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

时间: 阅读:560
因宫颈高级别病变三期,2016年12月9号在南昌妇幼保健院实行了宫颈锥切手术,16号病理报告出来,宫颈腺体基底细胞癌合并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lNlll.医生建议行子宫全切术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3-06-23 19:24:23

您好,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III级是最严重的一种宫颈癌癌前病变,合并有宫颈腺体基底细胞癌,有生育要求的话,建议先切除宫颈,若是没有生育要求,建议把子宫一起切除。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常州-薛**
    回复
    2023-06-23 22:22:22


    ������������ϸ����

  • 松柏友
    回复
    2023-06-23 22:22:22

    妇科肿瘤的分类可以按照部位、病理类型结合进行。常见的有:
    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
    外阴癌、阴道癌、输卵管癌相对少见。
    以宫颈癌为例,鳞癌最多见,腺癌,腺鳞癌其次,小细胞癌、淋巴瘤也有。
    卵巢癌中以上皮样癌最为多见,病理类型又可以分为浆液性腺癌、粘液性腺癌、透明细胞癌、移形细胞癌等等;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例如未成熟畸胎瘤、内胚窦瘤等。
    子宫内膜癌以腺癌多见,鳞癌少见。
    绒癌是和妊娠相关的恶性肿瘤。

  • 广东熊**
    回复
    2023-06-23 22:22:22

    表皮由内到外又分成五层,分别是基底细胞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其中只有基底细胞层和棘细胞层具有细胞分裂的功能。也就是说基底细胞是与真皮层紧贴的那层细胞。

    基底细胞癌起源于表皮或皮肤附属器的多能性基底细胞
    有三种:(1)角化性基底细胞癌:此型除有未分化癌细胞外可见角化不全细胞和角质囊肿。Lever认为角质囊肿代表倾向于形成毛干,角化不全细胞可排列成束状或涡形或围绕角质囊肿,可能是初期毛发角化细胞。Ackerman则认为此型不是向毛囊分化的基底细胞癌。   (2)囊性基底细胞癌:在癌细胞团中央出现囊腔其形成途径是:大片癌细胞坏死;癌细胞向皮脂腺细胞分化后崩解,囊腔周围的一些癌细胞呈空泡状或泡沫样(相当于皮脂腺细胞);伸入瘤实质内的间质坏死。   (3)腺样基底细胞癌:肿瘤呈管样或腺样结构。癌细胞排列成互相吻合的条索条索间为岛屿状结缔组织肿瘤中所见管腔,其腔壁细胞呈立方形似腺上皮细胞但无分泌活动。小汗腺上皮瘤(eccrine epithelioma)系腺样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向导管方向分化颇似汗管瘤,但肿瘤体积较大,并向深部侵袭。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30岁后70岁为高峰好发于头面部尤以鼻眼睑及颊部最为常见。基本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半球形蜡样或半透明结节。 基底细胞癌
      85%患者发生于头颈曝光部位掌跖和黏膜罕见皮损通常单发但亦有发生数个甚至多数者,基底细胞癌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略呈隆起、淡黄色或粉红色小结节仅有针头或绿豆大小,呈半透明结节,质硬,表皮菲薄,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但无疼痛或压痛病变位于表皮深层者表面皮肤略凹陷失去正常皮肤的光泽和纹理,经数月或数年后,表现出现鳞片状脱屑,以后反复结痂、脱屑表现溃烂、渗血。当病灶继续增大时中间形成浅表溃疡其边缘参差不齐似虫蚀样。

  • 姜齐
    回复
    2023-06-23 21:21:12

    流行病学 :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25~64岁(高峰:45~49岁)

    病因 :

    1.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

    2.生物学因素

    3.行为危险因素:性行为紊乱、多孕多产

    子宫颈癌的 病理分类

    1.鳞状细胞癌(最常见80%)——对放疗相对敏感,预后良好

    1.高分化鳞癌(I级):大细胞,异型性较轻,明显角化珠,可见细胞间桥,核分裂较少

    2.中分化鳞癌(II级):大细胞,异型性明显,角化、间桥不明显,分裂较多见,核深染、不规则

    3.低分化鳞癌(III级):大细胞/小细胞,异型性明显,无角化珠、无间桥、核分裂多见

    2.腺癌(15%~20%):起源于宫颈管柱状上皮和分泌黏液的腺体。组织学包括:宫颈内膜腺癌、透明细胞癌、黏液腺癌、浆液性腺癌、中肾管腺癌

    3.宫颈腺鳞癌(2%~5%):预后差

    4.其他:小细胞癌、腺样囊腺癌、腺样基底细胞癌、未分化癌

    临床特点

    主要症状:阴道出血和阴道流液

    1.阴道出血:早期——少量接触性阴道出血→频度、出血量增加

    2.阴道流液:早期——白带增多→流液增多、稀薄似水样,呈腥臭

    3.疼痛:下腹、臀部、下肢或骶尾部

    4.泌尿道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脓尿→膀胱阴道瘘;压迫/侵犯输尿管——肾盂积水→尿毒症

    5.消化道症状:压迫直肠——排便困难;侵犯直肠——血便、黏液便、直肠阴道瘘

    6.全身性症状:精神减退、乏力、发热、消瘦、贫血、水肿

    体征分类:早期以局部生长为主

    1.糜烂型——预后较好

    宫颈外形可见,表面呈糜烂状/颗粒状,触之出血,多见于早期浸润癌

    2.内生型——预后较差

    宫颈外形可存在,但呈结节状。肿瘤向颈管内浸润生长为主,至宫颈管增粗、增大呈桶状。此型常发生宫旁组织浸润,预后较差

    3.外生型——预后较好

    常由宫颈外口向阴道内呈菜花样生长,血管丰富、质脆,易出血、坏死,常合并感染。向下侵犯阴道,但侵犯较轻

    4.溃疡型

    内、外生型合并感染,癌组织坏死脱落后形成溃疡,以内生型多见

    转移途径 :多向子宫旁组织、盆腔脏器浸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

    1.直接蔓延(最常见):

    向下(外生型)——阴道穹窿→阴道中、下段

    向上(内生型)——宫腔→穿透宫壁,发生盆腹腔扩散

    向宫旁组织蔓延,侵犯主韧带及骶韧带,形成坚硬的癌灶;压迫/侵犯输尿管,肾盂积液

    向前——膀胱、尿道

    向后——直肠

    2.淋巴道转移:

    (1)宫颈癌灶基底淋巴管→宫旁淋巴结→闭孔区→髂内、外区→髂总区→腹主动脉旁→锁骨上窝淋巴结

    (2)宫颈癌灶淋巴管→骶前区→腹主动脉下淋巴结

    3.血道转移(晚):肺、肝、肾、骨、脑、皮肤等

    诊断 :

    1.早期——三阶梯诊断:细胞学、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2.浸润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特殊辅助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金标准)

    1.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宫颈病灶的大小及其周围组织的浸润情况

    2.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片——是否有肺转移

    (2)超声:腹部超声——肝、脾、肾等转移;盆腔超声——盆腔器官情况

    3.特殊检查——病灶转移部位,确定分期

    (1)静脉肾盂造影(IVP)——输尿管下段情况

    (2)膀胱镜检查——中晚期——活检

    (3)电子肠镜检查——直肠、结肠受累

    4.组织病理学检查(金)

    (1)点活检

    (2)颈管搔刮(ECC)

    (3)宫颈锥切术

    鉴别诊断 :

    1.宫颈炎性病变

    2.宫颈间叶性肿瘤

    3.宫颈其他类肿瘤

    4.宫颈继发性肿瘤

    治疗 :手术、放射治疗(主)

    手术治疗:

    术式: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IA1期:①行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全子宫+1~2cm阴道;②宫颈锥切术:要求保留子宫等患者

    IA2期:II期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IB1~IIA期:II型或III型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根治性治疗

    腔内近距离放疗——原发区——宫颈、阴道、子宫体及宫旁三角区

    体外照射——盆腔转移区——宫旁组织、盆腔淋巴结引流区域及盆壁组织

    1.同期放化疗

    2.术后辅助化疗:宫颈深肌层浸润、巨块型肿瘤、宫旁组织受累

    化疗——顺铂

    1.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

    2.同期放化疗

    3.术后辅助放疗+同期化疗

    4.姑息化疗

    并发症 :

    1.尿潴留——盆腔内脏神经丛受损(80%术后3周恢复)

    2.盆腔淋巴囊肿——切除淋巴结

    3.放射性膀胱炎:下腹不适、尿频、尿痛或血尿,血块堵塞尿道时——排尿困难

    4.放射性结直肠炎:里急后重、黏液便、血便。

    5.放射性皮炎及阴道炎:放疗野皮肤粗糙、水肿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