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子宫内膜基底层的作用

时间: 阅读:592
请问功能层细胞脱落之后是不是由基底层细胞增殖形成?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3-05-05 22:25:35


子宫内膜的基底层是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产生子宫内膜的。有了逐渐形成的子宫内膜,才能够来月经,才能够在怀孕期间起到保护胎儿的作用,如果基底层受损是无法修复的。

指导建议:
目前这个问题我建议及时的输液等,独一味颗粒试试,很常用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江苏-吴**
    回复
    2023-05-06 01:01:56

    子宫内膜增厚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它属于妇科疾病的一种,
    子宫内膜增厚的原因,主要是有三个因素,其实是内源性因素,二是炎性感染,三是外源性药物刺激所致。
    子宫内膜增厚的患者是可以吃中药进行调理的,中药对于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什么副作用,
    建议患者可服用妇炎中药丸调理,对于子宫内膜增厚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不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呈现周期性变化,月经期坏死脱落。因此,子宫内膜正常厚度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会随着月经周期,而出现周期性变化。
    在饮食方面应该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患者应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祝你早日康复。

  • 北京-梁**
    回复
    2023-05-06 01:01:56

    人和动物的雌性生殖器官的一部分,是人和动物胎儿或幼体发育生长的场所。子宫,是女人独有的脏器,根据现代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子宫是女人的第六脏器,即女人有六脏六腑。
    子宫内膜即粘膜,由上皮(属单层柱状上皮,有分泌细胞和纤毛细胞二种)和(由结缔组织构成,其内有大量的星形细胞,称为基质细胞)固有膜组成,子宫内膜可分为浅表的功能膜和深部的基底层,功能层较厚,约占内膜厚度的4/5,基底层较薄较致密,约占1/5,在月经周期中,功能层可剥脱,而基底层不可剥脱。
    子宫又名胞宫、女子胞,是中医固有的名称,属奇恒之府。子宫之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紫石英》条,谓主治“女子风寒在子宫,绝孕十年无子。”
    子宫的位置:明·张介宾《类经附翼·三焦包络命门辨》云:“子宫,……居直肠之前,膀胱之后。”
    子宫的形态: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妇人规·子嗣类·辨古》中引朱丹溪之言云:“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岐,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明确指出子宫是一个倒置的三角形,一系向下(宫颈),其上角左右各有一岐(输卵管)向两侧延伸,即“上有两岐”;宫体是中空的,故曰“形如合钵”。
    子宫的作用:张介宾《类经·藏象类·奇恒脏腑藏泻不同》:“女子之胞,子宫是也。亦以出纳精气而成胎孕者为奇。”具有定期藏泻出纳的功能。
    女性子宫是孕育新生命的地方,在性爱过程中,这里也会产生一系列显著变化。成年妇女的子宫约长7—8厘米,底部宽约4—5厘米,厚约2—3厘米,重约40—50克,下端与阴道相连,在性爱时会有复杂的反应,带给女性奇妙的感受。

  • 李雲松
    回复
    2023-05-06 01:01:56

    子宫内膜即子宫粘膜,由单层柱状上皮和固有层构成。固有层由增殖能力较强的结缔组织构成,内含子宫腺和螺旋动脉。子宫内膜按其功能特点可分为浅、深两层。浅层称功能层,深层称基底层。功能层较厚,自青春期开始,在卵巢激素的作用下,可发生周期性脱落。每次月经来潮时功能层发生脱落,约28天为一个周期,脱落的子宫内膜与血液一起经阴道排出,即为月经。受精卵也在功能层植入。基底层较薄,不发生脱落,有增生、修复功能层的能力。

  • 宁吉儿
    回复
    2023-05-06 00:00:46

    子宫内膜(endometrium,uterine endome- trium)是指构成哺乳类子宫内壁的一层。子宫内膜对动情素和孕激素都起反应,因此可随着性周期(发情周期、月经周期)发生显著的变化。动情素可引起子宫肥大,孕激素可促使子宫内膜发生特殊的妊娠初期变化,或改变子宫内膜的性质,使之具有产生蜕膜的能力。子宫内膜覆盖着粘膜,由粘膜上皮与其下方的固有层所组成。粘膜上皮为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复层柱状上皮,动情素分泌时,各上皮细胞将长大、分裂使数目增多。固有层中粘膜上皮下方的部分称为机能层,上皮细胞进入其中形成子宫腺,并对动情素起反应。机能层的下层称为基底层,富有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