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绿松石白蓝料是人们比较喜欢的一种品种,因为它性价比高,盘玩效果佳,白蓝料绿松石在盘玩的初期,是有一点将近有白带蓝的颜色。那么这种颜色的绿松石能盘成什么颜色呢?
先说说白蓝料的特点吧,白蓝料几乎没有铁线,有利于雕件题材的选择和开脸的控制。在质地方面细腻,一般无冰裂,精细的雕工也能轻巧驾驭。同块料上颜色过渡小,底色干净,盘玩后色调统一,不会出现盘花的情况。而且盘玩期间颜色变化快,经过盘玩之后基本都会呈现深绿色,极其美丽。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在盘玩初期白蓝料是很容易被污染盘花的。所以最好先戴手套盘玩,等它初步上色完成之后再上手盘玩,不过也要注意事前净手。松石表面就会挂瓷,先达到一种“抛光”的效果,再上手盘玩更佳。
尤其是要注意白蓝料是比较容易出现盘花的现象,而出现该现象的话,可以注意好盘玩的方式,有可能是在上手盘玩后汗太多影响的,如果盘花了可以接着盘,便可恢复原状。
1、两者没有区别,只是说法不同。
2、白蓝料和蓝白料指的都是绿松石的同一种品相,白蓝料和蓝白料现在大家一般都把这两种说法混说,并不加以区分,因此白蓝料其实就是蓝白料。绿松石一般以高瓷高蓝的品相为优,但是这种品相的绿松石不仅稀少,而且价格昂贵。因此性价比的更高的白蓝料的绿松石开始为大家喜爱。
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更多新玩家的热情被绿松石所点燃,而在众多绿松石成品中,手串算是大多数人首选入门的品类。可是初次接触,总有疑问:该如何选到一串合心意的绿松石手串呢?
一、看 品 相
1、资深玩家都知道,颜色影响着一条绿松石串的整体美观,极品绿松石手串皆“全品顺色”。但实际上,新玩家的要求不必太高,“一串毕业”不是所有新玩家都能接受,为啥?因为品相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您只能循序渐进!新手初次尝试盘玩的乐趣,挑颜色大致相近、无明显色差的,其实盘出来的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2、正圆珠、老型珠这两种形状的手串,新玩家最乐意挑选,因为盘玩无压力,选购时再三确认一下,珠子大小是否均匀(手工打磨的珠子无法百分百一致,但每颗珠子的直径误差最好不超过2mm),绿松石的孔道也有讲究:孔道要不小儿精细、无粗糙感,要不精修孔道周边圆滑。
3、优质的松石手串呈现出很强的玻璃光泽及瓷器光泽,其手感也非常温润,盘玩时珠子与珠子间的摩擦声发出“嘎嘎”脆响。但如此高瓷的手串,无论是蓝料还是绿料,价格都让新手难以接受;所以适当选择性价比较高、光泽较均匀的入门即可。
二、选 尺 寸
挑选一串绿松石的手串,不仅要考虑到手串的品相,还要着重考虑尺寸是不是适合佩戴等实际问题,选对了尺寸不仅自己戴着舒适,而且看起来更美观。小米珠:是最受女士欢迎的串儿。它的作用非常广泛,不局限于绕手几圈,也不局限只做项链,它还可以DIY成耳环、编织成绳艺、镶嵌为戒指等等。单圈手串:男士女士都热爱它!一般男士适合佩戴10mm以上的手串;女士可以选择5-10mm的手串,如果女士喜欢豪放的时尚感,那么选择10mm以上的手串也不会有人反对滴。108长串:也称多圈手串,既然绕手几圈,尺寸直径可以挑小一些,男士佩戴8mm左右的的就很适合,身材特别壮硕的当然也可以选择10mm+的霸气尺寸,除非常常挂脖子上,否则还是不宜过大。女士适合4-8mm的手串,根据手腕的粗细不同,珠子的尺寸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来进行调整。
三、合 眼 缘
文玩,玩的是坚持,盘的是岁月!绿松石极具灵性,有缘,便宠爱一生,因此合眼缘,也是决定新玩家入手的因素。一件绿松石手串,最重要的是自己喜欢,符合自己的风格,只要佩戴它就能使自己心情舒畅,这样的绿松石手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适合自己。
绿松石怎么盘玩
1、盘玩初期
绿松石怎么盘玩,绿松石盘完初期,会吸收人体汗液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会出现变色不均匀,尤其适合是白斑,这种变化是正常现象。还有些玩家刻意在身体分泌汗液旺盛地方擦拭,此时绿松石吸收的大部分只是水份不是皮质和油脂,即便是突然变色也是暂时的。看着自己的白蓝松石慢慢蜕变称油绿色,常有心旷神怡的感觉。绿松石盘玩之后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检验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比如,绿松石发黄,说明此人必有肝胆疾病。发黑时,多半这个人身体寒气比较重,因为汗液里有大量毒素所致。那么此时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
2、包浆
当绿松石继续吸收人体汗液,达到饱和状态时,绿松石内外出现两极分化,即皮质层和液状蜡层,因为密度的不同,内层极为皮质层,外层极为液状蜡层,这个时候绿松石白斑自然消失,颜色均匀,色泽亮丽,圆润光滑,就是所谓的包浆。
3、包浆挂瓷
当已经包浆的绿松石继续盘玩脱水,皮质层和液状蜡层越来越厚,特别是绿松石表层就如同瓷器一般感觉,亮晶晶的,这就是所谓的包浆挂瓷。
4、玉化
当已经包浆挂瓷的绿松石继续盘玩脱水,皮质层和液状蜡层继续增厚,当打灯光照射时,绿松石呈半透明状,犹如玉石一般,这就是所谓的玉化。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guwan/197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绿松石有小裂纹
下一篇: 瓷松绿松石发黄后还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