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卵巢交界性局部癌变

时间: 阅读:435
3月发现肿块,一个月又迅速长大,不疼。4月24号做了手术右卵巢切除淋巴切除。现在要化疗,我这是局部癌变,最早期的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6-23 15:52:58


是的,化疗是必然的,你这个如果是不及时的化疗,到时候这个癌细胞是会有继续扩散的,要定期的做好复查看看

指导建议:
肿块也有可能是因为淋巴炎症的因素导致诱发引起的,这个时候先不要过度的担心,只要是先把这个炎症控制好才行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常州-薛**
    回复
    2023-06-23 18:18:04

    1.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卵巢上皮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异型,核分裂相增加,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而卵巢上皮性癌发展迅速,不易早期诊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1)浆液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为单层柱状上皮,*分支较粗。

      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中等大小,多为双侧。*状生长在囊内较少,多向囊外生长。镜下见*分支纤细,细胞核轻度异型,核分裂相<1/HP,无间质浸润,预后好。

      浆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40%~50%.多为双侧,较大,半实质性,多房,腔内充满*,质脆,囊液混浊。镜下见囊壁上皮明显增生,细胞异型明显,并向间质浸润。

      (2)粘液性肿瘤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体积较大。表面光滑,切面多房,充满胶冻样粘液。囊内少有*生长,偶可自行穿破。恶变率为5%~l0%.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柱状上皮。

      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少数为双侧,表面光滑,常为多房。切面见囊壁增厚,有实质区和*状形成,*细小。镜下见细胞轻度异型,增生上皮向腔内突出形成短粗的*,无间质浸润。

      粘液性囊腺癌:占恶性肿瘤的l0%.单侧多见,较大,囊壁可见*或实质区,切面为囊、实性,囊液混浊或血性。镜下见腺体密集,细胞明显异型,并有间质浸润。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

      (3)卵巢子宫内膜样肿瘤良性卵巢内膜样肿瘤比较少见,为单房,表面光滑,囊壁衬以单层柱状上皮,似正常子宫内膜。交界性瘤很少见。恶性者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约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l0%~24%.肿瘤单侧多,囊性或实性,有*生长,囊液为血性。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十分相似,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4)透明细胞肿瘤来源于苗勒管上皮,良性罕见。交界性者常合并透明细胞癌存在。透明细胞癌占卵巢癌5%~ll%.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呈囊实性,单侧多,较大。镜下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深染,有特殊的靴钉细胞附于囊内。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发病率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1)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结构组成的肿瘤,偶见含一个胚层成分。肿瘤组织多数成熟,少数未成熟。

      成熟畸胎瘤:属良性,占生殖细胞肿瘤85%~9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多为单侧,中等大小,呈圆形或卵圆形,壁光滑、质韧。多为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囊壁上常见小丘样隆起向腔内突出称“头节”。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率为2%~4%,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头节”的上皮易恶变,形成鳞状细胞癌,预后差。

      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占卵巢畸胎瘤1%~3%.肿瘤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肿瘤为实性。肿瘤的恶性程度根据未成熟组织所占比例、分化程度及神经上皮含量而定。

      (2)无性细胞瘤:为中度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单侧居多,肿瘤为圆形或椭圆形,中等大,实性,表面光滑。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大细胞,细胞核大,胞浆丰富,间质中常有淋巴细胞浸润。对放疗特别敏感。

      (3)卵黄囊瘤:又名内胚窦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为单侧,肿瘤较大,圆形或卵圆形。切面部分囊性,多有出血坏死区。镜下见疏松网状和内皮窦样结构。瘤细胞产生甲胎蛋白,故患者血清AFP浓度较高,其浓度与肿瘤消长相关,是诊断及治疗监测时的重要标志物。肿瘤生长迅速,易早期转移,预后差。

      (4)绒癌:原发性绒癌又称为卵巢非妊娠性绒癌,是由卵巢生殖细胞中的多潜能细胞向胚外结构发展而来的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卵巢肿瘤。常合并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妊娠性绒癌一般不合并其他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典型的肿瘤体积大,单侧,实性,质软,出血坏死明显。镜下形态如同子宫绒癌,由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组成。非妊娠性绒癌预后较妊娠性绒癌差,治疗效果不好,短期内即死亡。

      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占卵巢肿瘤的4.3%~6%.肿瘤可由单一细胞构成,也可由不同细胞成分组合形成。许多类型的性索间质肿瘤能分泌类固醇激素,出现内分泌失调症状。

      (1)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高峰年龄为45~55岁。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发生子宫内膜腺癌。肿瘤多为单侧,呈分叶状,表面光滑,实性或部分囊性,切面组织脆而软,伴出血坏死灶。镜下见颗粒细胞环绕成小圆形囊腔,中心含嗜伊红物质及核碎片(Call-Exner小体)。

      (2)卵泡膜细胞瘤:是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常与颗粒细胞瘤合并存在。纯卵泡膜细胞瘤为良性肿瘤,单侧,表面被覆有光泽的纤维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镜下见瘤细胞短梭形,细胞交错排列成旋涡状。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恶性卵泡膜细胞瘤少见。

      (3)纤维瘤:是较常见的良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5%.多见于中年妇女,单侧居多,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镜下见梭形瘤细胞,排列呈编织状。偶见患者伴有胸水或腹水,称梅格斯综合征。

      4.卵巢转移性肿瘤:任何部位的原发性癌均可能转移到卵巢。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器官有乳腺、胃、肠、生殖道、泌尿道等,占卵巢肿瘤的5%~l0%.库肯勃瘤为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肿瘤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无粘连,切面呈实性,胶质样,多伴腹水;镜下见典型的印戒细胞,含粘液,预后差。

  • 北京-梁**
    回复
    2023-06-23 18:18:04

    预后报道不一,非浸润性种植者的淋巴结受累一般不影响预后,偶有转化为明显癌者则影响预后。卵巢交界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Ⅰ期高达96%,其他各期平均约92%。无残留病灶患者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有:DNA倍体,形态测定,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和分级,年龄,特别是DNA倍体和形态测定可作为指导预后的指标。交界性肿瘤非整倍体者的生存率仅15%。而手术方式和化疗不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目前对腹膜假黏液瘤的治疗仍不满意,伴有腹膜假黏液瘤的交界性黏液瘤其生物学行为不善,预后不好。间质浸润>5mm是惟一的不良预后指标。单纯行卵巢肿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为12%~15%。而浸润性种植者有较高的复发率。

  • 杭州-毛**
    回复
    2023-06-23 18:18:04

    周围组织粘连、Scully提出卵巢交界性肿瘤存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16%,与临床分期无关。其他并发症如下述:
    1、肿瘤破裂可因囊壁缺血坏死或肿瘤侵蚀穿破囊壁引起自发性破裂;或因受挤压、分娩、妇科检查及穿刺致外伤性破裂。破裂后囊液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可引起剧烈腹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检查时有腹壁紧张、压痛、反跳痛等腹腔刺激体征,原肿块缩小或消失。确诊后,应立即剖腹探查,切除囊肿,清洗腹膜。2、感染较少见,多继发于肿瘤蒂扭转或破裂等。主要症状有发热、腹痛、白细胞升高及不同程度腹膜炎。应积极控制感染,择期手术探查。

  • 逍遥子
    回复
    2023-06-23 17:17:54

    卵巢交界性肿瘤可以切除来治疗,那么卵巢交界性肿瘤切除后复发率有多少呢?

    卵巢交界性肿瘤切除后复发率为30%。切除的状况以及术后的恢复状况来看。但是相对来说,卵巢交界性肿瘤会比卵巢恶性肿瘤轻得多,患者切除后生存下来的概率以及术后复发率都会低得多。切除后的浆液是有可能导致复发的,但是如果是肿瘤早期做切除手术的话,复发的概率就会降低更多,而且复发的年限也会更长一些。

    通常对于有一些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保留对侧的卵巢,只切除患侧的卵巢,保留子宫,淋巴结取样,相对于做全面分期手术的患者,复发几率较高,主张生育之后及时的去做全面的分期手术,以降低肿瘤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