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一:血液循环不良型
【对应症状】
1. 在生理期前会觉得肚子胀胀的,下腹部突出,一到生理期就会便秘。
2. 经血颜色为暗沉的红色,感觉粘稠,有时会有像猪肝色般血块流出。经血量多,第一天比较少,但是第二与第三天起突然变多。生理期会达七天以上。
3. 因为血液循环不佳,所以经痛时会痛到无法忍受,有时痛得无法起床走路,只能完全依赖止痛药。如果每次都这样的话,有罹患了子宫内膜症或是子宫肌肉肿瘤的可能性,需要提高警惕。
【改善小秘方】
1. 血液循环不佳的人要多活动身体,要是工作累了,就伸展一下身体或是来回走动一下。避免长时间坐着,要多走路,让骨盘的血液循环好些。
2. 要小心别受寒,不要吃冰冷食物,多吃温性的食物。可以喝些姜黄茶,或是重要的玫瑰花、红花、山楂子;最好多吃黑色、红色、紫色。生菜是冷的,蔬菜最好都是加热处理。
3. 最好不要使用卫生绵条,这样只会让血液循环更差,使用卫生绵最好,而且要勤换卫生棉。
类型二:怕冷型
【对应症状】
1. 一到生理期,腹部就有受寒的感觉,经痛严重,一受寒会更严重,保暖会觉得舒服一点。同时特别怕冷,并发虚弱型症状的机率很高。
2. 生理期通常都迟来,经期常会持续七天以上,经血颜色是暗黑色的红色,会夹杂像猪肝色般的血块流出。
【改善小秘方】
1. 要做好保暖功夫,尤其是下半身,可以穿厚内衣或厚袜。至于腰部以下,不要穿裙子,改穿长裤,因为要是下半身受凉,经痛会更严重。
2. 平常可以盆浴或泡脚来驱寒气。
3. 生理期间若是觉得冷,可以尝试抛弃式暖包,分别敷在肚脐下方、臀部分割线上方或脚底。
4. 建议吃辣椒或红葱类温性食物。建议可喝姜母茶与肉桂茶,或是重要的干姜与肉桂。
类型三:压力过剩型
【对应症状】
1. 一到生理期前就会出现精神不安定现象,情绪变得很焦虑不安,容易发脾气。
2. 贪食与厌食两种现象不停地重复着,老是放屁或打嗝,会乱长痘痘,不是便秘就是拉肚子。
3. 每个月的经痛症状不同,会随当时的身体状况改变,在经期前会腹胀或腹痛,但是月经一来这些症状会消失。
4. 经血是一般的红色,是正常的四到五天。有时会提早,有时迟来。
【改善小秘方】
1. 平常就要学习控制情绪,可以利用芳香疗法来放松及运用呼吸法来镇静精神。
2. 日常生活作息要正常,生理期可听听音乐或喝喝药草茶来安抚情绪。
3. 多吃橘子或喝茶,建议喝茉莉花茶与薄荷茶,中药可试薄荷与陈皮。
类型四:贫血型
【对应症状】
1. 容易头晕,一站起来就眼冒金星,皮肤摸起来粗粗干干的,精神不集中,老是健忘。
2. 生理痛虽然没有痛到受不了的情况,但会觉得腹部不舒服,还会腰酸背痛以及并发各种不适的症状,而这这症状可能会持续许久。
3. 经血颜色是粉红色或浅红色,经血像水一样很稀,经期很短,约三到四天,或是以前是五到七天,但是期间越来越短。月经迟来的情况很严重,经常会拖到四十天以上。
4. 生理期快结束的那几天会特别疲劳无力,即使生理期已经结束了,还是觉得全身无力。
【改善小秘方】
1. 平常不要用眼或用脑过度,睡眠要充足,日常饮食生活要注意补血。
2. 每晚十二点以前睡觉,睡足八个小时,第二天也不要赖床。若是睡不着可以喝杯热牛奶,或者可以吃动物肝脏或深色食物。
3. 工作一小时就休息十分钟,到了傍晚反应会变迟钝,重要的事最好在三点以前做好。
4. 不要泡很热的热水或是泡太久。建议喝枣子茶或枸杞茶,中药可试当归与龙眼。
类型五:虚弱型
【对应症状】
1. 一到生理期前,脚就会浮肿,肿到连鞋子都穿不下,不是生理期却出现不正常出血,容易疲劳,且腰酸背痛,不太有食欲,容易感冒或拉肚子。
2. 几乎是不会有经痛现象,但是并发血液循环不良症的话,经痛就会非常严重。
3. 经血是浅红色,有时量多有时量少,呈两极化,有时会流出大量的粉红色经血。经期通常是四到五天,周期会越来越短,若是并发贫血症,月经就容易迟来。
4. 这与贫血症一样,经痛情形不严重,只是平常就觉得精力不够,很容易疲倦,没什么体力。新陈代谢差,水肿严重,尤其下半身更是肥胖。
【改善小秘方】
1. 三餐不能少,多摄取好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像是五谷类与豆类。
2. 早餐一定要吃,因为肠胃比较不好,吃东西时要细嚼慢咽。
3. 为了要有足够的体力,一定要睡足八个小时,平常睡足八个小时,但是生理期最好多睡个一到二小时。
4. 虚弱型的人不适合做激烈运动,若是想运动,最好选晚餐后,散步走路是最好的。
5. 建议喝杜仲茶与高丽蔘。中药可试莲子肉与黄耆。
专家表示,藏红花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在月经期服用可能会造成经血过多、淋漓不尽、血崩的可能,故不建议擅自在月经期间吃藏红花。
但是你们可以吃一些红枣或者喝一些红糖,这些食物对补充我们血液的循坏有很大贡献,建议女生们可以在经期多食用一些。
藏红花虽然对于我们的血液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要注意,长期经常服用藏红花,对我们的身体也并没有好处的,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食用藏红花出现副作用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等,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
另外,通过很多的宫斗剧我们得知,在怀孕期间服用藏红花具有流产的作用。所以说,怀孕期间的女性或者是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藏红花。藏红花在我国民间主要就是作为一种堕胎药,并且使用的时间非常的久。不过需要知道的是,藏红花只有增加流产的概率,但是并没有避孕的功效,千万不能够将藏红花作为避孕药来使用。另外,分娩之后的女性非常的适合服用藏红花,具有产后补血的作用。
现在很多人由于身体的原因可能会比较关注养生,特别是什么疾病不能吃什么,某些疾病吃什么好,很多人身体出现不适就会用中药进行调理,藏红花是一种常见的滋补药材,有滋阴的作用,那藏红花月经期间可以喝吗?藏红花月经期可以喝吗?
1、月经期间可以喝吗
月经期间能否喝藏红花得根据个人的情况来看。
月经期是女性的一种重要时期,在月经前后需要适当的滋补,但是在月经期间正常人是很多东西都不能食用,但是部分月经量少,闭经等少数情况的人群在月经期间却是需要食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材,来使月经正常。
2、哪些女性不能喝
月经量正常或者月经量较多的女性在生理期都会排除大量的血液,在这段时间里身体比较脆弱,再者藏红花具有强效的活血化瘀的功效,正常月经的女性在月经期间饮用藏红花会导致月经量过大,在生理期失血过多,经期延长。可能会出现在生理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贫血虚弱状态。
3、哪些女性在月经期能喝藏红花
部分女性由于自身身体因素或者年龄的原因,在月经期间并不能正常的月经,出现月经量少,经期延后,闭经等现象,这类女性可在月经期间适当的饮用藏红花,通过藏红花活血养血的功效促进正常月经。
注意:藏红花的活血功效较强,在月经不能正常来时也只可少量饮用,每次2~3根泡水喝即可。
4、喝藏红花的注意事项
1.藏红花属于活血化瘀的圣药,孕妇和月经期的女性都不适合饮用,以免导致流产或者月经量大,危害身体健康。
2.目前市场上藏红花的真假很难分辨,购买藏红花时需要注意购买正品。
3.藏红花有消毒,食用需控制量,不可大量饮用藏红花饮品,以免出现急性中毒现象。
4.藏红花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适合在经期后饮用,补血活血,促进经期后身体的快速恢复。
5、藏红花的常用吃法
①口服:磨成粉口服,每次0.2克。
②泡水:每日7、8根藏红花蕊泡水喝(可连续泡3、4次)
③泡酒:白酒500ml,藏红花4g,浸泡一周后常饮。
④饭菜:做饭炒菜时候放少量藏红花作为香料。如用热水泡开,得其颜色煮饭,用淮山、枸杞、大枣炖汤喝。
你好
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更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藏红花月经期间能喝吗?专家表示,藏红花具有活血祛瘀,散郁开结,凉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在月经期服用可能会造成经血过多、淋漓不尽、血崩的可能,故不建议擅自在月经期间吃藏红花。但是大家可以吃一些红枣或者喝一些红糖,这些食物对补充我们血液的循坏有很大贡献,建议女生们可以在经期多食用一些。
另外,通过很多的宫斗剧我们得知,在怀孕期间服用藏红花具有流产的作用。所以说,怀孕期间的女性或者是准备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服用藏红花。藏红花在我国民间主要就是作为一种堕胎药,并且使用的时间非常的久。不过需要知道的是,藏红花只有增加流产的概率,但是并没有避孕的功效,千万不能够将藏红花作为避孕药来使用。另外,分娩之后的女性非常的适合服用藏红花,具有产后补血的作用。
藏红花有一点毒性,每天泡水用的的剂量要控制。那么藏红花有哪些食用方法呢?藏红花的食用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藏红花的食用方法
1、藏红花茶
推荐职场女性使用,简单易坚持,效果好。每次取3-8根左右藏红花,用1L左右茶杯冲一杯开水,反复泡3次左右,最后可以把藏红花直接吃下去,效果更好。
2、藏红花泡酒
藏红花3~4克,白酒1斤(500毫升),浸泡一周后饮用,每日20~30毫升。
3、藏红花煮粥
(1)大米100克、藏红花5-8根,加水适量,煮粥,每日一次。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外伤疼痛、慢性肝炎、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后遗症等。
(2)藏红花5-8根用开水浸泡,大米100克煮沸后加入藏红花水,然后煮成粥即可食用。
4、藏红花米饭
藏红花做成的食物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和颜色,很可口。取6根左右藏红花泡水足够长时间(10分钟以上),让水质变得金黄,用电饭煲煮饭,等水快干的时候将藏红花水倒入米饭中继续烹调,煮出来的米饭香色诱人。
在此,高原兰全体人员祝您和您的家人春节愉快,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818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肝气郁结的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肝气郁结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