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孕八个月血红蛋白浓度74g平均红细胞体积71.9血小板175

时间: 阅读:787
孕八个月血红蛋白浓度74g平均红细胞体积71.9血小板175请问我贫血严重吗,顺产能不能不输�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3-05-07 18:36:09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存在贫血导致的,贫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指导建议:
建议到医院血液科看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明确一下贫血原因,看看是什么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缺铁的补铁,缺叶酸的补充叶酸治疗等,关键是对因治疗。现在的情况不一定需要输血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姜齐
    回复
    2023-05-07 21:21:54

    首先,你出现了细菌类感染,很可能出现在尿路系统
    溶血和胆红素都是提示感染可能在肾盂
    甲状腺的回声表示可能有结节或者增生,也有可能是炎性包块
    最好详细做下泌尿系统检查,B超比较好
    再者,阴道检查再详细些,确定是哪一种感染,尽快治疗

  • 北京-梁**
    回复
    2023-05-07 21:21:54

    因为已经是怀孕,没有怀孕前的数据比对,是看不出什么问题的。另外你的单据后面医院应该会提供一个正常的范围值,如果你的值都在正常范围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要过度紧张,检查完后,医生是不是没有说什么,不然你也不会在网上问,医生没有说什么,就证明是健康的。注意每天饮食和按时休息即可。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5-07 21:21:54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 ,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血常规
    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编辑本段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
    、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编辑本段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G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 (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血常规
    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

  • xuzhujun728
    回复
    2023-05-07 20:20:44

    1:白细胞计数(WBC)(参考值:4~10),(单位:10^9/L)
    2:红细胞计数(RBC)(参考值:3.5~5.5),(单位:10^12/L)
    3:血红蛋白浓度(HB)(参考值:120~160),(单位:g/L)
    4: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40~48),(单位:%)
    5: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0~97),(单位:fL)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参考值:26.5~33.5),(单位:pg)
    7: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00~360),(单位:g/L)
    8: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单位:10^9/L)
    9:淋巴细胞比值(LY%)(参考值:17~48),(单位:%)
    10:单核细胞比例(MONO%)(参考值:4-10),(单位:%)
    11: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参考值:43~76),(单位:%)
    12:淋巴细胞计数(LY)(参考值:0.8~4.0),(单位:
    10^9/L)
    13:单核细胞计数(MONO)(参考值:0.3~0.8),(单位:10^9/L)
    14: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参考值:1.2~6.8),(单位:10^9/L)
    15: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1~14.5),(单位:%)
    16: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参考值:9~18),(单位:%)
    17: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考值:7.4~12.5),(单位:fL)
    18:大血小板比例(P-LCR)(参考值:10~50),(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