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乳晕周围有很多毛孔是乳腺癌中橘皮的症状吗

时间: 阅读:1287
我是个T,经常穿束胸,今天查了一下乳腺癌的症状,发现自己乳晕周围有很多毛孔,还有毛毛,会不会是乳腺癌中橘皮的症状 乳腺癌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6-28 11:30:45


乳房橘皮样改变是乳腺癌的一个典型表现,确诊需要病理检查。

指导建议:
建议到三级以上医院胸外科就诊,经体检后进一步检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6-28 14:14:37


    ������Χ�кܶ�ë�������ٰ�����Ƥ��֢״��

  • 逍遥子
    回复
    2023-06-28 14:14:37

    乳腺癌早发现早治疗,不要等到非切的地步,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在心理留下阴影,根据不同时间结合CTC生物细胞治疗可以达到良好效果。 乳腺癌早期症状表现为: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 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此外,雌激素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乳腺癌的发病期从18至70岁不等,年龄多在30至60岁之间,尤其是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的妇女应密切监测,有条件的应进行基因筛查。陈主任还提醒,由于乳房体积小,暴露在雌激素下作用面积也小,因此乳房偏小的人士相对不易得此病,但也不乏这样的病例,只有丰满的人才会得乳腺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发现变化,还是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 北京-梁**
    回复
    2023-06-28 14:14:37

    乳腺癌是女人当中非常常见的一个妇科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女人都有这个疾病的经历,而且这个疾病初期的症状与中期的是非常的不同的,有的女人不知道疾病的中期,那么乳腺癌中期的症状是什么呢?乳腺癌日常多吃什么好呢?
    1、乳腺癌中期的六个变化
    1、橘皮征:当乳腺癌患者处于中晚期时,很容易造成乳房表面凹陷,就如同橘皮一样。同时也不排除有炎性乳腺癌的可能,甚至还会累及到全部乳腺。
    2、乳腺疼痛:乳腺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一般早期的乳腺癌,有的是以疼痛为唯一症状,在侧卧时会加重。据调查,绝经后的女性出现乳腺疼痛且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这是乳腺癌中晚期症状之一。
    3、酒窝征:由于乳房深浅部肿瘤侵犯悬韧带,于是导致其失去弹性、挛缩,从而牵拉皮肤造成局部凹陷,形成酒窝状。不过也不是所有酒窝状的患者都是乳腺癌,若乳房出现慢性炎症,也会造成皮肤凹陷。
    4、乳头、乳晕发生改变也是乳腺癌中晚期症状之一。
    5、乳腺癌到中晚期时会迅速发展,随即就会侵及到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最为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
    6、当乳房肿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隆起于皮肤表面,同时伴有或不伴有皮肤表面色素沉着。
    2、乳腺癌日常多吃什么好
    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茯苓等食物,是天然的生物反应调节剂,能增强人体免疫能力,有较强的防癌作用。研究表明,多吃食用菌可为女性的乳房健康加分。
    多吃大豆食品对乳房健康大有裨益。因为,大豆和由大豆加工而成的食品中含有异黄酮,这种物质能够降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减少乳房不适。如果每天吃两餐含有大豆的食品,比如豆腐、豆浆等,将会对乳房健康十分有益。
    海带是一种大型食用藻类,对于女性来说,不仅有美容、美发、瘦身等保健作用,还能辅助治疗乳腺增生。研究发现,海带之所以具有缓解乳腺增生的作用,是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碘,可促使卵巢滤泡黄体化,使内分泌失调得到调整,降低女性患乳腺增生的风险。
    芒果也可以预防乳腺癌
    美国最新的营养学研究发现,芒果不仅有抗氧化的美容养颜效果,更有预防和抑制乳腺癌的神奇功效。
    营养专家说,芒果中带有苦味的生物活性成分丹宁是种多酚,它能对癌细胞的分裂周期产生抑制作用,但同时又不会影响正常细胞的代谢。
    因此,营养专家建议女人最好每天都食用一个芒果,以达到预防乳腺癌的功效。
    你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将芒果制作成芒果汁,但直接食用能保留更多的植物纤维,能提供更好的饱腹感,同时还有助于燃烧脂肪,所以还有瘦身功效。
    3、乳腺癌的诱因
    1.年龄
    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第一次怀孕年龄
    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3.不良生活习惯
    以吸烟、酗酒为“时髦、去夜总会、歌舞厅,通宵达旦地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喜吃煎炸食品和各种糕点甜食,而对粗粮、蔬菜却从不沾口;独身、或过了30岁才结婚生育,生了孩子不愿喂奶;还有些女子佩戴乳罩过紧或过松,失去保护乳房的作用。
    4.紧张抑郁
    在独身女子、留守女士、公关小姐、退休女工和一些中学教师中,患乳房疾病的较多,乳腺癌发病率也高。由于这些女性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孤独压抑、悲哀忧伤、苦闷失望、急躁恼怒等抑郁情绪,长期受不良情绪剌激,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进而导致内环境失衡,免疫力下降,可使胸腺生成和释放的胸腺素减少,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对体内突变细胞的监控能力和吞噬能力下降,容易发生癌肿。
    5.家族史
    如果家属中有乳腺癌患者,尤其是一级家属,其发病率要比普通人高2~3倍,这是因为她们身体的抗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在日常生活中有家族史的女性应该提高警惕,定期检查。
    6.人流次数
    人工流产突然终止妊娠,激素平衡状态被打破,增生的乳腺突然停止生长,腺泡萎缩,乳腺癌的可能性就增加,而且受到年龄的影响,18岁前做第一次人流的妇女要比未做过人流的女性危险率高150%,而自然流产与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无关。
    7.激素水平的改变
    随着环境、饮食污染的加重,以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女性的压力也原来越大,很容易发生内分泌紊乱,造成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6-28 13:13:27

    一、乳房皮肤发生变化

      1、酒窝征:乳房出现酒窝是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因为乳房深浅部肿瘤侵犯悬韧带,将导致其失去弹性、挛缩,从而牵拉皮肤造成局部凹陷,形成酒窝状。如肿瘤直接侵犯皮肤,同样会造成皮肤凹陷。酒窝征并非都是乳腺癌,乳房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瘢痕挛缩也会造成皮肤凹陷。

      2、橘皮征: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可致皮肤水肿,但毛囊处皮肤不会随着水肿,容易造成乳房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样。同时不排除炎性乳腺癌可能,炎性乳腺癌往往范围更广,甚至累及全部乳腺。

      3、局部隆起:乳房肿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隆起于皮肤表面,伴有或不伴有皮肤表面色素沉着。

      二、乳晕发生变化

      乳头下方出现肿瘤,可牵拉乳头引起乳头偏斜、乳头凹陷;侵犯乳头可致乳头溃疡、糜烂。乳腺湿疹样癌的症状是乳头结痂、脱屑、糜烂、反复不愈合。

      三、乳头出现溢液

      乳腺导管尤其是当乳腺大导管上皮增生、炎症、出血、坏死及肿瘤等病变都可发生乳头溢液。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可以呈水样、血样、浆液性或脓性,而乳腺癌以血性多见,常因污染内衣时患者自己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