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成语故事

罪有应得的意思,罪有应得的反义词和近义词,罪有应得成语接龙

国学梦 2023-06-08 15:42:19

罪有应得的意思,罪有应得的反义词和近义词,罪有应得成语接龙

罪有应得的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罪有应得的基本释义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罪有应得的详细解释

【解释】: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示例】: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罪有应得的成语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罪有应得的例子

这个人以权谋私,贪污公款,受到法律的制裁,真是罪有应得。

罪有应得的反义词

情有可原 罚不当罪 无妄之灾 逍遥法外

罪有应得的近义词

自讨苦吃 自食其果 咎由自取 咎有应得 罪该万死

罪有应得相关成语

咎由自取 情有可原 无可非议 无妄之灾 未可厚非 池鱼之殃

罪有应得的相似成语

第1个字是罪的成语:罪恶贯盈、罪恶昭著、罪人不孥、罪不胜诛、罪大恶极、罪有攸归

第2个字是有的成语:死有余诛、徒有其名、行有余力、恶有恶报、各有千秋、大有可为

第3个字是应的成语:慨然应允、出门应辙、逐机应变、适时应务、遂心应手、顺人应天

第4个字是得的成语:疾走先得、捷足先得、反手可得、贪多务得、心安理得、安闲自得

罪有应得成语接龙

得未尝有 有死无二 二三其德 德配天地 地丑力敌 敌惠敌怨 怨气冲天 天地经纬 纬地经天 天理不容 容头过身 身微力薄 薄物细故 故态复作 作奸犯罪 罪业深重 重三叠四 四海波静 静极思动 动心骇目 目注心凝 凝脂点漆 漆黑一团 团花簇锦 锦绣江山 山鸡舞镜 镜分鸾凤 凤附龙攀 攀龙讬凤 凤表龙姿 姿意妄为 为善最乐 乐行忧违 违天悖理 理屈词穷 穷鸟入怀 怀珠韫玉 玉树银花 花说柳说 说古道今 今是昨非 非亲非故 故步自画 画虎类犬 犬牙盘石 石烂海枯 枯鱼衔索 索隐行怪 怪诞诡奇 奇技淫巧 巧捷万端 端倪可察 察己知人 人死留名 名卿巨公 公平正直 直道而行 行号巷哭 哭丧着脸 脸红耳热 热气腾腾 腾蛟起凤 凤毛麟角 角立杰出 出山泉水 水明山秀 秀出班行 行藏用舍 舍己为人 人山人海 海水难量 量材录用 用天因地 地网天罗 罗织罪名 名不符实 实至名归 归真反朴 朴斫之材

罪有应得的英文翻译

the punishment fits the crime; guilty and deserves to be punished (idiom); entirely appropriate chastisement

罪有应得的意思是什么

罪有应得
[拼音]
zuì yǒu yīng dé
[释义]
应:应该。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今日卑职故违大人禁令,自知罪有应得。”
[例句]
对那些犯错但愿意自我检讨的人而言,上帝的责骂惩罚是令他们痛苦的,因为他们一方面觉得自己罪有应得,一方面觉得让上帝忧心是很不对的。

咎由自取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789 成语 咎由自取 注音 ㄐㄧㄡˋ ㄧㄡˊ ㄗˋ ㄑㄩˇ 汉语拼音 jiù yóu zì qǔ 释义 所有的罪过、灾祸都是自己造成的。
#语本《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自取其咎」、「罪有应得」 典源 #《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1>评曰:「刘封处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
彭羕、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
览其举措,迹2>其规矩3>,招祸取咎4>,无不自己也。」
〔注解〕(1)典故或见于《战国策.齐策四》。
(2)迹:追踪、探究。
(3)规距:指行为法度、标准。
(4)招祸取咎:招来灾祸。
〔参考资料〕《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
左右曰:「王,人君也。
斶,人臣也。
王曰『斶前』,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
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闻君子之言,乃今闻细人之行,愿请受为弟子。
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
典故说明 在《三国志.卷四○.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作者陈寿记叙了蜀国七位大将的生平事略。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具有武艺,气力过人,堪称是一员猛将;然而因没有出兵援救关羽,并且和孟达不和,使得孟达最后投奔魏国,他因此受到刘备的责怪;此外,诸葛亮也担心他刚猛的个性,将来在改换政权后会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终于导致刘备把他赐死。
彭羕,刘备认为他足以和孔明、孝直等人并驾齐驱,但诸葛亮却认为彭羕心大志广,无法保国卫民,后来刘备就把他派离了京师,给予一个太守的职位;他对于这样的遭遇感到不平,说了一句让人引起误会的话,就被关到狱中,最后被诛杀。
廖立,诸葛亮将他与庞统相提并论,誉为楚之良才,可以辅助兴盛国家大业;但在刘备死后,他却分析形势,批评当年刘备的不取汉中政策,也批评了关羽,另外又直言评点了几个当朝的人物,于是诸葛亮把他废为平民,流放到汶山。
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佐刘禅的李严,在诸葛亮伐魏时,因伪造朝廷诏书,命令诸葛亮退兵,后来被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刘琰,操行不甚检点,并且因为与魏延不和,而不见容于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见太后,在宫中停留了将近一个月,他因此怀疑妻子与刘禅有私,于是派人去抓妻子,还脱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终于因此被弃市。
魏延,常常批评诸葛亮胆子小,叹恨自己的才能无用武之地;诸葛亮病重时嘱咐在他死后撤军,他却不同意,认为不必因为一人死而荒废了天下大事,仍然执意出兵,就被刘禅派人追杀了。
杨仪,自认为功勋至大,足以代替诸葛亮辅政,诸葛亮以杨仪的胸襟气度狭隘,早将丞相的职位给了蒋琬;他对此感到不平,大发牢骚,当时大家都认为他的操守有过失,不敢与他往来;他说的话因此被人向朝廷揭发,最后自杀而死。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篇末对这几个人下了评语,认为他们都有着不同的长才,然而追踪、探究他们的行为举止及其法度、标准,却可以从中看出最后的罪过、灾祸,都是由他们自己招致的。
后来「咎由自取」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于表示所有的罪过、灾祸都是自己造成的。
书证 01.《官场现形记》第四七回:「因此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虽然是咎由自取,然而大家谈起来,总说这卜知府办的太煞认真了。」
02.《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虽然城厢出了盗案,是老兄们负责任;但这件事,据兄弟看起来,他们两家实在是咎由自取。」
03.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噫!祸兮福所倚,天道之常。
溺死三人,虽曰咎由自取,要皆风流自赏者有以致之,故君子贵慎微焉。」
04.《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他们大老官,一帆风顺的升官发财,还有什么不自在?不过为点小小家事罢了。
然而据我看来,他实在是咎由自取。」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所有的罪过、灾祸都是自己造成的。
【使用类别】用在「自取其祸」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会身陷囹圄,完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02>很多历史人物的不得善终,都可归因于咎由自取。
<03>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他这是咎由自取,怪得了谁呢?<04>他因到处为非作歹而被警察逮捕入狱,可说是咎由自取,无可埋怨。
<05>本来好汉不吃眼前亏,但你却故犯众怒,引来非义,真是咎由自取!<06>明知他是小人你还加以重用,弄得如今公司乌烟瘴气,难怪大家说你养痈贻患,咎由自取。
近义词: 自取其咎,自取其祸,罪有应得
反义词: 祸从天降 辨识 请参考『辨识789』 参考语词 咎皆自贻,侮由自取,祸由自取,孽由自取

罪有应得下一句

死有余辜。
罪有应得,死有余辜。这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无恶不作,即便是死都不能抵消罪恶,是对那些罪大恶极之人的形容。
罪有应得,汉语成语,意思是按罪恶或错误的性质,理应得到这样的惩罚。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94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