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音者,生人心者也。——《礼记·乐记》
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礼记·缁衣》
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礼记·礼运》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礼记·曲礼下》
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坊记》
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礼记·表记》
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大戴礼记·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礼记·曲礼上》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闲居》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学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中庸》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礼记·内则》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
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礼记·学记》
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礼记·曲礼上》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礼记·表记》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君子有三患:未之闻,患弗得闻也;既闻之,患弗得学也;既学之,患弗能行也。——《礼记·杂记下》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言不过行,行不过道——《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礼记·儒行》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
不能则学,疑则问——《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制》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礼记·儒行》
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礼记·儒行》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礼记·礼运》
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礼记·中庸》
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礼记·中庸》
家无二主——《礼记·坊记》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礼记·乐记》
公事不私议。——《礼记·曲礼下》
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茍免。——《礼记·曲礼上》
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大戴礼记·保傅第四十八》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5/17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_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