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奇门术数 >> 风水

8日1时24分“立冬”,这天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大道家园 2023-07-08 21:05:53

,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立冬每年的时间大约都在公历的十一月七日到八日之间。立冬过完之后,白昼将继续缩短,温度也是愈来愈低。那么你知道立冬这天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一起来栏目看看吧。

8日1时24分“立冬”
新华社天津11月6日电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1月8日1时24分迎来“立冬”节气。习惯上,我国民间常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为了“迎冬”,“立冬日”这一天北方人要吃饺子,南方人则吃鸡鸭鱼肉,称“补冬”,也称“补嘴空”。

立冬有哪些注意事项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地球位于赤纬-16°19',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民间以立冬为冬季之始,立冬期间,有需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
“立冬”节气到,表示正式进入冬季,万物收藏,要归避寒冷了。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25度。立冬过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
立冬三候
第一候,水始冰。表示水泽开始结上一层薄薄的冰。第二候,地始冻。土壤中的水分因天冷而凝冻,土壤随之变硬。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野鸡蛰伏,而蜃类会大量繁殖。 立冬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的北郊设坛祭祀。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
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因此,立冬之后,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
“十点”做好入冬准备
1、多点水
冬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缺水,常喝白开水,可利尿排毒、清除废物,建议每日补水在2000~3000毫升之间。
2、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产生热量,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适当活动筋骨,出点汗,才能强身健体。
3、防点病
冬季容易导致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寒保暖,还要重视耐寒锻炼,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发生。
4、调点神
冬季万物没有生机,人容易懒惰、没精神、烦躁不安、抑郁,及时调节心情,消除烦闷、调养精神。
5、早点睡
中医讲究春发夏长秋收冬藏,冬天应该是一个养精蓄锐的季节。要保证充足睡眠,有益于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6、进点补
冬天是养肾的好时节,养肾,可使肾“精”更为充盈,可强身健体,少得病,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
7、护点脚
寒从脚底生。天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最好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早晚坚持搓揉脚心,以增进血液循环。
8、喝点粥
冬季养生晨起喝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清晨喝一碗热粥,可保暖御寒,有效预防受寒感冒。
9、饮点茶
冬天喝茶可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建议以红茶为上品,红茶甘温,增强抗寒能力,有助于消化,去油腻。
10、通点风
早晚各通风2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此外,要保持合适的室内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控制在16~22℃为好。
以上便是立冬这些需要注意什么的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明日立冬:寒流来袭,一年里降温最大的时候,这6大宜忌要注意

昨天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黄色预警,我国自西北向东南将有一次大风降温天气过程,明日立冬,冬天就要来了。



立冬节气寒湿当令,人体阳气潜藏、阴气极盛。冬令 养生 ,要从深处养,滋阴养阳,能深层次的抗衰老。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开始藏,美你一整年,3宜4忌要注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灸气海以养元阳,秋冬灸关元以养元阴,引气归元。用隔姜灸法,三天灸一次,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4个手指宽处。艾灸能温里通气的。以有热感而不灼伤皮肤为宜,以热感能透入腹内,有如沐浴春日阳光般的温暖舒适为度。艾灸时不要走神,以免灼伤皮肤。



如果你办公室或者家里不暖和,又要老坐着,建议坐着的时候用艾草热敷坐垫 ,让身体从屁股、子宫暖起来,比化妆品有用。也可以靠在后背上,保护身体不被寒湿伤害。大姨妈肚子疼的可以提前两天用它热敷肚子,之后月经期也会很舒服的。


日常也可以贴南师艾脐贴 ,来暖身驱寒,特别是脚冷的人,上热下寒的人先贴脚底涌泉穴,贴三天停一天,把火引下去,睡眠脾胃都好了。


脾胃虚寒、湿气重的可以直接贴肚脐。平时需要注意穿高领的毛衣或者戴围巾,最近疫情反复,还是要护好大椎穴,保护自己的阳气和免疫力。



最近阳气内收,很多人胃口大开,吃得比之前多,或者痰湿、湿热体质,身体垃圾比较多,气往里收,垃圾也往里收,很容易长痘痘,上火,气机不通。虽然表现得像阴虚,但不能单纯补水,也要疏通上下,才能得到真正的滋润,否则湿气更重了。


这类人往往:


下巴口周爱长痘痘、平时怕冷、手脚冰凉、白带清稀、心情常常暴躁、上热下寒、经常便秘、尿频,小便清长、屁股总是冰冰凉的、常常觉得腰膝酸软无力、小腹冰凉、容易拉肚子的人。


特别适合八髎刮痧,联通上下:



用刮痧板抹一点精油,沿下髎、中髎、次髎、上髎进行逆刮法操作,力量由轻到重,刮成倒八字形,每侧刮拭 20 30 下为宜,或刮至局部出现红色痧疹或紫红色瘀斑为止。


在刮痧过程中要利用刮痧板去感受皮下有无结节或条索状物,如有结节或条索状物,要着重针对结节或条索状物进行刮拭,以结节或条索状物散去为度。

我的感受是肚子会咕噜咕噜,会阴会有寒气出来,后背发热。神阙穴(肚脐)那块会一会儿冷一会儿热,气在这里聚集。寒热交汇流转。


你可能还会遇到:





肝血不足的人往往心神不安,睡不好,而睡不好又消耗肝血和阴精,导致人更容易焦虑和烦躁,老得快。最根本的抗衰老就是养心安神睡好觉了。让神回归身体,指挥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是 养生 的捷径。


立冬之后,我们的身体需要注意什么?

2020年的立冬是在11月7日。

一到立冬也就标志着这一年正式进入了冬天,大自然也进入了下一个运转阶段,人的机体同样也走向了另一个周期。

饮食:食物在不是太肥甘厚味的基础上要增加肉类和蛋类的摄入,以保证能量和蛋白质的充分供应。但肉类食物注意要少油炸,以少油少盐为原则。一日三餐要按时按点,虽然以进补为主,可不易过饱。

运动:在室内且通风的环境下做舒缓柔和的动作,如游泳、健身操、跳绳、工间操等。在户外可以做一些跑步、疾走、骑行、篮球等。主要以有氧运动为原则,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

作息:冬季要早卧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黄帝内经有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的就是冬天晚上要早点休息,早上要看到阳光出现再起床,这样才有利于身体收藏“神”和“精”。

调理:冬天多以温阳的方法来调理,像热敷或艾灸烤电等。尽量选择艾灸,因为艾中阳气最旺,很适合进补。可以灸中脘、关元、肾腧、足三里、涌泉等穴,都有强壮气血,增加脾肾的先天和后天的功能。另外,在晚上休息之前要用热水泡脚,跑到身体微出汗即可。

以上便是立冬之后我们需要注意和要注重身体的方法,简单实用,便于操作。

立冬要注意什么

立冬后,要少食生冷,宜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要多吃新鲜蔬菜,避免维生素缺乏。
1、红薯:健脾胃、强肾阴;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具有补虚乏,健脾胃、强肾阴及暖胃、益肺等功效。
2、萝卜:消积滞、化痰热;萝卜含有较多维生素C,一定量的钙,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常大。对冬季常见的消化不良、扁桃体炎等疾病有辅助作用。
3、卷心菜:增强抵抗力;卷心菜的维生素C和钙含量非常丰富,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
4、羊肉(肿瘤患者不建议吃):养护阳气;冬季进补的目的,就是要养护人体的阳气。羊肉就符合这样的进补原则,寒冬吃过羊肉,冰冷的身体就会立刻温暖起来。

立冬起居养生

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立冬之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
防颈寒:穿立领装挡风寒,秋冬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穿立领装不但能挡住寒风,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等都有一定好处。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fengshui/7750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