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医生你好,我生第一胎生下来检查出来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时间: 阅读:1237
医生你好,我生第一胎生下来检查出来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我现在怀孕了我怕跟第一胎生下来一样有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请问一下这个产检能查出来吗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3-05-08 19:26:33


这种情况的话是可以进行产前羊水穿刺检查,明确孩子有没有被遗传,如果被遗传的话,可以避免生下来。这种情况的话是可以进行产前筛查,明确孩子有没有被遗传。

指导建议:
具体的情况可以怀孕之后可以在分娩之前到遗传中心进行检查,明确探探是否能够要,如果患病的话可以考虑终止妊娠。其他的检查方法是不能够确定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5-08 22:22:17

    (一)治疗
    1.脾切除HS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脾切除,它能减轻绝大多数HS的贫血,使网织红细胞接近正常(降至1%~3%)。对于多数重型HS,虽然不能完全缓解,但能显著改善症状。一般切脾后数天黄疸消退,血红蛋白增高;红细胞寿命延长,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形态和数量无变化,MCV可降低,MCHC仍然增高;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多。
    HS患者脾切除后虽能取得显著疗效,但脾切除也可产生许多并发症,部分患者则死于脾切除后感染、肠系膜或门静脉闭塞。最重要的并发症是感染,尤其婴幼儿患者。Singer等于1973年报道850例(其中786例为儿童,且多数在5岁以下手术)脾切除治疗HS,30例(3.52%)发生败血症,其中19例(3.5%)死亡,死亡率比普通人群高200倍。患者大多为1岁以内进行脾切除者,但较年长的儿童和成人也非罕见。Schwartz和Green分别统计了成人脾切除后感染的发生率:暴发性败血症的年发生率为0.2%~0.5%,其中年死亡率为0.1%;其他细菌感染如肺炎、脑膜炎、腹膜炎、菌血症等的年发生率为4.5%,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感染一般多发生于手术后2年内。脾切除后的另一并发症是缺血性心脏病发生率显著增高(比普通人群高1.86倍),其原因不清。可能与手术后血小板增高有关。
    注意应严格掌握脾切指征,尤其是对婴幼儿患者。国外所提倡的HS脾切指征为:①Hb≤80g/L,网织红细胞≥10%的重型HS。②Hb如为80~110g/L,网织红细胞为8%~10%,具有以下一种情况者应考虑切脾:A.贫血影响生活质量或体能活动;B.贫血影响重要脏器的功能;C.发生髓外造血性肿块。③年龄限制:主张10岁以后手术。对于重型HS,手术时机也尽可能延迟至5岁以上,尽量避免在2~3岁以下手术;对于反复发生再障危象或依赖输血维持而必须进行切脾者,应给予肺炎球菌疫苗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脾切除失败的原因为:①存在副脾;②因手术中脾破裂而致脾组织植入腹腔形成再生脾脏。一般是切脾后取得疗效,数年(甚至10余年)后再出现溶血;③特殊的重型HS;④诊断错误或同时合并其他溶血性疾病如G-6-PD缺乏症。
    对于所有脾切除患者,都应给予肺炎球菌三联疫苗,最好应在手术前数周给予。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但是对于2岁以下的婴儿,疫苗预防感染的作用不肯定。一般推荐对于脾切除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重点预防肺炎球菌性败血症,可应用口服青霉素(7岁以下儿童,剂量为125mg,2次/d,口服;7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剂量为250mg,2次/d,口服),术后应持续使用2~5年。然而,鉴于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细菌耐药及经济问题等,故对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仍有争议,应视具体情况而选定最佳方案。
    2.补充叶酸1mg/d,口服。溶血严重者应给予输血。
    (二)预后
    HS预后一般良好,少数可死于再障危象或脾切除后并发症。

  • 常州-薛**
    回复
    2023-05-08 22:22:17

    <b>病情分析:</b>你好,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红细胞膜异常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这种病的遗传方式是男女都可发病,每代都会有发病者,也就是所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的起病年龄和病情轻重差异很大,多在幼儿和儿童期发病。如果在新生儿或1岁以内的婴儿期发病,一般病情较重。脾切除对本病有显著疗效。
    <b>意见建议:</b>你好,该病预后相对较好,脾切除手术后多数病人疗效显著,但是对于年龄小于10岁患儿需要密切观察溶血的程度,及时采取碱化利尿等治疗措施。

  • 周口-李**
    回复
    2023-05-08 22:22:17

    脾脏是异常红细胞破坏的主要场所,切脾是目前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且行之有效的手段。切脾手术虽然相对简单,但同样存在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主要的术后并发症是感染。这在儿童尤其是5岁以下的儿童更易发生,死亡率也较高。因此通常情况下,手术应尽量在10岁以后进行。但需要根据具体病情来制定治疗计划。如孩子病情严重,溶血的情况明显,如存在明显黄疸、脾大,外周血红蛋白小于80g/L,网织红细胞比例10%以上等情况,为防止反复溶血及再障危象等并发症,权衡利弊,同时在孩子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年龄较小时考虑手术也未尝不可,但是同样要冒术后感染的风险。具体手术时宜您可以在当地正规医院向肝胆外科医师咨询。

  • 姜齐
    回复
    2023-05-08 21:21:07

    你好,遗传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先天因素性溶血,一般可以达到基本治愈,也就是临床缓解:贫血及溶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达到男120g/L,女100g/L,网织红细胞降至3%以下,随 访一年以上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