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19年所颁布的标准《GB/T16552珠宝玉石名称》《GB/T1653珠宝玉石鉴定》中,把和田玉称为软玉,并且规定,产地不参与定名。也就是说,凡是成分、物化特征等符合该标准中“软玉”的内涵,一概称之为软玉,不究其产地。在这一标准中,摒弃了容易引起产地歧义的“和田玉”名称。这一规定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严谨的、准确的、科学的。但从商业的角度看,丧失了有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具有极大品牌价值的“和田玉”这一名牌。
首先,“和田玉”的名称已沿用了几千年,享誉古今中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她是无可替代的玉石之王。“和田玉”是个响当当的品牌,丢弃此名牌意味着丢弃名牌的文化及其价值。
其次,“软玉”前有一“软”字,易为普通消费者简单地理解此种玉较“软”,是硬度不高的“软”的玉。软的玉显然价值不高。实质上此种玉并不软,还相当硬,她的摩氏硬度为6~6.5,是优良的玉材。“透闪石玉”则太专业,对此名称人们很陌生。
许多消费者未曾听说过,甚至许多和田玉玩家、收藏家乃至买卖人也不知“透闪石玉”为何种玉,对他们已很熟悉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和田玉被称为“透闪石玉”感到很奇怪很陌生。对于此国标中和田玉定名原则,消费者不满意,共同呼吁恢复和田玉名称。
在这种情形之下,国家有关部门对《珠宝玉石标准》进行修订,于2003年7月1日(2003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修订后的“国标”中明确规定可以使用“和田玉”定名。而这一名称实质上是替代原“软玉”的称谓。(当然,软玉是地质学的名称,符合玉石定名大原则,仍可作和田玉的称谓。)
但同时,和田玉的名称仅是一个玉种名,已丧失产地的含义。直白地讲,和田玉泛指透闪石为主(含量一般在95%以上)的玉石,不论是俄罗斯、青海还是辽宁、韩国产的透闪石玉,通通都称“和田玉”。“和田玉”变成一个没有产地含义的专有名词,也就是说,在鉴定证书、标签上写的“和田玉”,不一定是新疆和田所产的玉,但她一定是透闪石玉(软玉)。
和田玉4d足金指的是四层复合镶嵌工艺的和田玉制品。通常包括:托底一块玉,玉上面贴塑料模具,模具上贴合的金箔,以及细微处镶嵌的碎钻或碎小的人造宝石,一共四层。
扩展资料:
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
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中的名品,是珍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国宝级文物“皇后之玺”,其质地为新疆和田羊脂玉,是迄今唯一的汉代皇后玉玺,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中国印”,也是采用新疆和田玉作为材料。
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Fe2+)5[Si8O22](OH)2,密度为2.95—3.17,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和田玉是按产地来划分还是按矿物成分来划分存在很大争议,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1月,中国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批准发布了国家标准GSB 16-3061-2013《和田玉实物标准样品》,正式确定——“和田玉实物样品国家标准不论产地,一律按其矿物成分来界定。”
参考资料:和田玉_
和田玉的收藏价值不该以产地来论之,玉质才是根本。
籽料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山料也并不一定都是差的;有些籽料有很大的缺陷,有些山料有很多的优点。
这些山料与籽料相比,不输籽料。
碧玉籽料VS俄碧玉
碧玉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玉种,在很多地方都有碧玉的产出,但市场上最主要的碧玉还是要两种,那就是俄碧玉和碧玉籽料。
关于俄碧和碧玉籽料,它们谁更好呢?
碧玉籽料
优点:碧玉籽料的优点其实比较明显。那就是它的油性更加突出,而且颜色更加沉稳。
碧玉籽料有着籽料最大的优点,那就是油性好,而且这种油性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从颜色上来说,碧玉籽料也有很多种,有颜色很深的菠菜绿,也有淡雅的苹果绿的颜色。
缺点:不过碧玉籽料的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就是它的黑点更多。碧玉籽料大部分都有比较明显的黑点,相对比较杂乱,很少有特别聚的黑。这种黑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美观性。
其次,碧玉籽料的颜色没有俄碧玉那样正,大部分碧玉籽料颜色不是太均匀,或者颜色不太美,有一种偏黑的色调,有些碧玉籽料看起来更接近青玉,只不过也有黑点的存在。
还有就是碧玉籽料的瑕疵相对较多,裂多,黑点多,所以利用起来就更困难一些。
俄碧玉
优点:俄碧玉的优点很明显。
颜色丰富,有各种各样明显的颜色区分,菠菜绿、苹果绿、 鸭蛋青、粉青等等。而且每一种颜色都比较正。黑点相对比较少,很多是呈黑块分布,也可以巧雕利用。
而且俄碧玉还有很多独特的存在,比如猫眼料、荧光料、冰底料等等。当然,俄碧玉的产量相对也大,所以市场能看到很多好的俄碧玉。
缺点:俄碧玉的缺点也有。
从油性上来说,俄碧玉不如碧玉籽料,而且俄碧玉的颜色有时候很复杂,一块料中会出现很多种颜色,这也影响了它整体的利用。
总结:其实俄碧玉和碧玉籽料各有优缺,碧玉籽料的优点是油性好,玉质感更好,而俄碧玉的颜色相对更加漂亮。
喜欢籽料的人可能更喜欢碧玉籽,而喜欢颜色的人可能对俄碧玉更加宠爱有加!
籽料带翠VS青海翠
翠青是这几年很火的一种,而且这种翠色也有不同,有青海翠,也有俄翠,籽料里也有带翠的。
那么籽料带翠和青海翠,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籽料翠
优点:籽料带翠价格翻倍,这句话可能很多人都听过。
事实情况是,价格很难翻倍,但对价格是有一定的提升,带翠的料价格一般都会有一定的提升。
而且籽料带翠是一个巧雕的很好素材,一个翠色能让一件玉雕有更好的创意和设计。
有一小部分籽料的翠色非常漂亮,玉质好而且翠色浓。
缺点:不过籽料带翠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很多籽料的翠色看起来并不翠。
这就是大部分籽料带翠的颜色,它更接近于青色。
也有的是翠色部分玉质不好,有僵性,看起来也就价值不太高。
青海翠
优点:说到翠青这个名词,玩家们大概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青海翠。
青海翠在以前并不受重视,但如今它成了青海料里最贵的一种。
好的青海翠,翠色浓郁,白玉白细,而且非常适合巧雕。如今一个好的青海翠手镯可以达到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可以说在没有多长的时间里,价格翻了好几倍!
缺点:不过青海翠也有它的缺点。
首先就是白玉部分,大部分青海翠的白玉部分不白,而是有一种略偏灰色的感觉,这是青海翠常见的一个问题。
其次,青海翠的有些翠色也不好,有些青海翠的翠色混僵,玉质不好,颜色也差,而有些青海翠的颜色越切越淡是很多青海翠青的一个常见问题。
总结:青海翠和籽料带翠如果单纯从翠色上去讲,那么青海翠更有优势。当然从价格上来说,整体还是籽料带翠的更贵。
黑青籽VS塔青
在山料中还有一种可以与籽料媲美的,那就是塔青。
作为一种山料,塔青的知名度比黑青籽料还要高!那么塔青和黑青籽又有什么不同呢?
黑青籽
优点:黑青籽作为一种独特的籽料,它有着明显的玉质特点,那就是细。
很多黑青籽料从表面就能看出它细如绸的质感,而且黑青籽的油性更好。
缺点:当然黑青籽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它的瑕疵偶尔也会很多,就像这种:
这种晶体状的物质经常在黑青籽中看到,但利用好了也是一个特色。
塔青
优点:最好的塔青有着很多的优点,玉质细腻,油性特别好,而且颜色更加沉稳大气,有一种偏绿调的感觉。
缺点:关于塔青的分辨一直是行业里的一个难题,而且塔青其实也有好有差,在最开始有过一批特别好的塔青,而后来开采的塔青其实品质也相对一般。
总结:最好的塔青有着非常顶级的玉质,比很多黑青籽看起来更舒服,但普通的塔青,其实并不是那么完美。好的黑青籽依然是黑青里最好的那一个。
当然,本文也许更适用于一些新手玩家,对于老玩家们来说,其实每一种料并没有可比性,尤其是籽料和山料。
而对于新手玩家来说,如果你有一些纠结,那么可能会有一点点的答案吧!
不过这种对比也是为了说明一点,那就是山料里也有非常好的,有些籽料可能也并不是太好,关键的还是要玉质和颜色来说话,不是吗~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wan/222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青海昆仑白玉的皮色类型及识别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