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节气春分时间是在3月20日,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一但到了节气春分的时候,温度也会缓缓回升,昼夜也将平分。那么,你知道3月20日春分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栏目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瞧瞧吧!
3月20日春分是什么意思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
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通常特指太阳视黄经位于0°的时刻,在每年农历二月十五前后(公历约为3月19日~22日期间)。
在时间段上也指太阳位于黄经0°和15°之间的位置,即从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时段,公历则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
春分时的现象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
春分时,全球昼夜几乎等长(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
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极附近开始极昼,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结束,极夜开始,范围渐大。
相关推荐: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
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春分后,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
俗话讲:“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季大忙季节就要开始了,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
这个时节,减衣不宜过早过多,还要多喝水、定时作息、规律睡眠。此外,春季是传染病多发期,应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并注意室内通风。同时,应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加强锻炼,以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春分是24节气之一,它是昼夜平分的意思,排24节气之四,这个时候太阳直射赤道。
春分的时候气候逐渐的变暖,这一天阳光能够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然后太阳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表现为昼长夜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而且在天文学上来讲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气候上面具有明显的改变,我们的天气逐渐的变暖和,人们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根据地球自转与公转规律而定的一个冬天和春天的交界点,立春在24节气中是排在最前面的,它是一年的开始。
立,就是开始的意思;春,即指春天。立春后春天就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也是气温回暖和生机萌发的时候来了。立春和其它节气都是以农历记时而言的,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春分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的中间。太阳达到黄经0度,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与之相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fengshui/756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什么是开口煞,开口煞怎么化解
下一篇: 双姓炉是什么,有什么忌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