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乔木,高10-13m。树皮灰色,具皮孔, 枝光滑。单叶对生;叶柄长5-12mm;叶片革质,广卵形或近圆形,长6-15cm,宽3-9cm,先端急尖或微凹,基部广楔形或圆形,全缘,光滑,无毛,主脉3-5条,背面突起,细脉成不规则网状;叶腋有短卷须。圆锥状聚伞花序腋生,长3-5cm,直径2.5-5cm,被短柔毛;总苞片及小苞片均小,三角形,先端尖,被短柔毛;花白色,几无梗;花萼绿色,先端5裂,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状,先端5裂,裂片卵形,内面密生短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极短,花药黄色,椭圆形;雌蕊长9.5-12mm,花柱圆柱形,长达11mm,柱头头状;于房卵形。浆果球形,直径2-4cm,幼时绿色,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1-4颗,圆盘形,直径1-3cm,表面灰黄色,密被银色绒毛。花期春、夏季,果明8月至翌年1月。
2.木质大藤本,长达20m。树皮灰白色;小枝圆柱形,常变态成为单生或成对的螺旋状曲钩。叶对生;叶柄长5-7mm;叶片革质,椭圆形至倒卵形,长7-12cm,宽3-4.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均光滑无毛;叶脉为离基3脉,背面隆起。圆锥状聚伞花序顶生,长约4cm;总花梗和小花梗被短柔毛;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卵形,外面被微毛,边缘有睫毛;花冠筒状,黄白色,长约10mm,先端5裂,裂片卵形,长约4mm,内面基部被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的喉部,花丝极短,花药微露;雌蕊长约8mm,花柱细长,柱头头状;子房狭卵形。浆果球形,直径4-6cm,熟时橘红色。种子长圆形,长2-3cm,扁平,被浅灰色绢毛。花期4-6月,果期8月至翌年1月。
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长籽马钱的种子,马钱子别名番木鳖、马前子、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马钱子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马钱子不宜生用、多服久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马钱子;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马钱子。
药名:马钱子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药。
科属分类:马钱科。
别名:番木鳖、马前子、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银。
处方名:马钱子、马前子、生马钱、制马钱、炙马钱子、制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马钱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苦;性寒;大毒。
归经:肝经;脾经。
功效: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
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喉痹;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每次0.2-0.6g。大剂量0.9g。外用:适量,研末撒,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来源:马钱子为马钱科植物马钱、长籽马钱的种子。
制马前子:为砂炙、油炙、水炙马前子的统称。
炮制成品:马钱子粉、油马钱子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马钱子粉的炮制方法5马钱子粉的性状6马钱子的性味归经7马钱子的功效与主治8马钱子粉的炮制作用9马钱子的炮制研究 9.1对化学成分的影响9.2对药理作用的影响9.3工艺研究 10马钱子粉的贮存方法11马钱子粉的药典标准 11.1品名11.2来源11.3制法11.4性状11.5鉴别11.6检查 11.6.1水分 11.7含量测定11.8性味与归经11.9功能与主治11.10用法与用量11.11注意11.12贮藏11.13出处 12参考资料附:1用到中药马钱子粉的方剂2用到中药马钱子粉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马钱子粉 1拼音 mǎ qián zǐ fěn
2英文参考 prepared nux vomica [朗道汉英字典]
strychni pulveratum,sem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马钱子粉为马钱子的炮制品,由砂烫马钱子制成。马钱子的炮制明代已有,见《本草纲目》等。马钱子为马钱子科植物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1]。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生马钱子毒性剧烈,而且质地坚硬,仅供外用[1]。常用于局部肿痛或痈疽初起[1]。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亦易粉碎,可供内服,常制成丸散应用[1]。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疮毒,瘰疬,痰核,麻木瘫痪[1]。马钱子粉为黄褐色粉末,气焦香,味极苦[1]。
4马钱子粉的炮制方法 明代有豆腐制(《本草纲目》)、牛油炸(《鲁府禁方》)、炒黑(《寿世保元》)等法[1]。
清代增加了炒焦(《嵩崖尊生全书》)、香油炸、炮去毛(《良朋汇集》)、水浸油炸后土粉反复制、油煮、炙炭存性(《外科证治全生集》)、土炒、甘草水煮后麻油炸(《串雅补》)等炮制方法[1]。
现代除保留了古代的油炸、土炒、去毛等方法之外,又增加了砂烫、童便浸炒、麻黄炒、绿豆水煮、姜水煮等方法(《中药炮制经验集成》)[1]。炮制方法虽多,但衍变至今仍以砂烫、油炸法为主,尤以砂烫法居多[1]。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油制法、砂烫法及制马钱子粉等[1]。
净马钱子的制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1]。
砂烫马钱子的炮制方法: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亦可供制马钱子粉用[1]。
马钱子粉的制法:取砂烫马钱子,粉碎成细粉,测定士的宁的含量后,加适量淀粉,使含量符合规定,混匀,即得[1]。
5马钱子粉的性状 生马钱子呈钮扣状圆板形,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直径1.5~3cm,厚0.3~0.6cm,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绒毛,自中间向四周呈辐射状排列,有丝样光泽[1]。边缘稍隆起,较厚,有突起的珠孔,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1]。质坚硬,平面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1]。无臭,味极苦[1]。
马钱子粉为黄褐色粉末,气焦香,味极苦[1]。
6马钱子的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中药炮制学》:马钱子味苦,性温;有大毒[1]。归肝、脾经[1]。
《中药大辞典》:苦,寒,有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寒。有大毒。
《中华本草》:苦、性寒、大毒
《中医大辞典》:苦,寒,有大毒。入肝、脾经。[2]
《本草纲目》:"苦,寒,无毒。"
《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
7马钱子的功效与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马钱子具有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肿痛,风湿顽痹,麻木瘫痪,痈疽疮毒,咽喉肿痛。
《中药大辞典》:马钱子具有散血热,消肿,止痛的功效。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
《中华本草》:马钱子具有通络、强筋、散结、止痛、消肿、解毒的功效。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肢体瘫痪、跌打损伤、骨折肿痛、痈疽疮毒、喉痹、牙痛、疠风、顽癣、恶性肿瘤。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钱子通经络,消结肿,止疼痛。主治: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手足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骨折;外用治皮肤癌,痈疖疔疮。
《中医大辞典》:马钱子具有散血热,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功效[2]。
1.治喉痹肿痛,风湿痹痛,筋络拘挛,半身不遂,重症肌无力,小儿麻痹后遗症,阳痿,带状疱疹,跌打损伤,骨折;近亦用治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皮肤癌。内服:一日量0.3~0.6g,炮制(油炸法或砂烫法)后入丸、散用。[2]
2.治痈疽肿毒,醋磨涂或研末调敷;喉痹肿痛,痞块,磨水含咽;面神经麻痹,切成薄片,排列在胶布上,贴患侧面部。[2]
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亦易粉碎,可供内服,常制成丸散应用[1]。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疮毒,瘰疬,痰核,麻木瘫痪[1]。如治风湿疼痛的疏风定痛丸(《御药院方》);治跌打损伤疔疮肿痛的马钱散(《救生苦海》);治瘰疬痰核痈疽发背肿毒的五虎散(《串雅补》);以及麻木瘫痪的振颓丸(《医学衷中参西录》)[1]。
《本草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中药志》:"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
8马钱子粉的炮制作用 生马钱子毒性剧烈,而且质地坚硬,仅供外用[1]。常用于局部肿痛或痈疽初起[1]。如“伤湿止痛膏”[1]。
制马钱子毒性降低,质地酥脆,亦易粉碎,可供内服,常制成丸散应用[1]。多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瘀痛,痈疽疮毒,瘰疬,痰核,麻木瘫痪[1]。如治风湿疼痛的疏风定痛丸(《御药院方》);治跌打损伤疔疮肿痛的马钱散(《救生苦海》);治瘰疬痰核痈疽发背肿毒的五虎散(《串雅补》);以及麻木瘫痪的振颓丸(《医学衷中参西录》)[1]。
9马钱子的炮制研究 马钱子主含生物堿,其中以番木鳖堿(即士的宁)和马钱子堿为多,还有伪番木鳖堿、伪马钱子堿、异番木鳖堿、异马钱子堿等16种生物堿[1]。此外,尚含马钱子苷[1]。士的宁和马钱子堿是马钱子中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1]。
(2)马钱子经炮制后,总生物堿、士的宁、马钱子堿含量均有下降,但以士的宁下降最少,马钱子堿降低最多,马钱子堿的药理强度仅为士的宁的1/40,因此,通过炮制可除去疗效较差而毒性较大的马钱子堿[1]。
(3)研究证明,生马钱子含有12种生物堿,砂烫和油炸炮制品则增加了异马钱子堿、2羟基3甲氧基士的宁、异马钱子氮氧化物、异士的宁氮氧化物4种生物堿[1]。从砂烫和油炸马钱子的生物堿种类鉴别来看,炮制后的马钱子生物堿种类增多了,但总生物堿下降甚微[1]。
(4)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含量显著减少,同时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堿等开环化合物的含量明显增加[1]。这是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堿在加热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成他们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1]。被转化这些生物堿毒性变小,且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1]。
(5)当温度在230℃~240℃,时伺为3β4分钟时,士的宁转化了10%~15%,马钱子
堿转化了30%~35%,而此时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异型和氮氧化合物含量最高[1]。如果低于该炮制温度和小于该炮制时间,士的宁则不易转化成异型和氮氧化物,士的宁减少甚微;如果高于该炮制温度和延长该炮制时间,士的宁、马钱子堿,连同生物堿的异型和氮氧化合物等马钱子中大部分成分将一同被破坏成紊乱无章、无定形的产物[1]。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异型化如图95、图96所示[1]。
图95 士的宁的异型变化
图96 马钱子堿的异型变化
(6)士的宁的熔点为280℃~282℃,马钱子堿的熔点为180℃~182℃,通常炮制马钱子的温度为230℃~240℃,该温度似不足以破坏士的宁的结构,而只能破坏马钱子堿的结构[1]。实际上,马钱子经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含量均明显减少,只是前者减少得少一些,而异士的宁、异马钱子堿等有明显增加,此现象很难从熔点去解释[1]。经精密的方法测定,士的宁加热到230℃~240℃还相当稳定,若将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单体混合加热,则士的宁形成氮氧化物和异型生物堿的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在230℃~240℃达到高峰[1]。即两种单体混合后,降解士的宁的温度降低了,这可能是产生了共熔现象,士的宁在马钱子中与另外10多种生物堿及其他成分共存,也会产生此现象[1]。
(7)炮制时士的宁和马钱子堿的减少是一个在高温条件下,加速其氧化分解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1]。在相同条件下,马钱子堿相对比士的宁易于分解破坏,这与其结构上的C2OCH3、C3OCH3取代有关[1]。
(8)经过砂烫、油炸等法炮制后,马钱子苷含量均大幅度下降,可能是经高温加热后,马钱子苷被破坏所致[1]。
(9)马钱子砂烫后水煎液中锌、锰、钙、铁、磷等24种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汞等9种元素含量大大降低,且大多为有害元素[1]。这也为马钱子炮制后降低毒性,提供了一定依据[1]。
(2)实验研究表明,士的宁及马钱子堿的毒性分别比其氮氧化物大10倍和15.3倍,但其药理作用与氮氧化物相似[1]。而马钱子堿氮氧化物的镇痛作用强于马钱子堿,且具药效发挥迟而药力持久的特点;马钱子堿氮氧化物在化痰和止咳方面优于马钱子堿;马钱子堿氮氧化物对实验性炎症和抗血栓形成有明显作用[1]。
(3)异马钱子堿和异马钱子堿氮氧化物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而马钱子堿则无此作用[1]。
(4)马钱子类生物堿能抑制肿瘤细胞,但以异士的宁氮氧化物和异马钱子堿氮氧化物作用最强[1]。
(5)马钱子炮制后虽然毒性大幅度降低,但未降低炮制品及经炮制后转化的生物堿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1]。
由此可见,马钱子经炮制后,生物堿转化为氮氧化物,毒性较低,作用较强,因此,马钱子炮制后入药是科学的[1]。
(2)用烘法考察马钱子的炮制工艺,结果表明,温度和时间两个因素对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均有影响,而时间又是主要因素[1]。炮制温度在200℃~240℃,炮制时间在5~12分钟范围内,马钱子中士的宁含量可达到传统砂烫的炮制结果[1]。其工艺条件尤以200℃、12分钟为好[1]。
(3)有报道认为,砂烫马钱子用爆声来控制炮制程度,简便易行[1]。经反复观察,用热砂翻炒至马钱子逐渐产生膨胀爆鸣声,并由少渐多,后由多渐少,最终爆鸣声消失,整个爆鸣声持续时间约为40~50秒,爆鸣声消失后,再翻炒50秒,即出锅放凉[1]。成品性状完全符合《中国药典》的规定[1]。
(4)马钱子的皮毛中未检出与种仁不同的生物堿成分,两者成分仅在含量上有所不同,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去毛与不去毛的马钱子两者无显著差异[1]。因此,现已不作去毛的法定要求[1]。
10马钱子粉的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1]。按剧毒药管理[1]。
11马钱子粉的药典标准
Maqianzi Fen
STRYCHNI SEMEN PULVERATUM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士的宁(C21H22N202)应为0.78%~0.82%,马钱子堿(C23H26N204)不得少于0.50%。
13 马钱子的副作用
马钱子中毒时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下咽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2、中度中毒,有明显抽搐的:防风6克,甘草10克,勾藤12克,生姜5克,青黛2克,冲服或水煎服。
3、严重抽搐:蜈蚣3条,全蝎6克,研末一次灌服(小儿减量)。
14 马钱子食用禁忌1、孕妇及体虚者忌服马钱子。
2、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马钱子。《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
3、毒性马钱子含有番木鳖碱,成人用5-10mg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mg时,引起中毒。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益肾填精什么意思呢?
下一篇: 肝肾阴虚的症状及调理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