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生活压力以及习惯问题,月经不调现在已经是很多女性朋友有的病症,像痛经、经期紊乱都是常见现象。关于调理月经的中药就有比如桃仁、益母草、川芎、丹参、鸡血藤、红花、赤芍等等,都有比较好的活血散瘀、痛经止痛的疗效。
1、桃仁
桃仁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功效,还能止咳平喘。桃花三月春风生,所以血瘀之症都能调解顺达,桃仁的作用则是去腐生新,所以如果是因为气血瘀滞导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甚至是闭经,就可以用桃仁来进行调理。
2、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疮疡肿毒等病症,能够有效的促进瘀血排出,对于女性气血瘀滞引起的痛经有很好的作用。
3、川芎
川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效,所以用于气血瘀滞所致的疾病,如经期提前、量多色红者,为血热,可与生地、牡丹皮、当归等同用;月经推后,白带多色白,与当归、炮姜、杜仲、肉桂等同用。对于治疗痛经,与当归、桃仁、红花同用;若是闭经可与当归、桃仁、干姜、肉桂同用;如果为产后腹痛,与当归、炮姜等同用。
4、鸡血藤
鸡血藤有行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的功效。所以对于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鸡血藤能够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起到很好的行血散瘀、调经止痛的作用。而且性质和缓,又兼补血作用,凡是女人血瘀、血虚引起的月经问题都可以使用。治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配伍当归、川芎、香附等同用。治血虚月经不调、痛经、闭经,配当归、熟地、白芍等药用。
5、熟地黄
熟地黄归入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活血调经的功效,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内服:煎汤,10~30g;或入丸散;或熬膏,或浸酒。脾胃虚弱,气滞痰多,腹满便溏者忌服
6、红花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腹痛,还能够活血散瘀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等。对于血滞导致痛经、产后瘀滞腹痛闭经,红花辛散温通、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可以单用也可以配伍赤芍、延胡索、香附等以理气活血止痛。
7、赤芍
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热毒、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以及跌打损伤都有效果。治肝郁气结可配柴胡、牡丹皮等药用,如果是治血滞导致的痛经、闭经可配当归、川芎、延胡索等药用。
8、丹参
单身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所以能够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血瘀心痛等等。治血热瘀滞的症状,配川芎、当归、益母草等药用;治寒凝血滞引起的病症,配吴茱萸、肉桂等用。
结语:除了这些调理月经的中药以外,女性朋友还是要注意平时的保养,不要过度损耗身体,比如饮食方面要注意少食生冷,平时要注意保暖,作息也要尽量规律。另外可以培养一些比较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泡脚、适度运动,都能达到很好的活血通经的效果。
中药是我们传统的治疗方法,当然现在治疗月经不调都是讲究中西结合了,这个其实才是最好的,因为中药有中药不好的地方,而西药的副作用又高,两者结合能有效发挥药效,又降低副作用,但是中药能根治月经不调的吗?
中药能根治月经不调吗
月经不调包括经期延长、周期不规律、月经过多、过少、崩漏以及痛经。中医根据不同体质,进行辨证治疗,常见证型有气血不足、血脉瘀阻以及其它原因,采用不同处方治疗,能够达到预想效果。临床上每个患者导致月经不调的原因存在差异性,患者应及时到院就诊,采取针对性治疗。一般根据个人差异,每个人来月经的时间周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28天,有的人35天一个周期,但是您的情况月经只要不超过一周都是正常的。中药调理月经是有效果的,但是要按疗程服药的才能有疗效的。一般是经前经期和经后吃中药效果较好,连续两个月就没什么问题了,最多三个月。
中药通过化瘀散结、调理气血、补益冲任等方面进行调理女性各脏器的功能,从而内分泌的调节保持均衡状态,治疗月经不调就有以下的中药。当归。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权威。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等。当归也是四物汤的其中一种药材,还包括川芎、熟地、芍药,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方药,称为“妇科第一方”,“血证立法”;“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及“妇女之圣药”等。党参。党参能补气养血。用于血虚而致的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常与熟地黄、当归等补血药同用,如八珍汤。也是治疗月经不调的良药。
中药是可以调理月经不调的。不过最好去做一下激素六项的检查。排除多囊卵巢的情况。这个用西药调理效果比较快。中药调理效果相对慢一点。其中广誉远定坤丹滋补气血,调经舒郁,调理宫寒不孕,就是专治痛经的纯中药制剂。没有化学激素类的依赖性。而且疗效肯定。
药物的种类有哪些呢
利尿降压药分强效利尿剂(如速尿)、中效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和弱利尿剂(如保钾利尿剂)三类。利尿降压药适合于各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单独应用就能使部分患者的血压降至正常,在应用其它降压药物效果不佳时,加用利尿降压药,可增加这些降压药物的效果。大规模的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适当选用利尿药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利尿药作为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
讲到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机理,首先要谈高血压是如何产生的。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90%以上)没有特定的病因,多是随着年龄增加,血管壁弹性减弱,阻力增加而引起的。在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都有钙离子通道,它像一扇大门一样控制钙离子的出入,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可以引起细胞的收缩,使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
在许多人看来,月经不调是一个小问题,不值得去医院,所以他们通常会选择自己购买药物。然而,市场上有如此多的药物,而且大多数女性缺乏医学知识,所以当她们被推荐或自己购买时,她们常常会对该买什么感到困惑。那么月经不调吃什么最有效?
月经不调吃什么最有效
1、当归丸:养血补气,调经止痛。用于血虚症引起的月经不调。
2、七制香附丸:开郁顺气,调经养血。主治月经错后,胸肋胀痛,白带量多。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月经不调。注意,阴虚发热着慎用。
3、益母草膏: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产后腹痛。
4、加味逍遥丸:舒肝清热、健胃养血。用于两肋胀痛,倦怠食少,月经提前。注意,忌食生冷油腻,切忌气恼劳碌。
5、乌鸡白凤丸: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腰腿酸软,白带量多。
月经不调的患者可以吃一些含有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E是可以促进卵巢中的激素分泌的,所以对缓解月经不调是起到了一个良好的效果,在月经期间也是可以食用维生素E的,因为在月经期间,身体内的血液流量加快,服用维生素E的话,可以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并且也可以改善皮肤干燥的作用。
月经不调的患者还可以食用微酸的食物,在月经期间,可以适当的吃稍微有点酸的食物,如:食醋、酸菜等,酸的食物是可以帮助缓解疼痛的作用的,月经不调的患者要注意,在经前或者是经后,都要保持大便的通畅,一旦发生便秘,子宫颈和子宫容易发生移位的现象,疼痛感加重,引发了月经紊乱,所以说,可以多吃一些蜂蜜、香蕉和红薯等食物。
月经不调的患者还可以食用低脂肪的素食,在月经期间,女性的饮食应以清淡并且易消化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主,因为这些食物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起到了调节卵巢内激素分泌量的作用,也就对于月经不调的症状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可以吃大豆,大豆里面是含有植物性的雌激素的,可以抑制住月经不调,并且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月经不调的食疗
1、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2、鸡蛋2个,益母草30克,将鸡蛋洗净,同益母草加水共炖,蛋熟后去壳再煮20分钟,吃蛋饮汤。适宜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过少,月经后延症
3、红高粱花、红糖各适量,水煎,分2次饮服。适宜于月经提前、经量多而鲜红者
4、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片100克,加水同煮,熟后加盐,饮汤食肉。适宜于月经后延、量少、腹冷痛等症。
5、米醋200克,豆腐250克,同煮熟,饭前吃,1次吃完。适宜于经期过短、血色深红、量多的壮实女性。6、生山楂肉50克,红糖40克。先煎山楂去渣,冲入红糖、趁热饮。
在生活中难免会磕磕碰碰,但是有时候也是会导致我们出现身体受伤的情况,身体部位肿胀发青也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我们这时候就需要多做一些活血祛瘀的工作,其实许多的中药药材都是有着非常不错的活血祛瘀的功效的,那么哪些药材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详细的看看。
1、牛膝能活血祛瘀止痛
牛膝这种药材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是经常能够见到牛膝的,其实牛膝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并且对于我们人体的许多的病症都是有着很不错的治疗作用,另外,牛膝还有很不错的的活血祛瘀的功效。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症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性平,味苦、酸。可以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肝阳眩晕等症。主治腰膝酸痛、下肢疲软、血滞经闭、痛经、产后血瘀腹痛、症瘕、胞衣不下、热淋、血淋、跌打损伤、痈肿恶疮、咽喉肿痛。
2、益母草能活血祛瘀
益母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植物,夏季开花。其干燥地上部分为常用中药,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产,生用或熬膏用。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味辛苦、凉,活血、祛淤、调经、消水,另外,益母草对于帮助我们治疗和预防月经不调,胎漏难产等这些症状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并且还有很不错的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帮助我们缓解一些伤口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上面我们详细的了解了许多的具有活血祛瘀功效的药材,我们可以知道,牛膝以及益母草等等这些中药药材都是有着非常好的活血祛瘀功效的,所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出现受伤的情况,那么我们这时候就是可以适当的服用这些药材的,这样对于帮助我们伤口的愈合也是非常的有好处的。
女性月经不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妇科疾病,对于人们的健康也会带来很严重的伤害。因此,咋i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月经不调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调理月经不调的中药决明子:虽有降血脂的作用,但同时可引起腹泻,女性长期饮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与低血压者应慎用,怀孕女性也慎用。
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但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的面泛红光的人不宜泡饮。
甘草:虽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但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
人参: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使神经系统兴奋,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而身强体壮者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
菊花:属寒性,虽然有清热解毒作用,但中医认为,阳虚体质就不太适合。
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脾胃虚寒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
番泻叶:能通大便,用于热解便秘,习惯性便秘,小剂量可起到缓泻作用,但慢性、习惯性便秘长期饮用会养成依赖性,而且用量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无效,服用大剂量番泻叶可导致尿潴留、恶性血压变化等,妇女哺乳期、月经期及孕妇不宜服用。
胖大海: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中医治疗月经不调也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一般可以通过服用中药来治疗月经不调。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根据症状不同有:
1、经期延长
气虚型:症见月经淋漓不净,色淡质稀,伴神疲乏力,心慌失眠,食少,大便稀,舌淡。治疗宜选用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月经持续不净,量少色红,伴手足心热,口燥咽干,两颧潮红,舌红,苔少。治疗可用止血片合知柏地黄丸。
2、月经过多
气虚型:症见月经量多,色淡,清稀如水,伴面色萎黄,心慌气短懒言,四肢无力,舌淡。治疗可选用乌鸡白凤丸、人参归脾丸。
血热型:症见经来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稠或有块,伴心烦口渴,腰腹胀痛,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治疗宜选用止血片。
3、月经过少
血虚型:症见月经量少色淡,或点滴即净,伴小腹空痛,头晕眼花,心慌,面色萎黄,舌淡。治疗选用当归红枣颗粒、妇康宝口服液或四物合剂。
八大食疗方改善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病因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月经不调包括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例如经期的紊乱、经血色泽和出血量的改变等。存在月经不调的妇女往往伴随其他的不适症状,例如经前、经期或经后腹痛,头痛,腰酸或胸胁疼痛等。
月经不调在西医认为多少和内分泌失调有关,也有和外界的一些因素有联系,例如受冷受寒、精神受到刺激、饮食不注意等。西药调经药一般是性激素和孕激类药 物,但是单纯应用激素来调经往往不那么理想,停用药物大多会出现反复。而中医认为这月经不调有几个方面的类型,例如: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型、宫寒型、血 热型、脾不统血型等。其中,气滞血瘀类型颇多。
针对月经不调若能请中医具体辩证施治,做到辩证施治针对性应用相应的中药调理治疗月经不调疗效很好,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对身体不良影响也很小。下面就几种常见的月经不调类型加以阐述。
1、乌贼骨炖鸡
乌贼30克,当归30克,鸡肉100克,精盐、味精适量。把鸡肉切丁,当归切片,乌贼骨打碎,装入陶罐内加清水500毫升,精盐适量,上蒸笼蒸熟,每日1次。一般3-5次可见效。
功效:乌贼骨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当归和鸡肉都是补血佳品,所以对血虚型月经过多,颇具疗效。
2、玉米须炖瘦肉
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
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3、羊肉粥
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4、益母草炒荠菜
鲜益母草3克,鲜荠菜30克,菜油适量。将鲜益母草、鲜荠菜洗净切断。把铁锅放在旺火上,倒入菜油烧热,放入鲜益母草、鲜荠菜炒熟即可食用。1天两次,服至血止。
功效:益母草有活血、破血、调经的作用;荠菜含荠菜酸,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对血淤型月经过多特别有效。
5、猪皮冻胶
猪皮1000克,黄酒250毫升,白糖250克。将猪皮洗净后切碎,加适量水,用文火炖至汁液黏稠,加入白糖、黄酒即可。每日2次,用开水冲化后温服。
功效:养血益阴,滋肾养肝。可治妇女血虚乏力,月经不调等症,对腰腿酸痛者效果更佳。
6、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30克,生姜30克,精羊肉500克。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沸,再改文火炖至肉烂,调味后即可服食,每日一次,食肉饮汤。
功效:温经散寒,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有寒之月经不调者服食调理。
7、珠玉粥
生山药100克,生薏苡仁100克,龙眼肉15克,粳米100克。先将薏苡仁和粳米煮熟,再将去皮捣碎的生山药和龙眼肉放入同煮为粥。
功效:健脾益气,双补心脾,月经期食用,有助气血恢复。
8、芝麻肝
猪肝250克,豆油1000克 (实际消耗100克),芝麻100克,面粉50克,鸡蛋2个,精盐、葱、姜各适量。将猪肝切成薄片,用精盐、葱末、姜末调好,蘸上面粉、芝麻、鸡蛋汁,
再在锅内放入豆油,烧至七成熟,放入蘸上作料的猪肝,炸透即可出锅装盘,佐餐食用。
功效:养血益阴,滋补肝肾。但脾虚便溏或腹泻者不适宜选择此食疗方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jiankang_11/1001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