~2厘米。外表土棕色,去栓皮后呈棕黄色,皮孔不明显;皮部易剥落。横切面木栓层极薄,暗棕色;韧皮部发达;木质部放射状排列,多空隙,坚硬,韧皮部与木质部均鲜黄色。味极苦,能使唾液成黄色。
②干燥茎呈圆柱形,稍弯曲,粗达3厘米以上。外表土灰色,节微隆起,具多数细纵沟和横裂。横切面木栓层较根部稍厚,约0.7~1毫米,暗棕色;皮层及韧皮部厚约2~9毫米,黄色,有空隙;木质部黄色至棕黄色,中心有小形髓部,辐射线色较暗。气味同根。以条大、色黄、断面有菊花纹,味苦者为佳。
产广西、广东。
【化学成分】根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黄藤素甲、黄藤素乙、黄藤内酯、甾醇。
【性味】甘苦,寒,有毒。
①《纲目》:"甘苦,平,无毒。"
②《陆川本草》:"苦,寒。"
③《广西植物名录》:"有小毒。"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心、肝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
①《纲目》:"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
②《陆川本草》:"泻热解毒,通便,去水毒,消肿。治热郁便秘,痢疾,石水,疮痈,天泡疮,赤眼。"
③《广西中药志》:"治阳黄,枪炮伤,烫伤。"
④《中国药植图鉴》:"煎水服治发热头痛;磨碎敷疔疮。"
⑤《广西中草药》:"清心火,利小便。治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肺结核,疮疖,汤火伤;可预防流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宜忌】《广西中药志》:"体质虚寒者忌用。"
【选方】①治传染性肝炎:黄藤一至二两,酸 *** (大叶酸浆草)五钱。煮猪骨或鸡肉服,也可蒸甜酒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②治天泡疮:黄藤五钱,山东管五钱。共研末,开茶油调涂患处。(《陆川本草》)
【临床应用】①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取黄藤1斤,加水5斤,煮沸半小时。每次服煎液1~3匙,每日2次。也可滴鼻喷喉。有一定预防作用。
②治疗瘤型麻风反应
将黄藤根制成20%的黄藤露。第1天服一次50毫升,第2天加至100毫升,分2次服。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2个疗程,重者3个疗程。治疗13例,麻风反应均消失,仅1例于3个月后复发。初步观察,对结节红斑效果最为显著,一般5天左右即可消退、脱皮;对神经痛在7天内亦可减轻或消失。此外,还能使病人食欲增加,睡眠转好,精神欣慰和降低细菌指数等作用。黄藤的每日剂量应控制在生药20克左右(极量不超过生药30克),一般只有口腔干燥,四肢末端发胀等副作用,无需药物处理,只要注意补充水分和休息即可自行消失。如服用过量可出现中毒反应。
③其他
取黄藤0.5斤,加水5斤煮沸15分钟,过滤。用于洗涤伤口,有防止发炎化脓的作用。

提醒您:黄藤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黄藤素软胶囊说明书_黄藤素软胶囊作用副作用

黄藤素胶囊,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肠炎、菌痢、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适应症为宫颈炎、肠炎、细菌性痢疾、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结膜炎、妇 产科 、传染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病内科、眼科。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黄藤素软胶囊说明书,供大家阅读!

黄藤素软胶囊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黄藤素软胶囊

商品名称:黄藤素软胶囊

【主要成份】 黄藤素。

【性 状】 本品为软胶囊,内容物为黄色油状混悬液;味苦。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

【规格型号】0.4g*24s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2 ~ 4 粒,一日 3 次。

【禁 忌】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 藏】遮光,密封,置干燥处

【包 装】铝塑泡罩包装,12 粒?2板/盒。

【有 效 期】24 月

【执行标准】YBZ1222006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60376

【生产企业】昆明圣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黄藤素软胶囊不良反应
1、个别病例出现轻微肠胃不适,食欲减退和便秘,但无须处理,停药后自动消失。

2、本品有一定的降压作用或兴奋呼吸作用,并刺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而致浮肿,并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3、有黄藤素片致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例的报道。
黄藤素软胶囊注意事项
1、黄疸病人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92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