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怀孕3个月,医院抽血检查中凝血酶原时间值是9.8,参考值是在

时间: 阅读:428
怀孕3个月,医院抽血检查中凝血酶原时间值是9.8,参考值是在10.0到15.5之间。这个请问下对宝宝有影响吗?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3-06-30 15:46:24


你现在检查结果是接近正常值的,先不要太担心,过段时间再到医院抽血化验,看一下,对胎儿的影响不是很大,

指导建议:
怀孕期间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现在也不要太紧张,要注意情绪稳定,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艾江
    回复
    2023-06-30 18:18:46


    ����3���£�ҽԺ��Ѫ�������Ѫøԭʱ��ֵ��9.8���ο�ֵ����

  • 西安-杜*
    回复
    2023-06-30 18:18:46

    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被测血浆中加钙离子和组织因子,外源性凝血途径)

    TT:凝血酶时间

    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被测血浆中加APTT和钙离子,内源性凝血途径)

    Fbg:纤维蛋白原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释义:为医学专业术语,指人为加入特殊物质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使血液凝固。

    作用:这是目前判断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惟一的筛选试验,也是监测口服抗凝药用量的首选指标。

    分类:主要分为PT延长和PT缩短。

    2.凝血酶时间

    释义:指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液凝固的时间。

    作用:测定系检查受试者血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能力的过筛试验。

    分类:主要分为TT延长和TT缩短。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释义:是内源性凝血系统的一个较为敏感的筛选试验。

    作用: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

    分类: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

    4.纤维蛋白原

    释义: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

    作用:促进血小板的聚集,促进平滑肌和内皮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收缩,增加血液粘滞性和外周阻力,引起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胶原和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趋化单核/巨噬细胞向内膜下迁移,促进红细胞粘着和血栓形成。

  • 武汉-严**
    回复
    2023-06-30 17:17:36

    一、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一)参考值 一步法凝血酶原时间:11~13秒 凝血酶原比值:0.82~1.15(二)临床意义1.PT延长:PT超过正常对照3秒以上或凝血酶原比值超过正常范围即为延长,主要见于: ① 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血症);② 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DIC、原发性纤溶亢进症、肝病的阻塞性黄疸和维生素K缺乏、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等。2.PT缩短: ① 先天性因子Ⅴ增多; ② DIC早期(高凝状态);③ 口服避孕药、其它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血管损伤等均为血栓形成的基础)。 3.口服抗凝药的监护临床上当NIR为2-4时为抗凝治疗的合适范围,当INR>4.5时,如纤维蛋白水平和血小板数仍正常,则提示抗凝过度,应三少或停止用药。INR>4.5时,同时伴有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减低,则可能是DIC或肝病等所致也应减少或停止口服抗凝剂。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测定(一)参考值:33.68~40.32秒(二)临床意义:基本与凝血时间意义相同,但敏感性高。目前所用的大多数APTT测定方法,凡当血浆凝血因子低于正常水平的15-30%即可异常。1.APTT延长:APTT结果超过正常对照10秒以上即为延长。APTT是内源凝血因子缺乏最可靠的筛选试验,主要用于发现轻型的血友病。虽可检出因子Ⅷ:C水平低于25%甲型血友病,但对于亚临床型血友病(因子Ⅷ大于25%)和血友病携带者敏感性欠佳。结果延长也见于因子Ⅺ(血友病乙)、Ⅻ和Ⅶ缺乏症;血中抗凝血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或肝素水平增高时,当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及因子Ⅴ、Ⅹ缺乏时也可延长,但敏感性略差;其它尚有肝病、DIC、大量输入库存血等。2.APTT缩短: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3.肝素治疗监护: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为敏感,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此时要注意APTT测定结果 必须与肝素治疗范围的血浆浓度呈线性关系,否则不宜使用。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