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红枣黑米粥
用料:黑米100克、糯米80克、花生50克、大枣10枚、冰糖15克
生红枣黑米粥的做法
1、黑米和糯米淘洗干净,提前用冷水泡2个小时。将黑米、糯米、红枣、花生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2、可以用电压力锅煮粥,时间快。如果用普通锅煮,就用大火将水烧开,再用小火煮40分钟左右。粥煮好后加入冰糖,待冰糖煮化即可食用
黑米是一种理想的补益食材,黑米因为外皮黝黑固得名“黑米”,因其功效又被称为:补血糯米。黑米性平、味甘,能滋阴补肾,补益脾胃,养气活血,还能养肝明目。
二、小米南瓜粥的做法
1、南瓜去皮切块,小米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0分钟;图1
2、准备半瓶开水,倒入电饭锅中,下小米煮30分钟;煮小米时,用搅拌机将南瓜打成泥
3、30分钟后,加入南瓜同煮,继续煮15分钟左右即可,中间要时时搅一搅,避免粘锅。
烹饪技巧
1、丢一把汤勺到锅里,据说能改变粥“扑腾”的方向,从而达到不溢出的目的。2、在粥面上滴几滴麻油,据说改变了分子的啥啥活性吧,也不会噗出来。
3、在锅上加一层笼屉,就可以放心地盖上盖子,据说是因为预留了一个可供蒸汽上升又回落的空间,所以不溢
花生红枣都是我们日常用来补气血的食物,制作成美味的流食能够充分补充我们身体流失的营养。上述介绍的有黑米和糯米两种熬制的做法还有一些熬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烹饪技巧。熬制美味的粥需要慢火慢慢熬制才不会影响粥的营养。
三、七锦糯米粥
糯米500克,桂圆干30克,红糖120克,冬瓜糖60克,黑白芝麻各15克,大枣30克,银耳30克。将桂圆去壳,红枣洗净去核,银耳发透去杂质,糯米淘净放入锅内,加入大枣、桂圆肉、银耳、冬瓜糖,加水适量,用旺火煮至六成熟,下芝麻、红糖,再煮烂成粥,分顿食用。
具有温中健脾、双补气血、健身益寿之功效,适用于血虚引起的头发早白、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等症。
四、羊乳红枣粥
羊乳300毫升,红枣15个,粳米250克,生晒参、冰糖各30克。先将粳米、生晒参(切片)、红枣(去核)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煮30分钟,倒入羊乳再煮片刻成粥,分顿食用。
具有益气健中、温润补虚之功效,适用于气短乏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口淡、便秘等症。
五、天冬黑豆粥
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适量。将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干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再煮1~2沸即可。每日早晚温热服食,7日为1疗程。
此方益肝补肾、滋阴养血、固齿乌发、延年益寿。适用于发白枯落、面色早枯、神经衰弱以及便秘等症。
六、桂圆归枣粥
桂圆肉30克,全当归20克,红枣30克,糯米250克,红糖60克。先将当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中火煮沸后,去渣取药汁待用。淘净糯米放入锅内,加药汁、桂圆肉、红枣(去核)、清水适量,用旺火煮烂后放红糖,再煮片刻即成粥,分顿食用。
具有双补气血、滋润肌肤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所致失眠心悸、面色苍白、身体瘦弱、倦怠乏力等症。
1、易腹泻
经期拉肚子其实就是气血不足,因为经期来临的时候,有限的气血被调集起来,肠胃就越发地气血不足了,于是就出现了功能削弱,容易腹泻。
2、长痘痘
痘痘是身体有毒素的一种表现形式,长痘是表示身体的某个脏器积累了毒素,用“痘痘”来告诉你是时候要清理一下毒素了,而径路不通是导致毒素堆积在体内的根本原因。
3、脸色暗黄、皮肤粗糙
人一旦气血不足,肝脏就无法正常排毒,胆黄素不能被及时代谢掉,就会导致胆黄素阻滞,面色发黄黯哑,皮肤粗糙。所以,改善皮肤的第一步就是补足气血。
4、月经不调
气血就像太阳,源源不断地为身体输送热量与能量,保证气血顺畅,而血虚的人无法得到气血给予的热量,体内已形成寒湿,很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5、引发肥胖
有的人长期节食会导致化血无源头,很容易导致气血两亏,影响身体排毒,新陈代谢不畅,毒素越积越多,反而会越减越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人们不再会为吃饭而发愁,而是在为吃什么发愁。人们吃的花样越来越多,也导致胃病越来越高发,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脾胃虚弱而导致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饮食不健康导致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暴饮暴食,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这就很容易导致胃病发生。
大家一定要重视胃部疾病,很多人可能认为只是小病不被重视,到最后却发展成了大病,才追悔莫及,如果胃病不加以保养和控制的话,很有可能会造成胃溃疡或者胃部病变等情况。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护好胃部,在饮食上一定要多注意。
一、气血不足,脾胃虚弱,5种食物尽量多吃,或能帮你缓解胃部不适
1、山药
说到山药,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山药不仅是一种蔬菜,还是一味中药药材,常吃山药能够保护胃黏膜,增强胃动力,所以常吃山药对胃部是有帮助的,胃不好的朋友也可以尝试用山药来熬粥饮用。
2、胡萝卜
胡萝卜中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也经常会被很多养生人士称为小人参,因为胡萝卜当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还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以后就能为人体补充维生素a,胃不好的人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胡萝卜,就能起到很好的温补作用。
3、土豆
土豆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它的做法也多种多样,深受人们喜欢肠胃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吃一些土豆,就能起到滋养胃部的作用。
4、龙眼肉
龙眼,也就是平常大家所说的桂圆,桂圆是一种具有滋补性的水果,同时也是一味中药药材,大家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桂圆,既可以补充气血,又能加快血液流动,同时也能滋润胃部。
5、高良姜
高良姜对胃部是比较友好的,如果感到胃部不适时,可以选择煮一碗高良姜汤,这样才能达到养脾温胃的效果。
二、那平时该怎么养胃?消化科医生:轻松教你三招,摆脱胃病的烦恼
1、多进行运动
运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身体的代谢和排毒工作,还能加快肠胃的蠕动和消化。建议肠胃不好的人每周保持5次以上的运动,才能有效改善肠胃不良的问题,而且还能加快肠胃的活力,避免胃酸过度分泌。
2、睡眠也是非常好的养胃帮手
夜晚也是肠胃进行代谢和排毒的时间,所以一定要进行良好的睡眠才能有效将毒素排除出去,也能有效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产生。
3、常喝猴头菇丁香养胃茶
想要养胃护胃,大家在平时还可以尝试多喝养生茶,这样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防止胃部不适,让胃暖暖的更舒服,也能够增加胃动力,促进消化吸收,缓解胃痛。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将猴头菇、丁香、沙棘、大麦、佛手等食材搭配在一起煮水喝,能够呵护肠胃健康,促进消化吸收,其中部分食材药食同源的道理如下:
猴头菇:猴头菇当中含有猴菇多糖和氨基酸,能够调节消化系统,缓解胃痛胃胀
沙棘:含丰富沙棘果油和原花青素,阻击幽门螺旋杆菌细胞的合成
沙棘:提高肠胃动力,促进体内毒素垃圾排出,达到养胃护胃的作用
一种表现,可以通过人的面色看出,通常是面色比较苍白的。血两虚的调理方法很多,运动很重要。
1.气血两虚要调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的生化之源,因此补气血就要注意脾胃的调理。胃调理可以从饮食入手,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对健脾开胃有益的食物。外还可以喝参芪术茶,具体制作方式为:党参、黄芪、白术、淮山、升麻,加水适量煎煮约40的茶汤,兑入适量花茶,至味道适中即可饮用。芪术茶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的功效。
2.气血两虚要养肝血
肝脏的状况对气血状态也有影响,中医认为肝藏血,有助脾胃运化的功效,所以要想气血调理得好,养肝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情绪和精神状态都会对肝脏健康造成影响,暴躁易怒、失眠等情绪状态都会伤肝耗血,造成气血损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同时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3.气血两虚要食药膳
通过药膳补气血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四君子汤加羊肉炖食,不仅美味而且还有很好的调理气血的效果。体的制作方法是:取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与羊肉一起小火炖煮,至羊肉烂熟即可食用。4.气血两虚要远寒邪
中医认为气血的运行与温度也有关系,寒气容易令血液瘀滞,从而引起血脉不畅,气血的生成就会受阻,时间长了也会出现气血两虚的症状。此女性朋友们要做好御寒保暖措施,即使在夏天也不要过度贪凉,在空调房里要适当添加衣服,平时可以多用热水泡脚,做一些身体按摩。5.气血两虚要多运动
经常运动的人面色红润光泽,这是由于运动能促进气血流动,同时还能增强脾胃功能,有助气血生成。性朋友在日常可以选择一些运动量适中的慢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羽毛球、瑜伽、太极拳等。
女性如果出现这个情况主要考虑是脾胃功能下降,消化功能不好。如果不及时调理将会导致气血不足,可以服用健胃消食片,补脾益肠丸,谷维素。湿热体质,可以服用香砂养胃丸调理脾胃,平常多点用茯苓薏仁汤汤喝,配合多点锻炼身体。还是无法缓解,可以通过中医,服用中药调理。
男性如果以上症状,可以用牛黄清热调理,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增加有氧、户外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新陈代谢。饮食尽量清淡,少抽烟少喝酒。如果头发和脸部经常有点油。脸部偶会有黄色颗粒。眼睛容易疲劳,干燥。弯腰稍微久一点腰部就容易痛。手心和臀部容易出汗。
如果头发和脸部经常有点油。脸部偶会有黄色颗粒。眼睛容易疲劳,干燥。弯腰稍微久一点腰部就容易痛。手心和臀部容易出汗(内裤的臀部位置常常可以看见一些水渍,手心放在桌子上然后拿开,桌子上可以看到水渍)。身体容易感觉到燥热,但手脚腕却有时候会感到冰凉刺痛。舌苔较厚,白色,口臭。口腔本身不清爽。这便要注意了。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时时细心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有任何不适之处,请及时去就医。食补加运动永远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不变法则。少坐多动,多吃健康食物、尽量远离手机和电脑等辐射较大的电子产品。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432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小儿肾炎的病因和早期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中医诊断儿科病时的闻诊与切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