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梦的解析 >> 古玩玉石

和田青玉的特点

网络 2023-06-24 04:47:21

和田青玉呈明显的青、灰绿色调及灰青、黄灰色调。形象的称谓传统上就有蟹壳青、蛋壳青、豆青等。青玉的外观是明显有色调,不是白的感觉。不管在什么环境下观察,其青灰色调都非常明显。造成青灰色调变浓的成因是Fe含量的增加,透闪石向阳起石过渡,阳起石的含量明显增多。彭凌燕认为,青玉的透闪石含量在90%左右。李彦君主编的《和田玉鉴赏与投资》则认为青玉含透闪石89%,阳起石6%。由于阳起石含量增加,色调变深,透明度降低(比白玉低),且晶体颗粒变粗,在纤维毡状结构中可见粗的透闪石晶体。质劣者有时晶体粗糙,质地有疏松之感,可见明显的晶片闪光玉性。青玉的杂质增多,有黄色脏点、深青色斑块,常可见小绺裂。

青玉是和田玉中最常见、产量最大的品种。董洪全编著的《和田玉投资与鉴别》中提到,专家估计,青玉储量占整个和田玉储藏量的70%。可见其在和田玉中是最为主要的玉种,也是最常见的玉材。目前新疆各矿山所产的矿石主要是青玉,且其块度大小不断被超越。据马吉青介绍,且未县重1502kg的“和田玉王”,2000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之最”上海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和田青白玉”。2004年塔特勒克苏矿采到重2874kg的青白玉,还有更大的玉石(山料,原生矿石)被不断发现,早前的记录被不断刷新。

青玉常被加工成各种大型器皿、山子摆件、文房用具、鼎、蕙炉香炉等。故宫所藏《大禹治水图》《秋山行旅》即为青玉制成。大型玉雕多用青玉料,可能与其玉材易取有关。

白玉、青白玉、青玉是过渡的系列,在山料和籽料中都可能出现,质量档次依次降低。此系列品种占和田玉玉材的绝大部分,是和田玉的主体。她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是渐变过渡关系。20世纪七八十年代轻工部联合新疆美术工艺品公司制定了收购和田玉原料的质量档次标准,首先分为山料和籽料两大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分特级白、一级白、二级白、一级青白、二级青白……每一级之间没有定量化客观的标准。

最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兴旺,为规范管理,2008年新疆技术监督局制定了和田玉文字标准和实物标准,分类不分级。按颜色特征分为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糖玉八大类。同时确定这八大类的实物标本。其中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墨玉实物代表该玉石种类颜色的最低界限。青玉、黄玉、碧玉实物是该玉石种类的典型代表。换言之,前四类各有其颜色实物的最低要求,后三类还有糖玉的色调可以有较大的范围。

在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中常有糖玉伴生。行业内的定名规则是:糖色占5%~30%,称有糖××玉;糖色占30%~85%,称糖××玉;如有糖白玉(糖色占5%~30%的白玉)、糖青白玉(糖色占30%~85%的青白玉)。当糖色部分大于85%时直接称为糖玉。

以上四品种的变化实质上直接取决于玉石中Fe的含量,也即阳起石的含量。透闪石一阳起石矿物的比例不同,其色调的深浅也不同。这四品种成色机制是一样的,地质产状一致。在这些种类之间常共生过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wan/207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