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风水

武德皇后:武德皇后是南北朝

大道家园 2023-07-12 16:27:38

北周武帝宇文邕,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他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也是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而武德皇后是宇文邕的皇后,所以武德皇后是南北朝时期的人,她一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28岁成了皇太后,30岁成了太皇太后,32岁就去世了。

一、武德皇后是哪个朝代

武德皇后(551年-582年),南北朝时期人,她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的皇后,但一生并没有生下一男半女,所以在历史上,并没有多少关于武德皇后的记载,而且因为其死后所安葬的具体位置在历史上记载不详,也为其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1、不受宇文邕喜欢

武德皇后即阿史那氏,史书载阿史那氏“有姿貌,善容止,帝深敬礼焉”,意思是武德皇后容貌上佳,举止得体,皇帝宇文邕对她相敬如宾。而正是这个“相敬如宾”,让我们知道宇文邕并不喜欢她,结果就是宇文邕和武德皇后一起生活了九年,始终没有生下一男半女。

2、享年32岁

公元578年,36岁的宇文邕去世,此时武德皇后28岁,宇文赟即位,她成了皇太后;2年后,宇文赟去世,她名义上的孙子宇文阐即位,她成了太皇太后;不到一年,宇文阐被名义上的外公杨坚废掉,九岁的宇文阐两个月后被毒死;公元582年,阿史那氏去世,时年三十二,上谥号为“武德皇后”。

二、武德皇后墓在哪

1993年以前,武德皇后墓的具体位置在历史上记载不详,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1993年8月,陕西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的农田里,一座无封土的无名古墓被人发现后遭盗掘,之后又接连被盗,考古部门才正式开始发掘,最后才确定这就是武德皇后墓,而且是周武帝宇文邕与武德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墓——孝陵。

小结:武德皇后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他们虽是夫妻,但相敬如宾,并没有深厚的感情,所以一起生活了9年并没有留下子女;公元578年,宇文邕去世,公元582年,武德皇后去世,他们一起被葬到了孝陵,目前已被挖掘,位于陕西渭城区底张镇陈马村东南的农田里。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看看历史上宇文邕怎么死的。

为什么历朝和亲,都没有匈奴公主嫁入中原?

和亲这招的始祖是刘邦,本是汉初时国弱无奈之举,所以把自己姑娘献给别人。其实由哪一方献姑娘就多少能看出来哪一方是处于被动位置的。汉、隋、唐三代和亲出现比较密集的朝代,基本都是皇帝在想办法对他族示好,想拉拢或使其归顺。

不过外族女子嫁入汉皇室的例子也是有的:南北朝时期大量小国并立,经常采用迎娶少数民族公主的策略来巩固势力。北周有突厥出身的武德皇后,北周能灭北齐大概也是有突厥默许甚至支持的原因。西魏和北齐也有柔然公主出身的皇后,不过似乎这些联姻似乎没能起到太大的政治作用。

【答案补充】
匈奴其实并没有吞并中原的实力,只不过一直犯边境以劫掠人口财物罢了,但这些边境之灾也够让皇帝头痛了。而中原如果倾其财力物力未必就不能剿灭匈奴,但自己所承受的损失也将相当惨烈,得不偿失。不过是为了换得友好的边境相处方式或多个朋友,倒不如采取和番一类的怀柔政策。

武德皇后是哪个朝代

武德皇后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那么,你知道武德皇后是哪个朝代的吗?下面跟我了解一下武德皇后是哪个朝代吧!

武德皇后是哪个朝代

武德皇后是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这个时期中国领土被分为两个政权,一个南朝一个北朝,两个政权长期对峙分裂,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隋炀帝杨坚统一了中国,将中国重新融合在一起!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武德皇后生活的北朝。北朝从北魏开始到东魏和西魏的对峙,再到后来北齐北周的对峙,一共经历了三个时期。武德皇后在没有成为皇后之前是突厥的阿史那三公主,那个时候突厥族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柔然,取代了它的草原上的霸主地位!当然那个时候北齐和北周都想要通过自己的实力来统一中国,拉拢新崛起的突厥族作为助手当然成了不可缺少的步骤,所以两个政权争相恐后使出各种手段试图与突厥族联姻。经过重重阻碍,最终宇文邕如愿以偿娶到了温婉贤惠的阿史那三公主,成为北周皇后。

这个时候北周和北齐承接了东魏和西魏的对峙关系。北齐继承了东魏领土,在经济上相当发达,不论是农业、瓷器还有盐铁业都有很大的优势;北周承袭了西魏的领土,宇文邕在位期间更是努力推动各方面的改革发展,使得北周一片繁荣。

后来随着两个王朝王位的更迭,昏君登基,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北周让杨坚瞅准了时机,一步一步最终称帝并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杨坚就是隋炀帝!不久之后便开创了隋唐盛世,留下了丰功伟业。

武德皇后墓

武德皇后去世后她的安葬地点在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关于武德皇后墓这个话题一直是一个谜团。直到93年开始,在陕西的陈马村的一个古墓接二连三的被盗窃,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经过确认发现这座古墓就是武德皇后和周武帝的合葬墓穴。

因为此墓是北周武帝和武德皇后的合葬墓,也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北周武帝孝陵。史书上周武帝的墓“墓而不坟”,也就是说这座陵墓没有石刻,没有封土也没有陵寝建筑的遗迹。这座墓穴全长仅有68.4米长,这是一座单室土洞墓,有五个天井、五个过洞、四个壁龛,还有一条长斜坡的墓道。从中出土了周武帝孝陵的志石和武德皇后的志石以及“开元皇后”的金玺,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除此之外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金步摇的残件以及许多玉器,还有很多的仪卫俑、僮仆俑、甲骑具装俑等都有很多研究意义。

武德皇后阿史那氏有着倾国倾城的美貌,她能歌善舞又多才多艺,这样一个活泼又充满生机的姑娘却成为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牺牲品,她从十岁开始就开始等待自己的爱情,直到十九岁才嫁到了北周,可是她从始至终都没有等到他的爱人的真心。尽管如此,在她的帮助下宇文邕成功改进了中原地区的音乐,将新鲜的源泉注入中原并且促进了它的发展!

武德皇后金印

武德皇后的金印又叫做“天元皇太后玺”,在1993年孝陵被盗之后就一直毫无音信,不知流落在民间何处。直到1996年,咸阳市公安局找到了关于武德皇后金印的线索,经过调查终于破案,找到了这纽北周的稀世珍宝。

武德皇后是突厥族的阿史那三公主,嫁入北周十八年后宇文邕驾崩,宣帝继承了帝位,次年宣帝让位给宇文衍,宇文衍登基后称自己为“天元皇帝”,尊称武德皇后为“天元皇太后”,我们所说的武德皇后的金印,就是阿史那氏为“天元皇太后”的时候所使用的金印。武德皇后死后,死后与金印一同葬入周武帝的孝陵。

这纽金印现在保存在陕西咸阳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藏品,是一纽国家级的玺印,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根据古书记载我国的玺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以后规定只有皇上的印才可以称为玺,并且对官印做了严格地等级划分——不同的官位他的印章有着不同的印纽、质地和形制,直到汉代这种制度才有所宽松。“天元皇太后玺”重八百克左右,是由印台和印纽两部分合铸镶嵌而成,符合皇后之玺金制的规定。该金玺大致为正方形,印面上用篆书写着“天元皇太后玺”这六个大字。是我国到现在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皇太后金印了,武德皇后金印在中国印学史上产生了极大轰动!

我国皇后最多的皇帝是谁?

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出现两个极端,比如立皇后。有些皇帝至死不立皇后,而有些皇帝却同时拥有数位皇后。北齐后主高纬废黜皇后斛律氏之后,先立皇后胡氏,后又怎么样 “拜弘德夫人穆氏为左皇后”,二位皇后并峙;北周宣帝宇文赟先立皇后杨丽华,“又立天皇后及左右皇后,与后为四皇后焉”,再加上稍后增设的“天中大皇后”,五位政府补贴培训 皇后并存;匈奴汉昭武帝刘聪,除立有上、左、右、中四位皇后之外,“佩皇后玺绶者七人”,也就是同时拥有十一个皇后。与他们相比,好吗 东吴末帝孙皓在立皇后方面显得更为疯狂。孙皓(242—284),字元宗,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景帝孙休时,孙皓被封为乌程侯。东吴永安七年(264)七月,孙休病逝,遗令传位于年幼的太子。当时,东吴境内叛乱频发,加上西蜀新亡,曹魏虎视眈眈,大有一举荡平东吴之势。东吴举国恐慌,群臣认为主少国危,便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以固国自保。所以,二十三岁的孙皓被拥立为东吴第四代皇帝。孙皓即位之初,颇有振作之象。他发布优诏,抚恤人民,开仓放粮,赈济贫民,又将后宫的宫女放出以配无妻之人,赢得朝野一片赞誉之声。权力,容易滋生腐败,更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真实面孔。几年之后,孙皓就变得残暴荒淫起来,除了变着法子杀人,就是整日沉湎于酒色。孙皓为乌程侯时,曾聘娶五官中郎滕牧的女儿为夫人。孙皓即位称帝,滕氏立为皇后,滕牧被封为高密侯,拜卫将军录尚书事。看到孙皓耽于酒色,荒淫无道,不理朝政,滕牧屡屡进谏,惹得孙皓十分厌恨,加上滕皇后年老色衰,孙皓曾经想废去滕氏的皇后名号。太史令上书说,从气运历数上看,皇后不能更改。皇太后何氏因喜爱滕氏,常在孙皓跟前帮着说些皇后的好话,孙皓才作罢。滕皇后岁未被废黜,但孙皓对她却日渐冷落。不久,滕皇后搬进了长秋宫,官僚“备员而已,受朝贺表疏如故”,皇后显然成了摆设。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孙皓下令,凡是二千石以上大臣的女儿,年龄在十五六岁左右的,他要逐一过目,看中的,立马入宫;剩下的,才允许嫁人。即《江表传》中记述的“皓又使黄门备行州郡,科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当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一时间,孙皓“后宫数千”,但他犹不餍足,仍要“采择无已”。此后,孙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后宫。为了取悦宠姬,孙皓大肆向美女颁赐皇后印玺。对此,《三国志》称孙皓“内诸宠姬,佩皇后玺绂者多矣”;《资治通鉴》也称孙皓“诸姬佩皇后玺绂者甚众”。玺绂,即玺绶,是古代印玺上所系的彩色丝带,借指印玺。皇后印玺,是皇后名位的象征,这些宠姬虽然没有接受正式的册封仪式,但终归是皇后。孙皓究竟立了多少皇后,史籍中没有明说。但是,从孙皓的皇子有三十四个之多,以及司马炎“诏选孙皓宫人五千人入宫”,尤其是史籍中用的“多矣”和“甚众”两个词来看,孙皓宠姬中佩戴皇后玺绂者绝不止两位数。毋庸置疑,孙皓是史上立皇后最多的皇帝。那么,孙皓为什么要同时立这么多皇后呢?笔者认为:其一,孙皓通过多立皇后来取悦后宫姬妾,满足自己对美色的贪婪。其二,孙皓通过多立皇后来摆脱中国传统嫡妻制度,便于自己肆无忌惮的行乐。其三,孙皓通过多立皇后,使子嗣不分贵贱,避免日后嫡庶之争。其四,孙皓通过多立皇后,使多家外戚势力相互抗衡,防止出现某一外戚专权篡位。然而,这种荒淫统治下的多头政治,在把宫廷搅得乌烟瘴气的同时,也加速了东吴的覆亡。天纪四年(280),孙皓和众多皇后均成为阶下囚。孙皓是历代皇帝中多立皇后的始作俑者,这种“一夫多妻”的做法对后世影响甚大。两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便出现了史不绝书的“一夫二妻”现象,甚至被有些学者称之为“一枝二鸟”。十六国时期的刘聪和北朝时期的高纬、宇文赟,他们册立多名皇后,不能不说是与东吴孙皓开此先河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所以,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妃嫔传·评》中批评孙皓“嫡庶不分,闺庭错乱,遗笑古今,殃流后嗣”。时下,仍有不少人为了满足淫欲,变着法子搞“一夫多妻”。不过,这种人多半没有好下场,正如亡国皇帝孙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fengshui/886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