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成语故事

道不拾遗

佚名 2023-06-11 18:03:21

【拼音】dao bu she wei de cheng yu gu shi

【释义】
遗:指丢失的东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道路上有遗落的东西,却没有人拾为己有。
【用法】
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与“拾金不昧”近义。
【出处】
这则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

【成语故事】
秦孝公任用商鞅为重臣,听从他的建议,制定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实行改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商鞅坚决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对国家有贡献,就应该予以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按军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级。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愿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渐富裕。社会秩序安定,民风也变得淳朴起来,人们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窗,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捡走。秦国一天天强大起来,各诸侯国都开始畏惧它的国力。南门立木商鞅变法时为了取信于民,就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但没人前来尝试。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说:“我来试试。”他说完,真的扛起木头就走,一直走到北门。商鞅随即派人赏给此人五十两黄金,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刻传开了,一下子轰动了秦国。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137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