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成语故事

信口雌黄

佚名 2023-06-11 17:49:29

信口雌黄

【拼音】xin kou ci huang de cheng yu gu shi


【用法】
用来形容没有根据地乱讲话,胡说八道。【释义】
信口:出言不加思索。雌黄:古时用来涂抹错字的颜料,后指任意窜改。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言论不当随口更改。
【出处】
这个成语出自《文选》中刘孝标注引晋朝孙盛的《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后演变为成语“信口雌黄”。

【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的上层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西晋大臣王衍就是个很有名的清谈家。他从小就口齿伶俐,曾在文学名家山涛府上做客。大家都对他清秀的外表和文雅的举止加以称赞,但山涛却感叹道:“日后耽误天下的,就是这种人啊!”王衍成年后,善于用老子庄子的学说解释儒家经义,讲的时候,满嘴都是空虚的怪话。他讲话时轻声慢语,每次遇到讲错的地方,都毫不在乎地随口更改。因此,人们称他“口中雌黄”。王衍做事也是这样。他先是看太子很有前途,就把女儿嫁给太子为妃。后来太子被别人陷害,他怕牵连到自己,又立刻上书请求与太子脱离关系。太子的冤案真相大白后,他被判终身禁锢。在这之后的“八王之乱”中,王衍被两位很有权势的王爷看中,任他为尚书令。他只顾着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不管天下百姓。当西晋灭亡时,他还随口说:“我一向不干预朝政,罪不在我。”不过,王衍还是难逃一死,最终被敌军活埋在瓦砾堆里。

信口雌黄的典故

信口雌黄的成语典故是:晋朝清谈家王衍担任元城县令时很少办公事,经常约人在一起没完没了地闲聊。他最喜欢老子和庄子的玄理,清谈时手里拿着麈尾拂尘,侃侃而谈,经常前后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质疑时,他随口更改,随心所欲。因此人们说他是“口中雌黄”。

信口雌黄这个汉语成语的出处是晋朝孙盛《晋阳秋》,其中提及这个成语的文言语句是:“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黄口小儿信口雌黄,从字面意思就是说小屁孩子胡说八道。黄口小儿常用于讽刺别人年幼无知、幼稚浅薄。信口雌黄就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雌黄是黄色矿物,古人在黄纸上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以后重新写。所以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随口胡说。

成语-信口雌黄

【信口雌黄】释义 雌黄,橙黄色矿物,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退色剂,古代用于涂改文字。本指有如口中含着雌黄,能随时改正不合意的语句。#语本晋.孙盛《晋阳秋》。后用「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妄下雌黄」、「信口开河」 典源 #晋.孙盛《晋阳秋》(据《文选.卷五五.刘峻.论五.广绝交论》李善注引) 王衍1>,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2>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3>」。 典故 「信 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时代环境的动荡不安,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 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每每在谈论老庄玄妙的哲理时,总能侃侃而谈,即使是讲错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随口改正,仿佛嘴里含了雌 黄,随时改正,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口中雌黄」。后来「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出现「信口雌 黄」的书证如清.张云璈〈察吏行〉:「太守观察本切近,岂肯信口生雌黄。」 造句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 使用类别用在「随口乱说」的表述上。例  句01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怎会受到欢迎? 02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03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 04这事关系人家的名节,岂容得他信口雌黄! 05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06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07他专爱信口雌黄,说些无中生有的话,陷害他人。 08这种偷窃的事,怎能信口雌黄,硬赖在某人身上? 09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10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11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但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140.111.34.46/chengyu/pho/fyu/fyu00030
正不合意的语句。#语本晋.孙盛《晋阳秋》。后用「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妄下雌黄」、「信口开河」 典源 #晋.孙盛《晋阳秋》(据《文选.卷五五.刘峻.论五.广绝交论》李善注引) 王衍1>,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2>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3>」。 典故 「信 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时代环境的动荡不安,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 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每每在谈论老庄玄妙的哲理时,总能侃侃而谈,即使是讲错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随口改正,仿佛嘴里含了雌 黄,随时改正,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口中雌黄」。后来「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出现「信口雌 黄」的书证如清.张云璈〈察吏行〉:「太守观察本切近,岂肯信口生雌黄。」 造句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 使用类别用在「随口乱说」的表述上。例  句01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怎会受到欢迎? 02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03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 04这事关系人家的名节,岂容得他信口雌黄! 05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06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07他专爱信口雌黄,说些无中生有的话,陷害他人。 08这种偷窃的事,怎能信口雌黄,硬赖在某人身上? 09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10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11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但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140.111.34.46/chengyu/pho/fyu/fyu00030 be careful · 9 年前 0 真好 0 真差 意见 发问者的评分 5,共 5 个 举报滥用 雌黄,橙黄色矿物,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退色剂,古代用于涂改文字。本指有如口中含着雌黄,能随时改正不合意的语句。#语本晋.孙盛《晋阳秋》。后用「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妄下雌黄」、「信口开河」 典源 #晋.孙盛《晋阳秋》(据《文选.卷五五.刘峻.论五.广绝交论》李善注引) 王衍1>,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2>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3>」。 典故 「信 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时代环境的动荡不安,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 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每每在谈论老庄玄妙的哲理时,总能侃侃而谈,即使是讲错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随口改正,仿佛嘴里含了雌 黄,随时改正,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口中雌黄」。后来「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出现「信口雌 黄」的书证如清.张云璈〈察吏行〉:「太守观察本切近,岂肯信口生雌黄。」 造句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 使用类别用在「随口乱说」的表述上。例  句01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怎会受到欢迎? 02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03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 04这事关系人家的名节,岂容得他信口雌黄! 05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06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07他专爱信口雌黄,说些无中生有的话,陷害他人。 08这种偷窃的事,怎能信口雌黄,硬赖在某人身上? 09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10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11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但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140.111.34.46/chengyu/pho/fyu/fyu00030 匿名 · 8 月前
雌黄,橙黄色矿物,成分是三硫化二砷,可作退色剂,古代用于涂改文字。本指有如口中含着雌黄,能随时改正不合意的语句。#语本晋.孙盛《晋阳秋》。后用「信口雌黄」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妄下雌黄」、「信口开河」 典源 #晋.孙盛《晋阳秋》(据《文选.卷五五.刘峻.论五.广绝交论》李善注引) 王衍1>,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2>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3>」。 典故 「信 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时代环境的动荡不安,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清静无为思想,因此得以流行,许多人都喜欢以老庄思想为谈论内容, 王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每每在谈论老庄玄妙的哲理时,总能侃侃而谈,即使是讲错了,或是在道理上有说不通的地方,仍然不慌不忙地随口改正,仿佛嘴里含了雌 黄,随时改正,所以大家都称他是「口中雌黄」。后来「信口雌黄」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不顾事实真相,而随口乱说或妄作批评。出现「信口雌 黄」的书证如清.张云璈〈察吏行〉:「太守观察本切近,岂肯信口生雌黄。」 造句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不顾事实真相,随口乱说或妄加批评。 使用类别用在「随口乱说」的表述上。例  句01一个人要是老信口雌黄,怎会受到欢迎? 02老师严厉地批驳了他这些信口雌黄的话。 03你简直是信口雌黄,我什么时候打过她啊! 04这事关系人家的名节,岂容得他信口雌黄! 05他做事向来慎重,从不信口雌黄,搬弄是非。 06他就是有个缺点,好发议论,常常信口雌黄。 07他专爱信口雌黄,说些无中生有的话,陷害他人。 08这种偷窃的事,怎能信口雌黄,硬赖在某人身上? 09这件事情关系个人名誉,不可以信口雌黄,随意乱说。 10当主管的就该讲实证,如果信口雌黄乱批评,谁会服你? 11写讽刺文章难免是要夸大的,但绝不能无中生有,信口雌黄。 140.111.34.46/chengyu/pho/fyu/fyu00030

信口雌黄是什么意思

释义:不顾事实,随口乱说。[近]信口开河。

出处:南北朝·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

近义词

坐而论道?胡说八道?言三语四?天花乱坠?妄下雌黄?无中生有?心直口快?高下在口?一簧两舌?口不择言?胡言乱语?信口开河?出尔反尔?此言差矣?枉口拔舌?满嘴跑火车?没事找事?真真假假

反义词

信而有征?一言为定?言之凿凿?言出必行?守口如瓶?三缄其口

典 故

王衍是东晋人,有名的清谈家。他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半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参考百度汉语——信口雌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chengyugushi/137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