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我是妊娠糖尿病,怀孕32周,今年26岁,打胰岛素5天了,前几

时间: 阅读:383
我是妊娠糖尿病,怀孕32周,今年26岁。打胰岛素5天了,前几天都在8以上在两天分别是6.6和5.1,请问需要住院治疗吗?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3-07-03 16:48:23


根据你这两天的检查结果来看不一定要住院的,因为孕妇的空腹血糖正常值是小于5.1mmol/L,你通过药物治疗以后血糖已经基本正常,如果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是可以不用住院的。

指导建议:
建议平时重要的是注意饮食调节,既要保证孕妇的营养,又不能营养超标,同时还得每天监测血糖情况和有无其他不适症状,以随时了解孕妇的情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逍遥子
    回复
    2023-07-03 19:19:05


    �����������

  • 李雲松
    回复
    2023-07-03 19:19:05

      你好,一
    在受孕前6周即应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使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尽可能达到正常,在整个妊娠期,理想的血糖控制
    空腹血糖<5.8
    餐后<6.7
    糖化血红蛋白<6.0%
    为受孕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整个妊娠期,应尽可能避免低血糖和酮症的发生,注意控制好饮食

      二
    糖尿病与妊娠的关系,应从两方面来认识,一种是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即糖尿病人怀孕,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是妊娠时才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
      三 
    糖尿病人妊娠后,为了承担胎儿发育所需的营养需求,体内产生了一些主要为胎儿所分泌的激素,具有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及拮抗胰岛素的作用,这些作用有利于胎儿获得恒定的营养,但也因此使母亲的糖尿病变得复杂化了。如血糖难以控制,甚至病情发展,易发生酮症酸中毒或低血糖,眼底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变有可能加重,妊高症、羊水过多、感染率、难产率等明显高于一般孕妇。
      四
    高血糖是胎儿致畸的主要因素,孕6-7周是胚胎形成期,如这两个月中孕妇体内的血糖未控制好,可导致胎儿神经管、肾脏、心脏畸形。控制血糖一般选用无致畸作用的胰岛素,由于孕期的特殊性,胰岛素的用量也要有所调整。
      五
    积极进行定期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糖尿病和产科的各项检查。检查的内容有血压、血糖(每周1-2次)、尿蛋白、羊水、胎盘功能和胎儿成熟情况(32周起),一旦发现异常则应由医生迅速作出处理。

  • 北京-梁**
    回复
    2023-07-03 19:19:0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杨慧霞教授指出:“妊娠糖尿病不可小视。”因为在妊娠后发现的各种程度糖耐量减低或明显糖尿病,不论是否需用胰岛素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血糖是否恢复正常,都可认定为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对妈妈和宝宝的健康都非常不利。对孕妇来说,它可导致高血糖、高血压及先兆子痫等病变。对胎儿来说,它可直接导致流产、宫内发育迟缓,畸形儿、巨大胎儿及低体重儿的几率增加,还可能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多种新生儿合并症。

    同时,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远期影响也不可忽视,“糖妈妈”和她们的孩子日后患上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几率都较常人更大。因此,杨慧霞建议,所有孕妇都应在妊娠24~28周进行“糖筛”;超过35岁、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更早“糖筛”。

    一旦确诊为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孕妇就应当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血糖。目前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饮食、运动控制和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杨慧霞解释道,“‘糖妈妈’如果在饮食控制和运动3~5天后血糖仍无法达标,或饮食控制后出现饥饿性酮症,增加热量血糖又超标,就必须尽早开始胰岛素治疗,并一直持续到分娩。”

    胰岛素治疗不会影响胎儿

    由于种种认识误区,很多“糖妈妈”对孕期用胰岛素顾虑重重,担心对宝宝有影响,还怕一旦用上以后就停不下来了。杨教授表示,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首先,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不能通过胎盘,也就是说根本就不会进入胎儿的身体里,因此不会影响胎儿健康。其次,大多数怀孕前血糖正常的糖妈妈在生完宝宝之后血糖都会恢复正常,不需要再使用胰岛素,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用了就撤不下来’一说。”

    杨教授还介绍说,目前最符合生理要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为:基础胰岛素联合餐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据了解,门冬类胰岛素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是国内唯一拥有妊娠糖尿病适应症的胰岛素类似物,它不但不会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而且它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的升高非常匹配,可以很快地使血液内的胰岛素水平达到需要的高度,在注射之后可以立即吃饭。同时注射以后,血液内胰岛素的峰值回落得也比较快,低血糖的发生会更少,因此对糖妈妈和宝宝来说都更加安全。

  • 就是那个人
    回复
    2023-07-03 18:18:55

    孕期得糖尿病怎么办

      孕期得糖尿病怎么办,在怀孕期间控制好血糖,也是能保证胎儿正常生长发育的任务之一,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糖尿病应该要怎么办呢?接下来一起来了解孕期得糖尿病怎么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孕期得糖尿病怎么办1

       第一、要控制进食量。

      主要控制糖类食物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米饭、面食等均不宜超过每日的标准供给量。动物性食物可多选择含脂肪相对低的鸡、鱼、虾,少选择含脂肪量相对较高的猪、牛、羊。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豆类食物,以保证蛋白质的供给。尽量少吃油炸及坚果类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总之,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的饮食方案。

       第二、要进行适量运动。

      因为运动不仅对母子的健康有利,还有益于控制糖尿病。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定不要只顾着睡觉,还要进行散步等适当的户外运动,好与医生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

       第三、如果经过严格的饮食管理和运动疗法。

      孕妇的血糖仍不能有效控制,就应立即与医生沟通,进行进一步治疗。

       得了孕期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体形肥胖。

      肥胖不是一天养成的,与长期的成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肥胖者体内的脂肪细胞肥大,对胰岛素的敏感度较低,这就加重了胰岛的工作负荷,久而久之胰岛会被累垮,血糖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女性在怀孕后吃的太好控制不住体重容易患上糖尿病,本身就肥胖的女性更是如此。

       第二、遗传原因。

      种族、地区和家族病史对产妇是否换糖尿病也有一定影响。据统计,每个大洲、每个人种和每个国家,孕妇患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是不一样的,如果再将人口进行细分,这一数据可能会更有代表性。同样,有家族病史的孕妇患病的可能性更高,经济、环境、文化程度等因素都有可能对此结果产生影响。

      孕期得糖尿病怎么办2

       1、饮食治疗:

      是糖尿病的一项基础治疗,不论糖尿病属何类型和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是否在用胰岛素治疗都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多吃粗粮、膳食纤维,补充蛋白质等。但要注意,应该避免过分控制饮食,否则会导致孕妇饥饿性酮症及胎儿生长受限。

       2、药物治疗:

      有些孕妇即使调整了饮食习惯也无法控制糖尿病,当饮食控制失效时,最好应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水平早孕后胰岛素的用量进行性增加。妊娠不同时期机体对胰岛素需求不同,妊娠32~36周胰岛素用量达最高峰,妊娠36周后胰岛素用量稍下降,特别在夜间。

       3、孕期母儿监护

      若患了妊娠期糖尿病,在整个怀孕期间无论病情是否严重,都应在医生监督下严格控制饮食并定期检查身体,密切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才能避免疾病恶化,造成严重后果。孕早期每周检查一次,直至妊娠第10周。妊娠中期应每两周检查一次,除调整胰岛素用量外,还应同时进行眼底检查。妊娠32周以后应每周检查一次,除了注意孕妇的情况外,还应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胎盘功能等,必要时住院。

      若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程度较轻,用药后获得控制,情况稳定,胎盘功能良好胎儿不过大,则可妊娠至足月,经阴道分娩糖尿病患者决定引产或经阴道分娩者,当产程达12小时应结束分娩,除非确定在其后4小时内能经阴道分娩因为产程超过16小时,孕妇的糖尿病就难于控制,有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分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必要时宜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

       4、分娩处理

       (1)分娩时机

      首先要确定适当的分娩时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原则上应该通过方法尽量推迟终止妊娠的时间。血糖控制良好,孕晚期无合并症,胎儿宫内状况良好,应等待至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如果血糖控制不满意,并且有其他的并发症出现,经过及早抽取羊水,了解胎肺成熟情况,促胎儿肺成熟,胎肺成熟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2)分娩方式

      妊娠合并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有巨大胎儿、胎盘功能不良、胎位异常或其他产科指征者,应行剖宫产。有大于10年的糖尿病病史,同时伴随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应该放宽剖宫产指征。

       (3)分娩期处理

      一般要注意休息,给予适当的饮食,并且密切关注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对于经阴道分娩的孕妇,应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产程应在12小时内。剖宫产孕妇应在手术前一日停止应用晚餐前精蛋白锌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胰岛素。术后每2~4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