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中老年锻炼要当心

中医世家 2023-06-24 04:15:31

循序渐进:人体机能的提高有一个逐步适应与发展的规律。中老年人新陈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各器官系统机能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差,锻炼者对活动方法和运动负荷等,应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一个没有锻炼基础的人,开始时应选择散步、短距离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动,然后再从时间、距离、强度上逐渐提高。已有锻炼基础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运动负荷,逐渐加大运动量和强度,不断提高运动能力。

娱乐健身:中老年人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时,要考虑既调节精神,又丰富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不要长时间只参加某一项目,或只锻炼身体某一个部位。要选择一些适合中老年人参加、娱乐性较强的项目,提高自己参加活动的兴趣,在高高兴兴中得到锻炼。

合理安排:中老年人在进行体育锻炼中,要经常检查身体(最好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潜藏着一些平时未曾发现的因素,对自身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平时要经常检查血压、脉搏、体重等变化,定期到医院查体;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时间要规律化,不吸烟,不酗酒;体育锻炼要与自然力锻炼(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相结合;根据需要合理安排营养;等。以确保体育锻炼更好地促进身体健康和身心愉快。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要点

一、注意椎体锻炼,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椎体腔内含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体育锻炼时每天要有规律地活动颈、胸、腰、尾椎,尤其是颈、腰椎。可依次作前后屈,左右屈,左右转动,顺、逆时针方向旋转。幅度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适量。

二、加强心血管系统的锻炼,减缓和预防动脉血管硬化。中老年人防止血管硬化最适宜的运动是慢跑和步行,时间半小时到小时。慢跑和快走属有氧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心肺功能,能有效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数量,降低和限制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积存,防止动脉硬化。

三、加强腿部和关节锻炼。“人老腿先老”,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腿的锻炼,如跑步、深蹲、踢腿、打太极拳等。另外,在锻炼中可多做些四肢关节活动和拉韧带的练习,以保持肌肉、韧带的弹性、延伸性和灵活性。

最有利于中老年人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抱胸
武国忠先生的一套抱胸放松法因为简单易学、效果好,很受老年人的欢迎。这套“抱胸法”几乎只有一个动作,站立后把手抬高,然后在胸前做抱球状。
此法放松的道理是因为人在做抱球状的时候,身体的重量会集中在前脚掌的2/3处,这时整个足阳明胃经的气血就会充盈起来,因为足阳明胃经是一条多气多血的经络,它对激活人体气血是非常之快的。肩背放松下来,全身也就放松了,心也跟着放松下来,人会进入一种喜悦的状态。

背部撞树法
人的背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它们都与脏腑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穴位最多的经络,从头到脚,几乎贯通全身,因而当它出现异常时,也会牵连全身;督脉是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的总库,打通督脉,即可祛除许多疾病。还有,比如风门穴位于大椎下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处,心俞穴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其他还有心俞穴、膈俞穴、胃俞穴、胆俞穴等,都与五内相呼应。
用背部撞击树木,目的就是通过动作按摩、挤压背部经络及其上穴位,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活络全身血脉。
可以用背部撞击树木,也可以撞击墙壁、沙袋等。除垂直撞击外,还可以将背从左向右旋转撞击,或用身侧面撞墙,力求让整个背部都获得适当的挤压。对于老年人来说,虽然撞树法简单易学,但注意在撞击时要由轻到重,时间由短到长,一般每次10至20分钟就可以了。另外,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已经开始退化,撞击时不宜用力过猛,以防出现骨折,甚至伤及内脏。

跪膝法
跪膝法简单地说就是跪着用膝行走,一般会在地板垫一个软垫子,每天花20分钟以膝代足,徐徐前行。
中医称膝为“筋之府”,膝就被叫做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大补肝脏,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跪着走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去,再引到腿上去,慢慢就可以把肥胖者腿上的赘肉减去。
中里巴人先生认为,做完跪膝后可以结合金鸡独立法进行锻炼。
所谓金鸡独立,就是单脚独立,只需将两眼微闭,两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任意抬起一只脚,试试能站立几分钟。由于双眼微闭,老年人金鸡独立时,调节自己的平衡就不是靠双眼和参照物之间的协调,而是通过调动大脑神经来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平衡进行调节。这时脚上6条重要的经络通过脚的调节,经络对应的脏腑和它循行的部位也就相应得到了调节。此法可以使意念集中,将人体的气血引向足底,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颈腰椎病等疗效显著。

抛砖操
抛砖操是长寿之乡如皋老人喜欢的一种运动方式。它基本是甩手操的变异,方法是:身体站直,眼睛平视,双足距离与肩同宽,膝可以微微弯曲,有点像太极拳蹲马步。两臂放松慢慢上举至与肩同高。由上向下、由前向后用力平甩,向后甩的手臂高度尽可能高,上举时吸气,下甩时吐气。这样持续重复动作至100次。
抛砖操主要是通过经络运动使气血满足脏腑的营养,促进五脏六腑的阴阳协调。比如甩手过程能活动肩肘关节,促使手臂振动,活动筋骨,有助于人体“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经络气血的循环与通畅,对心肺健康十分有益。现代医学实验证实,甩手运动还有助于增强人体脑部内啡呔的产生,从而达到镇静、安神、稳定情绪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做甩手运动时,以空腹为宜,否则会波及肠胃。

搓绳
早年南方农事需要的草绳、麻绳都是由手工加工而成,江浙一带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搓结的绳索。这项家庭农事活动现在成为了当地老年人强身健体的手段。
搓绳的方法很简单,把稻草或麻放在手心,通过双绞原理,两手一搓就成了绳子。搓绳长寿的秘密,是因为手心的穴位经过搓磨刺激了全身的经络,同时两臂的规律性活动带动了肩、背、手腕的肌肉和骨骼的运动。因为人体最重要的12条正经中,与手相关的有6条,手部与此相关的穴位有23个。如果加上手上分布的经外奇穴等,手部的穴位多达90多个,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治疗全身疾病。
搓绳宜在早上10点和下午3点左右进行,因为这个时间胃部消化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心血平和。如果变动一下搓绳的方法,比如将一根小木棍放在掌上模仿搓绳的动作来回搓,或者用铅球在手上转动作搓绳状,或者十指并拢,两手心相对而搓,也同样能达到刺激手心穴位强身健体的目的。搓手的动作不受时间和环境的制约,灵活方便,随时随地随性,很适合老年人。

揉腹
中医学认为腹部是“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黄帝内经》将脾胃誉为“后天之本”,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和赖以生存的“水谷之海”。脾胃作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只有在升清降浊的条件下,方能气化正常。而肚脐下方的丹田是调控经络气血运行的中心部位,其中的关元、气海两穴为保健操要穴,揉腹则能通和上下,外除诸邪内安五脏,从而使阴阳气血达到动态平衡,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揉腹方法非常简单,随时随地可以操作。如皋长寿村的老人一般选择在夜晚入睡前及早晨起床前揉腹。其方法是:先用右手全掌在胃脘部作顺时针方向揉摩100次;后以神阙穴(肚脐眼处)为中心,用右手全掌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100次,然后再用左手全掌绕神阙穴反时针方向揉摩10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力集中,呼吸自然。但要注意的是,太饱或太饿的状态下,以及腹内有急性炎症和恶性肿瘤时,就不要揉腹了。

擦胸
人体胸骨内膜有左右两叶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胸腺会逐渐出现萎缩,老年人大部分胸腺会被脂肪所代替。如果胸腺过早萎缩,浓度降低,就会加速人的衰老,人的抗病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影响寿命。而擦胸是调节胸腺素、提高免疫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使“休眠”的胸腺细胞处于活跃状态,增加胸腺素的分泌,作用于各脏器组织。
擦胸的动作为:将右手掌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适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然后再用左手掌从左乳上方,斜推擦至右下腹,如此左右交叉进行,一上一下为一次,共推擦30至50次为宜。
擦胸可以和揉腹的动作交替使用。老年人坚持揉腹擦胸,不但能防治慢性脾胃病,改善脏腑血液循环,促进胃肠和肺肾的代谢,还能使腹部的肌肉强健,具有减肥的功效,对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糖尿病、肾炎都有着良好的辅助疗效。

臂跑
臂跑不是用臂代替脚走路,而是以运动手臂的方法来代替跑步。由于臂跑运动不受运动场地的限制,也没有受伤的风险,所以非常适合老年人。

臂跑有以下4个基本动作:
模拟蹬车:仰卧,手臂向上伸直,用手模拟脚蹬车的动作,每次1~2分钟。
模拟展翅:站立,两臂向身体两侧平伸,慢慢扇动手臂,进行鸟拍翅膀的动作,每次1~2分钟。
模拟打沙包:想象面前有一个吊着的沙包,用拳头击沙包,或与一个假想对手拳击,每次1~2分钟。
抛球:将球抛向空中,然后接住。或将球掷到地上、墙上弹回接住。若无球,则可做模拟运动。每臂做10次,稍稍休息后再做10次。
一般来说,在从事臂跑活动前,先活动手指、甩动手腕和手臂,以促进血液循环。持之以恒地进行臂跑可加速体内脂肪、糖和蛋白质的分解,提高心肺功能,减少外周血液循环的阻力,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延长机体各脏器的工作寿命。

旱地划船操
旱地划船,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上模拟划船的动作。在划船运动中,双臂拉桨动作锻炼了人的颈背腰肌群,不仅锻炼价值高,对缓解背部不适症状也有很大的益处。
其动作为:身体先挺直,双脚开立。由髋处上体前倾,直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如抓住划船的双桨。然后双手从前位向后,如拉船桨的动作,此时后背肌肉用力夹紧。这时上身前倾,双手由前向后运动,连续做50次左右。
以上动作,每天做一次,对老年人的颈椎、胸椎、背部肌肉是一种综合锻炼,而且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脏腑机能抗衰老的能力。

抖空竹
“空竹”也叫“风葫芦”,它是中国传统杂技中,以简单小巧、信手可得的物件练出高超技艺的代表节目。在中国北方,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抖空竹,并能耍出许多花样,其实它也同样适合老年人。
很多人认为抖空竹的动作只是很简单的上肢运动,其实它是真正的全身运动,需靠四肢的巧妙配合才能完成。
当空竹上下飞舞起来的时候,玩者需要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的动作,而下肢在走、跳、绕、落、蹬。与此同时,腰在扭动,头在俯仰,颈在转动,身体在转,而眼睛则是目不转睛地跟着运动物瞄、追、随,以控制空竹的运动。所以抖空竹不但可以锻炼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四肢的协调能力、大脑的反应能力,更主要的是通过这种运动可以提升肝胆肺等脏腑的机能,延年益寿。

椅式瑜伽
椅式瑜伽就是借助椅子练习瑜伽的活动,它特别适合老年人锻炼韧带和肌肉。
传统瑜伽中的经典动作是双腿直立,然后俯身弯腰以手触地。而椅式瑜伽则需要将两把椅子面对面放好,在其中一把椅子上坐下,把腿平放在另外一把椅子上,然后用双手去够那把椅子的靠背。
还有一种方法是:双脚合并,双手置身侧,掌侧贴腿;先吐气,再鼻吸气,由手尖带动双手往上移动到肩膀处,同时做微屈蹲屈髋动作;嘴吐气时,有如坐后方椅子的动作,膝不超过脚尖;吸气时肩膀后收,吐气时下巴微扣,眼睛睁大凝视正前方,鼻吸气时再夹紧臀部;嘴吐气时,以头顶带动身体站直,双手回身侧,完成此式。
椅式瑜伽减少了身体弯曲的幅度,而且不会让老人头冲下,因为那样容易引发脑溢血。除了倒立,基本上传统瑜伽的动作,椅式瑜伽都有。

手指操
每个人的10个手指都对应着身体的某个部分,手指对于人的健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手指操能起到消除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缓解紧张情绪的神奇功能。
双手动作:用右手的拇指指尖与左手的食指指尖相触,右手的食指指尖与左手的拇指指尖相触,使两手手指在交替相触中得到运动。动作熟练后加快速度。再以右手拇指指尖与左手中指指尖、左手拇指指尖与右手中指指尖交替做相触的动作,依此类推直做到小指。
单手动作:拇指指尖与食指指尖相触,松开后拇指指尖与小拇指指尖相触,松开后拇指指尖与中指和无名指的根部相触,松开后拇指指尖与中指指尖相触,最后拇指指尖与无名指指尖相触,重复进行。
其他的手指操还有:
挤压中指:左手自然伸平,右手大拇指顺手掌方向放在左手中指上,其他手指与大拇指轻轻挤压左手中指。过一会儿用同样的方法换到右手上。
作用:具有提神、消除疲劳、减轻精神负担等功能,让人很快平静下来,有助于呼吸和增强视力。
轻攥中指:左手伸平,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中指一侧,右手其他手指轻轻攥住左手中指,过一会儿用同样方法换到右手中指上。
作用:积蓄力量,帮助呼吸通畅,增强视力与听力,消除脚痛,使人摆脱萎靡不振和动作迟钝。
轻挤无名指:右手大拇指从手掌方向放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上,其他手指放在左手背上,一起轻轻挤压,片刻后再到右手上重复此动作。
作用:安神,减轻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帮助呼吸,增强心脏功能。
挤压手心:右手大拇指放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上,右手其他手指从手心方向挤压,过一会儿用同样方法换到另一只手上。
作用:消除疲劳,减轻精神压力,帮助人摆脱仇恨、恐惧、愤怒等情绪,逐步恢复自信。
顶大拇指:右手大拇指内侧和中指指甲盖顶住左手大拇指,轻轻按压,随后换到左手上。
作用:积蓄力量,激活身体各部组织,消除疲劳,有助于减肥,改善脸色。
按压指肚:两手中指指肚合拢,其他手指交叉放在指根处,轻轻按压。
作用:有助于消化,清除体内油脂,帮助呼吸,减轻疲劳,减轻头痛、背痛和脚痛。

沙发操
老年人利用家中的沙发进行运动,因地制宜,简单方便,效果很好。但沙发健身操的次数完全凭自身感觉,以舒适为宜,不必超负荷运动。早晚饭前各一次为宜。
单沙发靠摩运动:背对单沙发后靠背外侧站定,先由颈椎开始,顺序向下至双肩、腰背、腰眼处,以感觉舒适为准,向沙发靠背滚压数次。
单沙发蹬车运动:正向坐在沙发前沿处,双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向上前方斜举双腿,左右腿交替蹬出,如同骑自行车,反复练习。
单沙发托体运动:坐在沙发上,左右手臂撑住沙发两边扶手,将全身托起,屁股离开沙发座位,将两腿向前方尽力伸直,反复托起,再落下。这是正向托体。反向托体则面对沙发,将双手臂扶在左右扶手上,双腿向体后弯曲成跪姿,将身体托起在沙发上,起落数次。
双沙发举腿运动:两只单沙发相互对放靠紧,身体躺入两沙发内,双腿先左后右,轮流交替向上方伸举。以感觉舒适为宜。
双沙发托肩运动:躺入两沙发中,左右两肘压在扶手上,利用肘力将上身提起放下,反复数次。

踮脚尖
踮脚尖养生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增加下肢血液循环来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及皮肤色素沉着,继而调适脏腑特别是老年人心脏的功能。
人的腿部肌肉中分布着大大小小的血管,人在踮脚时,腿部肌肉就会一张一弛。当肌肉放松时,来自心脏的动脉血液会增加向肌肉的灌注量;而当肌肉收紧时,通过挤压血管加快静脉血液回流心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医学人员经过测试发现,当人踮起脚尖时,双侧小腿后部肌肉每次收缩时挤压出的血液量,大致相当于心脏脉搏的排血量。所以不要小看这简单的踮脚动作,它不受场地、时间的影响,却能改善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尤其适合那些运动不多的老年人。
踮脚动作的具体做法:双脚并拢,用力踮起脚尖,脚后跟离地面约1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算1次(1秒钟内不得多于1次),30次为1组,每次锻炼1至2分钟,每天重复3至5次。
在做这项运动时,还可以利用环境附加一些动作,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比如男性会踮起脚尖小便,以起到强肾强精的功能;女性会在坐蹲的同时,把第一脚趾和第二脚趾用力着地,踮一踮,也可起到强肾利尿的效果。特别是在冬天,当人解小便后,人体毛孔和毛细血管松弛,因而会打寒战,中医称为“表气破于邪”,感冒便乘虚而入。如果你此时做踮脚运动,就可以避免寒气侵身。
按照这样的方式,在洗脸刷牙、散步、放风筝的过程中,都可以同时练习踮脚尖,实在方便简单。若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持续一个月,身体就会变得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轻盈,脏腑功能也变得年轻有生机。

敲腿
敲打大腿可以视为一种复合性的刺激经络的运动,可兼治胆、胃、膀胱三经之疾患。敲腿几乎适合每位老年人。
敲击大腿的基本动作很简单,把两手握成空拳,用力敲打大腿正面和两侧,各二百下不等,直到大腿有麻麻的感觉即可。
胃经是人体很重要的经脉,起于迎香,往上走到山根,分成两支,一支沿着头角至额颅,另一支沿着颈部一直往下走,由乳中过大肠,再沿着腿的前侧走,经过膝盖,一直到脚趾的中趾第二个脚趾底下。
胃经是人体一条很长的经脉,它牵动着身体上很多地方,所以经常敲打大腿的表面就是让胃经受到刺激而使气血运行通畅。
胃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足三里,在膝下三寸处,它被认为是长寿穴。经常按摩足三里可以养护胃气,比吃香砂养胃丸还要有效果。
胆经从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然后顺着人体的侧面下来,一直走到脚的小趾、四趾间,是人体经络中唯一两条在大腿外侧的经脉。敲打大腿外侧就是敲打胆经。胆经敲打起来十分方便,通行的做法是:每天在大腿外侧的风市、阳陵泉、光明、悬钟四个穴位点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两百下即可。

按压手掌
拍手疗法类似推拿、按摩。它通过刺激双手掌的经络穴位和手反射区,达到疏通经络、排除体内寒气、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拍手疗法对许多慢性病都有改善作用,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肝病、胃病等。
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张开,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进行均匀拍击。开始时,两手可轻拍,以后逐渐增大力度。拍击时,意念专注于两掌之间,心情保持轻松愉快。
老年人如果每天起床后拍手10分钟,晚上一边散步一边拍手半小时,血压就会稳定在正常水平,消化不良现象也会消失。
另外,按小鱼际100次,可治疗腹痛、腹泻;按大鱼际上方右侧100下,可治慢性胆囊炎;如果按第四、第五指下端之间,可以治疗咳嗽。

拉耳朵
肾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中医五行学说则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医治肾脏疾病的穴位有很多在耳部。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锻炼法,可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比如,把双手食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内向外提拉,每次3~5分钟。此法可治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如果用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可以有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头昏等病症。
如果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廊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可以镇静、止痛、清脑明目,还可防治高血压。如果用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折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老年人适度锻炼有益健康 哪些事项更须注意

在生活中,有不少老年人认为,上了一定年纪后,就不敢再运动锻炼了,担心运动锻炼会影响自己的健康。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可取,适度的运动锻炼对老年人而言,还是很有好处的。
我运动锻炼会安全吗?
做运动锻炼,对于绝大多数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而言都是安全的。即使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关节炎的患者去做运动锻炼都是安全的。这些患病的老年人通过锻炼,还能对疾病起到缓解作用。如果你不能确定锻炼对你是否是安全的,或者你认为锻炼对你而言,没有任何效果,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就是去询问您的医生。
我该如何开始呢?
运动时,穿宽松、舒适的衣服与合身、结实的鞋,这对于你而言是很重要的。你的鞋子应该有一个良好的足弓支撑,以及一个能够升高和缓冲震荡的鞋垫。
如果你还没有热身运动,就需要慢一点才开始锻炼。当你感觉到舒服时,你就可以开始运动了。 慢慢开始运动,你就不容易让自己受到伤害,也有助于你预防酸痛。古人云: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但这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是不靠谱的。其实,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不必要太高强度,也可以获得最大健康。
例如,当你开始锻炼时,走路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当你已经习惯了锻炼,或者你已经是活动开了,你也可以慢慢地增加你的锻炼强度。
我应该做哪种类型的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有几种类型的运动,你是应该做的。在一周的大多数日子里,你至少要做30分钟某种类型的有氧运动。例如散步,游泳和骑自行车。每周你也应该要做2天的耐力运动(也叫力量训练)。
每次训练前,要做5分钟热身。慢慢地走,然后拉伸,这是很好的热身活动。当你完成锻炼后,你也应该用5分钟去伸展四肢,让身上的热量慢慢消散,给自己降温。在较为温暖的天气里,降温的时间也需要更长一些。
如果你感觉良好的话,运动就只会给你带来好处。如果你有感冒,流感或其他疾病,必须要等到你感觉良好之后,才可以开始运动。如果你在2周以上的时间内都没有做过锻炼的话,要想再次开始锻炼就需要慢慢开始了。
我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求助医生呢?
如果锻炼过后,你的肌肉或关节感到酸痛,很有可能是你的运动做得太多了。那么,下次运动时,你需要把锻炼强度调低一些。如果疼痛或不适持续,你应该告诉你的医生。如果在锻炼的过程中,你有以下症状出现,你也应该告诉你的医生:
1、胸痛或胸闷;
2、呼吸困难或过度气短;
3、头晕或头晕;
4、难度与平衡;
5、恶心。
我可以做哪些具体的锻炼呢?
你可以在家里做以下的一些简单力量练习,每一个练习都应该做8?10次。但请记住:
在一个缓慢的、可控的方式里完成所有动作;
不要屏住你的呼吸;
如果你觉得疼痛就必须停止;
锻炼后要伸展你的肌肉。
华尔街俯卧撑 (推墙)
把双手平贴在墙上,慢慢地把身体靠向墙壁上,然后推身体离墙返回到起始位置。
蹲椅子
首先坐在椅子上,身体微微前倾,从椅子站起来。 尽量不要偏袒一方或使用你的手来帮助你。
二头肌训练
每只手握住重量,而你的双臂则放在身体两侧。 在肘部弯曲你的手臂,抬起你肩膀的重量,然后降低身体两侧。
肩耸肩
每只手握住重量,而你的双臂则放在身体两侧。朝你的耳朵处耸耸肩膀,然后降低把放他们回去。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运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但也要挑选恰当的运动方式,老年人的骨质的身体状况特殊,在锻炼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下分享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1 1、“四忌”

一忌进行负重锻炼。由于老年人运动器官的肌肉已开始萎缩,韧带的弹性减弱,骨骼中钙质减少,关节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进行负重的锻炼,容易发生骨折裂,损伤关节、肌肉和韧带。

二忌进行屏气锻炼。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减弱,肺的纤维结组织增多,肺泡的弹性降低,如果在体育活动时屏气,易损坏呼吸肌和导致肺泡破裂而发生支气管咯血等现象。

三忌快速度的运动锻炼。由于老年人的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壁弹性下降,官腔狭窄,血液力增大,势必使心脏负担加大。再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已经减弱,肺活量和通气量又会减少而供氧不足。而且快速运动时的耗氧加大,极易导致缺氧昏晕现象。尤其是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病者,快速运动将促使脉搏率和血压骤然升高而发生意外。

四忌进行争抗和竞赛。因竞赛和争抗活动必然引起神经剧烈兴奋,同时争抗会产生付出自身最大能力的获胜心,这种情况会使老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产生力不从心的`矛盾,甚至会发生意外。

2、“四要”

一要因人制宜,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锻炼的水平,选择适宜的内容与方法,一般地可以进行一些速率均匀、动作缓慢、强度不大的活动,例如:保健操、气功、太极拳、慢跑、快走、走跑交替等。活动项目不宜求多、翻新,体验到健身的效果就行。

二要循序渐进。每次锻炼的活动量要适度,开始时活动量要小些,以稍觉疲劳为度,坚持一段时间之后而不感到疲劳时,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如适应能力在渐渐提高,说明体质也随之增强了。

三要持之以恒。体育锻炼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奏效,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间断进行,各器官系统得不到连续的的刺激,则效果不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参与中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产生兴趣,从兴趣的产生中获得发自内心的欢乐。

四要注意安全,讲究卫生。体育锻炼要讲究科学,每个动作节奏以及用力大小、时间和内在意向都有其规律和特点,如莽撞不讲科学,将会适得其反。锻炼之前要做准备活动;锻炼时注意场地环境的安全,懂得一些体育卫生常识。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要自己掌握自我监控,其中脉搏的监测是最简易可行的方法,不妨试试。以每分钟脉搏180次作为健康中老年人的最高心率,根据运动后所达到的最高心率的百分率来确定活动的强度。大运动量相当于最高心率180次/分的80%,即144次/分左右;中等强度相当于最高心率的60%以下,即108次/分以下。这是一个负荷强度心率监测的参考值,因为影响因素很多,还要和自身的体质基础、食欲、睡眠等自我反映联系来评价,同时对某些慢性病患者通过锻炼后的效果亦可向医生进行咨询。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2 一、参加的锻炼项目一定要适合于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年龄特点。

一般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动作有节奏的、简单的、速度较缓慢的项目。比如可选太极拳、徒手体操、气功、散步、慢跑等,也可参加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爬山、骑自行车等运动。

老年人不宜做快速度的、重体力的和较紧张的活动。如举重、俯卧撑、快跑等,包括憋气较多的动作。这些活动会引起身体内部较剧烈和突然的变化,而老年人各器官的功能往往不能适应这些变化。

二、要掌握适当的运动量。

这是老年人参加锻炼是否取得成效并保证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要经常测量自己运动后的脉搏,还要经常注意自己在运动后的身体感觉和生理反应。

如果每次锻炼后感到精神愉快,睡眠好,食欲也好,就说明运动量是适当的,可继续照这个量进行。但如锻炼后睡眠不好,头痛、胸闷、气短,或者恶心、呕吐、面色难看等,则是运动量过大了,必须及时予以调整。

三、要掌握自己在什么情况下锻炼时容易出问题,有哪些病是暂时不宜锻炼。

一般讲,在患病的急性期,要停止一切体育锻炼,好好治疗休息,待病情缓解后才能逐步运动。急性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发作、严重心律失常等情况,都禁忌锻炼。

其他如反复频发的早搏、明显的心脏扩大、没有控制好的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都暂不宜参加锻炼。须待病情有所控制或好转时再考虑。另外,如果自己最近感到体力不支、疲劳不适、睡眠不佳或情绪不好时,应及时休息或找医生检查诊治,不要勉强参加锻炼。

老年人锻炼的注意事项3 中老年人如何锻炼

40岁:人的心率增加,身体的肌肉比例下降,新陈代谢随之减慢,运动时心脏负荷会额外加重。与此同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肌肉、骨骼和肌腱力量受到影响,身体会逐渐以消耗脂肪为主要的能量来源。

运动建议: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高强度运动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可以减缓肌肉变少。

50岁:久坐导致的脖颈、后背和肩膀疼痛开始找上门来,腰围不断增粗。女性由于更年期到来,骨质流失加速,骨质疏松成了常见病。

运动建议:不适合参加高强度运动。快走或游泳能预防或延缓骨质疏松。多做增强上腹部肌肉的运动,可以试试瑜伽。

60岁:肺功能和动脉弹性迅速下降,规律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运动建议:运动应以增强心肺功能为目的,但是不能对关节造成太大的冲击。可选择羽毛球、保龄球、游泳和快走。

70岁:肌肉和肌腱的弹性下降,运动时心肺系统会更吃力。70岁的人维生素D合成不足,骨质疏松加剧。抑郁、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运动建议:通过太极拳、保龄球或者户外散步,提升维生素D水平。专家推荐了一种适合老人的练习,能够增强臀部和大腿肌肉力量。方法是:悬空“坐”椅,臀部离椅子5—10厘米,保持3—5秒,再慢慢站起,重复10次,早晚各练习一遍。

80岁:摔倒是此年龄段老人最主要的死因。超过半数的老人会感觉肌肉虚弱无力,连平常的家务也做不了。专家建议,缓慢地跳舞、绘画、浇花养草是老人保持活力的最佳方式。体格好一些的可以散步、爬楼梯、捏网球,做一些轻柔的伸展运动。

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

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

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现今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为了身体健康,每天都会做一些锻炼。而锻炼身体对中老年人来说好处很多。但不是所以运动都适合中老年人,下面是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

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1运动锻炼可以强身健体、防病祛病、延缓衰老。中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发生了诸多变化,如果运动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达到健身目的,反而会损伤身体,影响健康。中老年人运动,要找对项目,慢慢来。

1、爬山、打太极拳并非都适合

目前适合中老年人参与的健身项目比较单一。许多中老年人喜欢爬山、练太极拳。

可是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这两项运动对身体不太好的中老年人的膝关节伤害是很严重的;

比如练太极拳时重心要低,许多动作是在半蹲的情况下完成的,而爬山会增加心脏运动的负荷,所以不建议身体不太好的中老年人参与这样的运动。

在一些公园看到,许多中老年人不太了解自己适合哪些运动,有的每天做倒立,还有的每天做剧烈的跑步、单杠等运动,殊不知,太激烈的运动并不适合中老年人的身体状况。

田峻说,参与运动项目也要因人而异,有的人身体条件好一点,适合参与器械类的运动;有的人身体不好,就比较适合健步走类的运动项目。

现在,许多社区健身器械比较多,但在使用过程中根本没人对中老年人进行指导,有些中老年人晨晚练时,总是重复错误的动作,所以越练对身体造成的伤害越大。

2、仰卧起坐中老年人小心做

不少健身中心都有专业器材可以做仰卧起坐,就算在家里床上也能完成这种简单的小运动,而试图通过做仰卧起坐减掉小肚子的中老年人也不在少数。专家提醒,如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高危人群,就不适合做这种加重腰椎负担的运动。

做仰卧起坐时,人用手扶着头部,依靠腹肌力量,把上半身带起来,整套动作无疑会加重腹肌的弯曲程度和颈椎、腰椎的紧张感。

中年人体内激素变化,身体状况变差,骨钙含量降低,骨科病痛就会凸现出来,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人群。如果运动不当,非但不能改善身体肌肉、骨骼的负荷状况,还可能加重骨骼病变。

专家表示,平时做运动有一个原则:处于休息状态时,身体哪个部位最松弛,就朝反方面做运动。

这才不会使紧绷部位长期紧绷而引发骨骼病变。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你总把头歪向左边看电视(脖子左边肌肉松弛,右边肌肉紧张),就适合多往右边转转头;长期低头(脖子松弛,后脑勺紧张)的人就该多往后仰仰头。

3、中老年人首选快步走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还是走路。快步走路比慢跑更能锻炼身体,因为前者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提高氧气的消耗,增加心脏的起搏力度。

快步行走十分钟应该为一公里左右路程,当然对老年人、体弱者可略为降低。对那些未经训练的身体肥胖者,可采取逐步增加速度的方式进行锻炼。

对于一般人来说,也可以采取由慢到快的`方法。快步走要步姿敏捷,抬头挺胸;肩部保持放松状态;

缩紧腹部,不要翘屁股;双臂紧靠身体,手肘轻松地弯曲90度;靠近身体来回摆动;每跨出一步,必须是先脚跟,再脚掌,然后脚尖。

运动注意事项多

1、量力而行,中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健康情况、条件、爱好等选择运动项目。由于工作、生活习惯、家庭环境不同,选择运动项目、时间和地点也应有不同。活动项目不宜求多、翻新,体验到健身的效果就行。

2、循序渐进,每次锻炼的活动量要适度,开始时活动量要小些,以稍觉疲劳为度,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不感到疲劳了,再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果适应能力在渐渐提高,说明体质也随之增强了。

锻炼的动作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慢到快,时间要逐渐增加。每次运动时要注意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静结合。掌握好动作的要领、技巧和锻炼方法。

3、持之以恒,体育锻炼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奏效,如果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间断进行,各器官系统得不到连续的刺激,则效果不好。

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从参与中养成锻炼的习惯并产生兴趣,从兴趣的产生中获得发自内心的欢乐。

4、自我监控,中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要自己掌握自我监控。自我监测的内容如下:自我感觉,一般包括运动前、中、后的各种感觉、食欲、睡眠、运动欲望、排汗量,以及有无疲乏感、心悸、气短、头痛、腰腿痛等。

如锻炼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睡眠及食欲好,无心悸、气短,虽有疲劳感,经休息后疲劳感消失,说明此锻炼方法适合于你,应持之以恒。否则要改变锻炼方法,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老年人锻炼慎选项目2 1、快速转头

当听到有人喊自己时,这时如果您快速转头很容易导致头痛、头晕,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颈部骨折等。有高血压、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中老年人尤其要避免快速转头。

建议: 转头主要是颈部运动,颈部动脉为大脑供血80%以上,大脑发出的信号要经颈部下行,颈是重要的“生命线”。老年人颈椎极为脆弱,转头时要放慢速度,或用缓慢转身代替。

2、仰卧起坐

大多数中老年人的颈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问题,再加上骨质疏松,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给颈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再加上,此运动对头部的变化较大,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发生意外。

议: 此类运动不适合中老年人,建议选择一些运动幅度较小的运动,养生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的,而非一朝一夕可促成的。

3、爬楼梯

对于50岁以后的人来说,身体肌肉减少3%~5%,相应的平衡力也变差。(另外),在跌倒老人中,超过51%与爬楼梯相关,爬楼梯每年致死2万人。

上了年纪后,关节退化,上下楼梯或爬山时,膝关节承受的重量是平时的3~5倍,这会加速关节老化。

建议: 老年人如果需要上下楼,一定要抓稳扶手。

4、弯腰取重物

关于弯腰取重物的这个运动,实际是对任何人都是有伤害的,如果力量拿捏不到位,很容易闪到腰,甚至血压突升。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避免这个运动

建议: 取重物时要“三步走”:第一步,先将身体向重物靠拢;第二步,屈膝、屈髋,用双手把物品拿稳;第三步,伸膝伸髋,这样就把物品拿起来了。

5、弯腰够脚面

弯腰够脚面是一个非常好的伸展筋骨的方法,但对于一些从未做过此运动的老年人来说,做这个动作,极易给脊柱、骨骼、肌肉乃至血压等造成不良影响。比如,血压升高、跌倒、骨折,甚至肌肉伤拉,这些都是有可能会发生的。

建议: 运动前的热身可用活动腕关节、踝关节,或快走几分钟来代替。

6、躯干扭转

扭腰是最常见的热身运动,但是如果您的背部肌肉力量下降,站着做这个动作,很容易造成腰背损伤,也可能摔倒。

建议: 如果做这个动作,可以躺着或坐着进行。如果想锻炼柔韧性,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游泳等方式。

7、站着穿裤子

人上了岁数,韧带和关节都会逐渐老化。站着穿裤子,不仅容易跌倒,继而造成骨折,还有可能刺激心脑血管,导致血压升高。

建议: 穿裤子或鞋子时,一定要坐在椅子或床上,实在不行,也应有所依靠和扶持。

8、倒着走路

早晨在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有人特别爱倒着走路,觉得这样更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殊不知,老年人平衡性、视力、反应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发意外。

建议: 正常的快走就是最好的运动方式,走路时可以在手中边走边揉健身球或核桃,这对刺激末梢循环有好处。如果倒着走,要在安全地段,最好有人陪同。

中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身体怎么折腾都行,哪怕引起损伤,自愈力也是非常强的。因此,中老年人在锻炼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最要不要选择速度性和力量性运动项目。

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散步、保健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如果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出现不适,要立刻休息,切不可逞强。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30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