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中医论茶,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茶的起源简单概述)

品茶 2023-05-03 03:03:34

中医论茶,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

茶,其实也是药。唐代陈藏器的不朽著作《本草拾遗》即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宋代食疗专著林洪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因为茶也属本草,自然在本草类著作中被收载。到目前为止,对于首载茶的本草著作在学术界还有很大争议。

一般认为:茶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并提到有“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考”等功效。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并引有现已失传的《神农食经》的一句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似乎偏向于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论点,但由于未见原书,无法最终确认。

现在确切能看到的茶在本草类书籍中的首次记述,见于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列于木部中品。其文甚简,正文如下:“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据《证类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应作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历代医学家都凭自身以茶治病的经验,总结写在《本草》和医书上。魏·吴普《本草经》,唐·李绩、苏敬《新修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宋·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吴瑞《日用本草》,明·汪机《石山医案》、张时彻《摄生众妙方》、陈时贤《经验良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本草通玄》,清·汪昂《本草备要》、张璐《本经逢元》、黄宫绣《本草求真》、孙星衍《神农本草经》、近代丁福保《食物新本草》、谢观《医药大辞典》等等都说茶能治多种疾病。

由此可见,茶的养生功效,早已为历代医学家所认可。

作者:于观亭

茶的起源简单概述

茶起源于中国。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汉人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名茶品种也繁多,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信阳毛尖、都匀毛尖等,根据名茶制作工艺以及发酵程度又分为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乌龙茶,那么茶是怎么起源的呢?
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
唐代陆羽(728—804)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在神农时代(约在公元前2737年),即已经发现了茶树的鲜叶可以解毒。《神农本草经》曾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解之。反映的就是古代发现茶治病的起源,这说明中国利用茶叶最少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神农本草经》是西汉时代一些儒生托名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搜集了自古以来劳动人民所积累的药物知识,编辑而成的药物学典籍。
西晋到隋朝,茶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关于饮茶的记载也日益增多。《广陵吾老传》中载有: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若,往市留之,市人竞买之句,说明茶已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至唐、宋时代,茶已成为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直到秦统—了中国,促进了四川和其它地区的经济交流,种茶和饮茶才由四川逐渐向外传播。先流传至长江流域,5世纪,北方饮茶相效成风。六七世纪再传播到西北。随着饮茶习惯的广为传播,茶叶消费量迅速增加,从此,茶叶成为中国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一种饮料。
茶叶的功效:
1、利尿强心;
饮茶可治疗多种泌尿系统疾病,如水肿、膀胱炎、尿道炎等,对于泌尿系统结石,茶叶也有一定的排石作用。不喝茶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率为3.1%,偶尔喝茶的为2.3%,常喝茶的为1.4%。这是因为茶叶中所含的咖啡因和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动脉,使血液充分地输入心脏,提高心脏本身的功能。
2、杀菌消炎;
茶叶对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因为茶叶中的儿茶酚和茶黄素等多酚类物质会与病毒蛋白质结合,降低病毒活性。
《本草纲目》记载: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尤其是在夏天,茶是防暑、降温、除疾的最佳饮料。
3、消食除腻;
饮茶能去油腻、助消化。由于茶中含有一些芳香族化合物,它们能溶解脂肪,帮助消化肉类食物。
4、降压、抗老防衰;
茶多酚、维生素C和烟酸能降脂、降血压和改善血管功能。
5、提神醒脑;
茶叶之所以提神,是因为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茶与医学

      茶与医学的探索 

        自从华夏民族5千年前发现茶的解毒作用,并从此开始利用茶树资源以来,茶的药用和食用一直是交织在一起的。虽然从现有最早关于茶利用的历史记载看,茶的最早利用为药用,但从另外一些历史记载及中医考古发现分析,“药食同源”的情况应当也存在于茶树利用的历史上。可以相信,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茶的药用和食用并重,后来才发展到以作饮料为主。对于茶的药用方式,人类最早是把茶鲜叶直接当作药来食用的,后来慢慢有了对茶鲜叶的初步加工和储藏。另一方面,从单一的以茶作药治病,发展到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含茶中药配方,创造了无数茶疗药方。服用方法也从直接食用茶鲜叶,发展到煮饮,进而到包括煮饮、研末外敷、药枕等多种应用方式,并创造了茶疗、茶膳等一系列茶医疗和保健形式。

用途和贡献

        茶医药为中国古代人们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化学和医药科学的进步,使人们对茶叶药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和深入,茶叶的许多重要药用功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体系中得到了确证,并进一步揭示了各种茶内含成分的许多功效。对茶的利用已经发展到多种方式和途径。现在涉及茶或茶提取物的应用领域已大大延伸到作为食品添加物、保健食品、饲料、日用化工、制药、化妆品、建材、纺织等领域,其中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研究最为深入,开发出的产品丰富多彩。这漫长的茶医学发展史,按其不同的技术水平可大致分为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茶医学的初步探索

        从神农氏首先发现茶的药用价值以来,人们对茶的药用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古代人们的科技知识水平低下,探索植物对人体生理的作用一般是一个盲目的和随机的实践过程。人们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了解到,茶具有解毒、清火、提神、消食等诸多治病和保健效果的。反映此阶段情况的古代文献记载主要有:

1)神农时代的传说:“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乃解”。《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茶叶。味苦寒……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食经》中记载有:“茶叶利小便,去痰热,止渴,令人少睡……”,“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等。

2)东汉张仲景用茶治疗下痢脓血,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具体记述了茶的药物效用:“茶治便脓血甚效”。东汉神医华佗在《食论》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他还用茶来消疲劳,提神醒脑等。

3)魏朝名医吴普用茶治疗厌食、胃痛等症,并把茶作“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养身保健饮品。

4)梁代陶弘景《别录》中的记载:“苦茶轻身换骨”

第二阶段:中医对茶的医药功能的系统研究 

        此阶段所跨越的时期,笔者认为应从唐、宋时期起,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止。此阶段对茶医学的探索和研究,主要是采用中医的方法和临床实践的方法;在方法论上主要受综合的、归纳的理论所指导,注重整体的观点和遵循阴阳五行的世界观。此时期,茶医学研究的发展过程基本上与中医的发展过程同步。人们开始对茶的医药及保健功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和全面的探索,对前人大量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对茶医药价值的开发利用已从单方应用为主发展到单方、复方并用,并以复方为主,在实践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含茶中药方剂。服用方法也由单一的煮饮法发展成包含煮饮、外敷、熏灸、药枕等多种方式,并创造了茶疗、茶膳等茶医药文化。

在理论上,总结出了一系列传世经典著作,其中以唐代陆羽的《茶经》和清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最为著名。此阶段含有茶医药内容的重要著作有:

1)唐代:陆羽的《茶经》、陈藏器的《本草拾遗》、苏敬等的《新修本草》、孟诜的《食疗本草》。

2) 宋代:苏颂等的《本草图经》、林洪的《山家清供》,等等;由宋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太平圣惠方》、《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剂方》等医学著作中,也都有茶疗“药茶”的介绍。

3)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王海蘸的《汤液本草》、孙允贤的《医方集成》、纱图穆苏的《瑞竹堂经验方》、王好古的《汤液本草》、陈仕贤的《经验良方》,等等。

4)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朱橚的《普济方》和《救荒本草》、李中立的《本草原始》、汪颖的《食物本草》、鲍山的《野菜博录》、赵南星的《上医本草》、张时辙的《摄生众妙方》、俞朝言的《医方集论》、钱椿年的《茶谱》、许次纡的《茶疏》、程用宾的《茶录》、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硫》等等。

5)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汪昂的《本草备要》、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苏敬等的《新修本草》、鲍相璈的《验方新编》,等等。

6)现代:陈存仁等的《中国药学大辞典》、谢利恒等的《中国医学大辞典》、南京药学院的《药材学》、江苏新医学院的《中药大辞典》、陈椽的《茶药学》、《中国药膳学》、《中国药茶》等等。

经历了此阶段的发展后,茶的医药应用已十分普及。不仅历代医家积累了大量以茶治病的经验,茶医药功能知识在民间百姓也广为普及,就连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对茶的医疗作用也深有体会,他为后人留下自己以茶保健的经验:“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

此发展阶段的主要贡献可以概括为:

1.在实践中发现了茶的各种不同功效,并从中医角度给以了归类总结。茶的这些医疗功效可以概括为以下20种:少睡、消食、祛风解表、安神、醒酒、坚齿、明目、去肥腻、清头目、下气、止渴生津、利水、清热、通便、消暑、治痢、延年益寿、解毒、去痰、其他。

2.作为对这些功效的应用,茶已用于数以千计的中药方剂和保健茶配方。例如“枸杞茶”、“天中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穹茶调散”、“川穹茶”、“珍珠茶”,等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创造的著名茶疗中药方剂或保健茶配方。此阶段所创的含茶药方中,有用以治病的,也有用于保健的。这一时期茶在医药上应用的剂型,在以前汤剂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茶剂、丸剂、散剂、冲剂、膏剂、锭剂、外敷剂型等,服用方法上也发展成有饮服、调服、含漱、调敷、熏蒸、搽、涂、滴入、噙服等多种方式。到了明清时期,各种茶疗盛行,并进一步促进了饮茶养生及茶文化在我国的普及。所有这些都标志着茶在中医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趋于成熟。

3.饮茶养生及茶疗等概念的提出,健康饮茶文明的发展,使茶成为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保健饮料。各种健康饮茶方式、饮茶礼仪、茶菜肴、茶食品、茶文艺作品(尤其是茶诗)等概念和技术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国的茶文化,其中茶与健康的关系在中华茶文化中处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4.茶作为医药及健康饮料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在中国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教,回国时从天台山将茶籽带去,引种茶树于日本志贺县获得成功,从此开始了茶树和茶文化在日本的繁衍,同时茶的医学应用也在日本逐渐发展起来,以至形成如今举世闻名的日本茶道。明、清时期,随着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特别是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的茶树和茶文化也传播到了东南亚、阿拉伯半岛和非洲。1517年葡萄牙海员从中国带茶叶回国,1607年荷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印度尼西亚,1910年中国茶叶开始销往欧洲。向国外引种茶树和出口茶叶的同时,也开始了茶文化和茶医学在世界上的传播。茶医学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发展也是这一发展时期的重要贡献。

第三阶段:现代科技对茶医学的研究  

         虽然早在5千年前的“神农”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茶的药用价值的探索,然而,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被现代科技界所关注并进行系统研究,则还只是最近三、四十年的事。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个发展阶段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研究方法的不同。

第三阶段主要采用了以西医研究方法为主的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茶的医药保健功能,从生化成分、酶、分子等层次上分析茶的医学和保健功能,研究过程牵涉到了化学、生物学、人体生理学、现代医学(特别是西方医学)、仪器分析等学科。

       新的方法和技术给茶医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短短几十年时间,使茶的医药保健机理在分子水平上得到了揭示,茶保健功效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茶提取物制成的药品和保健品不断涌现。茶医学正经历着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机。

虽然中国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了茶医药的研究和应用,并在数千年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茶医学研究的领先地位,但由于在近现代时期中国的整个科学技术都落后于西方国家,同样,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茶医学方面,我们也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现代科学技术介入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最早对茶的医疗保健功能进行系统研究的是在西方国家地区的一些科研人员(1970年),他们以绿茶为材料的实验结果证实,茶的确具有保健作用。在中国,较早开展茶叶保健功能研究的是浙江医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他们于80年代开发出的“茶色素口服液”、由茶叶提取物制成的“升白”片剂等,开创了我国用现代科技系统研究茶叶医药功能的先河。

80年代以前,研究主要是对茶提取液的疗效试验,80年代以后,较多地集中在对茶叶中茶多酚类、儿茶素、氟等成分的药理功效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其中对茶多酚类的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研究结果明确了茶多酚类具有抗肿瘤、抗衰老等医学功能,以及它们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机理。茶多糖在糖尿病治疗上的作用, 茶色素 (包括茶黄素、茶红素、素等)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茶叶中的氟对龋齿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等功能也得到了证实 。

       1985年以后,茶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研究对象从绿茶扩展到红茶、乌龙茶等,从整茶提取物发展到茶的各种内含成分,如儿茶素、茶多糖、茶氨酸等。试验方法上较多的是采用动物模型试验,也有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许多更深入的基础研究,包括各种茶叶成分在人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理和生理学研究、毒性试验等等,大多是最近十来年的事。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重新认识了茶的医学功效。如今茶已被人们公认为21世纪的健康饮料。

      如果说茶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以中医理论为主指导下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采用综合的、归纳的理论方法,在阴阳五行的世界观指导下,注重整体的观点,则第三阶段的发展主要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对茶医药价值进行的研究与应用,此阶段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依赖于西医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上主要采用分析、解剖、统计等方法。第二阶段主要是对整茶的研究和应用,即还没有对茶的各种内含成分进行分离并分别研究其药效;而第三阶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对茶的各种有效成分进行了分离,并对它们进行单独的研究,从而使我们对茶医药功能的认识推进到了化合物或分子的水平。

收集茶的各种历史资料

/outskirt/html/13/2006/1026/3667.html

茶文化详细资料?

历史渊源根据找到的大量实物证据和文史资料显示,在世界上其他地方饮茶的习惯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人们普遍认同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在欧洲,可笑的英国人说饮茶的习惯不是中国人发明的,而是印度,1823年,一支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所谓的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为茶的发源地在印度。但是有人指出这些茶树种其实是英国人从中国偷过去栽种的,而且在几千年的茶历史中在印度从未发现过有野生茶树,也没有人在当地制茶,怎么这么巧,侵略东南亚的英国人一来就有野生茶树了。而且他们都犯了一个最基本的逻辑错误,包括茶树植物在内的其它植物是一直都存在的,甚至比人类的历史都要长,不能说哪里有茶树,哪里就是制茶、饮茶的发源地。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根据可靠地考古发现,中国才是饮茶的真正发源地。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按照英国人的逻辑,浙江的发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现在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茶树的起源地:
1.西南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2.四川说: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3.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代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4.川东鄂西说: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5.江浙说: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源时间  中国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神农氏,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唐代茶经的作者陆羽,在文中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人说茶起源于唐代。但实际上这只是文字的简化,而且在汉代就已经有人用茶字了。陆羽只是把先人饮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总结,茶的历史要早于唐代很多年。
1、神农说 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西周说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它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并且就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了。
3、秦汉说 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 鳌。烹茶尽具。哺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为府椽求用钱。推纺恶败。傻索绵亭。买席往来都洛。当为妇女求脂泽。贩于小市。归都担枲。转出旁蹉。牵牛贩鹅。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
“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有饮茶习俗。
饮茶习惯的养成: </B>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人类最早为什么要饮茶呢?是怎样形成饮茶习惯的呢?
1、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它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2、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本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3、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4、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
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的习惯。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第四种,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茶”字及饮茶习惯的由来
荼茶二字之转变
《九经》无茶字,或疑古时无茶,不知《九经》亦无灯字,古用烛以为灯。于是无茶字,非真无茶,乃用荼以为茶也。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东汉以下,音宅加切,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 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 。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茶的广泛普及 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编辑本段]茶的性味性味理论认为,甘则补而苦则泻。
二、茶的归经
典籍记载,茶的归经是“入心、脾、肺、肾五经”。
【性味】有温凉之分。
【归经】归心、肺、胃经。 [编辑本段]茶药与茶疗茶文化与中医药,两者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而且都与神农氏这一传说有关。
由于祁龙泡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即有“茶药”(见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可见,茶就是药,并为药书(古称本草)所收载。但近代的习惯,“茶药”一词则仅限于方中含有茶叶的制剂。 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妇儿各科的很多病症,所以,茶不但是药,而目是如同唐代陈藏器所强调的:“茶为万病之药”。
茶不但有对多科疾病的治疗效能,而目有良好的延年益寿、抗老强身的作用。
茶水的营养成分列表
(每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成分名称含量可食部100水分(克)99.8能量(千卡)0能量(千焦)0蛋白质(克)0.1脂肪(克)0碳水化合物(克)0膳食纤维(克)0胆固醇(毫克)0灰份(克)0.1维生素A(毫克)0胡萝卜素(毫克)0视黄醇(毫克)0硫胺素(微克)0核黄素(毫克)0尼克酸(毫克)0维生素C(毫克)0维生素E(T)(毫克)0a-E0(β-γ)-E0δ-E0钙(毫克)2磷(毫克)1钾(毫克)1钠(毫克)3.9镁(毫克)3铁(毫克)0.1锌(毫克)0.03硒(微克)0.08铜(毫克)0.01锰(毫克)0.12碘(毫克)0 [编辑本段]茶叶的种类按茶叶颜色分类:
1、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名贵品种有:龙井茶、碧螺春茶、黄山毛峰茶、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茶、 顾渚紫笋茶、信阳毛尖茶、平水珠茶、 西山茶、雁荡毛峰茶、华顶云雾茶、涌溪火青茶、敬亭绿雪茶、峨眉峨蕊茶、都匀毛尖茶、恩施玉露茶、婺源茗眉茶、雨花茶、莫干黄芽茶、五山盖米茶、普陀佛茶、日照清茶、霄坑毛峰。
2、红茶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 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青茶 :又称乌龙茶,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功夫茶。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4、黄茶 :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
5、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名贵品种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著名的云南普洱茶就属于黑茶。
6、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是我国的特产。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编辑本段]名茶介绍1、杭州西湖龙井 ,居中国名茶之冠。 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
2、江苏苏州洞庭碧螺春,位居第二。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吴县太湖洞庭山。当地人称“吓煞人香”。碧螺春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披茸毛,色泽碧绿。冲泡后,味鲜生津,清香芬芳,汤绿水澈,叶底细匀嫩。尤其是高级碧螺春,可以先冲水后放茶,茶叶依然徐徐下沉,展叶放香,这是茶叶芽头壮实的表现,也是其他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民间有这样的说法:碧螺春是“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指芽叶)三鲜(指色、香、味)自古少”。目前大多仍采用手工方法炒制,其工艺过程是:杀青——炒揉——搓团焙干。三个工序在同一锅内一气呵成。炒制特点是炒揉并举,关键在提毫,即搓团焙干工序。
3、太平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黄山毛峰茶园就分布在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茶树天天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黄山茶的采制相当精细,从清明到立夏为采摘期,采回来的芽头和鲜叶还要进行选剔,剔去其中较老的叶、茎,使芽匀齐一致。在制作方面,要根据芽叶质量,控制杀青温度,不致产生红梗、红叶和杀青不匀不透的现象;火温要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叶片着温均匀,理化变化一致。每当制茶季节,临近茶厂就闻到阵阵清香。黄山毛峰的品质特征是:外形细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4、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据载,安溪铁观音茶起源干清雍正年间(1725~1735年)。安溪县境内多山,气候温暖,雨量充足,茶树生长茂盛,茶树品种繁多,姹紫嫣红,冠绝全国。安溪铁观音茶,一年可采四期茶,分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制茶品质以春茶为最佳。铁观音的制作工序与一般乌龙茶的制法基本相同,但摇青转数较多,凉青时间较短。一般在傍晚前晒青,通宵摇青、凉青,次日晨完成发酵,再经炒揉烘焙,历时一昼夜。其制作工序分为晒青、摇青、凉青、杀青、切揉、初烘、包揉、复烘、烘干9道工序。品质优异的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 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
5、岳阳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贡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茸茶”两种。“尖茶”如茶剑,白毛茸然,纳为贡茶,素称“贡尖”。君山银针茶香气清高,味醇甘爽,汤黄澄高,芽壮多毫,条真匀齐,着淡黄色茸毫。冲泡后,芽竖悬汤中冲升水面,徐徐下沉,再升再沉,三起三落,蔚成趣观。君山银针茶于清明前三四天开采,以春茶首轮嫩芽制作,且须选肥壮、多毫、长25~30毫米的嫩芽,经拣选后,以大小匀齐的壮芽制作银针。制作工序分杀青、摊凉、初烘、复摊凉、初包、复烘、再包、焙干等8道工序。
6、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基础上培育出的一个新茶种。普洱茶亦称滇青茶,原运销集散地在普洱县,故此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用攸乐、萍登、倚帮等11个县的茶叶,在普洱县加工成而得名。茶树分为乔木或乔木形态的高大茶树,芽叶极其肥壮而茸毫茂密,具有良好的持嫩性,芽叶品质优异。其制作方法为亚发酵青茶制法,经杀青、初揉、初堆发酵、复揉、再堆发酵、初干、再揉、烘干8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是作为药用的。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锐持久,带有云南大叶茶种特性的独特香型,滋味浓强富于刺激性;耐泡,经五六次冲泡仍持有香味,汤橙黄浓厚,芽壮叶厚,叶色黄绿间有红斑红茎叶,条形粗壮结实,白毫密布。普洱茶有散茶与型茶两种。
7、庐山云雾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据载,庐山种茶始于晋朝。宋朝时,庐山茶被列为“贡茶”。庐山云雾茶色泽翠绿,香如幽兰,昧浓醇鲜爽,芽叶肥嫩显白亮。庐山云雾茶不仅具有理想的生长环境以及优良的茶树品种,还具有精湛的采制技术。采回茶片后,薄摊于阴凉通风处,保持鲜叶纯净。然后,经过杀青、抖散、揉捻等九道工序才制成成品。
8、信阳毛尖
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震雷山、黑龙潭和白龙潭等群山峰顶上,以车云山天雾塔峰为最。人云:“浉河中心水,车云顶上茶。”成品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清绿明亮,香气鲜高,滋味鲜醇;叶底芽壮、嫩绿匀整。
鉴别方法: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假的为卷曲 形,叶片发黄。
9、安徽祁门祁红 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百年不衰,以其高香形秀着称。祁红,是祁门红茶的简称,为工夫红茶中的珍品。祁红生产条件极为优越,真是天时、地利、人勤、种良、得天独厚,所以祁门一带大都以茶为业,上下千年,始终不败。祁红工夫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声誉,芬芳常在。祁红向以高香着称,具有独特的清鲜持久的香味,被国内外茶师称为砂糖香或苹困香,并蕴藏有兰花香,清高而长,独树一帜,国际市场上称之为〔祁门香〕。
10、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是著名绿茶,也是名茶中唯一以单片嫩叶炒制而成的产品,堪称一绝。产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茶区,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县所产品最佳,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六安瓜片”,色翠绿,香清高,味甘鲜,耐冲泡。它最先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而且也以齐云山所产瓜片茶品质最佳,故又名“齐云瓜片”。其沏茶时雾气蒸腾,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齐山云雾瓜片”之称。
在齐云瓜片中,又以齐云山蝙蝠洞所产瓜片为名品中的最佳,因蝙蝠洞的周围,整年有成千上万的蝙蝠云集在这里,排撒的粪便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所以这里的瓜片最为清甜可口。但由于产量的制约,很多茶客对“只闻其名,未见其容”。六安瓜片的成品,叶缘向背面翻卷,呈瓜子形,与其他绿茶大不相同,冲泡后,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清高,味甘鲜醇,又有清心明目,提神乏,通窍散风之功效。如此优良的品质,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同时也离不开精细考究的采制加工过程。瓜片的采摘时间一般在谷雨致电立夏之间,较其它高级茶迟半月左右,攀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攀下,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三叶或四叶“梅片”,芽制“银针”,随攀随炒。炒片起锅后再烘片,每次仅烘片2-3两,先“拉小火”,再“拉老火”,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然后趁热密封储存。果如宋代梅尧臣《茗赋》所言:“当此时也,女废蚕织,男废农耕,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色香味俱佳,是瓜片茶中的珍品*****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可以解决您的疑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73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