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的拼音
jiāng jì jiù jì
将计就计的基本释义
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
将计就计的详细解释
【解释】: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出自】: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示例】: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而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计将计就计的成语来源
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将计就计的例子
某已知曹操之意。今可将计就计而行。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将计就计的近义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 将机就计
将计就计相关成语
使羊将狼 千方万计 将信将疑 将功抵罪 将无做有 将门有将
将计就计的相似成语
第1个字是将的成语:将夺固与、将信将疑、将勤补拙、将功折罪、将胸比肚、将李代桃
第2个字是计的成语:鬼计多端、百计千方、鬼计百端、无计可施、通计熟筹、没计奈何
第3个字是就的成语:去本就末、避祸就福、移的就箭、束手就擒、去危就安、驾轻就熟
第4个字是计的成语:长久之计、铺谋定计、兼权尚计、随人作计、六出奇计、斗量筲计
将计就计成语接龙
计穷智极 极重不反 反听内视 视死如生 生死与共 共枝别干 干干翼翼 翼翼飞鸾 鸾歌凤舞 舞衫歌扇 扇火止沸 沸沸扬扬 扬名四海 海内鼎沸 沸天震地 地塌天荒 荒无人烟 烟消雾散 散灰扃户 户限为穿 穿文凿句 句斟字酌 酌古御今 今是昔非 非常之谋 谋听计行 行间字里 里谈巷议 议事日程 程朱理学 学书学剑 剑胆琴心 心浮气粗 粗株大叶 叶瘦花残 残圭断璧 璧合珠联 联翩而至 至亲骨肉 肉跳神惊 惊风骇浪 浪迹江湖 湖光山色 色授魂与 与众不同 同恶相党 党同妬异 异途同归 归全反真 真伪莫辨 辨若悬河 河伯为患 患难夫妻 妻荣夫贵 贵壮贱弱 弱不好弄 弄嘴弄舌 舌敝耳聋 聋者之歌 歌舞升平 平地起家 家骥人璧 璧合珠连 连更彻夜 夜不闭户 户曹参军 军不血刃 刃树剑山 山穷水尽 尽智竭力 力挽狂澜 澜倒波随 随俗浮沉 沉吟章句 句栉字比 比权量力 力不从心 心忙意乱 乱臣贼子
将计就计的英文翻译
to beat somebody at their own game (idiom)
将计就计 ?[?jiāng jì jiù jì?]
释义:利用对方使用的计策,反过来用于对方,使对方中计。
出处:
元·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操使蔡中、蔡和诈降,刺探我军中事,公瑾将计就计,正要他通报消息。兵不厌诈,公瑾之谋是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七回:“菩萨,我悟空有一句话儿,叫作将计就计,不知菩萨可肯依我。”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十六回:且说冯氏安慰小姐,叫乳母好生看顾。他便回至后边,将计就计,在柳洪面前竭力撺掇,务将颜生置之死地,──恰恰又暗合柳洪之心。?
历史上,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例子有很多,这次就为大家讲一个三国时期的经典故事。刘备、张飞、诸葛亮还有赵云准备出兵进攻零陵,但其中一位守城大将诈降后还打算反害诸葛亮一手,结果被张飞还有赵云二人给除掉。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将计就计?就和此次故事有关。其实以诸葛亮的才智想要让他上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往往自以为聪明的人可能不会这样认为,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发生在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邢道荣、赵云、张飞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道荣料敌不过,又无处奔走,只得下马请降。子龙缚来寨中见玄德、孔明。玄德喝教斩首。孔明急止之,问道荣曰:?汝若与我捉了刘贤,便准你投降。?道荣连声愿往。孔明曰:?你用何法捉他??道荣曰:?军师若肯放某回去,某自有巧说。今晚军师调兵劫寨,某为内应,活捉刘贤,献与军师。刘贤既擒,刘度自降矣。?玄德不信其言。孔明曰:?邢将军非谬言也。?遂放道荣归。
道荣得放回寨,将前事实诉刘贤。贤曰:?如之奈何??道荣曰:?可将计就计。今夜将兵伏于寨外,寨中虚立旗幡,待孔明来劫寨,就而擒之。?刘贤依计。当夜二更,果然有一彪军到寨口,每人各带草把,一齐放火。刘贤、道荣两下杀来,放火军便退。刘贤、道荣两军乘势追赶,赶了十余里,军皆不见。刘贤、道荣大惊,急回本寨,只见火光未灭,寨中突出一将,乃张翼德也。刘贤叫道荣:?不可入寨,却去劫孔明寨便了。?于是复回军。走不十里,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与诸葛亮、张飞、赵云一起出兵零陵,太守刘度之子刘贤派猛将邢道荣出城迎敌。但邢道荣在张飞面前仅几个回合便气力不加,落荒而逃,途中又遇上赵云,只得下马投降。随后,诸葛亮将邢道荣释放,让他里应外合夺取零陵。但邢道荣却与刘贤密谋,企图引诱诸葛亮中计。谁知诸葛亮早就识破邢道荣是诈降,巧施计策,不仅将邢道荣斩杀,还生擒了刘贤。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将计就计?,意为利用对方所用的计策,反过来对付对方。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散曲家李文蔚《张子房圮桥进履》第三折中的?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刘备夺取荆州四郡,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赤壁之战后,不过过程与小说中的描述有着很大的不同。《三国志?先主传》载:?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期间并未出现小说中描述的一系列战斗。小说中出现的这位有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邢道荣也是子虚乌有的人物,并不见诸史册。作者进行如此的加工和改编,目的很明确,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和张飞、赵云二人的武勇。
将计就计
将计就计 ( jiāng jì jiù jì )
解 释 计 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计。
出 处 元·李文蔚《张子房圯桥进履》:“将计就计,不好则说是好。”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利用对方计策向对方施
示 例 欧阳予倩《不要忘了》:“这回的出兵是对外,其实是制止国内革命的一种方法,我们不妨~。”
近义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歇后语 借他的缰绳拎他的驴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277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