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顺产后第四天晚上醒来大腿连接处有明显的疼痛感,不能使劲,一使

时间: 阅读:1413
顺产后第四天晚上醒来大腿连接处有明显的疼痛感,不能使劲,一使劲就感觉里面有东西扎着一样,痛到想哭,这是什么原因?白天就好点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5-08 18:16:25


你好 考虑是关节炎,肌肉韧带疼痛,劳累疲劳受风寒着凉等原因引起的疼痛不适症状,再就是与腰间盘突出有关。

指导建议:
可以到医院拍片检查一下看看,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不要长时间坐着一个姿势,避免劳累受风寒着凉,合理均衡饮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平淡之
    回复
    2023-05-08 21:21:14

    一、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
    椎间盘是脊柱上下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盘。它由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三部分组成。软骨板与纤维环由不同类型的软骨组成,两者呈束状方格排列并编制在一起,可加固上下椎体的联系,防止椎体间的过度旋转。髓核被环包在中心,是一种半流体组织。由于椎间盘本身无血管给予营养,而是靠椎体组织的渗透获取营养,因此很容易发生变性,后者刺激附近的韧带或神经根而引起椎体间的震动和保证脊柱的自由活动。
    造成腰椎盘突出的常见原因为体力过度负荷,如重体力劳动和举重运动,因过度负荷造成腰椎盘早期退变;长期从事弯腰工作者,在提取重物时,使椎间盘内压力大大增加,易造成纤维环破裂;长期震动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汽车、拖拉机驾驶员;另外发生椎间盘突出者还有一些诱因,如急性外伤使腰背部肌肉失去保护,脊柱畸形,年龄引起的退变,遗传因素等均为促发腰椎间盘突出的诱发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实际上是纤维环的一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经破口突出。突出后多般刺激或压迫一侧或两侧的神经根或脊髓的马尾,发生组织的充血、水肿或粘连,以及神经变性产生坐骨神经痛或马尾神经症状。另外,由于髓核突出,椎间隙变窄,也使相关的小关节和韧带的正常关系发生改变,引起小关节炎症,产生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是剧烈的下腰痛和一侧坐骨神经痛。有人开始仅为腰痛,逐渐才发生一侧下肢痛麻,也有的先下肢痛麻,后发生腰痛。疼痛往往向臀部、大腿、小腿外侧及足底放射。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时都会使疼痛和腿麻加重,腰部活动时疼痛也加重。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及腰椎管狭窄程度的不同,有的向前弯腰痛明显,向后弯腰时疼痛减轻;有的向前弯腰不疼,向后弯腰时腰痛腿麻明显。卧床屈膝休息常能使疼痛减轻。个别严重疼痛者被迫取某种特殊卧床姿势以减轻疼痛。疼痛的发作多属突然性、周期性,即经休息明显好转后又突然发生。但相当一部分病人症状出现并不典型,损伤病史也不清楚。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有人是在年轻时就已犯过,经治疗后已无症状多年,本次疼痛的发作常与抬重物、长时间坐汽车颠簸或腰部急剧活动有关,有时似无明显的外伤,也可使疼痛突然出现了。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健和康复治疗
    1.预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
    体力劳动者、司机、运动员、老年人可进行预防性的自我按摩-搓腰眼,使腰部血循环良好,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对预防腰腿疼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分,然后再退回到两臀后屈尽处算一次。共用力搓30-50次。另外,两手轻握拳,用拳眼或拳背轻轻扣打腰眼处,或用双手握拳,用手背骨节按摩腰眼处,也可用双手捏腰眼处肌肉,上从两臀后尽屈处开始,往下捏至骶骨下端,往返10次;捏时两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将腰肌捏起,大拇指从上往下推,下面食、中指往下搬,让肌肉滚动起来,每日捏1~2次。
    2. 腰部锻炼活动
    预备姿势:身体直立保持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
    第一节
    1~2拍:挺胸时双臂尽量后展。
    3~4拍:还原到预备姿势。
    5~6拍:含胸时双臂尽量内收,肘关节向前。
    7~8拍:还原到预备姿势。
    第二节
    重复做一遍第一节的动作。
    第三节
    1~2拍:上体平行左移动,下肢及髋部保持不动,双臂侧平举。
    3~4拍:还原到预备姿势。
    5~6拍:上体平行右移动,下肢及髋部保持不动,双臂侧平举。
    7~8拍:还原到预备姿势。
    第四节
    重复做一遍第一节的动作。
    第五节
    1~2拍:双手叉腰或第一节的1~2拍的动作。
    3~4拍:双手叉腰或第三节的1~2拍的动作。
    5~6拍:双手叉腰或第一节的5~6拍的动作。
    7~8拍:双手叉腰或第三节的5~6拍的动作。
    第六节
    1~2拍:双手叉腰或第一节的1~2拍的动作。
    3~4拍:双手叉腰或第三节的5~6拍的动作。
    5~6拍:双手叉腰或第一节的5~6拍的动作。
    7~8拍:双手叉腰或第三节的1~2拍的动作。
    第七节
    重复做一遍第五节的动作。
    第八节
    重复做一遍第六节的动作。
    3.康复治疗措施:
    (1)急性卧床休息
    当初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应卧床休息3~4周。在此期间应尽量在床上大小便、吃饭、洗漱等,以便彻底治愈。
    (2)牵引
    伤后一周左右可开始作骨盆牵引。开始时牵引重量较轻(10公斤左右),每日牵引一次,每次30分钟。牵引数次后有好转后,可逐渐增加牵引重量(20~25公斤)。经过~2个疗程牵引治疗后,腰痛和下肢串麻、疼痛症状有明显好转,对向后弯腰疼痛明显者,牵引后可能使症状加重,所以牵引治疗要慎重。
    (3)理疗
    早期可进行超短波、磁疗、直流电加中药等。理疗也可与牵引、按摩相配合,多数人的疗效更好。
    (4)按摩治疗
    大致可分为中医和西医按摩两大类。西医按摩手法的重点是拉开椎间隙,放松腰部软组织,有时采用侧扳右扳手法。目的是使突出的椎间盘还纳或使其破裂,使突出的髓核向神经根周围扩散,被吸收或纤维化,以减轻压力。症状明显减轻后,再用围腰保护2~3个月,以后再恢复日常的活动和运动。中医按摩多数采用穴位按摩法。多数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按摩手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5)医疗体操
    医疗体操的目的是发展腰背力量,夸大椎管容量,纠正腰部畸形。医疗体操可由上下肢及腰腹部活动组成。多数是在疼痛明显减轻后逐渐开始,先易后难。开始时可在仰卧位屈膝下抬起腰部和臀部,重复5-10次。每次在抬起腰臀部后维持10秒钟再接着做下一次。待练习3~4周后,可采取俯卧位下练习腰背肌,俗称"两头跷",继续练习一段时间后,再增加抱膝腰部滚动练习,达到扩大椎管容积和增加腰部灵活性。一般医疗体操,尤其腰背肌的练习要持续相当长时间(半年左右),才能取得较巩固的效果。
    经过以上康复治疗后,约8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以基本治愈。但仍要注意防止复发。小部分病人久治不愈,无法正常生活或出现明显的神经压迫症状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5-08 21:21:14

    你的情况看,有可能是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肉劳损等,对身体影响比较大的,会出现了右侧大腿根部与胯骨连接处有轻微疼痛感,不能正常走路。需去医院做个详细检查,明确疾病的类型,如果是有骶髂关节炎,就需要首先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然后针对性的治疗,平时多休息,避免劳累,不要过多的走路。

  • 武汉-严**
    回复
    2023-05-08 21:21:14

    你是否曾经跌倒或撞击到腰部(或屁股),如果没有可能是不良姿势引起的。
    髋骨错位(骨盆歪斜)所造成
    先教你自我检测之法
    1:躺平(面朝上),手脚伸直,请家人将你的脚跟并拢,看是否有长短脚。
    2:看胸部是否有倾斜(大小边)
    3:趴著(相同姿势)看屁股是否大小边(通常和胸部同边)
    看西医及中医多半都没有疗效,你该找的是信誉佳的正骨师(只是真正会矫正骨盆的人非常少)
    后遗症每个人都不同:酸痛、萎缩、妇科、泌尿科、内科疾病、长短足、高低肩、脊椎侧弯、椎间盘凸出、骨刺、...........。

  • 艾江
    回复
    2023-05-08 20:20:04

    婴儿的降生,是一个女儿成为母亲的分水岭。产后48小时是很关键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内如果产妇护理得好,不仅伤口愈合得快且好,对母乳喂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产后“黄金48小时”新妈你可别错过!


    产后1-2小时:尽快哺乳

    产后对于母亲来说最重要的是哺乳,要让宝宝 健康 ,聪明,母亲就要克服困难,学习给宝宝哺乳。初乳不可浪费。一般来说,当宝宝脐带处理好后,妈妈就可以尝试给宝宝喂奶了。母亲第一天有少量黏稠、略带黄色的乳汁,这就是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抗体,从而保护婴儿免受细菌的侵害,所以这个时候应尽可能地给婴儿喂初乳,减少新生儿疾病的发生。刚刚生完宝宝,可能没有什么乳汁分泌,但一定要让宝宝不断的吸吮,奶很快就下来了。生后尽早让宝宝吸吮母亲的乳头,就会刺激母亲产生泌乳素,越吸越多。刚开始时只有一点清水,这是很珍贵的初乳,一定让宝宝使劲吸。哺乳的行为可刺激大脑,大脑发出信号增加乳汁的分泌,因此,在产后第一天尽早地给宝宝哺乳,可形成神经反射,增加乳汁的分泌。


    乳腺炎往往是乳汁分泌不畅,在乳腺内郁积成块,再加上乳头有裂口,细菌袭入惹起的祸患。所以产前就应洗奶头,产后要揉散“奶块”治疗乳头裂口,也可用吸奶器帮助排乳,“防患于未然”。


    产后2小时:观察出血量

    当伤口缝合完毕,产妇就要被挪下产床到观察室休息观察,这也叫第四产程。在这两小时中主要观察子宫复旧情况,阴道出血情况,会阴部是否水肿等等。因此在第四产程期间,产妇要积极配合医生。医生会定时为产妇按压宫底,观察出血情况。 产后多见的是产后大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好,影响子宫内血窦闭合,造成宫腔积血。当宫腔积血不能及时排出的时候,子宫就像大口袋,不再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当然还有其他情况造成产后出血,如:胎盘或胎膜残留;阴道裂伤没有及时发现;或者产妇本身孕期就贫血,凝血机制就有问题,造成凝血障碍而出血。这段时间如果产妇自觉阴道流血较多,要及时通知医生前来观看,及时发现异常,以免出血量多出现危险。


    在这段时间产妇还应该注意是不是常常有便意,有肛门下坠感,这时也应及时报告医生。这往往是因为阴道壁血肿造成,因为分娩时儿头较大将阴道壁内血管撕裂形成血肿,一旦发现医生会及时缝合止血。当有小便时不能憋着,要及时将小便排出,因为胀大的膀胱会压迫子宫影响子宫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所以一旦有感觉就及时小便。有些产妇怕疼而不敢小便,往往会造成尿潴留。


    产后4-6小时:尽快排尿

    如果是顺产产妇,那么下了产床后可要多多地喝水。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胎头下降会压迫膀胱、尿道,使得膀胱麻痹以及产后腹壁肌肉松弛,而排不出尿。而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


    此外,由于产程中失血,以及进食过少也会导致体液丢失,因此要注意多喝水补液。一般来说,妈妈在顺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小便了,但是由于外阴创伤,妈妈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极易导致尿潴留。一旦发生了尿潴留或尿不彻底,则可能让细菌侵入,引发尿路感染。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甚至在月子中,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胀的感觉,那么,你就可能已经患上尿潴留了。


    因此,尽快排第一次小便很重要。除了多喝水,还有一些辅助方法:听流水声。利用条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病人产生尿意,促使排尿。热水治疗法。可用温水冲洗外阴;也可以用开水熏下身,让水汽充分熏到会阴部,注意要保持身体不接触水,以免烫伤;或者可在下腹正中放热水袋刺激膀胱收缩。这些方法都可以促进膀胱肌肉的收缩,有利于排尿。总之,产后6-8小时是最易出状况的时间,如果怎么都尿不出,就得找大夫帮忙了。


    产后24小时内:定时量体温


    产后发烧是大事,不要以为只是头痛脑热而等闲视之。新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养成定时量体温的好习惯,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8 就要当心喽。产妇在刚生过宝宝的24小时内,由于过度疲劳,可能会发烧到38 ,但这以后,体温都应该恢复正常。如有发烧,必须查清原因,适当处置。个别妈妈乳胀可能发烧,但随奶汁排出,体温将会下降。如果奶汁排出后仍不退烧,就可能是别的原因。


    发烧的最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也就是俗称的“产褥热”。引起产褥热的原因很多,有产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乳房感染等。女性在产后体力要比平时差很多,又伴有流血,子宫口松弛,阴道本来有的细菌或外来的细菌容易在此时滋生,并漫延到生殖道或侧切伤口。这时恶露有味,腹部有压痛,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转为慢性盆腔炎,长期不愈。毒性大的细菌,还可能引起危险的腹膜炎或败血症。因此,妈妈要注意观察自己的体温,多喝水,注意摄入营养,如果高烧连续不退就得赶紧找大夫了。产后24小时之内会有护士进行外阴的清洗,但当自己大便后要及时清洗外阴,以免发生感染。当有发烧时,要及时找医生看,请医生鉴别是正常的吸收热,还是感染发热。如果还发生腹痛、会阴下坠疼痛等都要及时找医生检查,不要延误病情。


    产后营养:多吃蔬菜水果

    产后应该吃些稀软但有丰富营养的食物,如肉、蛋、鱼和豆腐之类。有汤水的东西,像鸡汤、排骨汤,对下奶是有效的。而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仅增加维生素的摄入,而且对防止便秘也有帮助。


    总之要荤素搭配,开胃口,多样化。贫血的产妇要多吃些猪肝、鸭血和菠菜。抽筋和关节痛的产妇更要继续服用钙片。为了保证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质或点心一类的夜宵。


    产后运动:坐一坐,走一走

    很多妈妈在产后第一天基本上是躺着度过的。这样可不好。其实,顺产产妇可以在产后6-8小时坐起来;剖宫产的产妇在术后24小时可以坐起。要多坐少睡,不能总躺在床上。躺在床上不仅不利于体力的恢复,还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这就有可能阻碍尿液的排出,引起尿潴留,并可能导致血栓形成。


    因此,如分娩顺利,产后可根据体力恢复情况下床,适当活动。产后24小时可以随意活动,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宫脱垂。产后8周可逐渐恢复正常工作。并且产后尝试做做轻缓的体操,这有助于形体恢复。


    Hi,我是童姐。我是一个3岁孩子的妈妈,也是孩子王首席 育儿 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 育儿 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产后半小时给小孩喂奶,即使没有奶,也得让小孩吸。第二点产后4到6小时,必须排尿,因为刚生产完,肌肉松弛,膀胱会失去尿感,尿满了,不及时排除会影响子宫排恶露,也会损伤泌尿系统。第三点第一次开奶,乳房都会胀痛可以多按摩,用热毛巾敷一敷。第四点产后也要好好的休息,也可以适当的运动

    很高兴能够收到这样的问题。

    作为一个二胎家庭的爸爸,我觉得有资格来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俗话说的好,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话一点也不假。我爱人是独生女,家中的掌上明珠。但在选择母亲,这一“职业”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份刚强令我刮目相看。2014年第一胎,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当时已经超了预产期10天,孩子在里面没有想出来来的意思,只好选择了打催产针来进行引产,早8点打了针进了产房,一直到第二天的5点才顺产生了我家老大。这接近24小时的煎熬,我觉得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更别说那具有最高级别的疼痛。

    顺产在产妇护理方面,我觉得只要听医护人员的建议,一般都没问题,因为最多住3天,就可以回家了。切记,刚开始的一周千万别吃太油腻的东西,比如。猪蹄,老母鸡等等。否则会堵产乳的通道,没奶。

    二胎,是19年9月份的。38周加5天,由于孩子脐带绕颈,造成胎心率太低,不得不进行抛妇产手术,自从被推进冰冷的手术室直到母亲全部安全出来的那几个小时里,我的内心像是踹着小兔子,上窜下跳的,自己不由自主的就会想起电视剧里各种片段。

    对于妇产来说的这头两天,宝妈受的罪,要比顺产的时候,大一万倍!首先,只有平躺接近6个小时禁饮食。其次,只有等排气了以后才能吃点软的食物。我记得用止疼泵,就设定了48小时,刀口那还疼。下面还不时有恶露出来。

    所以,这两天,不仅仅要听医护人员的,家人的陪伴,关怀,我觉得也是第一位的!

    分几个时间段来简单讲讲产后注意点吧。


    产后2小时内



    尽早让宝宝吸吮

    早吸吮的好处很多, 除了帮助早产奶、增进母子间感情交流,乳头刺激还可以有效的刺激子宫收缩, 子宫收缩的好了出血自然就少了。

    不要排斥医生或者护士频繁的过来按压你的肚子

    按压肚子其实是在检查你子宫收缩的情况,子宫的体外按摩也能促进它的收缩。医护人员按摩时动作会轻柔适度,产妇家属也要注意产后多帮助产妇按摩,促进子宫收缩。


    留意出血状况

    如果 自觉短时间内较多液体流出或者陪同的家属发现会阴垫上有较多的血及血块流出, 请立刻告知主管医生或者护士。记得保留原来的垫巾或者产褥垫,方便医生护士判断出血量,千万别先换成干净的,那就不知道看什么了。


    产后2小时-24小时内

    这段时间绝大部分的新妈妈们都已经回到病房了,爸爸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见到小宝宝了,可别光围着宝宝忘了辛苦很久的新妈妈。这段时间内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概率虽然降低了不少,但还是属于 高风险时段。


    尽早排尿

    阴道分娩的新妈妈们, 请尽早排尿, 少数人会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增大的膀胱同时也会造成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增多。由于已经卸货了,肚子空空,尿意不是很明显,等有感觉时可能已经憋久了,增大的膀胱更不容易排尿。

    所以,请根据自己的情况尽早排尿。可以听听流水声,热毛巾敷敷小肚子,如果尿意明显却解不出来,同样请告知医生护士, 必要时需要插根导尿管让膀胱休息休息。

    剖宫产的妈妈第一天一般都有留置导尿管,要注意保持尿管通畅,避免牵拉及反折,在尿管拔出后4h内也要尽快排小便。


    警惕阴道血肿

    顺产的妈妈产后如果有肛门坠胀感,且越来越明显及持续存在,需要 警惕阴道壁血肿的可能, 有这种感觉的话也请及时通知主管医护。


    产后活动

    产后第一次起床时,容易因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的晕厥,所以 最好不要单独行动, 请家里人帮忙扶一把,可先在床边坐一会再起。如果发生晕厥,应立即通知主管医护,勿轻易挪动产妇,待医护人员到场后进一步处理。


    而剖宫产的新妈妈,也应在家人帮助下适当 多翻翻身,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以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术后6小时后可以枕枕头,然后慢慢的床头可以摇高坐起,产妇可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术后一般留置有尿管,活动时要注意尿管不要受压,如果需要起床,先将床摇至半卧位,床边坐一会再起,可以减轻疼痛且不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后面几天起床也是这样。


    产后饮食:易消化、清淡、少盐

    饮食上,顺产新妈妈禁忌不多,吃些易消化的东西恢复体力,粥、面条这些都没问题,注意清淡饮食,少盐,不需要油腻腻的十全大补汤。剖宫产的新妈妈这一天会比较辛苦,经历一场手术, 麻药的胃肠道反应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 想吐的时候头转向一边,注意别误吸。吃的话不着急,术后6小时可以饮水,可进些流食:如米汤 、面汤等,肛门排气前勿进食产气食物,如牛奶、甜食等,肛门排气后可正常饮食,应从易消化的软食开始循序渐进,少量多餐,逐渐恢复正常。

    产后第2天至出院

    这段时间大家会感觉慢慢的恢复正常了,照顾宝宝也逐渐开始找到感觉了。强调一点,剖宫产新妈妈们自身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也要及时下床活动,这非常重要。孕产妇本身血液属于高凝状态, 长时间保持不动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案例,产妇手术过程及术后都挺顺利的,回病房后就是躺着不肯活动,形成了血栓,静止的时候没有症状的,等出院时才下床活动,却发生了肺栓塞,肺栓塞一旦发生,抢救成功率很低。宝妈们可以做一些预防措施来降低血栓发生的可能,那就是: 术后多翻身,尽早下床活动,也可多做预防操。


    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操:

    1.双足主动屈伸运动:踝关节屈曲 背伸15-20次/min 持续3-5min

    2.双足主动旋转运动:踝关节旋转 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 15-20次/min 持续3-5min

    3.足跟滑动:屈膝足跟滑动 双下肢交替进行15-20次/min 持续3-5min

    4.直腿抬高:两腿伸直 交替抬腿 抬高时适当停留数秒 持续3-5min


    饮食方面原则就是 从汤汤水水开始,慢慢恢复至正常的饮食, 少量多餐,少吃容易发生胀气的食物。


    剖宫产后注意什么?


    出院后

    每天自己可以 观察阴道排出物 (也就是恶露)的颜色、气味、量,注意外阴清洁。

    恶露每人都会有,但是量及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且差异较大,一般需要2-4周,也有持续1-2月的,一般说来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 有明显的臭味,伴发热, 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需及时来医院就诊。

    新手宝妈宝爸们,你们记住了么?

    前两天刚刚接到一位网上认识的朋友的消息,她马上要生了,Raven 欣喜之余,不觉唠唠叨叨的跟她说了很多生产注意事项,说来好笑,自从做了妈,Raven 自觉个性上也变得婆婆妈妈起来,好笑之余,忽觉有记下来的必要,在美国,准妈妈生产后要住院观察48小时,Raven 就从这48小时说起吧。

    第一件事:立即哺乳

    Raven 觉得,如果是顺产,产后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最好在产后立即哺乳。记得护士曾经说过产后1-2小时是新生儿最清醒的时候,这个时候哺乳的效果最好,之后小宝宝24小时都会处于昏睡状态,效果远不如刚生下来立即哺乳。对妈妈来说也是如此,哺乳开始的越早,母亲的乳汁会来得更快,更容易实现母乳喂养。而贝贝的表现确实如护士所言,刚刚生下来时小家伙的嘴巴一接触到妈妈的奶瓶,马上条件发射似得开始吸吮,后来贝贝除了在医院的48小时因需要快速排除黄疸喝过两瓶配方奶,Raven 成功的母乳喂养贝贝到两岁半。



    第二件事:产后排尿

    这件事最早提醒我的是宝贝姥姥,那还是 Raven 上大学时,嫂子生小侄子,那时是宝贝姥姥在医院陪床,产后两小时,宝贝姥姥就催促嫂子上厕所,当时嫂子还很不耐烦,说她没有尿意。俺娘那是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主,就一直不停的唠叨直到俺家嫂子去厕所为止,结果一下子排出来很多。宝贝姥姥当时就一个理由:孩子出来了,肚子空了,所以膀胱涨大后没感觉,但一定要去厕所排尿,否则会影响以后的生活。

    无独有偶,十几年后等到 Raven 在美国生完老大宝儿,护士交代的也是:如果要上厕所,一定要叫护士,他们要测量产妇24小时内的排尿量,只有过关的新妈妈才可以出院。理论上讲呢,是因为孕期激素的原因,腹部所有的肌肉都比较松弛,再加上生产时的损伤,新妈妈往往在膀胱已经很满时都没有尿意,而憋尿又会造成泌尿系统的进一步损伤,所以,北美的医院规定新妈妈必须在排尿正常以后才可以出院。Raven 的一个学MBA 的朋友就因此在医院又多住了一天,直到合格为止。

    对于一时排尿不畅的新妈妈,医院护士的一个小 Tip 就是打开卫生间的水龙头,据说流水的声音会刺激产妇排尿,当新妈妈遭遇排尿困难的问题时不妨试一下;Raven 的经验是新妈妈在卫生间自己可以尝试着轻轻按压腹部,帮助排尿;另一个小Tip是排尿后用温水清洗,这样可以减轻对伤口的刺激,也更卫生,也能更好地防止产后感染。

    第三件事:产后疼痛

    生产对女人来说是一件大事,生产中所受的损伤自然也不可小觑。在美国,75%以上的准妈妈使用无痛分娩,据说剩下的还有一半以上是来不及上腰麻就生的。所以,在这里俺说的是腰麻过后的疼痛。Raven 记得当初生完宝儿,他大姨听说俺用无痛很遗憾,说没有经过生产的痛就不能算是完整的女人,俺当时脱口而出的是:不完整也无所谓,至少我有精力在产后照顾孩子!这就是俺对生产痛的认识。

    Raven 认为既然医生认可腰麻,认可止痛片不会伤害孩子,而且开的处方药是产妇能使用的,那么就相信医生,给自己一个良好的状态要比产后神经兮兮的怀疑一切要好。所以,只要你确定自己对麻药止痛片不过敏,就可以使用。Raven 在生宝儿时就畏首畏脚,生怕止痛片对孩子对自己不利,结果被疼痛折腾得寝食难安,还引发了轻微的产后忧郁,等到生贝贝时,接受教训按时服用止痛片,结果在产后4小时就下楼陪我家儿子吃麦当劳去了,到目前为止还没看到什么后遗症。

    还有就是伤口的处理。在美国,所有的伤口处理基本上遵循一条,新创24小时内冰敷,对减轻肿胀,止痛效果非常好,24小时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和伤口恢复。不过在国内,不知道大家是否敢用冰块冷敷,不是俗话说产妇不能受凉吗?Raven 的亲身体验是:真的好冷,冻得直哆嗦,后来实在受不了,在冰块外面又加上一层毛巾裹住,这才勉强可以接受。



    第四件事:充分休息

    生产是一件很耗体力的活,当然生完之后的照顾孩子更需要体力,所以,Raven 建议在产后这48小时的住院时间里,趁着有专业人士帮忙照顾宝宝,新妈妈要抓紧时间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帮助新妈妈迅速复原,特别是怀孕期间被膨大的子宫压迫移位的内脏器官恢复原位,子宫也会逐渐缩到和原来一般大小;第二也是为回家后不眠不休的照顾新生儿补充体力。

    千万别学 Raven,想当初刚生完贝贝,兴奋过度,一直把贝贝放在自己的病房里,晚上还把宝儿接来同住,结果一夜贝贝哭,宝儿闹,宝贝爹妈疲惫不堪。好在第二夜 Raven 就聪明了,把贝贝放在新生儿病房,只有到喂奶的时候才接过来,这才好好的睡了一晚。后来 Raven 回家后也基本上跟贝贝同步,她休息我休息,爸爸负责带宝儿,两周后就基本上恢复正常作息时间,这期间还要注意的一件事就是:产后六周内千万不要提重物,按美国医生的说法,不要拿比你的婴儿更重的东西,主要是要防止子宫脱垂,这可是关系新妈妈一辈子 健康 的大事。

    第五件事:尽早运动

    新妈妈产后及早活动于产后恢复关系密切,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轻便秘症状,还可以促进产后恶露的尽早排出,有助于恢复体力。想当初 Raven 生宝儿时,认真听从妈妈教诲,卧床休息了一周,后来是实在躺不住了,坚持要出门活动,结果第一天出门,非常糟糕的感觉没有体力,根本走不动,而且一动起来伤口的牵拉痛特别明显,Raven 这才觉得医生说的对,需要坚持适量的运动,后来就每天走一点点,2-3天后才觉得恢复正常。

    等到后来生贝贝是就改听医生的了,前面说过,产后四小时宝贝爹妈就带着宝儿到医院楼下的麦当劳去吃饭,后来住院的48小时,Raven 几乎每隔几小时就去新生儿室看贝贝,尽管走得很慢,适可而止,但是确实觉得体力恢复的比较快,也没有那种虚弱无力的症状,等到出院回家,就基本上已经可以健步如飞了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识字经验,我家孩子3岁开始我就和他一起看书,但不会动的书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欢,后来我开始寻找动画类的教育材料,前后使用过多款早教类的应用,普遍存在广告频繁、在未知孩子学习效果的时候就开始收费,直到我发现了【猫小帅识字】应用可积累识字量,养成阅读好习惯,快速适应幼小衔接。

    第一件事:产后排尿 如果要上厕所,一定要叫护士,他们要测量产妇24小时内的排尿量,只有过关的新妈妈才可以出院。理论上讲呢,是因为孕期激素的原因,腹部所有的肌肉都比较松弛,再加上生产时的损伤,新妈妈往往在膀胱已经很满时都没有尿意,而憋尿又会造成泌尿系统的进一步损伤,所以,通产情况下,新妈妈必须在排尿正常以后才可以出院。 第二件事:充分休息 生产是一件很耗体力的活,当然生完之后的照顾孩子更需要体力,所以建议在产后这48小时的住院时间里,趁着有专业人士帮忙照顾宝宝,新妈妈要抓紧时间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帮助新妈妈迅速复原,特别是怀孕期间被膨大的子宫压迫移位的内脏器官恢复原位,子宫也会逐渐缩到和原来一般大小;第二也是为回家后不眠不休的照顾新生儿补充体力。

    在分娩过程中,积蓄的能力和营养物质消耗殆尽。产妇需要补充充足的营养因失血所损失的蛋白质,那除此之外,在产后48小时内还应该做哪些事情呢?

    1.产后立即排尿

    许多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小便困难的情况,憋尿只会造成泌尿系统损伤。为缓解这一情况,产后妈妈们在进行排尿时,应该要充满信心,放松精神。不要将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小便上,若是不能排出尿液,可在下腹部用热水袋热敷或用温水熏洗外阴和尿道周围进行缓解。

    2.产后要多休息

    生孩子可是一项体力活,在产后48小时内,不妨趁着有专业人士帮忙照顾宝宝的份上,多抓紧时间休息。可别在生完孩子后过于兴奋哦!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有助于妈妈快速复原,为了能使身体 健康 和早点恢复到产前的体型,至少每天保持七小时的睡眠。

    3.产后立即哺乳

    产后48小时内,应该立即哺乳。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新生儿低血糖,还能促进母乳分泌呢!当宝宝在吸吮乳头时,还可刺激母体分泌乳汁,为母乳喂养开个好头。早喂奶能使母亲减少产后出血。由此可见,妈妈们可得立即进行哺乳才行哦!

    4.产后可下床走走

    在产后初期,一般以调养休息为主,但是可不能认为在坐月子期间,就是吃、睡,而忽略了运动哦!在产后可适当下床走走,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肠胃蠕动,还能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呢!不过还得量力而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