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医健康

揭秘中药二母真相:知母与贝母的奇妙组合

网络 2024-08-01 02:13:26

揭秘中药二母真相:知母与贝母的奇妙组合

⭐️中药二母通常指的是贝母和知母,两者经常配伍使用,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贝母,又称川贝、浙贝等,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知母,又称连母、水须等,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以及口腔溃疡、咽喉炎等口腔疾病。

当知母与贝母配伍使用,即形成二母,其综合功效主要体现在能有效缓解由肺热引起的咳嗽、咳痰等症状,对于燥痰、热痰引起的咳嗽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于阴虚火旺导致的干咳无痰、喉咙干燥有缓解效果。

昨天,我遇到了一位29岁的女士。经过详细的询问得知,她反复发热已经1周了,体温最高达39.2℃,有咳痰,痰液呈黄色,吃饭胃口差,还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遂来就诊。

我仔细为这位女士查体,体温39.0℃,精神欠佳,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为明确诊断,我安排她做CT检查:横断面显示两肺透亮度弥漫性减低,另见弥漫随机分布小斑点、粟粒结节灶,边界清晰。

再结合她的临床表现,诊断为肺炎。我告诉她,可以遵我建议服用中药二母作为辅助治疗。此外,我针对她的具体症状,给出了一些日常建议:

✔️保持身体水分充足,从而达到润喉和清热的作用。

✔️有效的咳嗽技巧,以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

✔️尝试用温水加少量盐巴,舒缓喉咙不适和口干舌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这位女士的咳嗽、发热等症状消失,对治疗效果相当满意。同时,我也要提醒大家,在应用贝母和知母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配伍和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贝母与知母的区别

知母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功 能 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主 治 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花贝母、卷叶贝母、罗氏贝母、甘肃贝母、棱砂贝母等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但在西藏、甘肃、新疆、华北、东北均有出产。川贝母性微寒而味甘苦,入心肺经,功能润肺、止咳、化痰,临床常与沙参、麦冬、天冬、桑叶、菊花等配伍用于热痰、燥痰、肺虚劳嗽、久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以及心胸郁结、肺痿、肺痈等病症的治疗。但属寒痰、湿痰者则应禁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川贝母含有川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川贝母碱有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浙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地下鳞茎。因主产于浙江而得名,故简称浙贝。因其原产于浙江象山,故又称为象贝母,简称象贝。因其外形较川贝大,故又称为大贝母,简称大贝。目前在江苏、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产。浙贝味苦而性寒,入心肺经,功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临床常与元参、牡蛎、蒲公英、天花粉、连翘、薏苡仁、鱼腥草、鲜芦根、夏枯草、海藻、昆布、莪术等配伍用于痰热郁肺的咳嗽及痈毒肿痛、瘰疬未溃等病症的治疗;与乌贼骨、煅瓦楞子、白及、黄连、吴茱萸、竹茹、清半夏等药配伍可治胃痛、反酸、烧心。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浙贝母含有浙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浙贝母碱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少支气管黏膜分泌、扩大瞳孔、降低血压、兴奋子宫等多种药理作用。
  土贝母,是葫芦科多年生攀援植物假贝母的块茎。主产于河北、陕西、山西等地。土贝母性凉而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消痈排脓,临床常与牡蛎、天花粉、薏苡仁、鱼腥草、皂角刺、穿山甲、夏枯草、海藻、昆布等配伍,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等病症的治疗。
  上述三类贝母常用量均为6~12克,因其反乌头,故不能与乌头及其“兄弟” 天雄、附子同用。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知母能清热泻火也能生津润燥,但是使用时也有一些禁忌。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知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吧!
  知母的药用功效
  1、润肺清热:用于热病高热烦渴常辅佐石膏同用,用于肺热咳嗽常与贝母同用。

  2、滋阴退蒸:用于慢性病阴亏火旺、骨蒸潮热及热病后期阴虚低热,常与黄柏同用。

  3、生津止渴:用于胃热口渴,多与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4、泻肺滋肾:用于阴虚火盛、骨蒸劳热、盗汗、心烦、咳血等证,多与黄柏同用。
  知母的药用禁忌
  1、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2、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3、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禁用。

  4、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知母的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知母煎剂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白喉杆菌、白色念珠菌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解热作用:知母浸膏皮下注射能防止和治疗大肠杆菌所致兔高热且作用持久,根茎中所含皂甙具有明显降低由甲状腺素造成的耗氧率增高及抑制Na+,K+-ATP酶活性的作用。

  3、降糖作用:知母水浸提取物,能降低正常兔的血糖水平,特别是对四氧密啶性糖尿病兔作用更为显著,白虎加人参汤的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实验性糖尿病小鼠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4、利胆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芒果甙有明显的利胆作用,亦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5、镇咳作用:知母叶中提得的异芒果苷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强心、利尿、明显的镇静作用。

  6、抗癌作用:知母根茎中分得?-谷甾醇治疗皮肤鳞癌、宫颈癌有较好疗效且无副作用。
  知母的食用方法
  1、牡蛎知母莲子汤

  【材料】生牡砺20克,知母6克,莲子30克,白糖1匙。

  【做法】生牡砺、知母倒入小瓦罐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莲子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将药汁、莲子连浸液一起倒入小锅内小火炖1小时,加白糖再炖1小时至莲子酥烂即可。

  【功效】健脾安神、潜阳固精,对相火旺的梦遗有效,血压偏高尤宜。

  2、知母炖鹌鹑

  【材料】知母10克,薏米30克,鹌鹑1~2只,生姜3片。

  【做法】知母、薏米稍浸泡,鹌鹑宰洗净去爪、肠杂,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4~5碗,加盖隔水炖2个半小时,进饮方下盐。

  【功效】对春日时的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疼痛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芍药知母红糖粥

  【材料】芍药、桂心、防风各10克,知母、麻黄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水煮成粥。

  【功效】祛风、除湿、止痛,适用于四肢关节疼痛、脚肿、头晕短气等症。
  知母的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1500千克,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挖排水沟。

  2、适时定植:于秋季或早春进行,以春季播种育苗,待秋后形成分蘖芽后定植为好。栽时按行距18-20厘米、株距5-7厘米,开沟深4-5厘米横向平栽,栽后覆土、压实、浇水,定植苗宜带较多的须根,有利成活,每亩用种栽量100-200公斤。

  3、中耕除草:幼苗生长很慢,3厘米左右时及时拔除杂草、松土,生长期保持地内土壤疏松无杂草,以利幼苗生长。

  4、合理追肥:苗期以追氮肥为主,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6千克,施后浇一遍水,后期追肥以氮、钾肥为好,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7千克,或施复合肥20千克。

  5、排水灌水:封冻前灌1次越冬水,以防冬季干旱,春季萌发出苗后,若土壤干旱,及时浇水,以促进根部生长,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6、打薹盖草:知母抽薹开花后,消耗很多养分,影响地下茎的生长,因此,除留种地之外,及时剪去花薹,促进地下茎增粗生长,是知母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1-3年生知母幼苗,于每年春季松土除草和追肥后,于畦面覆盖杂草,可有保温保湿、抑制杂草滋生的效果。

  7、适时采收:种子繁殖的于第3年、分株繁殖的于第2年的春、秋季采挖,据试验,知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期为花前的4-5月,其次是果后的11月,在此期间采收质量最佳。

猜你喜欢:

1. 知母的作用与功效

2. 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3. 中药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4. 中药鳖甲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5. 天冬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1281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