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好.我乳腺癌术后4个月.天热衣服穿了很难看,请问一下能戴胸

时间: 阅读:1070
您好.我乳腺癌术后4个月.天热衣服穿了很难看,请问一下能戴胸罩吗?您好.我乳腺癌术后4个月.天热衣服穿了很难看,请问一下能戴胸罩吗?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3-06-24 23:49:17


你好,这个女性还有三天来月经,这个是处于非排卵期的,这个时候勃起的分泌物进入一般来说不会引起怀孕的

指导建议:
这个勃起的分泌物一般是前列腺液的,而且也是非排卵期的,没有阴道射精,不必过于担心怀孕的问题,继续观察即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6-25 02:02:33

    乳腺癌根治术造成腋静脉和局部的淋巴管道损伤致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障碍!形成患侧上肢和局部肿胀!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为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上肢肿胀的原因很多,如腋窝积液、头静脉结扎、切口延至上臂、腋下广泛转移、术后上臂活动迟延等。为防止上肢水肿,最好消除诱因。已出现水肿时,宜抬高患肢,使用弹力绷带包扎,避免过劳及预防感染等。
    乳腺癌病人经过手术和放射治疗后,一部分人的患侧胳膊会肿胀,一般发生在放射治疗后三个月左右。大约半年以后,局部会有侧枝循环建立,水肿会逐渐减退。但是,如果受手术、放射双重因素的影响,患侧胳膊肿胀就会存在较长时间。

    手术或化疗后,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患侧胳膊肿胀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手术后,病人要按医生的要求活动患侧。术后短期内做肘、腕、手部的运动,或将患侧胳膊沿着墙壁一天天向上举,但肩关节运动应尽量减少,拆线以后再逐渐锻炼肩关节。2.如果还要做放射治疗,因此病人宜穿质地较轻的柔软衣服,减少避免对皮肤的磨擦,保持其干净和干燥,不能用毛巾猛擦,不要接触刺激皮肤的东西。3.尽可能不在患侧胳膊打静脉和肌肉针,也不宜在患侧胳膊抽血、测血压,用健侧胳膊比较适宜。4.患侧不要提取重物,避免虫咬、蚊叮等,戴手表、手镯时应松紧适宜,衣服的袖口也应松紧适宜。

    此外,预防患侧胳膊的感染,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手术或放疗后最初的一个阶段。对于乳腺癌病人来说,如果患侧胳膊不小心碰破了,要及时消毒、包扎,否则就可能发生炎症,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胳膊肿胀,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乳腺癌术后功能恢复锻炼:
    乳癌术后需进行握拳、屈腕、屈肘、摸高和肩关节活动范围的锻炼,要求病人术后两周内达到术侧手臂能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部,才不致影响生活自理。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步骤:

    (1)术后1-3日(卧床阶段)练习伸指、握拳、屈腕运动。

    (2)术后3-5天(负压吸引拔除)练习坐位屈肘运动。

    (3)术后5-8天(胸带松解)练习用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

    (4)术后9-13天练习患侧上肢伸直,抬高和内收、屈曲,肩关节抬至九十度,达到平肩水平(可由护士协助)。

    (5)术后14天始练习关节,双手放颈后,由低头位练至抬头挺胸位,进而练习手越过头顶摸到对侧耳部;开始练习术侧手扶墙抬高,直至出院前进行鉴定。

    (6)出院后继续练习扶墙抬高,并逐渐以肩关节为中心,做向前、向后的旋转运动及适当的后伸和负重锻炼。

    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项目”--乳腺癌术后功能康复护理操,其配套图书和光盘定货推广活动10月10日在兰州市举行。这是我国首套针对乳腺癌患者康复和保健的功能康复护理操。

    据了解,这套有氧护理操是甘肃省科委于2000年立项研究的,甘肃省肿瘤医院经过对乳腺癌患者4年的训练实践,患者水肿大大减轻,功能恢复快,效果很好,很多患者可正常生活。同时,中老年妇女、职业女性进行有氧护理操锻炼及合理保健,还可以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

    目前,乳腺癌发病上升为妇科肿瘤的第一位,虽然术后5年患者生存率达到96%,但乳房及周围肌肉切除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障碍,患者身体功能同时受到了很大伤害,例如乳腺癌患者要像正常人一样抬举胳膊等活动十分困难,影响了生活质量。

    女性有氧运动操项目负责人徐文红:乳腺癌有氧术后康复操是顺应了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从患者的肢体功能、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方面综合康复,目的是通过步行、医疗体操和经络按摩相结合的运动方式,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中期进行康复训练,通过局部肢体运动和全身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促进她的功能康复。/xwzx/anews.asp?id=17043
    当然具体地说,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复查!根据您母亲的情况来具体安排!希望您的母亲早日康复!

  • 北京-梁**
    回复
    2023-06-25 02:02:33

      什么是乳腺癌

      乳房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系源于乳腺的上皮组织(乳癌),少数可源自乳房的各种非上皮组织(各种肉瘤),偶可见到混合性的癌肉瘤。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群发病为23/10万;占女性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什么原因引起乳腺癌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乳腺癌有什么症状

      乳癌最早的表现是患乳出现单发的、无痛性并呈进行性生长的小肿块。肿块位于外上象限最多见,其次是乳头、乳晕区和内上象限。因多无自觉症状,肿块常是病人在无意中(如洗澡、更衣)发现的。少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刺激和乳头溢液。肿块的生长速度较快,侵及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的改变,出现一系列体征。如: 肿瘤表面皮肤凹陷;邻近乳头的癌肿可将乳头牵向癌肿方向;乳头内陷等。癌肿较大者,可使整个乳房组织收缩,肿块明显凸出。癌肿继续增长,形成所谓“桔皮样”改变。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

      乳癌发展至晚期,表面皮肤受侵犯,可出现皮肤硬结,甚者皮肤破溃形成溃疡。癌肿向深层侵犯,可侵入胸筋膜、胸肌,致使肿块固定于胸壁而不易推动。

      乳癌的淋巴转移多表现为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初为散在、无痛、质硬,数目较少,可被推动;以后肿大的淋巴结数目增多,互相粘连成团,与皮肤或腋窝深部组织粘连而固定。少数病人可出现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癌的远处转移,至肺时,可出现胸痛、气促、胸水等;椎骨转移时,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肝转移时,可出现黄疸、肝肿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形式的乳癌(如炎性乳癌和乳头湿疹样癌),其发展规律和临床表现与一般乳癌有所不同。

      乳腺癌需要做哪些检查

      对于性质待定而高度可疑癌肿的乳房肿块,活组织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如何治疗乳腺癌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较多,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目前大都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乳腺癌的手术疗法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仍是乳癌治疗的主要手段,而且对早期尚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癌疗效最为满意。

      2.放射治疗:通常用于手术后,以防止局部复发。对于晚期乳癌的放射治疗,可使瘤体缩小,有的甚至可使不宜手术的乳癌转移为可手术切除。对于孤立性的局部复发病灶,以及乳癌的骨骼转移灶均有一定的姑息性疗效。但对早期乳癌确无淋巴转移的病人,不必常规进行放射治疗,以免损害人体免疫功能。

      3.内分泌治疗:凡不宜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原发晚期乳癌,雌激素受体测定阳性者,可单独或合并内分泌治疗。所用药物及手段因月经情况而异。

      4.化学药物治疗: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环磷酰胺,洛莫司汀,苯丁酸氮芥)。

      发病率及发病人群

      乳癌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为23/10万。临床主要表现是乳块。 本病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亦即更年期前后的妇女。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性激素紊乱有关。男性亦可发生乳癌,常继发于男性乳腺增生症。本病治疗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要,因此,早诊断,早手术治疗是关键。

      【临床表现】

      1.乳腺内无痛性肿块,增大较快,局部皮肤可凹陷或呈“桔皮样”改变,可有乳头抬高或内陷。

      2.肿块质地硬,不光滑。可与皮肤或胸大肌粘连固定。

      3.同侧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诊断依据】

      1.乳腺内无痛性肿块,质硬,不光滑。

      2.X线钼靶摄片协助诊断。

      3.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切片检查可确诊。

      【用药原则】

      1.化学药物抗癌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其可杀灭播散在血循环中的癌细胞,这是手术或放射治疗所不能及的。因此,对于各期乳癌都可应用多种药物联合的抗癌治疗,用药框限以“A”为主。

      2.对于有骨骼转移,或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应辅以激素治疗,其用药框限以“B”为主,晚期病人可选用“C”项药。

      【辅助检查】

      1.早期乳癌病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中、晚期病者需t解远处转移情况,检查专案可以包括“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改良根治性切除后,切口愈合,无并发症。

      2.好转:肿瘤姑息性切除,切口愈合,无并发症,或经非手术治疗后,肿块缩小。

      3.未愈:肿瘤未切除,且经非手术治疗后,肿块无缩小。

      乳腺癌是否遗传

      乳腺癌有遗传与非遗传两种类型。一般在绝经期后发生的单侧乳腺癌是非遗传性的,而绝经期前发生的双侧乳腺癌则常是遗传性的。如果只是发生乳腺癌,一般是多基因遗传。这种情况下,其后代发生此病的风险是常人的7-8倍,发病率为10%。如果不仅得乳癌,而且同时得软组织肉瘤,其后代得此种病的机会在50%以上。

      上辈人在年轻时患乳腺癌,那么下辈人得乳腺癌的机率可能比其他人高些,但要准确地预测遗传风险还要考虑其家族中其他成员的患病情况及上辈人的病史。目前还无法用医学检查来测某人是否可能患乳腺癌,但是,现代医学已具备了较先进的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手段,养成自我检查及检测乳房的习惯,经常到正规的医院做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和排除危险因素。而且 注意。因为不少少女乳头有凹陷,所以要注意,有可能是乳癌。
      (传统治法):初宜舒肝解郁,可服神效栝楼散,或乳岩方,或犀黄丸,或犀黄丸与和乳汤加味早晚交替服用。外用大蟾酥六只,每日早晚取一只剖腹去内脏,以皮贴于疮口,拔其毒外出,一日一换。均非能治愈之法。

      乳腺癌食疗
      乳腺癌的饮食原则● 配合治疗要灵活。乳腺癌的病人在手术前后努力进餐、增补营养。在放疗期间,病人的饮食应力求清淡适口,不宜多进厚味腻胃之品。
      ● 合理安排巧烹调。乳腺癌病人在完成治疗计划之后,适当选食对防治乳癌有益的食品,对治疗乳腺癌是十分必要的。
      多吃些海产品:紫菜、海带、海蜇、海参、淡菜、牡蛎等。
      豆类:绿豆、赤豆、绿豆芽等。
      菜:芋艿、荸荠、茭白、冬瓜、口蘑、猴头菇、香菇、番茄等。
      水果:橘子、苹果、山楂、鲜猕猴桃等。
      其他:乌龟、甲鱼、黑鱼、薏米、木耳等食品。
      ● 治疗期间应视病情选服白参或西洋参,治疗结束后每值冬令,仍可进补参类。
      ● 饮食要有节,不宜过量。过度营养及肥胖对治疗乳腺癌,有不利影响。在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长期生活中,应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恪守饮食有节不过量的原则。在饮食安排上,对每天的总摄入热量、脂肪以及糖的量都要做到胸中有数,切忌暴食暴饮。

      ● 配合治疗要灵活。乳腺癌的病人在手术前后努力进餐、增补营养。在放疗期间,病人的饮食应力求清淡适口,不宜多进厚味腻胃之品。
      ● 合理安排巧烹调。乳腺癌病人在完成治疗计划之后,适当选食对防治乳癌有益的食品,对治疗乳腺癌是十分必要的。
      多吃些海产品:紫菜、海带、海蜇、海参、淡菜、牡蛎等。
      豆类:绿豆、赤豆、绿豆芽等。
      菜:芋艿、荸荠、茭白、冬瓜、口蘑、猴头菇、香菇、番茄等。
      水果:橘子、苹果、山楂、鲜猕猴桃等。
      其他:乌龟、甲鱼、黑鱼、薏米、木耳等食品。
      ● 治疗期间应视病情选服白参或西洋参,治疗结束后每值冬令,仍可进补参类。
      ● 饮食要有节,不宜过量。过度营养及肥胖对治疗乳腺癌,有不利影响。在乳腺癌病人治疗后的长期生活中,应在保证营养需要的前提下,恪守饮食有节不过量的原则。在饮食安排上,对每天的总摄入热量、脂肪以及糖的量都要做到胸中有数,切忌暴食暴饮。

      乳腺癌食疗乳腺癌食疗做辅助有利乳腺癌的治疗,下面介绍几张乳腺癌食疗单方: 1、当归汤
      〔配料〕 当归15克、牛膝10克、木通10克、茯苓15克、赤小豆100克、鲤鱼500克、葱、蒜、姜、食油、盐、米醋适量。
      〔制法〕 将药材洗净包好,与鲤鱼一起炖2小时。
      〔用法〕 食汤,每日1剂,分2次饮用。
      〔功效〕 活血消肿。用于乳腺癌肿胀者。
      2、滋补汤
      〔配料〕 熟地20克、大枣20克、女贞子10克、黄芪20克、鸡250克、食油、葱、姜、蒜、盐适量。
      〔制法〕 将药材洗净用纱布包好,与鸡块同炖2小时即可。
      〔用法〕 食肉喝汤,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补气养血。用于乳癌术后或放化疗后体虚者。
      3、猪血粥
      〔配料〕 猪血100克,大米50克,枸杞子15克,食盐适量。
      〔制法〕 将大米与猪血煮粥(1小时),熟时加入葱花、食盐。〔用法〕 食用。
      〔功效〕 补血止血。用于乳腺癌红、白细胞下降。
      4、陈皮鸡
      原料:陈皮5g,当归10g,黄芪12g,花椒5g,生姜2片,鸡1只。
      制作:将鸡宰杀弃毛,剁去头爪,洗净,从肛门口下方切一小口,取去内脏,然后取酱油、黄酒调匀,将鸡抹遍备用。炒锅置旺火上,放茶油或菜油适量,烧至九成热,下鸡,炸成金黄色捞出,投入沸水中煮3分钟,去浮油,将以上中药塞入鸡腹内,盛于瓦罐里,加清水适量,煮沸后,撇净浮油,煮熟,撒入精盐煮2分钟,撒入葱花、料酒、鸡精,弃药渣食鸡喝汤。
      陈皮鸡,色彩鲜艳,清香可口。适用于乳腺癌中、晚期症见气血亏虚,血象下降,微有低热者食用,中老年久服,益寿延年。
      5、枳壳蛋
      原料:延胡索10g,枳壳15g,鹌鹑4个,蜜糖适量。
      制作:延胡索、枳壳洗净,鹌鹑蛋煮熟弃壳备用。锅置旺火上,放水适量,下延胡索、枳壳、蛋,用小火煮20分钟,调入蜂糖即可食用。
      枳壳蛋,滋味鲜美,补五味,益中续气,实筋骨,消结热,消痰止痛之功。适用于乳腺癌胸胁胀痛者食用。
      莲子肥肠
      原料:莲子30g,淮山20g,苡米10g,芡实、茯苓各15g。
      制作:将精盐或面粉与肥肠一起反复搓揉以除去粘液,同时还应撕尽肠内油筋,反复用水漂洗干净为止,将肥肠投入冷水锅中加热至沸腾时,撇尽锅中浮沫,捞出趁热将肥肠改刀成2~4cm的片;将蒜去皮,用小刀将蒜两端修齐;莲子、苡米、芡实洗净弃杂;淮山切片备用。锅置旺火上,加少许茶油烧8成热,下肥肠煸炒,炒至肥肠表面水分干时加入鲜汤煮沸,撇尽浮沫后改小火加入苡米、淮山、莲子、茯苓煮熟,撒人精盐、胡椒粉、八角、花椒、料酒调味,烧熟,下入大蒜同烧至肥肠熟软。撒人味精、香油即可食用。
      五味同食健脾止泻,增进食欲。适用于乳腺癌手术后,纳差,粘液便患者食用。
      6、海带萝卜粥
      原料:海带15g,萝卜150g,糯米100g。
      制作:海带用冷水浸12小时,洗净切泥;萝卜洗净切小丁,糥米洗净去杂,锅置旺火上煮沸后。下糥米煮熟,加海带、萝卜煮稠,撒入精盐、姜末和匀即可食用。
      海带萝卜粥,软坚散结以抗癌。适用于乳腺癌患者出现痰湿证候者食用。

      乳腺癌预后
      与乳腺癌预后因素相关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的有肿瘤侵犯范围及病理生物学特性有关。
      ( 一 ) 肿瘤侵犯范围
      1 .肿瘤大小:在没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原发灶越大和局部浸润越严重,预后越差。
      2 .腋淋巴结转移:腋淋巴结无转移时预后好,有转移时预后差。且转移数目越多预后越差。转移位置高,预后差。
      3 .远处转移:多于 1 年左右死亡。
      ( 二 ) 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的侵袭性以及宿主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特殊型乳腺癌的预后较非特殊型好,非特殊型癌中非浸润性癌比浸润性癌预后好,分化好的肿瘤预后比分化差的好。有些肿瘤恶性程度高,在生长迅速时可出现坏死,肿瘤坏死严重说明肿瘤的侵袭性强,预后较差。
      ( 三 ) 临床分期 TNM 分期为临床医师所熟悉,期别高预后差。但需认识两点,其一,从分期来讲同属一个期别的病例,腋淋巴结有无转移较肿瘤大小更为重要;其二、临床腋淋巴结检查有无转移常有误差。
      ( 四 ) 甾体激素受体与预后 甾体激素受体测定不仅可作为选择激素治疗的参考,也可 作为估计预后的一个指标,受体阳性病人的预后较阴性者好,两者的预后相差约 10 %,尤其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更明显。在雌激素受体和孕酮受体中,孕酮受体更为重要,两项都是阳性者的预后较单一项阳性或两项都是阴性者预后好。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固素很多,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应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估计病人的预后。
      影响乳腺癌预后的固素很多,其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应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估计病人的预后。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困素;
      (2)年龄:一般认为年轻的病例肿瘤发展迅速,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
      (3)原发灶大小和局部浸润情况:在没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原发灶越大和局部浸润越严重,预后越差;
      (4)淋巴结转移;
      (5)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6)甾体激素受体;
      (7)细胞增生率及DNA含量;
      (8)癌基因。
      乳腺癌的病因问题尚未解决,故真正可用于一级预防的手段极为有限,但谨慎地提出几种降低乳腺癌危险性的措施是有可能的,如青春期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鼓励母乳喂养婴儿,更年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更年期后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及脂肪摄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等。
      应用手术治疗乳腺癌已有很长的历史,手术范围有各种变化。近年来,由于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了新的概念,有认为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全身性疾病,同时为了保存乳房的外形和上肢功能,开展了多种小于全乳切除的手术并综合应用放疗及化疗。在欧美等国,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正不断减少,作局部切除手术及放射治疗的病例已达乳腺癌患者的20%~30%,并同时考虑作乳房重建术。当前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是否为恶性肿瘤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而是要求为术后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数据,如观察血管、淋巴管浸润,受体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的基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各项检测来判断病人的预后,进而对有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临床困素;
      (2)年龄:一般认为年轻的病例肿瘤发展迅速,淋巴结转移率高,预后差;
      (3)原发灶大小和局部浸润情况:在没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的情况下,原发灶越大和局部浸润越严重,预后越差;
      (4)淋巴结转移;
      (5)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
      (6)甾体激素受体;
      (7)细胞增生率及DNA含量;
      (8)癌基因。
      乳腺癌的病因问题尚未解决,故真正可用于一级预防的手段极为有限,但谨慎地提出几种降低乳腺癌危险性的措施是有可能的,如青春期适当节制脂肪和动物蛋白质摄入,增加体育活动,鼓励母乳喂养婴儿,更年期妇女尽量避免使用雌激素,更年期后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及脂肪摄入,避免不必要的放射线照射等。
      应用手术治疗乳腺癌已有很长的历史,手术范围有各种变化。近年来,由于对乳腺癌的发展有了新的概念,有认为乳腺癌自发病起即是一全身性疾病,同时为了保存乳房的外形和上肢功能,开展了多种小于全乳切除的手术并综合应用放疗及化疗。在欧美等国,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应用正不断减少,作局部切除手术及放射治疗的病例已达乳腺癌患者的20%~30%,并同时考虑作乳房重建术。当前在乳腺癌的诊治方面,已不仅仅是满足于是否为恶性肿瘤及有无淋巴结转移,而是要求为术后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数据,如观察血管、淋巴管浸润,受体测定,流式细胞仪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中各时相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癌基因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不少与乳腺癌的预后有关的基因。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通过各项检测来判断病人的预后,进而对有高度复发危险的病例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乳腺癌分期
      乳腺癌的临床分期,系指癌瘤生长和扩散情况而言,分期的确定是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依据,如癌瘤的蔓延范围,其沿淋巴道、血道扩散情况及详细的病史、体检和一系列其它检查等。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归纳如下:
      TNM国际分期法
      原发肿瘤(T)分期:
      Tx 原发肿瘤情况不详(已被切除)。
      T0 原发肿瘤未扪及。
      Tis 原位癌(包括小叶原位癌及导管内癌),Paget病局限于乳头,乳房内未扪及块物。
      T1 肿瘤最大径小于2Cm。
      T1a 肿瘤最大径在0.5cm以下。
      T1b 肿瘤最大径0.5~1cm。
      T1c 肿瘤最大径1~2cm。
      T2 肿瘤最大径2~5crn。
      T3 肿瘤最大径超过5cm。
      T4 肿瘤任何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皮肤。
      T4a 肿瘤直接侵犯胸壁。
      T4b 乳房表面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水肿),皮肤溃疡或肿瘤周围皮肤有卫星结节,但不超过同侧乳房。
      T4c 包括T4a及T4b。
      T4d 炎性乳腺癌。
      区域淋巴结(N)分期:
      N0 区域淋巴结未扪及。
      Nx 区域淋巴结情况不详(以往已切除)。
      N1 同侧腋淋巴结有肿大,可以活动。
      N2 同侧腋淋巴结肿大,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粘连。
      N3 同侧内乳淋巴结有转移。
      远处转移(M)分期:
      Mx 有无远处转移不详。
      M0 无远处转移。
      M1 远处转移(包括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根据以上不同的TNM可以组成临床不同分期:
      0期 TisN0M0
      I期 T1N0M0
      Ⅱa期 T0N1M0;T1 N1*M0(*N1的预后同N0);T2N0M0
      Ⅱb期 T2N1M0;T3N0M0
      Ⅲa期 T0N2M0;T1N2M0;T2N2M0;T3N1,2M0
      Ⅲb期 T4,任何N,M0;任何T,N3M0
      Ⅳ期 任何T,任何N,M1
      在此分期中,Tis在临床上只能有paget病限于乳头者,其他原位癌均不能作临床诊断,而N3(内乳淋巴结的转移)在临床亦是不能触及的。

      乳腺癌预防
      从吃上“封锁”乳腺癌 要舍得“口福”
      有句笑话说,上海乳腺癌的发病率与上海人的体重一起“蒸蒸日上”。有人要问了,体重和乳腺癌有什么关系?关系可真不小,看看这组数据就知道了:如以70公斤为标准体重,每增加10公斤,乳腺癌的发生率提高20%,而60岁左右的女性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这个数字还是很吓人的!
      上海为什么在乳腺癌发病率上是全国“冠军”?我看,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结构的变化有关。统计显示:上海城区居民饮食结构中脂肪占总热能的比例1959年为9.5%,1982年上升到24.2%,到1992年不得了,达到31.2%,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30%的限值,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现在虽然没有统计,但这个数据一定更高了。而人体内过多的脂肪能转化为类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增生,结果就不用多说了。另外,大量摄取脂肪,还会导致身体免疫机能降低,给癌症造成可乘之机。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出发,女同志还是有必要保持传统的低脂肪、高纤维膳食的习惯。
      对于身体“发福”的女同志,我都劝她们少吃肉类高脂肪食物,而且定期去医院检查。不少人很不情愿:“这不让吃,那不让吃,人活得有啥意思!”我就告诉她们,如果舍不得这点“口福”,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多运动,有规律地长期运动。在各行各业中,运动员的乳腺癌发病率最低,天天大运动量,消耗了多余的脂肪,身上没有赘肉,体内的雌激素保持在低水平,当然就不会与乳腺癌“有染”了,国外有人做过统计,育龄妇女每周平均进行4小时的体育锻炼,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要减少60%。
      避免饮酒: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很少饮酒者高,每日饮酒1杯或l杯以上者,患乳腺癌危险性比很少饮酒者增高45%以上,这种危险性在绝经前妇女中最为显著。目前认为,酒精可刺激脑垂体前叶催乳素的分泌,而催乳素又与乳腺
      癌发生有关。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前后的女性,应戒酒或少饮酒。
      少喝咖啡:咖啡、可可、巧克力,这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黄嘌呤可促使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又与乳腺癌发生有关。女性特别是绝经前妇女,如果过多地摄取这类食物,随着咖啡因的大量摄入,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地增加。因此,女性尤其是中年以上的女性,应少饮咖啡,少吃巧克力。
      多吃白菜和豆制品:白菜里含有一种化合物,约占白菜重量的1%,能帮助分解雌激素。豆制品则含有异黄酮,能有效抑制乳腺癌的发生。此外,玉米、食用菌类、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类水果等蔬果也有作用。
      多吃鱼:据有关报道,鱼类食品吃得较少的美国、瑞士、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国家的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均较高,而摄取鱼类食品较多的日本,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则较低。专家们说,鱼类中含有一种脂肪酸,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经常适当地多吃些鱼,对预防乳腺癌十分有益。
      保健品别乱吃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高了,不少爱美的女性担心自己“青春早逝”,经常服用一些女性保健品,特别在进入更年期后,失眠、精神紧张等症状一出现,就更慌了,而亲朋好友出于关心的目的,也往往把保健品当作礼品送给她们。殊不知,这里面弄不好就会“花钱买罪受”、“好心办坏事”。前不久,我碰到一位女性患者,40多岁,平时很注意自己的饮食,也没有家族病史,说什么也不相信自己患上了乳腺癌,她说:“我这半年坚持服用××品牌的口服液,难道还会‘吃’出病来?”我当即告诉她:“问题就在这里,这毛病十有八九是保健品弄出来的。”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女性保健品,包括不少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雌激素是一把“双面刃”,确能延长女性的“青春期”,但也就带来了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癌变。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轻信广告,选择保健品也要因人而异,能不吃的,尽量别吃,一定要吃,也要弄清楚其中的成分,自己没把握的,多问问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自己想当然地乱吃,当心后悔莫及。
      生育也别太晚
      很多都市女性因为工作节奏紧张、保持身材等原因,不愿意生育或推迟到30岁以后生育,这很要不得。因为这很有可能使她们失去一次增强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是雌激素的“对头”,雌激素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出来“消肿”。所以,怀孕、分娩、哺乳虽然辛苦,但带给女同胞的不仅是可爱的下一代,还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疾病能力,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就越有利。
      新加坡癌症研究中心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比生育过的妇女大得多,这种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30岁以后才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性比20岁以前生育第一胎的妇女高出了2到5倍。德国东西部妇女患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不同,原东德地区的妇女患乳腺癌的比例要低得多,后来发现,主要是因为原东德妇女一般生育较早,而且平均有3到5个孩子。因此,我奉劝女同志在选择要不要生、什么时候生育时,要把这点考虑进去。
      要从娃娃抓起
      看到这个标题,大概有人要说我是小题大做,但我要严肃地告诫大家: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足够重视。乳腺癌主要是一个成人病,但已经表现出低龄化趋势,我收治的最小的患者只有15岁。这么小怎么会发这个病?开始我也很奇怪,仔细了解后,发现她是典型的性早熟,11岁就有了初潮。平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疼爱得不得了,营养品、补品一个劲让她服用,我告诉他们,你们这样“宝贝”孩子是在帮倒忙,孩子这病可能就跟吃多了补品、摄入过多的性激素有关。家长一听都傻了!
      现在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自然视为掌上明珠,拼命给孩子增加营养,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不算,还从市场上盲目购买儿童食品给孩子补身体,其中不少补品就含有激素,促使女孩子的生长发育加速。据统计,上海女孩子的月经初潮年龄已经由16岁提前到了13岁,初潮来临,说明孩子开始性发育,雌激素开始作用于乳腺组织。女性月经史的延长,意味着乳腺组织更长久地暴露在雌激素的作用之下,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已经表明:女性初潮年龄提前一年,一生中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增加20%。所以,我说预防乳腺癌要从娃娃抓起,决不是危言耸听。
      乳腺癌不是女性“专利”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不少人可能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事实就是如此,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利”。凡有乳腺组织的部位都可以发生乳腺癌。女性的乳腺组织是乳腺癌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但男性也有乳腺导管上皮组织,也可以癌变,一般发病年龄在50岁以后。
      那么,哪些男同志最

  • 成都-陈**
    回复
    2023-06-25 02:02:33

    乳腺癌晚期患者究竟能够活多久,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与晚期乳腺癌的转移部位、治疗方案都有关系。

    本文按住转移的部位分别讲述:

    什么是晚期乳腺癌:

    晚期乳腺癌指:有远处器官,如肝、肺、骨、脑等转移的乳腺癌。

    一、晚期乳腺癌骨转移:

    首先,在骨转移的恶性肿瘤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病因。

    乳腺癌骨转移:以胸椎、腰椎、盆骨最常见,其次是肋骨、股骨等部位。骨转移的发现:常常是由于固定位置的疼痛,或出骨折等意外发现。

    乳腺癌骨转移的检查:核素骨扫描(ECT)、CT、X光片等。必要时可以做磁共振了解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骨转移的预后: 单纯的骨转移(无其他器官的转移)的患者可以长期存活,治疗上可以应用双磷酸盐药物(唑来膦酸)对症治疗。

    二、晚期乳腺癌肝、肺转移:

    肺转移:典型症状是咳嗽、胸闷、偶有咳血痰的症状。但是,临床上很多患者也没有症状,是通过定期复查胸部CT或者胸片的时候发现肺部结节的。

    肝转移: 早期可无症状,或有肝区的胀痛不适、腹胀、黄疽、食欲减退、乏力、体重减轻等一系列非特异症状。晚期可有肝区剧烈疼痛、肝硬化、腹水等。

    肝、肺转移的预后: 与转移灶的性质相关,如果是激素受体阳性,单发转移灶,可以通过解救化疗,射频消融、甚至手术来缓解,或者通过氟维司群等内分泌治疗,患者得到长期生产。

    但是对于肝肺的多发转移病灶,效果差,自然病程约6-12个月左右。因此,建议患者定期检查肝肺CT。

    三、脑转移:

    乳腺癌脑转移是预后最差的一种,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化疗效果差,多通过放疗等来治疗。

    脑转移的患者自然病程多在半年以内。

    乳腺癌术后定期复查项目:抽血肿瘤标志物,乳腺及腋窝淋巴结彩超,肝胆彩超,胸片等。

    乳腺癌晚期的生存时间不能一概而论,根据转移的部位、病理及基因分型,生存时间差别巨大。

    虽然都是乳腺癌晚期,但根据医学分期,只要出现远处转移就算是晚期了,所以,这里面就有单发的远处转移,还有多发的远处转移;有颅内的转移,还有颅外的转移等。

    一、根据转移瘤情况

    一般来讲,单发的转移,或者叫“寡转移”,因为病灶局限,可以采用局部联合全身治疗,通过局部手术、射频消融、伽马刀等治疗方式打掉转移病灶,后续再行全身治疗,仍有望达到完全缓解,长期生存。

    但如果是多发转移,也就失去了打掉所有转移瘤的机会,生存期较寡转移就要差的多了,但生存时间的长短还要看肿瘤的病理及基因分型。

    颅内的多发转移预后最差,因为脑转移直接危及了患者的生命,所以,多发的脑转移一般生存期较短。

    二、病理及基因分型

    三阴类型的乳癌预后最差,因为除了化疗以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所以生存期较短。

    而激素受体阳性(HR+)、Her-2阴性的乳腺癌,除了化疗控制以外,还有内分泌治疗的机会,所以,即使出现了远处转移,仍然有望较长时间控制。

    对于Her-2过表达型(Her-2+)的患者,由于有强大的抗Her-2靶向药可用,所以,晚期患者仍有望较长时间控制病情。

    总之,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是1-2年,也可以是3-5年,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达到10年以上,需要看病人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的多少、患者对治疗的敏感性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状况等,都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

    回到这个问题,乳腺癌晚期患者还能活多久?这个问题要是大概来回答,有各种可能,一个月,几个月,半年,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或更长,都有可能。你看,这说了等于没说。因为同样是乳腺癌晚期,不同病人的病情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远处转移,只是骨转移,和肝转移,脑转移当然不是一样的,脑转移比骨转移要差得多。比如,同样是肝转移的乳腺癌,ER阳性的乳腺癌,比三阴性乳腺癌要好,治疗手段更多,预后更好,生存时间有时相差很多大。当然,是否积极治疗,治疗是否规范也影响生存时间的长短。

    还是那句话,不要一听是晚期,就开始算还能活久,好好找靠谱的医生评估病情,积极治疗,很多乳腺癌可以生存很长时间,当然,也不是所有病人,所以要根据具体病情。

    各期乳腺癌术后生存期:乳腺癌还能活多久?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日益趋高,并且发病人群也呈低龄化趋势。乳腺癌至今仍无法做到一级预防,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十分重要。典型的乳腺癌表现有:乳房中能触摸到无痛性包块,包块边缘模糊,能活动度低,有时会有乳头溢液、乳头内陷或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等。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医,有利于发现早期病变。那么,得了乳腺癌应该怎么治疗?

    手术在乳腺癌的诊断、分期和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手术为基础,联合其他放化疗手段,实现对乳腺癌的根治,避免复发。近年来,由于对乳腺癌的深入认识,发现乳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范围的大小似乎并不能影响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因此,保乳手术也随之产生。Ⅰ、Ⅱ期乳腺癌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可选择保留乳房手术,对于不适合保乳的患者,在切除乳房后还可以进行乳腺重建,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信心。同时,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可以使腋窝淋巴结没有转移的患者避免进行传统的腋窝淋巴结清扫,减少患者术后上肢水肿、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放化疗是治疗乳腺癌重要的辅助手段,同时,在患者手术前还可进行新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只要针对未发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以全身性系统治疗作为乳腺癌的第一步治疗。新辅助治疗包括辅助化疗,辅助靶向治疗和辅助内分泌治疗。目前的循证医学表明,相同方案和疗程的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术后)的疗效是相近的,但却可以使部分不能手术的患者获得手术机会,以及使更多患者获得保留乳房的可能性。

    各期乳腺癌的术后治愈率是多少?

    乳腺癌分为四期,其中Ⅰ期是指乳房内有相应肿块,出现了癌细胞但未扩散,乳腺肿块2cm,此时乳腺癌的治愈率可达95%;Ⅱ期乳腺癌拥有75%左右的治愈率,2cm乳腺肿块5cm,已经开始或准备侵犯淋巴结,此时若及时诊治,可以从局部治疗开始操控乳腺癌;Ⅲ期乳腺癌的乳腺肿块5cm,癌细胞已经扩散侵犯到淋巴系统甚至扩散到皮肤,此时需要进行全乳房切除并配合全身治疗,其治愈率一般在55%左右;Ⅳ期乳腺癌是最晚期,此时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只有10%左右的治愈率。乳腺癌治愈之后,还有五年或十年的复发期,五年之内或十年之内,若不再复发,那么乳腺癌便已被治愈,不必再担心。

    乳腺癌术后应注意什么?

    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约为73%(71.2%-774.9%),在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可达80%,乳腺癌的总体生存情况好于其他恶性肿瘤。研究报道,乳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会影响预后。患者的膳食影响、体重变化、吸烟饮酒等个人生活方式与肿瘤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1、术后及时放化疗:放疗、化疗可以进一步帮助清除残余癌细胞,患者应根据具体的手术方式、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合理选择。

    2、精神放松:乳腺癌是一中严重的疾病,但并不是不治之症,亲属们要给予患者最大的体贴和爱护,让患者能勇敢说出思想上的恐惧和苦闷再加以安慰,从而消除患者的恐癌心理和精神压力,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提高患者生活的信心和乐趣,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3、补充营养:患者术后应适度补充营养,可以帮助身体顺利度过手术关,促进伤口的愈合,但不能过于油腻也不能过量饮食。营养不良及其造成的肥胖不利于乳腺癌的康复。术后仍需放化疗的患者,可能会经历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肠胃反应,此时应坚持服用易消化、不油腻的食物,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能量。

    4、适量运动:乳腺癌患者上肢可能会由于手术的影响从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如上举受限等。因此患者应尽早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术后的康复锻炼。需要注意的是,活动应循序渐进,避免用力过度影响伤口愈合。患者术后一周上肢不要进行剧烈活动,有积液的患者活动暂缓,但尽量不要停止锻炼。

    5、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远离吸烟环境,尽量少喝咖啡、茶等,避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摄入,保持大便通畅。

    6、坚持随访:乳腺癌术后应坚持随访复查,一般在术后半年内第一次复查,术后2年内都推荐半年复查一次,如果没有变化则延长为1年一次。

    乳腺癌晚期能活多久?这个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个体情况不同,所以无法预测个人究竟能活多久。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癌症的分期、分型以及治疗反应等不同,有些人可能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

    即便是晚期乳腺癌,随着现代治疗技术的发展,很多患者也能获得长期带瘤生存,甚至长期无瘤生存。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协会统计资料显示,即便是出现晚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可达到20%以上(指每100位新诊断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就有20位以上患者能生存超过5年。)

    国内很多大型三甲医院的治疗水平已经很接近国际水平,而且,这个数据也是统计5年以前的患者生存率情况。近几年还有新药不断上市应用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例如CDK4/6抑制剂爱博新(哌柏西利胶囊),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如来曲唑、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用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可明显延长肿瘤的控制时间(延长10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其他更多新药还有PAPR抑制剂,以及免疫疗法也在积极开展临床试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晚期患者能生存超过5年,甚至更长。

    一看到这个问题,真让人感慨,真是经常面对,又难以回答的问题。

    这个问题有几个最,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问医生的问题,是患者家属背着患者最常问医生的问题,是多大牌的专家都无法准确给出答案的问题,是最让大夫不愿意面对的问题,也是医学研究者最想让这个答案无限期延长的问题。

    不知提问者是什么角色,患者,还是家属,一般对患者,医生会尽量说的很长或很模糊,让患者抱有希望,对家属,则尽可能说的很短,让家属有心理准备,让家属尽可能理解和平和面对晚期癌症患者终末期的状态,并让家属有行为准备,比如帮患者完成一些愿望,尽量让亲人陪伴之类的人伦帮助。

    说句实在话,一个有经验的医生,对于晚期的癌症,根据治疗的反应,疾病的进程,大概是可以判断出患者还有多少生存的时间,虽然这个判断一般部不那么精确,比如会表述为1-2个月/4-6个月/不超过半年等等。但当医生说出这个时间时,内心也是无奈和低落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时不时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本以为最多活三个月的,最后活了远超过这个时限。所以对于乳腺癌晚期的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报有希望。首先,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多样,就像有十八般武艺,到了最后,各种招式换着用用,有时会有作用,其次,乳腺癌的研究在各种实体癌中,有效率是远远领先的,各种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方式都可以使用,尤其在经济调节允许的情况下。另外,我们把乳腺癌出现远处转移称为晚期乳腺癌,但转移的部位不同,生存期也有很大差别,脑转移生存时间很短,好像一位姓姚的年轻歌手就是因为脑转移去世的,但如果是骨转移,则可以长期存活,数年的时间的很常见。还看乳腺癌的类型,如果对药物敏感,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疗效。

    我们所说的晚期乳癌的生存时间,都是平均时间,也就是说,过去一段时间内,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若干个某脏器转移的乳癌患者,平均存活了多少时间,这是个回顾的统计结果,那么这个时间指标,对于个体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因为没人预测出那个患者的生存时间在这个平均数上还是下,就同一个人来说,一种药物方案的有效率百分之二十,一种百分之三十,如果价格相差巨大,那么该选哪一种呢,选了贵的,能保证就会属于那百分之三十有效的之内吗?所以这个概率,包括生存时间的预测,对个体而言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医生也不是算命的,更不掌管生死簿,算不出谁还能活多久。

    因此,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患者和家属都没必要问这个问题,对于患者自己,更重要不是弄清楚到底自己还能活多久,而是趁还清醒能活动,感受每一天的阳光,呼吸每一口新鲜空气,想清楚自己的打算,因为治疗方案的选择自主权在自己手中,是选择放手一搏,还是放下,是选择舒适的过一段短暂的时间,还是历经艰难博得人生的最大长度,是听从于自己的内心,还是接受家属的安排,是让自己充分休息,还是拼劲气力完成未竟的愿望或事业等等。对于家属来说,也不要偷偷问医生自己的癌症家人还能活多久,还往往背着患者显出关心的模样,重要的是如何在陪伴家人和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做出选择,是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用尽治疗手段来挽救家人,还是先搞清楚患者到底想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完剩下的路,能不能平静的面对花钱如流水甚至破产举债的情况下,家人的病情依旧越来越差,能不能平静的面对不断痛苦呻吟的家人,做好护理工作。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只有是或否的答案,可这些问题谁又能一下就答上来,作为医生的我也难以回答,这不是单纯医疗的问题,是 社会 ,是伦理,是道德,是信念,是人生,是价值观,是痛苦的问题,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就是无解的问题,是无关乎对错的问题。

    话说到这里,有些沉重。讲一个故事吧,我有一个年轻的乳腺癌患者,不到三十岁,当术后发现肺转移的时候,孩子还在幼儿园,她问我,我能不能活到孩子上小学,孩子上小学了,我就是走了,也安心了,当孩子上小学后,她问我,我能不能活到孩子十岁生日,她还那么小,真想陪她到十岁。。。。。。

    所以,标题的问题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抱有希望,感受亲人的爱,跟这个世界作一个有自己特色的告别,一个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告别。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与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淋巴结状态以及转移部位和病灶相关。另外还要考虑到年龄因素,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的耐受性。有的几个月,有的好几年,还有的经过治疗,几乎可以达到正常人的生存期。数据统计显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期为2 3年,不同分子亚型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3% 10%的妇女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30% 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约20%。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综合考虑肿瘤本身、患者机体状态及现有治疗手段等多种因素。总之,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原则是控制疾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让患者获得有质量的长期生存。

    根据不同的分子分型,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也不同。对于激素受体 (ER/PR) 阳性(Luminal 型)的患者,可考虑内分泌治疗或化疗。通常对于疾病进展较缓慢、肿瘤转移部位为骨或软组织,或者内脏转移病灶较小、症状较轻,且ER/PR阳性比例较高的患者,应首选内分泌治疗, 反之则应首选化疗。对于 HER-2 阳性的患者,应首选以抗 HER-2 治疗为主的方案,通常以抗 HER-2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对于少部分疾病进展非常缓慢、肿瘤负荷较低的患者也可考虑抗 HER-2 靶向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则应进行化疗。对于需要快速控制疾病、疾病进展较快、症状明显的内脏转移患者,应考虑给予两药联合化疗;反之,对于疾病相对缓慢、骨或软组织转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则考虑单药化疗。

    晚期乳腺癌有不同的类型,全身多处转移的患者预后确实不好,为什么容易复发转移?说明本身肿瘤的临床分期就比较晚,肿瘤的侵袭性就比较高,因此这种治疗起来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对于少数转移灶的患者仍然有在治愈的可能。我手上有个病人骨转移和肺转移的患者。经过内分泌治疗,骨转移已经基本痊愈,肺转移是顾虑到,经过手术治疗和放疗,效果很好。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代晚期乳腺癌中,特别是少数转移患者中的应用,近年来的效果其实是非常好的,部分患者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的无病生存。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治疗。

    乳腺癌晚期患者或者说其它各类晚期癌症患者,还有多久存活期,这要从患者自身多方 面情况来看,简单来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患者自身综合 健康 状况,如果患者自身综合 健康 状况较好,生存期就长,患者自身综合 健康 状况较差,生存期就短,尤其是患者自身心理状态,自身心理状态就好,生存期就长;患者自身心理状态较差,甚至每天只求早日早一刻离开这个世界,生存期就短,尽管在我国,党和国家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扩大 社会 医保的范围,包括大病医疗医保,但仍然有部分家庭和个人因病致困、因病致穷,因此,有些患者出于不愿拖累家庭、不愿拖累亲人,主动放弃自身向好努力!这也是最可悲的!

    二、患者所接受的医疗救治的场所及医院环境及采用的癌症治疗技术以及方法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患者仍然保持强烈的求生愿望前提下,医方采用的救治方法和药物,就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内已有为数不多的医疗机构及医疗科研对各类癌症,包括晚期癌症有着较好的医疗救治手段,能够有效地延缓患者的生存期,

    三、祖国医学宝库博大精深,中医典籍认为:“何为药,寒时衣为药,饥时食为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患者日常所选用的饮食,也是带癌存活、延长各类晚期癌症患者存活期重要的因素,选用祖国医学认可的,正规企业生产的药食两用同时又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饮料,保健品,对患者延长生存期甚至病情向好也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刘永毅医生 编号WD405】

    乳腺癌晚期生存时间差异比较大,与病理学分级、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Ki-67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治疗态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人研究血液内循环肿瘤细胞CTC与预后的关系,相对比较准,目前也只在一些顶级医院里检查。无脏器转移的骨转移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后生存时间很长,而有内脏转移、或者合并有骨转移的患者生存时间却要差很多了。还有一些不科学的治疗,比如寻求“神医”治疗的患者,近乎于没有治疗。

    晚期乳腺癌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就放弃了,进行个体化评估,是初始治疗还是术后复发?脏器转移还是骨转移?还是都存在?激素受体情况、HER-2情况、体力ECOG评分、脏器功能、有没有合并症等等。有了客观正确的评估,才有合适的治疗方案。

    乳腺癌晚期治疗除了化疗、靶向治疗外,还有一个特殊治疗,内分泌治疗!对于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的、危及生命的脏器转移,首先选择内分泌治疗,每2-3月评估1次病情,平稳、无进展就继续治疗。

    如果HER-2阳性的患者,体力状态还好,就用化疗 靶向治疗,要是经济允许,也可以双靶药物联合应用,比如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三阴性乳腺癌最糟糕,转移快,易转移至脑及内脏转移,目前主要办法就是化疗,有消息说针对三阴性乳腺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已初步取得成果。

    晚期乳腺癌患者和家人不论说与不说,心里都基本明白病以目前治疗手段是无法治愈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肿瘤控制、不发展最好,稍有指标变化,病人立马烦躁起来。我们要选择有效的、毒副反应还要小的治疗方案,减少因治疗所带来的难受,生活质量也是要注意的事情。

    乳腺癌是相对来说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乳腺癌到晚期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身体体质(身体素质),治疗手段,病人对治疗的敏感性依从性,后期患者的营养状态,心态问题等诸多因素决定的。

    相对来说身体条件比较好,针对晚期肿瘤进行全身治疗以及局部治疗另外经济条件允许加用靶向治疗以及内分泌治疗,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治疗的药物比较敏感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即使是晚期的乳腺癌存活时间仍然比较长。

    但是对于患者身体体质差,不治疗或者不配合治疗,心理压力打的这类人群,乳腺癌的进展比较快往往生命周期比较短暂。

  • 宁吉儿
    回复
    2023-06-25 01:01:23

    可以的,中医认为放疗的副作用属于“热毒”的范畴,病人在放疗期间往往出现口干、咽痛、恶心厌食、鼻咽干燥、尿黄尿少等热的症状。尤其是颌面部或咽部恶性肿瘤,除上述放疗反应较重外,还易引起口腔、咽喉、食道等处的放射性炎症。因此,在放疗时辅以中药配合治疗,不单能减毒,还能提高放疗的疗效。如富硒麦芽粉。除此,我们在这里提醒放疗的病人在饮食的调理上宜注意:放疗反应严重,如胃口不好、吞咽困难及疼痛、口腔溃疡者,应选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如粥、面条、馄饨或软饭),烹调时以精细为好(肉类应剁细,蔬菜和水果可榨成汁),避免进食热性及辛辣食品。在放疗过程中若出现“上火”,可选食西瓜、马蹄、生梨、甘蔗、橄榄、鸭肉、甲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