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茶常识 >> 常识

关于藏茶养生的记载

品茶 2023-05-03 00:16:58

关于藏茶养生的记载

“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其性皓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参百品而不混,越众饮而独高……千人服之,永永不厌,与粗食争衡,得之则安,不得则病。彼芝术、黄精,徒云上药,至效在数十年后,且多禁忌,非彼论也。今宇内为士贡实众,而顾渚、蕲阳、蒙山为上,其次则寿阳、碧涧、衡山,最下有鄱阳、浮梁。”(古人考证有误,植茶始祖吴理真是汉末人,东晋是茶传入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区域的时间。)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以茶入药之说。《神农本草经》记载:“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

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在“伐纣会盟”时,有南方八个小国,将蜀都部落子民为药用的茶,作为礼品,献给武王,“以茶代酒”,于是武王用茶设宴,以茶代酒招待各路诸侯,部落酋长。这种以茶代酒宴请宾客的宴会,叫做茶宴,即“以茶养廉”的一个佐证。四川的茶叶就这样被列入贡茶,是唯一的贡品茶(据吏记里写到周武王联合巴蜀讨伐商纣蜀都所产茶叶被列为贡茶)这是历史上最早的贡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性味苦、甘、微寒,无毒。”、“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温而主祛疾。”(雅州即今四川雅安),并且指导了茶治疗诸多疾病的方法。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唐代顾况《茶赋》中说茶能“攻肉食之膻腻,发当暑之清吟,涤通霄之昏寐”。以上茶性均是用生茶作为评定,和全发酵的熟茶茶性有很大区别。

发酵茶茶性均为温平,和生茶的茶性刚好相反,生茶属阴性类,发酵茶属阳性类,熟茶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能中和体内的火气,又能温胃散寒,调节虚寒慢性腹泻,还能醒神益智,和胃生津,温脾祛湿,化食消积。在机体调理中针对热毒、温热、食积等实证有效,对虚寒性肠胃症状疗效最好,属于典型的攻补兼施类饮品。陆羽《茶经》“茶之饮”文:“真茶性极冷,惟

雅州蒙顶出者,温而主疗疾。”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冰冻、寒凉、酒类、凉茶、烧烤等食品恰恰是人体多发病的源头,所以中医提倡喝藏茶养生,防病于未然。

关于藏茶的赞美诗句

1.有关赞美茶的诗句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

爱僧家

碾雕白玉

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

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

将至醉后岂堪夸

岂止清心明目

还堪醒脑提神

品高自可款佳宾

九州丰产此

声誉满乾坤

汁似琉璃玛瑙

淳和味溢清芳

吟诗最好与相亲

杯中腾雪浪

笔下李白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婵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朝坐有馀兴,长吟播诸天。

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皇甫冉

采茶非采芽,远远上层崖。

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

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

借问玉孙草,何时泛宛花。

2.关于赞美茶的诗词名句个人很喜欢的

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还有一首宝塔诗格式的茶诗,是现代草根诗人胡秉言所作

《茶》

茗嫩,一枪

铜壶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仙琼玉浆

陆羽邀神农,禅坐细品尝

清高文人墨客,达官贵人饮狂

淡淡清香飘千古,修身听命日月长

3.赞美茶的诗句、语言都行一、齐己的赞美茶诗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

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

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

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

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

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

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

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

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

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

颇贵高人寄,尤宜别柜盛。

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二、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

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4.急茶叶诗词唐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李白刘言史 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粉细越笋芽,野煮寒溪滨。 仙鼠白如鸦,倒悬清溪月。

恐乖灵草性, 事皆手亲。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敲石取鲜火,撇泉腥鳞。 根柯酒芳津,采服润肌骨。

荧荧风铛,拾得堕巢薪。 丛老卷绿叶,枝枝相接连。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曝成仙人掌,以拍洪崖肩。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举世未见之,其名谁定传。

宛如摘山时,自指下春。 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妍。

此游醒趣,可以话高人。 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 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卢纶 皎然 三献蓬莱始一尝,日调金鼎阅芳香。 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贮之玉合才半饼,寄与阿连题数行。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与赵莒茶宴 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 钱起 灵一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溜霞。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琴 茶 喜园中茶生 白居易 韦应物 亢亢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茶来老更闲。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聊因理郡余,率尔植荒园。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还。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 峡中尝茶 白居易 郑谷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园里火煎尝。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各作一家春。 吴僧漫说鸦山好,述叟休夸乌嘴香。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入座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蒲酒对病眠人。 鹿门病客不归去,酒渴更知春味长。

夏昼偶作 和韦开州盛山茶岭 柳宗元 张籍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紫芽连白蕊,初向岭头生。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自看家人摘,寻常触露行。

题 禅 院 谢 山 泉 杜牧 陆龟蒙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决决春泉出洞霞,石坛崶寄野人家。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草堂尽日留僧坐,自向前溪摘茗芽。

茗 坡 湖州贡焙新茶 陆希声 张文规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 风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

西陵道士茶歌 茶 诗 温庭筠 郑邀 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

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 夜臼和烟捣,寒炉对雪烹。

仙翁白扇霜鸟翎。拂坛夜读《黄庭经》。

惟忧碧粉散,常见绿花生。 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北 宋back 龙 凤 茶 尝茶和公仪 王禹称 梅尧臣 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

都篮携具上都堂,碾破云团北焙香。 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

汤嫩水清花不散,口甘神爽味偏长。 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 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 烹北苑茶有怀 尝新茶 林逋 曾巩 石碾轻飞瑟瑟尘,乳香烹出建溪春。

麦粒收来品绝伦,葵花制出样争新。 人间绝品应难识,闲对《茶经》忆古人。

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 次韵曹辅寄源试焙新茶 汲江煎茶 苏轼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谝香肌粉末匀; 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汲深清;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枯肠未易禁三碗,卧听山城长短更。 寄茶与平甫 观化十五首(选一) 王安石 黄庭坚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

红罗步障三十里,忆得踯躅南溪花。 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马上春风吹梦去,依稀人摘雨前茶。

南 宋 back 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二首 陆游 一州佳处尽裴回,惟有东丁院未来。 雪芽近于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

身是江南老桑苎,诸君小住共茶杯。 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

临安春雨初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伯坚惠新茶 茶 灶刘著 朱熹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元 back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选二) 耶律楚材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啜罢江南一碗茶,枯肠历历走雷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黄金小碾飞琼雪,碧玉深瓯点雪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笔阵阵兵诗思勇,睡魔卷甲梦魂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精神爽逸无余勇,卧看残阳补断霞。

喜春来*赠茶肆(选三) 李徳载 茶烟一缕轻飞扬。 兔毫?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A0FFFF'>的谛鲁 眨?金芽嫩采枝头露, 搅动兰膏四座。

5.有关赞美茶的诗句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0闲云草堂0 关于茶的诗词茶诗经典陆羽《六羡歌》: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人省,不羡暮人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与禅宗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闲情逸趣入诗居易《两碗茶》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赵朴初诗茶禅道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尝茶》〖唐〗刘禹锡生怕芳丛鹰嘴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满碗花。《雪煎茶》〖元〗谢宗可夜扫寒英煮绿尘,松风入鼎更清新。

月圆影落银河水,云脚香融玉树春。陆井有泉应近俗,陶家无酒未为贫。

诗脾夺尽丰年瑞,分付蓬莱顶上人。《咏茶》〖宋〗苏轼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贡茶。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蓝素轩遗茶谢之》〖明〗邱云霄御茶园里春常早,辟谷年来喜独尝。笔阵战酣青叠甲,骚坛雄助录沉枪。

波惊鱼眼听涛细,烟暖鸱罂坐月长。欲访踏歌云外客,注烹仙掌露华香。

《娇女诗》〖西晋〗左思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晰。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

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心为荼荈剧,吹嘘对鼎〖钅历〗。脂腻漫白袖,烟熏染阿锡。

衣被皆重池,难与沉水碧。《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唐〗李白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6.赞美西湖龙井的诗句都是赞美什么“赞美西湖龙井”的诗句都有:

1. 《龙井试茶》明朝·童汉臣

水汲龙脑液,茶烹雀舌春。

因之消酩酊,兼以玩嶙峋。

2.《饮龙井》明朝·孙一元

眼底闲云乱不收,偶随麋鹿入云来。

平生于物原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3.《试茶》 明朝·陈眉公

龙井源头问子瞻,我亦生来半近禅。

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4、《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北宋·林和靖

瓶悬金粉师应有,筋点琼花我自珍。

清话几时搔首后,愿与松色劝三巡。

5、《谢龙井僧献秉中寄茶》 明朝·刘邦彦

春茗初收谷雨前,老僧分惠意勤虔,

也知顾渚无双品,须试吴山第一泉。

6、《谢璘上人惠桂花茶》 明朝·刘士亨

金粟金芽出焙篝,鹤边小试兔丝瓯,

叶含雷信三春雨,花带天香八月秋。

7、《游龙井寺》 明朝·屠隆

藕花菱叶傍轻鸥,路入南山景更幽。

赤日未消团扇暑,青萝先到寺门秋。

8、《龙井茶歌》 明朝·屠隆

摘来片片通灵窍,啜处冷冷馨齿牙;玉川何妨尽七盌,赵州借此演三车。

采取龙井茶,还念龙井水;文武每将火候传,调停暗合金丹理;

9、《以龙井叶馈云生有诗报谢次来韵》 清朝·樊增祥

养生常毁茶,饮多苦脾冷。客来自浙西,贻我以龙井。

清诗由此出,雅耆岂能屏。点入白定瓯,绿光照衣领。

10、《圣几饷龙井新茗一器》 清朝·厉鹗

松风出竹炉,梦成水火战;新芽适开封,昏睡不待遣;

为子手瀹尝,三嗅复三咽;中有参寥禅,风味得正见

大文豪苏东坡的《白云茶》赞道“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

还有苏东坡赞美龙井茶的佳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优美的诗句直接把西湖龙井茶的秀韵与风采描述了出来。

产地:杭州西湖

品质特征:杭州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西湖龙井茶区位于三面环山的自然屏障的独特小气候中,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恋之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赞美诗句。龙井茶加工方法独特运用"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茶不仅汇茶之色、香、味、形"四绝"于一身,而且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于一体,构成了世所罕见的独特而骄人的龙井茶文化。

7.关于赞美茶壶的诗句一、我的茶壶

作者:佚名

也可以清心,啜一口,

听得到泉的清音,可以清心也。

嗅一下,有春天晨露的甘冽,

以清心也可,淡绿透明,

哪里来这般澄澈。清心也可以,

心中氤氲,是日夕的山气迷离。

心也可以清,琴弦颤响,

是谁在拨动泠泠。

二、墨水瓶——茶壶

作者:佚名

写两种人,平凡的外表,

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人们遵循着近墨者黑的古训,墨水是他的心血,

知识是他的结晶。直到有一天呕尽,

才无声无息的逝去,羊脂白玉般的相貌

更兼没有一丝棱角,赢得了人们的赞赏。

从此青云直上,装贿赂这种饺子的时候,

他心里有数,为别人服务的时候,

总是难得糊涂。似乎满肚子水平,

嘴边经常挂着,水一样大量的普通的真理。

三、茶壶

作者:佚名

我的哀愁

是一个小巧玲珑的茶壶

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昨日

氤氲缭绕

今朝

晴空万里

四、一壶茶的时光

作者:佚名

泡一壶茶,独自品尝。

眼里的神色,没有忧伤,

心情,是那么爽朗舒畅。

饮着茶,看着窗外,

风景是另一番气象。

不管是雨天,还是艳阳,

岁月就是如此平常。

我明白,一壶茶的时光

色彩斑斓,气味芬芳,

但会平淡短暂,因为生活就是这样。

五、茶壶

作者:毛宏

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沉默得像水中一片茶叶

还有发红的原汤

曾经,在古老的河流

大院人家,茶壶盛装

太多气息,从清明时节

旗袍、油纸伞;

从古桥之下

小船川流不息

太多灵感,太多诗情画意

8.赞美福鼎白茶的诗句1、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译文:北苑茶山春风浮动,茶饼形状万千,方的如圭器,圆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贵。茶饼被研磨地粉碎,进奉御用,可谓有功社稷,可与凌烟阁中为国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并列。

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

出自:宋代:米芾《满庭芳·咏茶》

2、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译文: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出自:唐代: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3、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

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出自:宋代:黄庭坚《品令·茶词》

4、全胜羽客醉流霞。

译文:茶味道醇厚胜过那流霞仙酒。

出自:唐 钱起《与赵莒茶宴》

5、落硙霏霏雪不如。

译文: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不上这个茶。

出自:宋 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

6、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译文: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太阳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

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7、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译文:酒后更喜欢品尝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9.赞美石头的古诗1、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唐·白居易《太湖石》

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

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

风气通岩穴,苔文护洞门;

三峰具体小,应是华山孙。

3、

题自画石 曹雪芹

爱此一拳石,玲珑出自然。

溯源应太古,堕世又何年?

有志归完璞,无才去补天。

不求邀众赏,潇洒做顽仙。

4、

唐·杜牧《题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玑碎,苔生紫翠重。

故关何日到,且看小三峰。

马背上形成的茶,你知道吗?

黑茶是我国著名的六大茶类之一,因其成品茶外观黝黑而得名。黑茶的分布极广,上到陕西,下到云南都有其身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茶类。常喝黑茶有益健康,今天小陆来介绍一下这与众不同的黑茶。


起源

据了解,藏茶是黑茶的鼻祖,而四川省雅安市是藏茶的原产地,已有1300年历史。黑茶可追溯到唐后期的茶马互市,由于雅安距离西藏路途遥远,当时交通不便,常需要二至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西藏;途中难免会遇到天气交替,由于条件有限导致保存不当,易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而质变,形成最早的“黑茶”,故此有“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说法。


制作

黑茶是属于发酵茶,是中国特有的茶类,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常制成紧压茶销售。其分布广泛,根据地区主要分为湖南黑茶、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黑茶的基本工序是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完成后就制成了最初的毛茶,再由压制成型的方式不同,又分为紧压茶与散装茶及花卷三大类。紧压茶为砖茶,主要有茯砖、花砖、黑砖、青砖茶,俗称四砖,散装茶主要有天尖、贡尖、生尖统称为三尖,花卷茶有十两、百两、千两等。


功效

黑茶有着许多的功效,是一种很不错的养生茶。常喝黑茶可以助消化解油,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是喝黑茶“大户”,由于他们的饮食常常油腻,需要黑茶来解油,有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说法;常喝黑茶还能降血压、降血糖、利尿解毒等等辅助作用,是一件养生的“法宝”。

黑茶属于温性茶,有着暖胃的作用,非常适合冬季喝。冬天天气寒冷,人体易感风寒,常喝些黑茶可以暖胃驱寒,是家中待客、工作提神的好物。

道家 《道藏列仙传》与茶道养生

《列仙传》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叙述神仙的传记,具体成书时间与作者争议颇多,现多认为是西汉史学家刘向所著,主要记述了上古及三代、秦、汉之间的70多位神仙的重要事迹及成仙过程。
《列仙传》共两卷,记载了自三皇五帝时至汉代的神仙人物。卷上记载了41位,卷下记载了30位。《列仙传》记述了每位神仙的形迹,所述之事多与长生、变化方术相关,大致讲述了修道成仙的方法,一是通过服食丹药可以成仙:如服食神果仙花,灵丹妙药就可以成仙,如秦穆公时的赤须子、黄帝时期的赤将子舆等便是通过服食一些果实和药物得以成仙。二是通过服气养气可以成仙。《列仙传》认为神仙是以气为形,所以食气也被视为修养的方法,服气就是吐纳之法,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彭祖,从夏代至商代末年,活了800余岁,他“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三通过行善积德也可以成仙,《列仙传》记载木羽母亲常做善事帮助人们接产,木羽十五岁便成仙,就是上天为了报答其母的善行。四是得到高人的相助,也可以成仙。
卷上
赤松子 宁封子 马师皇 赤将子舆 黄帝 方回 老子 关令尹

涓子 吕尚 啸父 师门 务光 仇生 彭祖 邛疏

介子推 马丹 平常生 陆通 葛由 江妃二女 范蠡 琴高

寇先 王子乔 幼伯子 安期先生 桂父 瑕丘仲 酒客 任光

萧史 祝鸡翁 朱仲 修羊公 稷丘君 崔文子

卷下

赤须子 东方朔 钩翼夫人 犊子 骑龙鸣 主柱 园客 鹿皮公

昌容 溪父 山图 谷春 阴生 毛女 子英 服闾

文宾 商丘子胥 子主 陶安公 赤斧 呼子先 负局先生 朱璜

黄阮丘 女丸 陵阳子明 邗子 木羽 玄俗 

这71名神仙中,通过服食成仙者有37人。服食,亦称“药饵”,“饵药”,是指服食各种草木,仙药,糕饼,金丹以求长生的一套方法。王充的《论衡道虚篇》说:“道家或以服食药物,轻身益气,延年度世”。《太上灵宝芝草品》说:“延命之术,本因饵药”。他们在服食中,往往要辟谷。辟谷,是指各种各样的不食五谷之术。《淮南子坠形训》指出“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认为不食五谷才能达到长生不死。辟谷术,不是不吃任何东西,只是不吃五谷杂粮而已。除了要饮水外,还要选择性的服食一些草木类药物。秦汉时期出现了很多辟谷之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书中的《却谷食气》专论辟谷之术,该篇主张根据天地四时的自然运行,随月逐日服食天地之六气,来达到辟谷的目的,以求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1,陆通

陆通字接舆,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隐士。平时“躬耕以食”,因对当时社会不满,剪去头发,佯狂不仕,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称楚狂接舆。(详细内容参见:晋·皇甫谧《高士传·陆通》)。

接舆平时依靠自己耕种来养活自己,剪去头发,装疯而不肯做官。他喜欢发表各种大而无当的言论,声称在遥远的姑射之山上居住着神仙,这些神仙不需要吃五谷,能够吸风饮露、腾云驾雾,保障老百姓每年都有好收成,这些言论引起了当时人肩吾和连叔的争议。接舆也曾唱着歌从孔子的车前走过,讽刺孔子的积极从政。楚昭王听说接舆很有才能,派使者带着百镒黄金、车马二驷去聘请他为官治理江南,但被接舆拒绝,使者只得把礼物丢弃在接舆的家门口。接舆和妻子两人最后隐居在峨眉山,以芦柑、韭菜为食,养性山林,淡泊人生,直至死去。接舆夫妇在后来被道教尊为大仙,“天府四相”中的“天机内相”就是指接舆。芈姓陆氏人均认他为始祖。
接舆佯狂避世,曾迎 孔子之车而歌。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这就是“接舆歌凤”典故的由来。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之句,就是借用的“接舆歌凤”的典故。在《庄子·人间世》亦有类似记载。唐李白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之句。

关于“接舆”典故的应用很多。除去上文的“楚狂歌凤”外,还有韩愈《芍药歌》:“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现代民主人士柳亚子亦有诗《有怀章太炎邹丹威两先生狱中》:“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后人常用 “接舆而凤” 比喻政治腐败无望,表示隐避、傲世;用“楚狂”泛称狂放不羁的人;用“凤德”称誉美好的品德。此外,还有 “楚路高歌”“楚人凤”“接舆狂” “凤衰”等说法,其意义虽有不同,但都源于“楚狂歌凤”。

2,陆通服食与茶道养生

《列仙传》上篇记载陆通事迹如下:“陆通者,云楚狂接舆也。好养生,食弃卢木实乃芜菁子。游诸名山,在蜀峨媚山上,世世见之,历数百年去。接舆乐道,养性潜辉。见讽尼父,论以凤衰。纳气以和,存心以微。高步灵岳,长啸峨媚。”

从道家养生术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在春秋时期与孔子同时代的陆通在服食中服食了一种药物是弃卢。在唐代陆羽《茶经》中陆羽把茶形容为“瓜卢”或者“皋卢”。从文字上已经不好区分这两种植物是否是同一种。但是据陆羽的考察和了解,因为陆羽也没有到过蜀地的峨眉山,只是把茶树听说有的地方叫“皋卢”。这种植物类似于苦丁茶。但是苦丁茶和茶树在植物学性状上差别不大。在2000多年前的古人那里被称为同一种植物不足为奇。

现在茶学研究已经探究到茶道文化起源于很早事情,按文字记载是至少神农时期已经有了。比陆通早500多年的武王伐纣时期巴蜀地区进贡的物产就有茶,只不过当时不叫茶。所以陆通那时候在峨眉山修炼服食的极有可能是茶。

我们不纠结于文字到底是不是这回事,而是从陆羽那里了解到茶对于道家修炼成仙确实很有帮助,而且后世有很多有关记载 ,时间太久远了,文字的记录会有差错,但是植物本身不会出差错,用茶来修炼养生也是一直流传下来不会出差错的。

陆通到底是怎么服食的这些药物呢?古人把植物统称为中草药,包括茶叶也是。饮用的方法按照茶道发展历史来说,春秋时期主要是煮茶法,有可能是直接采摘茶叶或者晾晒干燥以后再煮。煮完后再饮用叫做吃茶或者食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喝茶。食茶的同时,里面会放其他一些植物。因为道家辟谷是不吃五谷杂粮的,但是要吃一些植物,简单来说就是今天的青菜,只不过之前的青菜都是野生的中草药而已。那么这样通过食的方法也就是今天的吃喝法,达到除去身体的垃圾污秽的目的,让身体与天地四时相契合。但这还不能达到最高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还需要修炼内心,除去一切牵累自己内心的功名利禄,追求天道,以天道为乐才行。也就是通过服食修身,通过乐道养性,这样才能达到天人合一,达到最高的养生境界。

陆通的养生方法正好是茶道养生的方法之综合。茶道养生的目的也是跟古人一样,修身养性,颐养天年,长生久视。同样也是通过两个层次去到道修身养性的目的。

从修身的层次来说,跟陆通的养生法一样。需要通过喝茶来达到把自己的肉身保健的目的。怎么保健呢?通过不同时间不同体质不同茶叶的配置,每天都喝茶以清除体内的垃圾毒素,这样来保健。当然这种保健类似于辟谷的功效,不过要达到喝茶辟谷的话还需要少吃主食,控制饮食才行。

从养性的层次来说,就需要喝“灵茶”了。因为养性是养心灵的健康,心灵的健康需要心灵的茶即“灵茶”来保健。什么是“灵茶”呢?就是茶道的知识茶道的精神文化。因为茶道的精神是来自于天道的,天道是永恒的,茶道精神也是永恒不变的。尽管历史上有很多人想用几个字来概括茶道的精神,那只是人们用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茶道的精神而已。对于茶道精神本身,它是永恒不变的,并且与天道合一。茶道养性的结果与道家修炼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不过是茶道养生借助的是茶这个载体,道家养生可以借助更多的载体,但是如古人所说“一通百通”一样,只要一样通了之后,其他方法自然也会通。茶道养生在当今社会中简单易行,需要大家学习茶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喝茶就行。这样的方法比较接近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茶道养生势必会成为未来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chawenhua/70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