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素抱朴的拼音
xiàn sù bào pǔ
见素抱朴的基本释义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见素抱朴的详细解释
【解释】: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出自】:《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见素抱朴的成语来源
《老子》曰:“见素抱朴”。老子《道德经》新解:“见:现,呈现,推出。素: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没有加工的原木。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
见素抱朴相关成语
一蹴而就 不绝如缕 人寿年丰 天马行空 安然无恙 忍俊不禁
见素抱朴的相似成语
第1个字是见的成语:见事生风、见风使舵、见风使船、见怪不怪、见利忘义、见所不见
第2个字是素的成语:握素怀铅、积素累旧、雁素鱼笺、爱素好古、握素披黄、朴素无华
第3个字是抱的成语:握铅抱椠、解衣抱火、怀冤抱屈、怀质抱真、守缺抱残、饴含抱孙
第4个字是朴的成语:浇醇散朴、还淳反朴、无名之朴、斫琱为朴、还醇返朴、浇淳散朴
见素抱朴成语接龙
朴斫之材 材优干济 济困扶危 危在旦夕 夕惕若厉 厉兵秣马 马去马归 归之若水 水尽鹅飞 飞鸿踏雪 雪案萤灯 灯尽油干 干浄利索 索隐行怪 怪诞诡奇 奇技淫巧 巧伪趋利 利齿伶牙 牙牙学语 语重心沉 沉痼自若 若合符节 节中长节 节用裕民 民贼独夫 夫负妻戴 戴罪立功 功成骨枯 枯耘伤岁 岁时伏腊 腊尽春回 回光反照 照猫画虎 虎卧龙跳 跳梁小丑 丑态百出 出奇无穷 穷大失居 居不重茵 茵席之臣 臣心如水 水中著盐 盐梅之寄 寄人篱下 下回分解 解弦更张 张三李四 四时八节 节威反文 文如其人 人急智生 生荣没哀 哀毁骨立 立锥之地 地下修文 文章宗匠 匠心独具 具食与乐 乐不思蜀 蜀犬吠日 日复一日 日中必昃 昃食宵衣 衣不蔽体 体贴入妙 妙手回春 春风一度 度日如年 年湮世远 远不间亲 亲冒矢石 石沉大海 海不扬波 波罗奢花 花颜月貌 貌是情非 非愚则诬 诬良为盗 盗食致饱
见素抱朴的英文翻译
Manifest plainness, embrace simplicity
朴 拼 音 pǔ? pò? pō? piáo? 部 首 木 笔 画 6 五 行 木 繁 体 朴 五 笔 SHY [朴]基本解释 [ pǔ ]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 :~素。~实。~厚。~质。
[ pò ] 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 pō ] 〔~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
[ piáo ] 姓。
[朴]详细解释 1. 朴 2. 朴 3. 朴 4. 朴
朴 〈名〉
姓(明代有朴素)
另见 pō;pò;pǔ
朴 〈名〉
(形声。左形右声。古代二字意义不同。“朴”本义:树皮。《说文》:“木皮也。” 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树木的皮木皮 。如:厚朴
榆科朴属植物的泛称 木名落叶乔木高五六丈叶形椭圆而尖上部缘边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实为球形小肉果黄赤色味甘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大木材
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楚辞·屈原·九章》
没有晾干的鼠肉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周人谓鼠未腊者朴。——《战国策·秦策三》
〈形〉
质朴。通“朴”
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胠箧》
壮大 。如:朴牛(大牛;公牛);朴忠(质朴忠实);朴厚(朴实忠厚);朴茂(朴实优秀)
另见 piáo;pō;pǔ
朴 另见 piáo;pò;pǔ
朴 〈名〉
(形声。从木菐声。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同本义
朴木素也。——《说文》
既勤朴斫。——《书·梓材》。马注:“未成器也。”
朴散则为器。——《老子》
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论衡·量知》
本质;本性
尚素朴。——张衡《东京赋》。注:“质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
货物的成本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商君书·垦令》
〈动〉
砍伐整理
朴桷不斫。——《淮南子·精神》。注:“采也。”
又如:朴斫(砍斫削治)
通“扑”。击打
举筑朴秦皇帝。——《史记·刺客列传》
…水衡阎奉朴击卖请。——《史记·酷吏列传》
〈形〉
淳朴;朴实
敦兮其若朴。——《老子》
浇淳散朴。——《汉书·黄霸传》
民敦而俗朴。——《孔子家语·王言》
又如: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质朴(朴实;不矫饰);诚朴(诚恳朴实);俭朴(俭省朴素);朴秀(朴实而秀美);朴质(朴素纯真);朴讷(朴实而口才不好);朴散(本谓纯真之道分离变异。后亦谓淳朴之风消散);朴愚(质朴愚拙);朴鄙(质朴鄙野);朴涩(质朴迟钝);朴辞(质朴而不文饰之辞);朴赡(质朴而丰富);朴木(质朴厚重);朴索(质朴无华);朴野(质朴无华)
另见 piáo;pō;pò
[朴]百科解释 朴,多音字,有:pō、pǔ、pò、piáo四种读音。读作 pō 时,为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读作 pǔ 时,意为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素。~实。~厚。~质。读作 pò 时,意为落叶乔木,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锯齿,花细小,色淡黄,果实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读作 piáo 时,为朝鲜族大姓之一。 更多→ 朴
[朴]英文翻译 Port *** outh
[朴]为谜底的谜语 1.十八个残疾人(打一字)
2.枕前芳心辗转(打一字)
[朴]组词 朴素 朴实 简朴 质朴 古朴 淳朴 朴刀 纯朴 浑朴 素朴 朴陋 朴质 朴直 朴厚 更多朴组词 [朴]相关搜寻 朴素的反义词 朴实的近义词 朴素 朴实 朴刀 朴实无华 朴硝 朴素的近义词是什么 朴学 朴拙
抱朴的词语解释是:亦作'抱朴'。
抱朴的词语解释是:亦作'抱朴'。注音是:ㄅㄠ_ㄆ一ㄠ_。拼音是:bàopǔ。结构是:抱(左右结构)朴(左右结构)。
抱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亦作“抱朴”。⒉持守本真,不为外物所诱惑。引《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后汉书·儒林传下·谢该》:“猥使良才抱朴而逃,_越山河,沉沦荆楚,所谓往而不反者也。”南朝宋谢灵运《过白岸亭诗》:“未若长_散,万事恒抱朴。”清谭献《明诗》:“有道术者,依仁据义,履中蹈和,则上合六义;怀才抱朴,言志永言,则旁通九流。”⒊抱住树皮。见“抱朴”。引《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李善注引《苍颉篇》:“朴,木皮也。”
二、国语词典
守住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老子.第一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作「抱朴」。
三、网络解释
抱朴抱朴([bàopǔ])是一个道教术语。源见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朴指平真、自然、不加任何修饰的原始。抱朴即道家、道教思想中追求保守本真,怀抱纯朴,不萦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的思想。
关于抱朴的诗词
《浣溪沙·乙卯冬日同抱朴载酒过湖酹耕民殡宫作》《寄抱朴君·曾约西林看木犀》《戊三月夏五过抱朴岩》
关于抱朴的诗句
变却姓名称抱朴仙翁抱朴仍宗好抱朴乃常寻
关于抱朴的成语
抱朴寡欲还醇返朴还朴反古朴_之材返朴还淳朴讷诚笃__为朴斫雕为朴浇醇散朴抱朴含真
关于抱朴的词语
无名之朴朴讷诚笃斫雕为朴__为朴还朴反古还醇返朴抱素怀朴_雕为朴见素抱朴
关于抱朴的造句
1、修行之径,在于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4、戴_遗听鹂之亭舍,葛洪传抱朴之典坟。
5、而世间流传的《抱朴子内篇》乃后人伪作,混以儒家纲常名教,变得不伦不类。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抱朴的详细信息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178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